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日本业界的问题就是50万左右的中型销量作品消失了

  • m
    mcq_2
    你要是跟ys8一样基于psv开发肯定就没现在p5这个效果了。当然,法老空开发能力且不论的话
  • 真·正统王道RPG
    PSV的画质是落后时代,PS3的画质一样落后时代

    都是十年前的画质 3DMAX和PS都换了多少个版本了

    成本能有多少
  • 虚无连斩
    话说回来,bdff貌似卖了30w...不知道有没算欧美的量(bdff有美版么?...)
    可惜2砸了牌子....八路军这次倒是值得期待,就怕销量凉
  • 有栖零兒
    极·究极·正统王道RPG
  • i
    infinite
    是可以这么说。
    如果只做独立游戏的话,是有好点子,但都是浅尝即止,无法再深入。
    而上一世代乃至于这个世代,由于画面提升等因素导致成本及开发周期的急剧上升,厂商无法轻易在某一点子上尝试再深入去发掘,一方面老系列点子只会越来越消耗,一方面新点子又不敢去尝试,才造成了现在的中等规模游戏越来越少的局面吧。
    过去中等规模的游戏,事实上也不输于3A大作的可玩性及深度,且更有个性,但就是受众偏少而已,但比起3A大作更能够有真爱粉。这才是支持游戏行业长久发展的根本,现在被说是夕阳产业也是没错,独立游戏是无法想象能够发展成3A大作,但中等规模的游戏却有这样的可能性。
  • l
    lxzxhzwzyy
    八路军的不是本社制作,而是开发秋叶原之旅的那家公司。。。。。。。
  • 虚无连斩
    我怎么记得和bdff是一个制作组,我搞错了?
  • a
    adoladoladol
    bdff全球近200万呢
    日本破40万
  • 妹控使徒
    看样子又回到了老话题-----------本土市场

    本土市场的萎缩具体是怎样的? 无法满足的轻度消费者转变爱好? 或者经济疲软导致消费能力降低?
    如果只是游戏质量下降的话 随着近年新作的评价上升但市场并没有出现恢复的迹象 仿佛萎缩是不可逆的 而S N社的日本市场最后发行/货源最紧来说仿佛是对本土市场已不抱什么期望 不愿大力投入资源

    所以日本本土市场真的没救了吗

    或者如果在没有本土市场支持下 靠国外市场能否保持发展?
  • c
    cqx7133
    口袋初代日本卖了1000w,这也是日本唯一销量千万的游戏
    http://www.vgchartz.com/platform/14/game-boy/
  • d
    dren_zheng
    我的感觉是全球少子化,玩家平均年龄越来越大,虽然玩家收入高了但可支配的时间也少了

    因此对不熟悉的游戏不买。要买宁愿买续作,熟悉套路能快速达到自我娱乐效果,不想去探雷买全新作试水

    所以3A级别的大卖,低价的4399也卖得不错,50万左右没什么名气优缺点突出的这阶层的游戏就不好卖了
  • J
    Jai用机玩家
    正统·B·极·RPG
  • G
    GJ05
    欧美崩的更早,从那些电影之类改的中小成本游戏现在基本死光了就能看出来
  • 漆黑_残月
    日本单地区千万只有小畜生的四色版……
  • m
    mimighost
    欧美还有蒸汽啊

    你们愁什么,cuphead这种游戏都能活
  • m
    mcq_2
    我什么时候说成本了
  • m
    mcq_2
    所以任天堂的牛逼之处就在于进行横向拓展,追求声画效果对玩家来说可能无止尽,但是对厂家来说已经到头了。可惜无论是当年的wii,还是现在ns,第三方真正能跟上的少之又少。自ps2起,都想着靠续作苟活又没有当年货的本钱,自然就死了。
  • 真·正统王道RPG
    低成本只能说美术风格好

    比如大神

    不能说画面好呀

    十年前的画面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m
    mcq_2
    我又没提成本,我说硬件资源限制了游戏质量。
  • E
    Elaina
    看文字风格应该不是轨迹侠本人…
  • 4
    415452356
    日本现在还算有二线游戏市场,欧美基本死绝了。
    欧美现在不就是3A/独立游戏,毫无中间市场,新thq手上的那些ip都不够打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真·正统王道RPG
    17年注册的能看我几年帖子?

    十几年来我每个ID风格都不一样

    那是因为随着我研究轨迹的境界的提升

    对正统RPG的理解也就更深入,展现出来的战斗力也就不同

    我发一个回帖背后付出的努力你能知道?明明不喜欢P系列和XB也要去玩

    我就差去任天堂打工,核算其游戏成本构成尤其是花了多少广告钱去欺骗没有RPG审美的少年儿童冲销量
    揭穿PM等制作成本明显不如轨迹的RPG是大作的谎言了
  • 千本blur
    闪轨哪来的长卖,靠粉丝吊命素质屌差的游戏,伊苏8口碑好又不是轨迹口碑好。

