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有感,新药研发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 l
    lalaps2
    看了电影,虽然电影不错,但是对药企的高药价没有很好的做解释,特别是新药研发的投入,很多人都认为一个药成本才几毛钱,居然卖几百几千甚至上万,这种看法实在是太片面。
    这样的情势很容易打击医药研发的热情,特别是很多价格并不会特别高的领域。

    因为做眼部手术,打了曲安奈德导致眼部激素过敏,变成激素性青光眼,当时真的是人生一片灰暗,整晚睡不着,
    常用的什么派立明,阿法根,适利加,当时能用的药全用了,都没什么特别好的效果。眼压最高到45.医生都被吓到了,说只能手术。
    没办法后来去了广州眼科中心,看了几个医生都说要做手术,全家人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害怕再次出什么问题。
    不甘心花了3000做得专家会诊,当时找的是刘杏教授等其他几位专家一起,后面确诊还是激素性青光眼,让我先用一个最新新药,如果不行再手术。
    这个药是日本参天研发的新药,2016在国内上市,叫泰普罗斯,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一瓶眼药水378,只能滴十几次。
    回去之后当晚使用,第2天立马病情就减轻了一些,3天后去医院检查,比前几天来的时候好了一点,医生让我继续使用,配合其他药物,稳定控制,再观察一段时间,暂时不做手术。
    这之后开始,就使用3个眼药水,泰普罗斯每晚一次,派利噻和阿法根每天2次。慢慢的把眼压减下来,3个月以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那一段时间真是人生最可怕最黑暗的时光,特别是贴吧里,各种绝望,哀怨,甚至是自杀的情绪。

    自己亲身体验过新药研发带来的希望,还是期望有更多公司去投入新药的研发,造福民众。
  • 幽游
    不把这锅甩给药企怕是过不了审
  • n
    newshadow08
    Posted by: vivo vivo NEX S
    我刚刚看完出电影院,旁边的妹子抱着男朋友的手臂哭得那个厉害,单身狗只能默默流泪。vivo nex

    [本帖最后由 newshadow08 于 2018-7-7 15:42 编辑]
  • s
    showuwhy
    你这卖300的药毫无代表性
    看下啊三卖的最凶的两种神药
    分别是治癌症和丙肝的
    正版和啊三版差价大概100倍
    以丙肝药为例
    一疗程三瓶,啊三的2000左右一瓶
    你猜正版多少
    20w一瓶,rmb
  • l
    lalaps2
    所以我一开始说了,一些价格并不是特别高的领域,比如我说的眼科药水研发领域可能会受到热情的降低。。。。
  • P
    POOB
    虽然人家的确卖得贼贵,想想人家研发成本投入多少......虽然救命时候的确顾不上这个了,但是如果真的全世界都这么搞,得了大家都别研发了等着别人出药仿制,只能说在专利时间上再做点文章。
  • 幽游
    丙肝这个现在有中国版了,一个疗程好像8万左右
    两三年前国内还没上市,我吃的孟加拉仿制药找代购11000多,到香港买正版是80万RMB
  • 隧道
    去看原型的微博 ,原来是准备在片尾增加原型陆勇的案例和事件简明说明的,但是被审核驳回了,不能过度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结局也不是这个结局。 刚才看了一下 好想微博已经删除了。啊哈哈哈
  • 为看帖而生
    现在的问题不是药本身贵不贵,而是中间渠道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你懂得
  • 真忘私绵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 幻飞一线天
    这些药本身受众就广,全球怕是有几亿人。药厂即使卖的很便宜也能很赚钱。但是明显药厂不愿意扩产也不愿意授权生产。为什么?因为技术垄断当然可以躺着赚钱。增加产量那么麻烦的事谁愿意干??
    正真受众小的病也没啥厂研究。比如红斑狼苍之类致命的病。
  • d
    djkiller
    这电影就是为你这样的准备
  • 拉王
    这事本来就没那么简单的非黑即白,中间这个平衡点,可以说全世界都一直在探索,如何保证药厂的利润和研发积极性,又如何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治。到泥潭就好了,一句话,要么完全站这边,要么完全站那边。
  • r
    rbt12345
    几亿人慢粒白血病么??大部分药的受众几百万就不错了,格列卫的研发历时几十年,50亿美金左右,大量的科技突破甚至可以诺奖了,不让原创药药企挣钱,谁还去做这种研发,就是个人也不会费心去研发,设个党支部?还是每天吹逼造福人类让研发人员白干活以后喝西北风堪比国内苦逼科研工作者?问题在哪大家都知道,你怪个无辜药企干毛
  • l
    lolincage
    最近接触了很多导演,也知道很多导演不得不的辛酸。首先先要把国内的审查制度放在心里。

