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就是违法,请不要把违法的事情当做擦边球混淆概念~
- cs4501599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些身份信息拿来做这种事,大家都认可呢。中间不存在骗这个环节,本案又该如何定性。
- banny_523“被告人牛永冬伙同被告人孙典隆利用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航空延误险自助理赔系统漏洞,通过手机上的民生银行信用卡APP,虚构航班延误的保险标的”
所以“航班延误的保险标的”到底指的是什么?本案有没有虚构?
和本案是不是一致呢? - KimmyGLM除非是新新保险公司,上来烧钱用互联网思维来圈地,否则正常的保险公司不会这么干,纯粹就是倒贴
- timtu买保险根本不是权利好吧。那只是商品
- banny_523法律可不是按照“违反常识”来判刑的。
- 云承影她买了几百张票,一次都没坐过,中间还包含大量退票,这如果不是骗,那是不是在侮辱所有人的智商?
- KimmyGLM那你可以自己去查查嘛,虚构保险标的究竟是啥定义,省的有认知偏差。
当然了,案卷信息有限,最权威的是申请案卷查阅,或者能找到当事律师。 - cs4501599都延误了还哪来的行程,是不是一定要到机场才作数呢?
- banny_523我觉得能把法理说清楚,以理服人,先不用预设结果(是不是违法)。
- hwqdyx买了机票可以不坐飞机吗
- amosly有一点是肯定的,投机倒把转了空子,没有引起民愤.所以有人觉得要定罪,有人觉得不需要定罪.各执一词
之前的鲍某侵犯那个小女孩,也是在钻空子,但是引起了民愤.所以很多人都要让他被定罪.
怎么说呢,还是屁股决定脑袋.
如果你是当事人,肯定不希望被定罪.如果你是保险公司,肯定希望被定罪.
无非是谁运用的法律更好而已.
但是从这事儿上来讲,无疑是有问题的. - cs4501599如果说法理,买了不坐不会犯法,退票也不犯法,那么买了不坐又退票为什么就犯法了呢?何为骗?利用漏洞获利的人总要受到惩罚,这也是 zg 法律的规律所在,不管是不是合法利用,不说合理利用,说合理,那显然是不合理,但至于不合法,并没有界定。
- ultraboy是的,赔的不是延误,而是延误给你造成的损失,你都没去有啥损失?就像你买了火灾险,也发生了火灾,但是只是烧了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没有造成损失,你说你损失多少多少了让保险公司赔钱,这就是骗保。延误险的条款里写的很清楚,要有真实行程
- KimmyGLM到不到机场目前来看已经不算核心争议了,最终破获的上海案更加牛逼,团伙是直接招第三方自然人乘机且起飞了(当然是延误的班次)!再利用他们的信息骗保!就这样依旧能够骗取2000多万的赔付款(我反正还没转过弯来,这种是怎么实现正向利润的)
- banny_523虚构保险标的究竟是啥定义
这个 立法解释 或 司法解释 最权威了,专家们的仅仅是学理解释 - cs4501599第三方自然人的行程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他们不是为了骗保去乘坐延误的航班,是确确实实真的需要这次旅行,只不过是额外获得的一笔延误险,跟第三方自然人进行分成。
- xklengxie这个事情现在网上争议很多,很多法律界人士也在讨论这个事情,有争议才能有进步,既然都说了这里没有专业人士,那大家也都是随便聊聊了,没必要随便扣大帽子。
引用一个观点,也是我看到的,对不对不做结论。
1、假如这人对天气研判错了,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会退钱吗?
2、现在主要焦点就是这人用了别人身份证,那请问冒用身份证的案件,诉讼主体应该是谁?
3、再退一步,这个人主观就是为了赚这个保费,说她是主观恶意,那好,如果我一个人来买票,然后到时候也都提前到机场来退票,我拿到这个保费是否违法?我和一群人一起来买票,然后提前到机场退票,然后我们这群人都拿到保费是否违法?我恨一个人,天天诅咒他去死,然后某天他因为其他原因死了,我是否就是杀人犯了?
4、按机场和保险公司的规则订票、付款、退票、拿保费,规则有漏洞就自己去改规则,玩不起就掀桌子是不是太low了点?
5、jd,tb上面那些价格标错被哄抢的,你认为是网站自己错位就该按标价出售,还是认为买家恶意抢购无耻?如果这种情况下,我用多个账号来抢,是不是就成诈骗了?(这条应该不少人有可能涉及到吧,换位到自己身上想想,有些话还能说的那么理直气壮吗?) - cs4501599不是这样解释的,先不说重复行为,就说单次,我买了机票,买了延误险,到了机场,发现飞机延误了,我需要退票,然后理赔延误险,有没有问题?我也没有出发,仅仅是到了机场,就发现了延误,该不该赔付。
第二,我买了机票,买了延误险,在飞机起飞前 2 小时接到飞机延误的通知,这时候我还没到机场,我能否进行退票,并且索赔?
这个跟你说的什么火灾不一样,火灾是确实谎报了损失,是可以有实际界定的。但是飞机延误这个,我是不是真的出行怎么界定? - ultraboy保险条款写了啊,如果你改签了不坐那架飞机是不赔的,如果延误的太厉害,这个飞机取消了,也是不赔的。原来需要航空公司出一个证明,你坐了这趟航班,航班落地的时候给你,现在审核简化了,不需要航空公司出证明了,这个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 KimmyGLM现实就是你仍旧可以退票,且能索赔。
本案就是这样操作的,因为嫌疑人曾经是机场工作人员,熟知流程和漏洞。 - xklengxie那请问怎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的买票坐飞机呢?我提前买了票,突然有事没法成行,然后退票是不是就说我有骗保意图了?我今天买票,然后发现去不了退票,明天又买,发现又去不了退票,你可以说我脑子有问题,但不能说我就是违法吧。如果她每次都按时到机场,然后退票呢?每次都和一批人一起去呢?什么时候主观意愿就可以直接定罪了?照这么说,以后有延误,你去退票要保费,保险公司就说你是骗保,然后抓你行不行?
