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粉丝来说,是否存在“格斗游戏不玩”的观念

  • S
    Sliurus
    其实ftg对反应的要求没那么夸张,一票三四十的老男人都还活跃在赛场上,连段的话主要还是靠肌肉记忆。靠经验和知识储备还是能和反应更快的人同台竞技的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Q
    Quantum
    这个“很多人”在格斗游戏玩儿家中一直怕是5%都没有,不对战玩什么格斗
    能冒出来的一两个都是特例,比如买剧情送格斗的ARC家用机版,什么本来就是二设同人剧情满天飞,恰巧有格斗作品的东方、月球之流
  • K
    KYO(T)
    想起个笑话
    前两年出了个漫改格斗,国内某号称该漫画的忠实粉丝表示凭我对这漫画的爱,一定能干死其他专业格斗过来的玩家
    然而没多久就改口为这漫改格斗不合原作,没意思不玩了
    一个忠实粉丝都会被外来入侵者打到退坑的游戏类型,路人玩家自然更难坚持下去
  • 汪达
    受众少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抽卡手游本来玩的就是数值、养成,ARPG也重视数值和养成,更对原用户群的胃口,格斗游戏没有养成也对数值不敏感,主要玩操作和博弈,自然很多人不对胃口
    射击游戏受众广,出个改编作,这些抽卡用户一样会说枪枪枪不玩
  • S
    Sliurus
    感觉“格斗游戏不玩”更多是出现在玩过或者简单接触过的玩家身上……算是ftg ptsd吗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战术核辣条
    学习时间成本太高,一个角色从把搓招表摸熟,再练到能打赢cpu,这中间可能就要过去几个乃至十几个小时,并且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新内容刺激
    对我这种菜鸡来讲太残酷了

    —— 来自 OnePlus ONEPLUS A6000,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2.0.1
  • 超紳士
    搓不出来,看看木跟过瘾就好
  • S
    Sliurus
    漫改格斗?前年有个bbtag,去年有个龙珠,还算蛮还原的
    角色爱确实能让人变强,但是也不是有角色爱就强吧,未免也太天真了点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冰箱研会长
    其实我觉得,大众对格斗游戏一直有一个错误印象。考试了,回头想起来再说。来自: iPhone客户端
  • S
    Sliurus
    一百小时算是初步了解游戏,三百小时算是入门。我认识很多是过千小时的
    但是moba不也流行类似的说法吗?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c
    colohot
    游戏一方面是要让玩家懂得怎么从中获取乐趣,一方面是要让玩家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从这两点来说格斗类型都不尽人意。
    第一点其它游戏就好很多,rpg看看演出看看剧情,fps枪械射击爽快感,音游还能听听音乐,3A大作光是步行模拟看看风景很多人都乐意,但还是有人会说“XX不玩”,比如就有人不懂fps射射射有什么乐趣,在这之中格斗是最让路人摸不清乐趣是什么的类型,不上手玩,光看看怎么搞得懂屏幕上两个人对对拳然后趴了有什么好玩的
    第二点就是格斗门槛,引导少,名词多,不说复杂指令了,光是方向就需要让毫无基础的小白适应挺久,连招,立回,帧数?你说这个谁懂啊,真上手玩起来,新手都不知道在这一秒自己能干什么,在下一秒自己需要干什么,反应时间短,也不像其它游戏 类型对操作失误有一定的补救措施,几分钟就能被AI打的找不着北,问题是新手还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下一场怎么办。格斗有人带着玩能快速上手,这对单机自闭玩家又是个门槛。
  • 战术核辣条
    对呀,但是moba它不是1v1的游戏啊,你在打的过程中还能和队友吹比来消遣消遣
    你要说打个moba从不开黑就一路自闭单排,可能有受得了的玩家,但我是不行

    —— 来自 OnePlus ONEPLUS A6000,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2.0.1
  • 萼绿华
    所以难不难和有没有乐趣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因为太难的而不玩的游戏降低难度降低学习门槛就可以去玩了,而因为找不到乐趣的游戏即使降低难度降低学习门槛也一样不会去玩。
  • S
    Sliurus
    我dota2就是同学不陪我开黑弃的,最近他说新版本好玩要打我才重新下回来。感觉moba比较适合线上社交?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山竹罐头
    门槛太高了吧,和朋友本地乱搓还是蛮有趣的
  • 天妇罗盖饭
    第一人称不玩路过,因为晕
  • l
    lolozp
    最近玩得最多的是KOF2000 援助系统挺好玩