    想到这点以后这电影我依然可以打8分。剧本和演技不逊色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但是或许是因为想要避免和美国版太过相似的原因把主角是病人这个人设改了,导致是整个电影感觉主角变化的里有不够充足。

    另外遗憾的是导演还是在用商业片的口吻叙事,如果用纪录片的口吻,把事情讲清楚,再深挖一下“穷病治不好”可能整个片子还能升华。

    不过还是回到第一句话,要记住有审查制度,可能这些都是被迫无奈。尽管是商业片,但目的上来说让更多受众知道这些事也算是贡献了。
  • 耶稣复临
    这种一吃几十年这么贵的药只能救富人了……
  • e
    elia
    有什么都不能有病,没什么都不能没钱,这个是真理
  • 雾桑
    还有一点,国内现在生物医药研发也是下了本的,上海苏州这边一堆企业,亏损多少年了,PE/VC砸了一轮轮钱出去,当地政府实打实一堆补贴花出去,未来开花结果了要是没有专利保护怎么办?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 O
    Oldman
    一码归一码,进口原研药贵,和专利关系真不大
  • 真忘私绵
    其实大家都没错
  • 幻飞一线天
    可能你中文不好。这些药当然不是指一种药也不是指一种病。
    全球等着续命的有几亿人很奇怪吗?这么大量就这几个大制药厂当然是忙不过来的。很奇怪cpu都能有代工的厂。药品却没有授权代工的。授权收收专利费很多人能买到买得起价格才能下来。就这几个药厂的产能当然便宜不了,便宜就亏了。这很难理解?
  • 进击的坦克
    发达国家可以维持高价,不发达国家可以维持低价,如果制药公司不愿意,那么不发达国家只好出仿制药,人民关天
    发达国家的销售,其实足够回收成本了,不要为制药公司杞人忧天
  • 雾桑
    喷了,还产量问题
    做制造业做糊涂了吧,以为什么行业只要扩大产量就能拉低成本赚更多钱。。。
  • O
    Oldman
    出个毛仿制药啊,格列卫2013年我国专利到期,结果到现在五年过去了,我国才整出三款仿制药出来,其中只有一款前天才拿到一致性评价,也就是只有一款前天才获得国家认可具有与原研药一样的药效。别说药品容易仿制,我国就是没那个能力造出药效一样的仿制药来
  • a
    ahzhuo
    仿制也需要时间,后面还有漫长的试验审核,而且这些过程你不能一开始就准备,必须要等专利快到期。印度人家一开始就强制许可,当地药企直接开干速度快
  • 咕噜咕噜咕噜
    各大药厂的市场费用也不低,当然药厂没利润确实更加不合理,不过我记得诺华的利润16%还是多少不低了。

    国内现在搞两票制 不知道该说什么
  • O
    Oldman
    格列卫在印度专利就没授权,什么强制许可这种朋友圈传的东西就不要扯了
  • z
    zhjiawei
    印度法律是有强制许可的规定,不是朋友圈传的。自己可以去查一下
  • 石无环
    几亿人等着药企续命?难道是等长生不老药啊。。。
  • O
    Oldman
    格列卫专利的优先权是1992年,印度2005年才开放药品专利,格列卫怎么在印度获得授权?2006年诺华倒是心不死在印度又申请了一个格列卫申请,直接就被驳回了。强制许可也是针对有专利权的方案,格列卫在印度都没有专利权,要什么强制许可
  • b
    banditcat
    所以成本是国内加的?
  • w
    wyp
    还没看呢,等下下载一个看看。
  • a
    ahzhuo
    印度是被无效,还是强制许可还是直接不授权也好,√印度药企来说有差别吗,也并不妨碍为什么国内药厂仿制慢主要是由于专利和审批的原因,逆向能力倒是没你想的那么差
  • A
    Alfons
    我也不同意这电影的观点