- cs4501599那如果延误险都已经写成这样了,她还能获得 300 多万的赔付,到底是怎么赔的?
- backer510法律法条的制定就是。什么叫诈骗,什么不叫诈骗,哪些细节决定是诈骗,哪些属于吹嘘……。- 喝了我的黄瓜水,你会变美丽,只要5元一瓶。
- 喝了我的黄瓜水,你会长头发出来,只要5元一瓶。
以上哪个是诈骗?
另外,为啥杀人会有死刑?就是道德,常识。有人自残,你递上去一把刀,算不算故意伤害?这里有没有常识?
我再加一个示例:
你在出租车上捡到一个钱包,打电话要还给人家,并索要100元酬劳,不给就不还。人家告你勒索,你觉得这算不算勒索? - cs4501599所以没有哪一条是明确写在法律或者规定里,说她触犯了这一条对吗?
除了说她骗取身份信息这一条。 - 卡卡夫法无禁止即可为。反之不行。
- magnetron玩不过就掀桌子扣违法帽子
- 未名新闻说的是不延误的才退票吧。然后延误的定义是按落地时间算的。
- KimmyGLM那各大保险条例免责条款有写:必须去机场乘机;
至于双方自证的话,他可以调监控,你能怎么证明你到过机场呢?哪怕是已经获悉延误了,正常人倾向于在机场等吧,少部分考虑退改签,但总体上你是到机场了。
至于你说的法条,很好找:
我国《刑法》第198条规定了保险诈骗罪,其中情形之一是“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至于怎么判定是虚构保险标的,判例里面可是给答案了。 - cyberben判决的是看到合同条款的,我们没看过合同条款和没有实际调查过,根本没资格瞎比比
- KimmyGLM如果纯粹是合同条款纠纷,那就不是刑事犯罪了。
- ultraboy所以是骗保啊,因为延误险属于比较小额的赔偿,保险公司简化了赔偿审核,大多数只要你上传机票和身份证信息就赔偿,所以更要求保险人诚实申报自己的行程情况。
- backer510你这个“玩不过”用得很好。我们都说赚大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希望你可以玩出花样来。
- aiyaya郭利的案子也太沉重了……
- cs4501599那是不是他们十几个人去机场就叫合理理赔?
那是不是即便是在我尚未到达机场之前就通知我飞机延误了,我也必须要去到机场一次才能理赔延误险? - 传说中的校长大家支持这个人无非是,
一、王某花了钱,买了票而且买了保险了。应该得到赔偿。
二、就是现在国内的保险公司着实不咋地,各种拒赔拒付。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大家同情于弱者。
另外,我想知道,如果王某买的这些机票,人家都乘坐飞机了。还构成违法么? - cs4501599不管怎么样吧,即便是不延误就自付差价退票,延误了不退票理赔延误险,相当于是实际上并没有乘坐飞机,即便是延误了也不算对么?
- magnetron我认为这是产品设计缺陷
- KimmyGLM
- tn1102个人观点,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不至于归因为刑事犯罪
财务的取得是基于合法合规的保险合同获得,本案定诈骗罪,是略有偏颇的 - backer510产品设计已经在说明书里写清楚,这也是之后审判的时候诈骗罪定罪的依据。我觉得一般人觉得法律有空子,就是因为通常情况下证据收集需要时间,数额需要累计,所以我们说违法是有成本。这个案例中违法成本看上去不高,所以有人铤而走险。
- KimmyGLM
- 传说中的校长这个就不懂了。
- 暮岚荒是骗就没亲戚的事,不是骗就共犯,亲戚们自己会选择。
- dreamz3这件事情上,唯一违法的就是冒用他人身份证,伪造保险标的。其他几条,都是合法合规的。定性骗保也只能从冒用他人身份证入手,否则就是明目张胆偏向保险公司。
- acumen是否犯罪是现行法律来定和保险合同毛有关系!
- mianfeichu直接取消延误险就好了,本来这个险种就是戈……
- dreamz3你这是绑架其他投保人从而保护保险公司。事实上这件事情是保险公司自己产品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经济损失也是保险公司承担,承担不了就倒闭。不存在其他投保人承担损失的问题。退一万步说,如果投保人按规则要求赔付是骗保,那以后是不是人人都只能买保险不能要求赔付,一旦赔付就是损害其他投保人利益?最后是不是变成保险只能买不能赔?为什么中国保险现在人人喊打,就是因为保险公司“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你知道在中国一份保险你买了以后保险公司计提的管理费有多少吗?平均40%+,也就是说,全国人民每买100元保险,其中40元就进了保险公司腰包,剩下60元才用于赔付。
- KimmyGLM按你的意思,保险公司就是原罪了。。。那是不是车险,医保都可以不买了嘛,在你看来都是罪大恶极。
- Jason龙龙买机票行为肯定不是骗吧?投保行为才是骗吧?如果说买机票是骗,那损坏了谁的利益?毕竟退票也不可能退全款,是变相支付了违约金的
本身保险中的格式条款就可以加一条只准本人购买,或者只能买一份,但是偏偏保险公司鼓励你多买。这就很像银行柜台那句离开柜台概不负责。类似许霆案,现在依然很多学者或教授认为许霆无罪。
我不鼓励钻法律的空子,就事论事,李某做法肯定不妥,但是罪与罚依然要审慎 - dreamz3国有的保险公司就那几个,还是有大量的非国有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