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占海特的总结
- 红叶
- westlost上海人而非上海人这她的看法是明显不同的
- Comeundone有没有异地高考权利跟能不能考上不是一回事儿
- shepherdami不评论,就说我自己。
00年我考上交大管理学院,我们系一个两个班共60个名额,上海本地学生30个,外地学生30个,我所在的四川省在该系的名额是——2个。后来我们才知道,其实我们系不止两个班,在农学院还有两个班共60人,当然,清一色的上海本地学生。最后他们拿的文凭跟我们是一样的——而交大管理学院和农学院的收分差多少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一个管理学院的系,120个学生中90个是上海本地学生,其中60个是通过远低于管理学院的收分进来的。公平不公平自己心里掂量就行,吵吵没意思。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那些上海同学们没有一个认为自己比外地同学更轻松的进入交大是天经地义,相反,他们几乎都表示出“外地同学竞争比我们残酷进了交大,我们如果不努力就会为人不齿”的态度。而我听到诸如硬盘滚出去、上海高校多招上海人才合理这些论调,大多出自没有读上上海的名牌高校的人。我觉得这个现象或多或少说明了这种论调的层次。
顺便说一下LZ转贴内容的一个逻辑上值得商榷的问题:上海的中考残酷是否能证明上海的高考就该封闭?这个问题要得到肯定答案,必须有个前提——非上海地区的中考不残酷。还是说我自己的例子,我以前就读的高中,是四川省排名第一的高中,在全国也能排到前10,北大清华对各地高中生源有一个评价,说北四哈三成七的学生很生猛,成七就是指的我以前就读的成都七中。从考取难度讲,绝对不低于上海的上中、南洋、华师大二附中,但如果看看每年交大复旦放给上中这些的名额和给四川全省的名额,可以很轻易的得出这样的结论——同样考取难度下的外地高中和上海高中,就读上海名牌高校的难度差异很大。既然中考的困难程度上没有巨大差异,高考门槛高低有别的依据在哪里呢?或者更简单一点的问——在上海读了上中南洋最后进了复旦交大的人,要扔到四川来,统统都考得上复旦交大?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这些人能上复旦交大,是因为他们经过了残酷的中考竞争提前进行了选优,还是仅仅因为他们是“上海宁”?
不过很多上海人对外地人的建议我倒是很赞同——“没人逼你来上海,干不下去回老家好了”。我在上海买不起房干不下去,就回了老家买房结婚生子,感觉比上海过得更幸福。只是不知道部分人的后半句效果有没有实现——“你们走了上海人就不会被你们抢好工作了”,第一次听到这话是你们的B版跟我说的,当时我的回答是“我不确定如果我回了成都你是不是就能来顶了我的工作岗位”。我觉得好工作是考自己的能力与毅力去争取的,而不是靠赶走谁这好工作就落到留下的人头上了——赶走了小三,大款就会去操自己年老色衰的原配了? - auric她爸妈到底生了几个我一直没搞清,三个还是四个还是五个?
- 绯雨流十九世纪的公理就是强权,谁否认谁就是不客观:D
- yy3010你一开始说农学院和管理学院一样的文凭
然后又在找工作的时候说 工作是刻苦和实力累积起来的
那我就要问你 管理学院的教育资源和农学院的教育资源是不是一样的?农学院和管理学院出来干的是不是一样的工作。
就你这些个字都如此矛盾 看来你的自卑心还真是蛮重的 - tanglee4950上海交大算教育部的还是算上海市的?
- 骨法中国没有免费义务教育
- yougeren一般来说像交大复旦级别这种部属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是上海和教育部各出一半
各种专项拨款另计,但要是拿个地修个新校区什么的还是得靠地方政府 - lostcup奇怪了,哪个地方的重点学校不是本地本省人多过其他任一单独省市人数的?有谁给个例子不?三流野鸡招不满生源的就算了
[本帖最后由 lostcup 于 2012-12-13 00:25 编辑] - DragonHeart
- 陈惯吸傻逼娘们一家太欠抽
- 绝对和体
观海同志应该直接保送这妹子去白宫工作!
- 小猪快跑真恶心
- 俄罗斯酒你的核心意思是上海的大学没多给几个名额给四川,就是上海大学的罪过?
我不是上海人都看不下去了,整个一个流氓乞丐,人家给少了当场骂街的那种
要怪就怪你那9000万生育机器一样的同乡吧 - reinkin我比你早一届。当初记得是因为农学院并给交大(类似于之后的一医并给复旦),才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农学院的那些人的确是额头触到天花板了,不过你举这种特列来统计比例也太没意思了。。。
- z0406各种异地高考什么的不是根本。根本的是户籍制度应该取消。在哪里买房子居住就是哪里的人。就有权利享受这个地方的一切资源,包括教育资源。这个才是根本的做法。
- WUPENG801015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高考不高考的问题~他现在才多大?
