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我对未来几年房价问题的一些看法!
- ad0218说m2是有道理的,房价就靠货币贬值。考虑货币贬值,房价不会大跌。至于会不会大涨,应该很难了
- ad0218土地私有化理论上是必然的,不过我们是有特殊国情的特色国家,我们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mty110看各地的,人口增长,房价肯定涨,再有大城市的户口绑定的资源更得涨,若是人口流出的小地方,最好小心点。
- minicrab这段说的比原帖有逻辑水准。。。
PS1:我也在深圳,且已经卖出深圳房产了;
PS2:个人以为认为大周期拐点应该在 加息 + 税制改革 ,来到才会出现;
PS3:个人以为横盘至少还得3年以上等税改,国庆前的定向降准表示货币转中性,信贷应该不会先被拉崩;
PS4:很多回帖就不用回了; - ui17391背着三百多万的房贷,首付也是300万么?
6万一平,100平? - whereismyfs通篇不提土地财政?这不是全面的分析
- 370787887别的不太懂,只要郭嘉在。房价就不是市场说了算,
- 時光流年房价基本不会跌,是涨多涨少的问题。楼主说的都对,但是中国房价从来不按常理来的
- 我了个去哪儿会的。
- 小芽菜对于人口流入问题,这个也是相对的。我出来工作十年,要是我现在毕业,看见五六万的深圳房价,估计就会选择房价一万五以内的省会或区域性强市,毕竟工资收入太现实,除非有个有钱的爹
- 小芽菜大概记得对方买的是两房小户型老旧小区,首付一百万出头,借了三百万
- 爱儿你说的这么多利空因素,都抵不过一条利多因素——滥印钱
- 小芽菜另外,钞票多印的问题,我前面已经说过,毛爷爷后边加多少个零,这都不算是财富增长。未来几年,即使房价价格还在微涨,但工资增长,其它收益,比如开工厂收益增长,这些都超过了房价涨幅,本质上就是房价跌了
- 小芽菜请参考我上一楼说法
- hampden先不讨论对错,只说说逻辑:第一,中国这么大,除非发生发生全国房地产大崩盘,不然我觉得房价应当按区域、省份或者几线区分,不能笼统研究,比如北上广吸引力强,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就不存在你说的人口问题。第二,房价涨跌明显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你列举了五个问题,不全是一方面。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种问题影响力的大小,这个大小你没说明,也没研究,只列出5个问题,就是列出100个也没用呀。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人口问题实际只占影响房价的1%,那你即使列举49个这种问题,也不能对房价起决定性影响。
- 雾岛之樱别太当真
- civic819zf想让谁上谁就能上
- 爱儿不能这么算吧
拿未来的收入,对比未来的房价,这个是不对的
因为房价是当前投入,未来受益的类型
比如你当前有1000W,你去买了套房,未来物价涨十倍,房价也涨10倍,但是你之前投资的1000W并不会变,如果你不投资买房,就亏了10倍,这么理解才对吧,正是因为你购置了固定资产,所以你的钱保值了
至于你说的开工厂的收益,事实上来说,目前开工厂的收益能够超过房价,并不容易
而且,对于大多数一般家庭来说,开工厂并不是一个容易的投资选项,买房就普及和简单多了 - 小芽菜自住的房子当然就没啥金融性了,各种限购政策本身就是限制流动性,流动性缺乏的好地段房子,豪宅,别墅之类本身就量少,价格也高,接盘侠自然就少,它更多是一种价格风向标作用,告诉你房价可以高到什么程度。
- uterus笑喷,经济学家???
