元帅:《任天堂与它所开创的游戏机史》

  • D
    DOOMer
    好文章,已收藏
  • 不会武术
    多数国人看电影的根本目的是社交,游戏也是,社交不只是正面的社交,也有对抗的社交,就是RMB战士虐打免费玩家
    所以我玩单机游戏被很多人说,你就打个电脑有什么意思
    他们认为与电脑对抗是虚无的,与真人对抗才有意思(而且必须要赢)
  • 费拉塔勒拉斯
    嗯,很好的文章,虽然一写出来就是“这样啊,对的呢,就是这种感觉,”虽然偶尔也会有类似的朴素的观点,但从来没仔细思考和梳理过。
  • 吃午饭
    老生常谈,国内投资商反正干啥就是捞一票就走。商人肯定是逐利的
    什么游戏内容 后续发展都是扯淡,对投资商而言能忽悠一波蝗虫韭菜就行,换个皮还能忽悠几波更好。

    赚几桶金就退出,已赚到钱了何必多担风险。谁管你游戏市场怎样
  • a
    akirt
    讲的不错
  • t
    thest
    有句讲句,对wii的狂卖一波有点视而不见
  • w
    wbtsy
    作者参考的是英雄史观。认为没有任天堂,业界就不会是这个趋势。这个我不赞同。控制游戏质量是经过雅达利之后,正常人的判断。

    再有就是他认为只要有好的独占、保证游戏质量,市场就可以维持多台主机。这个也已经不对了。而且如今游戏软件商想要获得高于风险的回报,所需的投入越来越高。我觉得已经不比手游低了。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厂商退出。索尼也不会关闭那么多ip开发。续作和HD版也不会越来越多。

    总而言之,我觉得所谓的主机生存规律只是过去很短的时间内的一个暂时的规律。这个规律明显随着主机架构变得开放而改变。
  • e
    eyesradar
    文章赞 看完琢磨琢磨主机游戏业界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 l
    lalayomm
    作者这意思并没有多吹任天堂什么吧,基本上描述的是实情。逐利是天性所以作者连一波流才是规律都说了,但是精英自然就不和逐利的普通人一个见识了,要建立自己的系统和机制来征服普通人。就算任天堂的精英们不做别地的精英也会去做,只不过在偶然下任天堂成功了,作者其实说的不就是这个嘛。但是如果精英们不去干这事,就沦为和逐利的普通人一样,这是国内的情况吧,买办和山寨飞,当然不一定是国内精英不给力,政策等方面也有很大因素。其实看上去还是说个企业人的坚持和开拓创新精神。
  • c
    cubesunmk2
    @wbtsy
    经过雅达利之后,正常人的判断是游戏机就是个坑,千万别粘。出了也没人买,你看美国不就是这样吗?当时游戏机直接消失才是正常的历史趋势。

    真正能想到控制质量,而且还坚持做下来的,而且有资格跟开发商叫板说爱做做不做滚的,也就是山内这个偏执狂了。有时候你必须承认历史是有偶然性的。

    ----发送自Sony L55t,Android 4.4.4
  • 杰洛特
    看了半天,说的不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吗?
  • x
    xxyyzz7711
    "劣币驱除良币", "捞一票就走" 都可以说是近些年说到国内游戏环境的老生常谈了
    但是讲主机模式的成功方式而不是吹暴雪做大作就有大回报这种对比就比较少见
  • 杰洛特
    还是没看懂这文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如果是国内为什么没人做主机游戏,那么手游页游捞钱更快大家都知道。
    OR MAYBE目的就是为了吹任天堂……
  • 杰洛特
    从回顾历史的角度来看,还不如书记在回复里贴的链接更有信息。
  • 费拉塔勒拉斯
    但别人有条有理成系统的写出来了啊,这就是区别,这就是这个文章我为什么觉得很赞的原因。
  • 杰洛特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65604