明显是后面有一群人在策划。要把事情抄大 - lalei你当真这么想?
- dream123从来不交养老金,然后59岁到北上广买个房,60岁后就拿当地退休金?
享受权利、资源得先尽义务吧。 - dream123一群人排队买火车票,突然来个人直接跑窗口插队买,其他人阻止他,他还撒泼耍无赖:"我有买票的权利,你们不能剥夺"。没人剥夺他买票的权利,但是他得按规则先排队。
同样没人剥夺占海特受教育、异地考试的权利,前提是她父母得先按规则办事。 - 火影五代目00届农学院是特殊情况,当时本是二本和大专级别的位于七宝的农学院刚并入交大,分数线也显然只能是交大最低的录取分数线,这个无名的农学院显然不会有外地人报考,所以出现全上海学生的情况。
至于现在交大招生情况是27%的上海籍学生,而上海政府仍然出资一半,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公平。 - turnliveshangh开放高考是必然的事情,毕竟上海最近几年适龄人口数量已经减少到连招生都招不满了,但是占家这种货色绝对是被排除再外了
- 刘泪必须说一下,江西的中考也不宽松好嘛……
她这分回江西也是当议价生的料。 - 野人之吼就一奇葩~
- trowa2045一开始还以为4楼说的是复旦太平洋金融也是拿复旦毕业证书这种都市传说,原来是兼并的特殊情况
说四川重点交大招生少的,难道上海重点四川招人数和四川本地一样,一开始就比错了吧 - migiry本省的学校一般都是本省招生人数较多啊,优先本省的
- roto为这家人洗地的是纯SB,我话放这里了。有些人根本不想搞清楚事实真相,只是想逮个机会黑上海,仅此而已,对这种人,就一句话:滚你妈B
- hudihutian哪里好考去哪里考,这有什么问题?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没有这种天性的就不算是个人。
要说什么异地高考什么的,根本没必要,全国一张卷子一个分数线,公平合理。
其他任何方法都只是在制造各种各样的不公平。 - 信天飞鸿引申出下一个问题,教材怎么订?现在在读的怎么办?全一刀切按照全国卷就是公平合理了?
- 信天飞鸿中国目前的状况如果实行这种制度,10年以后的中国高等学府就变成了上海大学(省立),北京大学(省立),广州大学(省立),香港大学(特别行政区立)。
- FoxfoO全国一张卷子一个分数线的前提是各地教育资源的国家投入应该是一致的。
- yougeren1、教材可以统一
2、新生新办法,老生老办法
3、但是全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平等的情况下,一张卷子一个分数线完全是扯淡,到最后就是劫贫济富,进一步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 刘泪这个本来是应该的好嘛
- 刘泪现状是,大部分贫的地方都不怕统一考试,倒是各种受优待的地方担心自己会劫贫。
不过我知道的就是西藏这地方确实没法,据说那地方的含氧量已经影响到孩子的记忆力了(我没自己考察过,只是看前人讲述的文字) - 陆逊体育区的TZENIX和你既是交大校友,又是四川同乡,应该比你大三届
- nierdaye2上海不是全国人民的上海么
- 绯雨流从制度来看,恢复高校自主招生,公平录取,也是个解决教育公平的办法。
- hudihutian争利益是最最正当,最最光明正大的事情,不是当婊子。
靠一张户籍证就天生做头等公民才是当婊子。 - 刘泪作为江西人必须重申一下,450分在江西也是没戏进重点高中的,花钱除外。
非重点高中的初中部考高中得向500分看齐,本校就有重点高中得分数线会低一点,但是450也是没戏的。
你根本还没明白这家人的斗争目的。 - FoxfoO是正当、正大光明还是当婊子形容的是争利益的手段、不是争利益本身~~~
- 火影五代目统一教材特别是文科教材没有必要,反正不用考教材内容。理科有个大纲规定一下必修内容也就可以了。
具体到招生办法,可以再加上国立大学自己的考试和面试,像现在的自主招生类似。
比如说,首先参加高考,可以填选多个平行志愿,而分数线划到实际招生数的130%,再加个20%的候选名单,向在这一分数线以上的学生发出大学自己的入学考试和面试的通知,一来并不是所有填这所学校的人都会来参加入学考试和面试,二来可以让大学对学生也有一些选择权,通过这样来录取最后那100%的学生。
省立招生方法就由省级政府自己决定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