- 小芽菜放开十孩也没用,问题是没有多少人敢生
- 小芽菜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和收入的比值更为合理,也更宜居,我也觉得这是未来几十年发展的方向
- 小芽菜人口问题,这个很核心,一些中西部省份,我去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些乡村已经田园荒芜,人口早已大量入县城,再谈“城市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过去三十年,农村贡献人口(进城打工),贡献土地(征地),贡献农产品,,,这块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是城市化背后的代价
- 小芽菜地产商也不是人傻钱多,以前政府一块地能卖一个亿,就绝不会卖三千万。当乙方没钱接盘的时候,卖地发财也不见得能持续有效
- 小芽菜人口问题(出生率,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流动性,人口素质结构,,,)是第一位的,其它都是次要因素,对房价起决定性影响
- 小芽菜1.有没有一千万,这是基础。
2.就算未来十年,房子能让你一千万保值,守着这个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它的意义又在哪里?
还是拿这一千万是干点别的更有意思,是环球旅行,又或者投入到其它更有利可图的行当。
3.退一步讲,就算未来十年花掉了一千万,这怎么就定性成“亏”了,除非你直接把钱扔海里。
4.你怎么就能确定别人不能把一千万滚动成三五千万(投资非房地产领域),甚至更多。 - waderenLZ说的这些都是有根据的,也一直有唱衰的在说这些。不过上次看了一句话,就释然了:房价肯定会跌的,但这些因素不会短时间内发作,要等崩盘,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30年。你确定要用半辈子等降价?
- 红色石头就拿深圳来说吧,有房的和租房的 比例差多少,租农民房小黑屋的不想买房么,想,买得起拼命都买,这种大量人口流入的城市,房价应该是最稳的了。诶,15年买了房的和没买房的就天与地的差别了
- 红色石头
,大家都这样想,结果,深圳涨完,北京上海涨,再到广州,武汉,杭州,长沙。现在好一点的省会,这两年涨了多少,我老家的小县城,没任何工业,经济支撑,3000多涨到7000,为啥,年轻人多,别的地方买不起,都回去买了。
- 小芽菜假设你一万的时候买了一套或几套房子,三万时候抛了,大赚一笔,然后房子继续涨到五万,你会痛心疾首。
每个人都想吃完整段行情,然而,巴菲特李嘉诚也没办法抄底摸顶,你说北京,上海,深圳房价的“顶”在哪,啥时候到顶,这个没人知道。
聪明的富人不会等降价,只会逢高出货,分散投资。他们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抄底摸顶。 - xghjf000我很迷茫,买还是不买是个很大的问题
- 小芽菜要说潜在需求,全中国没房的年轻人都有,只是无法买卖。就算深圳再来一千几百万农民工,也还是住小黑屋。到那时,房租的涨幅会超过房价的涨幅,这点我很确信,因为这个需求很容易转变成“交易量”
- 小芽菜三点考虑:1. 购房资金能力(压力大小) 2. 结婚需求强度(丈母娘脸色) 3. 价值观(金钱态度)
- Blossom据说宋代有位官员叫赵抃任越州知州,恰逢江浙大旱蝗灾,粮商坐地起价米价暴涨,各地官府出面禁止涨价,价格是不涨了,但市面上却没有米,因为没人卖了。
赵抃却贴告示宣布越州官府绝不干预米价,粮商可以随意涨价,各地粮商纷纷运米到越州贩卖,供应充足之后,米价暴跌,活人无数。
这就是房价暴涨一段时间后就出台调控的真实原因,因为如今赵抃即是粮商 - 在风中休息不放开户籍制度,永远涨。
- Jebzhang“放开十孩也没用,问题是没有多少人敢生”,楼主说这句话,我感觉楼主一定是一线大城市里生活的,我作为浙江一个四五线县级市的85后,想说现在我们这边生二胎的比例还是挺高的,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考虑下一代读书问题,即使乡下有着大别野,也都开始进城买房,所以房价也是跟着起飞,县城都破2万了。