    很多游戏得算上海外销量吧,传说就是个例子,日本市场真是有毛病,小畜生销量每年都高高在上,剩下一大批游戏连口汤都喝不到
  • b
    black
    我没仔细看,随便一问。是不是只算了实体店铺销量忽略了占玩家比例真正大头的电子版?
  • s
    sku21
    能不能推荐点上世代的这类型游戏?最近正对这种有兴趣
  • 真·正统王道RPG
    你一语成箴了

    空轨FC还真有可能是100万的销量

    目前我已经算到70万了

    就看简中繁中的十几个版本给力不
  • x
    xeronc
    无所谓,现在玩的都是主机大作+手游,主机拿来爽手游拿来放松和社交。前段时候跟风入了被吹捧的大神,游戏是挺有意思但就玩不下去。相反的是刺客信条起源,忍不住5折入了后,虽然还是那个育碧味,但就是蜜汁沉迷。我只能说中端消失市场往两头倾斜,还是有他们的理由。
  • P
    PLD
    因为现在50万是大型的
  • 竜破斬
    而且其中一个是16年的总销量接近400万的作品,另外一个今年也可能过百万。于是17年发售总销量在50-100万之间的游戏的数量就是0了
  • S
    Sapphire_S
    野炊WiiU版和NS版加起来还没过百万吗
  • ヲツァオ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原来的玩家都成年了,有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游戏时间少很多,认识的不少人都开始只玩一些轻松休闲的游戏或者玩手游,甚至不少人已经告别游戏了。
    再一方面手游的崛起压迫主机掌机界,新一代年轻玩家玩手游的占绝大部分,以前的经典系列不管是ACT还是RPG都在逐渐衰退、消亡。
  • m
    masterzx
    同类型的倒是难找
    但类似的有育碧家的wheelman,类gta,任务以飙车为主,有不少元素后来进到了睡狗里头
    还有就是火爆狂飙类的:争分夺秒(split/second),blur,还有评价烂到爆的blood drive和速度与激情主机版

    当然以上游戏全死了,火爆狂飙和速度激情都转型为手游了

    (如今只能玩被黑到家的driver精神续作the crew度日……the crew 2再不出我要死了
  • l
    litshetyran
    MC统计的实体版NS和WiiU加起来大概90W出头点吧,考虑到其他贩卖渠道和下载版百万应该有了。
  • S
    SanX
    都怪轨迹侠这么跳,就算我和falcom无仇无怨都想它倒闭了
  • s
    sku21
    谢谢
    不过我的意思是想找上世代比较有意思的中型成本作品啦,不局限于游戏类型
  • S
    Sehnsucht
    欧美好歹有神界原罪2和柱子撑着。
  • 抖S君
  • c
    cubesun
    其实中型title势微应该是从ps2时代开始的,大家可以想想有多少ps时代的二线品牌在ps2上出了最后一部,或者都没机会出。

    到ps3时期就彻底两极分化了。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q
    qratosone
    笑死了,毁掉日本市场的显然就是PS3,现在PS4这是现世报来了
  • b
    bruce314314
    现在市场上的都是以前游戏的第10代,第11代,第XX代,玩法与之前的突破不大。马里奥/塞尔达/生化危机/最终幻想/街头霸王,要不就是以前的复刻再复刻,例如NEOGEO的游戏。几乎所有日本公司都没有新IP了,哪怕是开发者自己,不觉得审美疲劳吗。
  • b
    bruce314314
    其实画面/音效对玩家没有那么重要,新奇的玩法才重要。
  • l
    lxzxhzwzyy
    你举得这几个IP除了街霸,其他哪个作品最新作的玩法突破不大?
  • b
    bruce314314
    例如塞尔达,从FC开始,基本世界观都是剑/盾/血瓶探索+每作一到两个新变化点(例如缩小/2D粘在墙上),玩了25年,我对绿帽有了审美疲劳,想看几个新面孔。或许现在的游戏主要针对年轻玩家,老人家可以洗洗睡了。
  • L
    Lunamos
    旷野之息的开创性完全可以视作新IP,只是用老人物套在里面。红帽也不用说,每一代的创新足够支撑了。新IP也有,ARMS,Splatoon都是。要说惊天动地的突破性,日厂的确没有。毕竟前人已经在那么多游戏类型里铺垫多年,想创造一个像MOBA这样的游戏类型还是太难了。
  • 竜破斬
    如果你真的玩了25年塞尔达我是完全想象不到你是如何把旷之息这个一部分人都快要不承认这是塞尔达的游戏看成突破不大的。而且新人物和玩法突破有任何关系吗,且不说塞尔达每次的美术风格和人设都会改变,除了名字一样都可以看成另一个人了。
  • m
    mcq_2
    你这么想。如果没有wii,很多很多二线游戏,比如传说,都不会分流而是直接登陆ps3。甚至没有半吊子体感惹事,开发商不会浪费大量资金在体感游戏上是不是。结果到ps4兜了一圈又回来了。现在吃了体感的亏,vr上各家都谨慎起来了。
  • 阿虚家的三味
    闪轨3出来前2作各版本都出货100w+了,看着50w级的少了其实还是本土市场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