    虽然我是手残,还是挺乐意接触格斗游戏的

    BB DOA都有尝试。龙珠Z 就纯粹是冲着漫画去的
  • S
    Sliurus
    乐趣来源于成功达到某种目的,是一种机体的奖罚系统。所以格斗游戏就是指引太少,所以目的不明确?论胜利条件,ftg无疑是最简单明了的。系统不了解是不可能的,新游戏基本会做好教学。
    如果说选择多的话,倒是有可能。moba教学会告诉你要补兵赚钱买装备,然后推爆敌方基地。而ftg要打死对方,是跳入,还是66、拉后、发波?新人没办法得出一个明确的目的,选择太多所以会迷茫。但是如果这些都没有,那这游戏又过于单调。所以说这是格斗游戏注定只能成为小圈子的原因吗

    -- 来自 能手机投票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流星暴雨
    现在没多少了,但以前确实很多。实际上格斗游戏即使最火的时期大多数人也只是把能发出所有人的大招以及背下大招出招表就算毕业了的。就算有对战也往往是在选项里把气条改满互相对大招。
  • 纯战士
    本来就还有很那么多不玩对操作有要求的ACT的人,格斗游戏本质上是ACT的更复杂版本,不玩的人当然更多。
    即便是格斗游戏玩家,新玩一个格斗游戏也得有个上百小时才算是基本玩会了,对于非格斗游戏玩家,入门一个格斗游戏上百小时你们显然是说少了,上百小时能达到有被人虐的资格都算不错了……
  • E
    Evilgurren
    1、需要额外的外设,国内大部分人都是街机接触的格斗类型,你给个手柄怎么玩都别扭;
    2、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是没啥稳定通用的联机平台,部分在线对战平台吃相有点难看;
    3、学习成本高,并且由于圈子小鱼塘里全是鲨鱼,缺少足够菜的对手练半天也难以获得成就感;
    4、指令复杂,但是在现有模式下进行简化困难重重,详见荣耀战魂。
  • B
    Booorunestud
    moba吃鸡之流就算有三五百小时入门的说法,但玩半小时只会点技能的青铜菜鸡也是能单杀青铜菜鸡的,这并不需要三五百小时,有合作还能杀杀白银,输了也能喷队友。
    格斗练二十个小时木桩,一联机全是卡逼,加个群叫战抢几十局输几十局,不说技能有没有键盘都没区别,队友都没得喷,打不动了还得群里被对手假模假样“很强了”“辛苦了”恶心几句,这不是游戏这是练抗压
    所以我喜欢格斗游戏
  • 产丿丿丿
    我不喜欢所有pvp,就算喜欢高达,exvs和vs也就偶尔摸摸的程度,pvp太累了,没有尽头的
  • 八月飞雪
    真人快打系列?
  • r
    ralfli
    FTG本质和棋类差不多,你觉得对弈的乐趣在哪
    就是研究对手想出对策嘛。
    moba也有迷茫的时候,实力相近的职业队伍面对41分带牵制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何况普通玩家。
    为什么小众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就可以了——受众少。然而斗剧巅峰时期格斗玩家的数量可一点也不少,从根本上说还是宣传的原因。
    几个格斗大厂无论广告资金投入或者宣传入口实力加起来都不如腾讯的零头,DOTA2天文般的奖池也是EVO不可比拟的
  • 红魔馆的糖
    看了一些朋友的回答,其实我觉得格斗游戏还挺适合自闭玩家的。我个人极其讨厌打群架,不喜欢fps,moba这些团vs团的共斗pvp游戏,pve打了全套魂系列没叫过npc。但是只有格斗游戏能沉下心打,自闭玩家不加群不社交,匹配个对手当boss打感觉挺好的,不管pvp还是pve,1vs1真剑对决属实快乐
  • S
    Sliurus
    卡逼太真实了。所以我一直很希望ggpo能够被广泛应用,明明有现成的好技术日本的厂商偏偏要搞自己一套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纯战士
    格斗游戏基本是单挑,连大乱斗打比赛也让你单挑。单挑要想胜利只能全靠自己,别人怎么也帮不上忙的,想帮你进步都做不到。
    我同学里打游戏的人很多,大学时候算是会打格斗游戏的同学也有好几个,但是能除了97再重新学会一个格斗游戏的,就已经筛除一大半人了。然后我们爱打格斗游戏的4个同学互相玩,我们三个人互有胜负,另一个人永远没有可能赢,不管新玩任何格斗游戏都一样,时间长了我们都觉得没必要这么玩了,于是他也逐渐成了不玩格斗游戏的了。这还是我们好友之间互相玩,我们有任何资讯,发现,打法都告诉他的情况下,你想想如果你到网上去对那些根本没打算对你友好的对手是个什么结果……
  • S
    Sliurus
    腾讯好像要搞lol格斗,看看怎么样吧。质量还行的话应该能吸引新玩家或者改变一些观念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红魔馆的糖
    唔,其实带来快感的不是输入指令本身,是通过指令,套路,立回来操纵自己喜欢的角色去战斗,指令是格斗的门槛,但只是格斗游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厄神之息
    FTG类游戏喜欢,有观赏性,玩起来也很爽快。FTG圈子讨厌,尤其小众ftg圈子更是劝退中的劝退
  • h
    hshiki
    moba我不会玩也能刷兵打野攒钱买装备,不会全程被大佬狂艹
  • S
    Sliurus
    不知道怎么回复,观念太小白了点……
    就说一点,论短时间比拼,moba连给ftg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纯战士
    这么说吧,对格斗游戏来说,输入指令,相当于你其他游戏买了手柄而已……在买手柄之前你只是个木桩,别人连打你都没什么兴趣
  • 厄神之息
    也不一定,也有可能是FTG玩家PTSD
  • 萼绿华
    你看,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了,moba在这点上不能给ftg提鞋恰恰正是moba比ftg更受欢迎的原因啊。moba本质上不就是个不那么硬核的stg加上不那么硬核的act,正是因为不硬核、不纯粹才受欢迎,而不是相反。
  • 时之放浪者
    其实大部分是搓招不玩吧。”无法随心所欲发出想发的招式“这点其实是传统格斗游戏的门槛。明明搓出来我就赢了,结果没搓出来,还出了僵直被连死。 这样确实很气。不用搓招的格斗游戏其实还是挺容易入门的。虽然要打好一样需要很多练习。
  • R
    Renkonsai
    就类似那种得点积累买东西,虽然我对新MK拳打橡胶人的手感一直有意见…
    MK也算是在照顾非CU上到了极致了,视觉冲击+刷分解锁…

