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本质的竞争力慢慢消失了

  • s
    sdozachary
    说好听点就是刻苦努力,说难听点就是物质和功利。中国人为了赚钱干没道德没底线的事情还少吗。
  • 维尼熊
    说白了就是你觉得压榨员工的代价提高了,在你这里就成了中国人丧失了最核心的竞争力,呵呵
  • c
    ccna1111
    其实楼主的话简单归纳成一句就是:愿意埋头苦干的农民工越来越少了。

    反过来,要想想造成这种原因其实很复杂。
    埋头苦干赚多少钱?工厂大都是按件计薪,说得好听是多劳多得,说得难听是抠门到一分一毫,原因很简单,下游企业早就把你的成本摸透了,留给你可怜的利润。不愿意?那我换一家,又不是垄断生意。

    而且这个年代,学历贬值 ,阶级固化。以前,大学生能找个体面的工作。现在大学生一年几百万多如狗,不是名校硕士根本找不到好工作,即使好学校,有个好爸妈更重要。传统钱多事少好单位,比如烟草电力之类的,穷人家没门路的能进去多少?

    再加上互联网短视频直播的盛行,抖音网红扭扭屁股年入百万,斗鱼游戏主播年入千万,自己每天累死才几个钱,年轻人心理有几个能平衡的。

    在工厂打工拿几千,送外卖也拿几千,但是我自由啊,能接触外面的世界,不用闷在工厂里面,所以很多年轻人不进工厂了。

    年轻人看着几百万的房子,拿着几千块的工资能怎么办?所以享乐主义盛行,买不了房,我买个最新款的苹果好了,至于以后不结婚就是了。
  • j
    jrtop1
    写的很好啊,我以前也写过类似文章,还发明了个词,国民欲望总值
  • n
    neversayno
    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不如一代?
  • l
    layala
    其实发达国家更甚之
    人力成本都是在一直增长的,对立关系看事情得出的结果也是对立的
  • h
    hispeed
    马云人家不早看清楚了吗 还需要10-20年 等那代人过去 等不住就先出去 或者闭嘴猥琐发育
  • j
    jasonlyy
    小年轻不可能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也没有必要从你的角度考虑问题。时代在改变,主流的价值观也在改变,将来的劳动力成本肯定高企。再说了“拼命干活”并不是企业需要的,如果他们不能创造价值,一样会被抛弃,没有谁对谁错。
  • O
    OtherGuy
    我觉得吧,之所以国外的企业都强调 “企业文化”,是因为在企业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钱解决不了矛盾,这个时候起作用的是企业文化,用文化和精神来凝聚员工的心。。。
  • e
    epeb
    可以这么想,但所有人都这么想,竞争力降低,工厂都关门了或者迁移出去了,对打工的人有什么好处?
    我作为管理,目标就是维持持续可经营性,保证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多劳多得。
  • w
    wujiwu
    其实你作为老板企业家,应该最明白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道理。
    很多人都移民,再差点要在这里继续混,也hk或者MC国籍,好歹还可以叫中国人。
  • g
    gengzp
    开个玩笑,楼主的话意思就是:这一届工人不好带,不肯吃苦,所以我的日子也不好过!
    楼主不妨换个环境,把厂子开到国外去,或者考虑下上自动化。
  • w
    whereismyfs
    逆行的人不消失,我就对民族有信心
  • m
    myacer4925g
    不就是愿意拿低工资,愿意为企业“无私奉献,”的年轻人不好招了呗,说什么最本质的东西,冠冕堂皇。
  • e
    epeb
    现在不是划蛋糕的时候。生存是第一诉求,对企业、老板和员工都这样,员工主张权利我可以退让,但底线是企业的生存,而我谈的是竞争力下降,生存不下去的问题。你谈的这个不合时宜,稳定经营的企业环境下可以谈。
  • e
    epeb
    企业是为了赚钱吗?很多老企业还真不是,是为了面子为了一股气,为了改变点或者不改变点什么。
  • m
    manson520
    说白了还是自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哪个企业没有激励机制,但是员工是横向比较的,不过你做老板很快就会明白,人是留不住,要走就走,只有提升了自己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会反流。
  • p
    pcier
    最终就是机器代替人,都不想干,技术升级,用人越少可越精挑细选,不想干的走人。
  • w
    wowpod
    不是没有追求,不是没有干劲!如果这个企业是他自己的,你看他有没有干劲?说到底,在家族式的企业里没有希望!你的企业兴衰管我屁事。只要我干一天活,你给我一天钱就行。你企业倒闭了,我找别家去。我在你家拼死拼活的干,能得到神马?升职加新吗?他创造的产值,远远大于他的工资吧。
    满足现状的,混天了日。有头脑的,在你这学点东西,然后自己单干。
  • K
    KOF97
    资本家剥削劳动力躺着赚钱时候怎么不说了,都是双向选择,楼主美其名曰充沛干劲和韧性没了,其实就是自己本身成本提高了利润少了呗。
  • t
    thfeng
    这是一个悖论。我正好又是打工仔,又是一个独立管理部门的小主管,我看得很清楚。
    一方面,作为员工来说,包括我在内,我确实是卖出我的时间和体力,然后获取劳动报酬;那说白了,到哪里卖还不是一样,这个工厂倒闭了就倒闭了,短期内对我确实有影响,但是我有能力有技术我还怕找不到工作吗?