    我觉得不如书记的这个
  • 乔治奥威尔
    中国人没必要执着于3A,只要做好玩的游戏就行了. 3A一定比其他游戏水平高,这点本来就是有争议的.
  • 费拉塔勒拉斯
    你发的这个链接里的文章,只是简单的对比啊,没有什么理论深度,不成系统,看的时候也完全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简单的堆积不叫有条有理啊
  • o
    overmindoyj
    wii上的烂游戏也是多的吓人,而且不像steam那样自觉不行的游戏会定个比较低的价格,敢跟马银卖一个价。。。
  • 杰洛特
    但是……商人赚快钱导致行业没规范导致市场崩塌,这本身需要什么理论深度去……分析,证明或者怎么样嘛……这不是基本相当于大家都知道的公理吗……
  • 费拉塔勒拉斯
    你是故意的么?感觉被钓鱼的节奏,算了,我大概的说下我的理解,首先根据主机市场情况和手游对比,提出观点:其实大投资的主机游戏风险预期更小。而这个观点引出-因为手游等领域投资小,风险大等原因,导致厂商赚取暴利之后就会将投资转移,不愿意投入巨量的资金研发游戏,而继续保持以小博大的情况。在通过各种对比,得出其实这才是正常的资本逐利的行为。那么为什么主机市场会是那样的,再接着用那什么机遇和挑战的观点继续balabala下去 .....
  • a
    alitonx
    认为现存主机模式的产生是历史偶然而非必然的观点很不错。

    据此观点,中国游戏的发展前景显得更悲观了,适合中国的好游戏制作模式仍不明朗,很可能需寄望偶然因素和理想主义,并非市场发展到足够规模就能自动涌现优秀作品。
  • 卖哥
    主要是这套说法不合时宜
    权利金体系还在,但主机商对第三方游戏进行质量管控,主机商控制第三方生产名额,这种对游戏质量影响更大的因素其实已经不存在了。
    现在对游戏质量,对单机游戏质量产生约束的主要是舆论效应,比如说无敌9号,你觉得稻船去众筹还骗得要到钱么?而游戏公司的品牌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能长期影响游戏的受欢迎程度的。
    EA我们觉得很糟糕,只做80分游戏,但是游戏真做坏了EA绝对是自觉的掐死,哪怕投资报销也不会允许失败的游戏上市破坏自己的品牌。
  • s
    soniccc
    国内真正的付费大户有多少是接触过家用机和所谓的3A游戏,好玩不过传奇,最终还是国内的特殊市场环境导致的。
  • w
    windtrack_qh
    我怎么觉得这篇文章自己跟自己的说法都矛盾

    尤其是谈WII的一节,WII无论是装机量还是第一方游戏销量都全面碾压PS3,然而却没多少3A大作
    按此文的理论自己都说不通

    而且还提到中国没有自己的主机商不能给投资人降低预期风险,然而波兰就有主机商?
  • w
    windtrack_qh
    是呀,但是没有平台寡头的波兰人民十年磨三剑不也把你给整出来了么
  • a
    alitonx
    仅此一例,是偶然,以及理想主义。

    如果每年都有一部以上,持续超过6年,才能算是正轨。

    捷克也曾有英雄萨姆,现在什么名牌也没有。
  • 6
    66367749
    个人看法,质量管控在初期是有效的,但任天堂等于是控制各厂商命脉,厂商会对这种限制极其反感,而且本身这种管控也比较消耗资源。媒体评价上轨之后,部分权利和风险又摊给各厂商,做的好买的多,做的差没人理。
  • w
    windtrack_qh
    每年有一部以上?现在有什么3A游戏是一年就能开发出来的?

    在不提这个问题,欧洲其他国家也有不少开发3A游戏的公司和工作室
    法国的Ubi 瑞典的Avalanche 德国的Crytet

    然而欧洲并没有一家主机商...
  • w
    windtrack_qh
    这和书记的回答有啥关系

    原贴是把3A游戏和平台商第一方挂钩,我举波兰仙剑的例子是想表达投资开发3A游戏和平台商第一方没什么大关系。
  • w
    windtrack_qh
    这文章对WII的态度根本和自己的论点是自相矛盾啊,一方面强调第一方游戏的重要性,一方面又忽略网球和马银这种千万级销量的第一方,然后说WII的装机量没卵用。

    中国出的游戏难道就不能面向全球?至少中国出品的手游目前都已经有不少能够成功打入日本、美国市场,台湾的雷亚也给华人开发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既然手机游戏可以面向全球,3A游戏又有何不可?
  • y
    y2w80
    内裤门老爷不更新暴风雨中的蝴蝶却跑来写啥业界内幕,一定是因为自个的手游公司倒了而在搬砖只能发泄下啦。
  • a
    alitonx
    整个波兰。

    波兰(3800万人口)的游戏界,一年产一部……那当然出不来,显然表明CDPR只是个偶然的理想主义特例,并不能作为规律——不需要第一方资瓷和鼓励也能盛产好游戏的规律。

    要是波兰能盛产好游戏,此论据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