    Arc我感觉BBCF的魔书还不太行,敌人的能力明显强出我方一大截子
    Xrd的那个单机刷刷刷模式我觉得味就特别足
  • u
    upyzl
    超高度手残,但我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blazblue,只打剧情,不玩对战
    另外bb的一键连招模式非常好用
  • C
    ChrisSnake
    我最不爱玩的是rpg

    节奏慢的一会就没性质了
  • q
    qiyu1234
    搓招难是表象问题之一,像CC2的火影这类已经是无脑出招了,卖的也不少,但热度还是不行

    核心问题还是格斗游戏大多是纯1V1的PVP游戏,玩格斗游戏的最终目的还是PVP,把AI打赢并不是什么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这种游戏就是纯靠自身水平,输了除非是什么特殊情况否则就是自己菜
    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是很大的挫败感(我练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成为职业选手?是为了爽?),连安慰自己的理由都找不到
    大部分玩家玩游戏的目的是解压不是增压,就算是魂这类游戏也是追求打败BOSS后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在格斗游戏PVP时,有些目标甚至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
  • s
    stmule
    doa了解一下?单机乐趣很高的
  • 哈曼的YY
    觉得输入难可以来玩高达vs
    射击不用什么输入
    格斗十字键左或右+□ -> 连点左或右两次取消 -> 连打□ 一套连招就完成了 只要用到两个键
  • 纯战士
    实际情况大概是这样,连搓招都发不利索的玩家,基本以为这是打不好的原因,然而搓招其实连格斗游戏的基础都还没摸到边。不要说会搓招了,就是自己闷头把连招练得熟练无比,在面对真有格斗经验的玩家的时候,也完全是个渣渣,哪怕对方根本不会连招……
    搓招是入门的基本功,但是练会之后也是首先给你打击的东西,因为你会发现你会搓招会连招,练了半天为啥并不能带来胜利。
    我个人的感受,其实很多格斗初学者没有跨过的一道坎,是没有在战斗中意识到对方是个人,对方会用一切让你难受无助的办法来跟你玩,你得学会真正的应对才能行,搓招只是应对中的工具而已,跟你按个拳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 t
    tand177
    连升龙发波都无法随心所欲的时候,你还要求别人去想对策,做对空?好不容易抢到一个轻拳然后掉连被人一套连招打个大回报这种挫败感,就完全是对搓招不熟悉造成的。搓招才是第一道坎,对人那是后话了
  • 纯战士
    是第一道坎,我的意思是,其实不止一道坎……过了第一道,还有足以劝退的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