    另外一方面,作为企业主来说,我投入资金各种成本来开厂,我肯定要赚钱,要尽量地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但是辞退一个员工也是有损失的,特别是好用的员工也不能压榨太多,甚至要供起来。因为损失一些熟练员工的代价也很高,培养新手的成本也很高。
    我有个朋友在广州市海珠区开服装厂,他厂里有一对夫妻,40来岁,两夫妻加起来一年可以赚二三十万,之前厂里都是给他们买来回机票,各种福利好吃好喝待着,为什么呢,因为熟练工人呀,愿意接受加班啊,排班啊这些事情;结果,去年年底人家不干了,回老家做点小生意养老了,原因就是太累了。


    简而言之,劳动力人口还是很多,年轻的劳动力人口也还是很多,但是愿意从事制造业(进厂)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更喜欢自由,回报更快的工作(跑滴滴、送外卖);

    来面试的人很多,但是合适的人很少。
  • K
    Koin
    本质是金融吸血实体,资本主义下都一样。
    你的利润人家通过银行很清楚,财团上下游对你一挤压你就死了,然后只能被低价收购。
    恕我直言,没有背景的传统小企业以后可能只能被收购或者倒闭,这是资本主义的必然阶段。
  • s
    ss1982n
    那是因为你工资开的不够。京东的高管孩子都不敢生。
  • e
    epeb
    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嗯,我有选择余地,不也应该看到企业在不断关闭选择余地在慢慢消失吗?原来时候农民在地主下干活,觉得张三不好就换李四,怎能想到后面没有这么多地主了还会饿肚子呢?
  • n
    netning
    民营制造业是真的难,上下游的挤压,各种拖欠,作为员工都感同身受
  • 老特拉福德
    以前父辈大多给国家工作,有荣誉