    新药研发,如果没有足够利润,任意搞仿制药,那只能是没人去研发新药。
  • A
    Alfons
    格列卫耐药非常厉害,真的希望诺华能研制出二代格列卫,可惜这药二代遥遥无期了。
  • S
    SRWX
    电影原型程勇说过,导演来找他看剧本的时候,他是反对将主角改成一个与病情无关的药贩子的,但是导演跟他说这么设定的话,电影后期的转变可以让主题升华,更具戏剧张力。当然也不排除审查的原因。
  • z
    zhjiawei
    没授权 那更好仿制,对印度药企没有影响。。。
  • 億万千
    拍片总得需要一个反派,挣钱的不当反派谁当
    要是没反派,这电影就过不了审
  • G
    Grally
    高端医药研发投资金额巨大,周期又长,也就大型企业能支撑
  • 億万千
    @ 风息神泪
    药厂研发一个新药有多难呢?
    礼来公司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12年前就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两年前宣布失败。市值瞬间蒸发百亿美元,裁员近五百人。

    公司伤筋动骨,科研人员要面临十几年探索失败和失业的双重打击。
    药厂也很辛苦。

    我平时不太喜欢讲这些会让人不快的事情。但今天还是想多话这几句 ​


    正好刷到这个微博,我觉得药企可能确实研发上的困难,但还是盈利的;换句话说你用强制手段,比如指导价之类的让他们赚不来钱,人家就撂挑子走人了,以后国家负责开发新药吗,哪个国家也没这个福利
  • 雾桑
    药价里2到3成是渠道费用,1成多医院加价。

    oldman说进口原料药很贵,是的,因为国内能向外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率有无形的门槛,并不能真实反映技术的价值,在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定价时只能大幅提高原料药的价格。
  • r
    rbt12345
    你逻辑不好吧!!目前原研药的研发成本,一种药平均29亿美金,还不算在中国上市需要的三期临床和各种审批甚至灰色费用。几亿人用的每一种药的研发周期也都在十年甚至更多,你说说这几亿人的药有几种,几个药厂?甚至有的药受众只有几万人,几十万人,这是产量的问题?合着你觉得几亿续命的,都就吃一种药,几种药研发一种剩下的都不用研发了?就是仿制药国内的药企在一致性上都难以攻克,甚至有抄错了药的情况出现。你还cpu呢,cpu几种?intel研发cpu能衍生出多少品种,intel的cpu有几个产品线?这数量能和药比么?格列卫的靶向药物从1988年开始研发,还不算前期的理论研究投入,国内的仿制药这么多年,专利过期了又有哪几家做出来能上市?你说的这些我看这是屁股和智商问题了
  • O
    Oldman
    搞出药的能力不差,搞出药效的能力不行
  • 女武神
    只能救富人 但是没药富人也救不了 而且有药就会在专利失效后的低价仿制药 到时也可以救穷人
  • 罪恶台球师
    本来就是药定价太高了。。。电影里4W一瓶的药,还是维持不能根治,等于要吃到死。。。一年8瓶,30W换美国人或者欧洲人不用医保也没几个吃得起吧。。。
    而且药厂不是SB,如果患者太少压根不会去开发一种药。。。很多针对性的特效药也是在研究一个大范围病症方向时偶然得到对某种病症有特效的配方。就好比威哥一开始方向是研究心脏病的药。。。真的大量投钱研发壮阳药还不一定能研发出威哥。。
    电影里这种药就算投入100亿美刀研究,按全球1000W患者来说,就算5000RMB一瓶,1-2年内都收回成本并赢利了。要保护的是药的专利,不是保护药的价格。。。

    按研发费用算,INTEL研发费用比药多了去了,人家还是几乎垄断的。。。卖4W一个CPU也可以。。。人家干吗卖就卖1千到几千一个

    [本帖最后由 罪恶台球师 于 2018-7-7 23:22 编辑]
  • O
    Oldman
    专利失效后的低价仿制药国外有,我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