假设未来十年房价的涨幅跟着物价涨幅,就是楼主所谓的不涨不跌,如果现在你手里有200万,去贷款买个房,我们这边目前最好卖的户型应该是160方左右(不过这两年因为二孩的问题,更大的户型开始流行起来),照我们这1.5万一平,首付算40%,那首付96万,算上其他的税啥的,也就一百万出头,手上还有近一百万,不会影响生活。十年后,这个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有什么用呢?1.可以让本来只能在农村读书的小孩去县城读书(同理买在一线的,可以去一线城市读书),2.如果自己不住,可以出租(租金总跟着物价同比上涨),3.毕竟考虑二孩,以后给孩子总要留点什么,环球旅行花完了,孩子以后怪你没房子给他怎么办(不好意思农村人就是这么现实,身边遇到过好几个年轻人埋怨家里没有早点给他买房)。这样算,房子10年后能保值,能带来相应物价增长所带来的租金,如果有贷款,很好,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你的贷款压力小多了。
假设这200万不买房,按楼主的说法花掉,旅行啥的,确实没办法定义为“亏”,但是在我这种短视的人眼里,觉得未来对孩子的保障性更差,而且花掉了,这钱也就再没产出了,单纯从经济上讲,确实是亏的。 那么200万去投资呢,工厂?不好意思,现在200万工厂基本没戏了,(我们这种县城,前段时间去经济开发区问了,要拿地,指标有,地价格也不贵,20万一亩,20亩起拿,但是要求投资5000万以上,投资到位验收合格之后才给土地证。),而且不论是工厂,还是公司,这种创业型投资,都是有极大的风险的,现在倒闭的比比皆是,我的确不能确定别人能不能把一千万滚动成三五千万,但是我想,绝大多数人应该是不可能把二百万滚动成一千万的(投资非房地产领域),毕竟人人当老板是不现实的。 - 小芽菜市场看不见的手会自发调控。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的基本论调
- Marko不知道未来如何,但是我父母两套,媳妇儿父母两套,三亚还一套,所以对房子不用愁。
而且还有一种预感,ZF干预房价,则房价大涨,现在zf要来干预租房市场,所以我觉得以后的房租也会大涨。。。。
实在不行就卖一套,足够吃喝开销的了。。。。。。。。。 - gbkt我觉得楼主说的很有道理。
不过,我听二楼的 - whereismyfs开发商从来用的都不是自己的钱,这个你搞不明白么
现在这种证治生态下,345线城市只能靠卖地发财 - 小芽菜我是84后,和你基本同龄。我老家广西一个县级市,房价四五千左右,家里十几年前就在城里买地盖了一栋楼,四层半,足够居住!
你县城都破两万,堪比省会二线,这个有点另类了。你买房的观点我个人不否认,甚至还很支持。毕竟为子女考虑打算,在个人资金能力范围内,怎么都不过分!钱怎么用,买房,买车,买黄金,旅游,吃喝,,,我前面只是抛砖引玉,并非片面否定某个东西 - 小芽菜高位出货么,我分分钟支持
- 小芽菜如有雷同,纯属娱乐
- Marko
二老都在,基本还不敢败家呢
- 小芽菜有人接盘,游戏就接着玩,没人接盘就一窝炸。政府要收入,银行要挣钱,开放商要发财,那谁亏钱?越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越令人混身哆嗦,恐惧油然而生!
- Jebzhang貌似我们这边的县级市很多都这个价,我们不算贵,今年套房刚有破两万的,之前破两万的只有排屋别墅。另外我们这边城里是早已没有买地造房,新农村建设,农村造新房子,要拆旧房子,另外就算造了新房子,没城里房子孩子还是不能去城里读书,所以农村里的年轻人也都去城里买房。所以有个人说的没错,户籍制度不改革,房价确实跌不了,因为户籍就是刚需。就像我们这里离杭州不远,高铁转地铁上下班,估计和杭州城里家和公司远的用的时间差不多,房价还比杭州便宜那么多,为什么不在我们这里买要买杭州呢?因为我们这里买了,孩子不能去杭州读书,所以留在杭州的年轻人,拼了命的要在杭州买房子
- 小芽菜我老家一个县,一些外地人在本地做生意,孩子上学,上公立学校,都要走个后门,塞两三万找关系还不一定能进。私立学校只有一家,也早已爆满。地产商也大多喜欢打学区房的口号。
户籍制度绑定太多利益,短期内确实难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