    现在越来越看明白了,自己活的好一点就行了。人应该自私一点,才有能力无私
  • d
    dr.eric
    以前多是因为穷人多,没文化的多。父辈们都是种田做工,做的比他们还辛苦,小时候吃的苦多,所以稳定的收入即便工资不高也能满足,而且那时候大家都不是很有钱。现在城市里年轻人除了读书吃过苦的少,在一些工作内容比较重复枯燥,竞争压力大,利润薄弱,薪酬又不是有优势的行业,往往就留不住年轻人。这挺正常的,我以前上班的公司,工作环境不好,留下来的基本都是农村的毕业新生,这些人留下来是因为想在城市扎根。做的久的都是35岁以上 上有老下有小的老人,公司拿高工资供养着。一线基本都是家里条件不怎么样的,年轻人都做不久,很少有一个岗位做2年以上。
    国外也是这样。不然国外制造业投资也不会开始往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但是并不是说吃苦耐劳的的精神就没有了,在以兴趣导向,在工作内容比较有挑战性的岗位中,仍然有不少人自愿加班,牺牲私人时间的。其实这也侧面证明人在生活环境宽松,知识储备变高,人更追求是自我价值的释放。这种情况在最近十年尤其明显,这和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也是相匹配的。我觉得这是趋势,几乎不可逆。
  • c
    ccna1111
    你生意好了,也没给员工股份,生存不下去,怪员工要的多?
    生存不下去就关门呗,地球没了你的厂就不转了?工人失业就找不到工作了?
    说句难听的,现在就是工厂太多,竞争太激烈,导致利润太薄了,员工福利上不去。
    15年钢铁厂利润薄得像纸,后来全行业利润大涨,不就是全行业查环保关小厂去产能。看看现在的水泥行业多滋润,小厂都关了,大厂的好日子就来了。
    现在还在玩制造业,没有核心技术或者垄断地位就是等死,还不如早点关门。
    记住,实业误国,房产兴邦
  • f
    falloutwen
    说白了就是人口红利消失了,可用劳动力在减少,人对自身价值慢慢的觉醒,导致了lz目前遇到的问题。
    我觉得吧,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比如你说工厂外迁大家失业,但工厂外迁所遇到的麻烦也是要面对的,相比与其从零开始不如提高劳动力个体收入来的实际
  • w
    wowpod
    以前,他们是企业的主人呀
  • u
    ultraboy
    说中国人没拼劲了跑来几个人说移民去国外?还举曹的例子,曹到了国外不更发现国外工人都是大爷?
  • e
    epeb
    我觉得是这样,捋一捋泡沫是好事,但结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是要匹配的,中国现在就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头部转型,但经济总体上是无法很快腾笼换鸟的。在高人口国家,高生产效率会带来高失业率。
    就是小厂少了,大厂占领剩余市场,全行业生产率就提高了,赚取每一块利润就更容易了,市场扩容和扩大再生产没那么快跟上,失业潮就来了。
  • d
    didicaca
    联想到一段话,一个80岁的老太太说,奋斗了一辈子,终于攒够钱买房了,另一个老太太说,奋斗了一辈子,终于把房贷还清了。
  • m
    magicsongs
    小时候在家我觉得自己懒得出奇~~ 但是现在工作中我却成了最勤快的那个人。。。我其实还是那么懒,但有些事你看不下去总得帮忙做呀。
  • b
    bianyuan77
    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人毕竟不是黄牛,以前人多资源不足,现在人还是多但基本衣食无忧,慢慢就有想法更关注温饱之上的东西了。即便有目标但不一定有希望,而又没有改变的能力,很多人就那么混着,干劲有没有于他们关系都不大的,80后还好,等90成为主力00走上社会,更甚。
  • j
    jmgygy
    建议多读一读中国历史
  • e
    epeb
    不想读,相信常识,站在巨人肩膀上就好
  • =
    =SAGA=Lucifiel
    大互联网公司能给普通员工开30-80W年薪(根据员工的背景和能力),所以他们就能接受996,卤煮给开多少钱?
  • L
    Lithium_Lee
    资本家发财的时候也没想着人民群众啊
  • 猥琐小马甲
    过去的人努力,能上几个台阶。现在的人努力,还是在原地。
  • 随风潜入夜
    事业单位,4个人加班,8个人领加班费,不做事的4个人,比做事的4个人领得多
  • h
    h0n9
    资本家忽悠自己的工人也就罢了,还要跑这里来忽悠
  • c
    ccna1111
    为何你觉得小厂倒闭,失业潮就来了。广东那么多厂倒闭,失业潮来了没有?
    工厂里有很多都是农民工,为何一定要他们进厂打工?
    住在6人间的宿舍,起早贪黑的干活,这是新生代90后喜欢的?
    时代不同了,你思维还在2000年外贸为王,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打工的年代。
    现在沿海和内地的差距在缩小,在家乡照顾老人孩子,发展养殖等副业,有些做淘宝农特产也不错,这样的生活难道就没有农民乐意?
    社会是多元的,职业也是多元了,选择多了,何必选最苦的那条呢?
  • 指标王子
    1 一开始技能树就点歪了, 产业结构想调整是千难万难, 年轻人看不到希望,自然不如追求享受.

    2 一代人的个体意识在觉醒,更加明白为什么而活.

    3 人口红利已经变成人口负担了, 经济的周期规律终究要来. 我们只是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只是我们的高科技水平还不够.
  • b
    bianyuan77
    悲哀的是,可能员工们已不相信有划蛋糕的时候。反而“好好干,年底老板就能换辆车了”这句大家倒是耳熟能详
  • n
    ninewings
    其实很多事摊开来说就是赤裸裸的,其他坛友基本也都说了,面子不能当饭吃。世界在改变,与时俱进吧朋友。
  • 元好
    对头,像沃尔玛肯德基那些企业一样,每天给员工灌输企业文化,说什么什么领导在最底层,员工在最高层;跟员工说,我们共同发展…………
  • s
    shuhanks
    总结一下,我国人太多,如果大家都吃肉,肉就不够分了,都别来和我抢
  • 梦溺残沙里
    放心,这就是筛选工厂的机制,和工人筛选一样,必然要达到一个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