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为何欧洲会发生科技知识大爆发?
- wxia321我觉得中国古代哲学和科学更多的是经验主义,缺少前瞻性的猜想和去求证这些猜想的文化土壤。古希腊科学家可是最早提出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
- hhenheng地理决定的,没办法的事
- nking思想及文化的开发,会带来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你可以想象一下从小留着平头,穿着臃肿的校服的学生。肯定对艺术是没什么追求的,当然也别指望他们能设计出拥有优美外形的载具,及其他艺术品。反之从小注重自身外表及穿着的,会被认为是异类进行打压,长大也就学业无成。所以当今国产车的设计都标榜着欧洲设计。
- ppalm不能光看好的,所以我说好则是欧盟,差则是柬埔寨之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大一统的好处,大一统也有坏处,好坏都得看嘛
- 见风自我封闭了,没有外部环境,再给2000年都不会爆发。
- apolodi这游戏是不是现在只剩国际服和日服了?
- ppalm这意思是家国都不要了?MAGA白搞了
- ppalm应该是形成了相对完美的闭环
- bingdunan现在有研究,全是偷的中国的。从语言到标点符号。
- jn13lh回复51#wxia321
你可以看看百家时墨家之类的说法。。。其实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至于经验主义。人认识世界的规律本来就是这样啊。。。先看到现象。然后从中总结经验。然后把经验抽象出来。最后再去研究这个抽象的东西本身。
中国古代是没走到最后这一步。大一统后因为制度和生产力的原因。一直在挣扎。就被锁死可能性了。 - veblen欧洲有人地中海,使得不断发展航海技术是刚需。然后解锁远航技术,发现新大陆,又使得科技发展是刚需,就跟移动互联网一样爆发了。比如一开始天文学,望远镜都是跟航海有关,也正是这些基础从让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反观中国,到汉唐已经把大陆基本开发完毕,把农耕文明发展到极致,所以航海的收益比起农耕差了很多。大家都只能待大一块大陆不停内耗,小的技术发展引不起重视,但没有累积又怎么可能有飞跃?跟那些困在一个岛屿上的部落科技发展不起来是一个情况。 - cattery想起来前几天那个佩服写公文的帖子 "写公文的真是人才 看看这用词——临港要打造新高地 增长极 样板间 首选地" 我还认真的每句都研究了 怪不得每次投science都是秒拒 iOS fly ~
- 风子哥哥都没有人说的一个原因。
看一本书说过,因为欧洲早早地就用“土豆”作为主食,很早就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所以才开始搞东搞西,折腾出动静了!
中国呢,都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直到新中国才解决吃饱的问题,所以我们才有了“舌尖上的中国”
现在粮食危机来了,强烈建议把土豆作为主食。 - lxcom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的问题 如果一直有百家争鸣那完全不一样。 iOS fly ~
- logic90
- jjss521
我可以餐餐拿醋溜土豆丝作主食,
地三鲜也可以
干煸土豆丝也可以 - 烂人村村民
- 水龙头格罗滕迪克说:“构成一个研究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本质,是他们聆听事情内部声音的能力。”而让人们拥有这种能力需要人与人的权力没有等级高下,没有阶层之分,在对未知的探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拥有绝对的自由。
区别可能是别人是在探索中摔死的多一些,我们是在探索中被整死的多一些。。。从科学到人文。 - deepdream你要是总是有“中国一直领先世界到明朝,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才崛起“
这种错误认知,
那这个问题你永远理解不了 - zhdphao历史太复杂了,任何分析都是挂一漏万歪曲历史。
- doublefat只能说 脑回路不一样 即使在现在理科生还被人认为认死理
- Surran因为他们那边乱,各种乱,文化乱,人种乱,地理乱,气候乱,国家治理乱,风俗习惯乱,宗教又没能一桶天下,所以冒出各种乌七八糟的人和事,以及思维和思想。
在花样百出的思维和思想中运气好,出了个把精品,改变了人类科技。
正经地说法是:环境多样性促进了进化成功。HiPDA·NG - jinseng在认知方法上,缺少古希腊哲学的思辨方法。欧洲有将近2000年的理性主义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13世纪时就成为欧洲大学的必修课。
在科学传统上,因为科举制度的阻碍,缺乏科技知识的积累。学而优则仕,无人专研学术。基督教保留并传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传统。
制度层面上,英国1624年就颁布了专利法。
经济层面上,大航海解决了欧洲贵金属缺乏、通货紧缩的问题,通货膨胀造成经济活跃;英国的制度环境,激发了企业家的经营活力。这两个因素刺激了对科学技术发明的追求。 - 黄金狮子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决定了不可能出现科技知识大爆发
- 黄金狮子很有道理
- amoour1999还好现在我们的上层看起来比英美的上层更尊重科学,真是讽刺啊!
- crazymove目前为止,最靠谱的回复。
- scautc王东兴的讲座里面有一些关于这个方面的论述,过于精致的农耕社会导致了没有现代科技的土壤。
- cateranyang这事得从根子上讲。古希腊三杰到亚里士多德就开始大前提小前提了,我们的诸子百家讲的是八佾舞于庭。他们注重术,我们一直调整内心。他们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我们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殊途同归。 就是这么骄傲
- crazymove目前为止,最有道理的回复 2
- chim这是一个宗教问题。
一方面欧洲哲学跟宗教之间会互相融合促进,从而哲学始终有它前进的动机在。
一方面宗教导致欧洲人不像中国人只关心做官。 - quantek最根源还是 地理 和 运气。
欧洲不容易形成统一的国家(多岛屿/半岛,中间有座山,河流呈放射状),国家多,国家之间相互竞争,各种势力互相制衡,各种思想百家争鸣,长期优胜劣汰下来,就会出现bug一样的突变。 - jinseng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可以无缝融合。
天主教最著名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把希腊哲学中的理性精神与神学结合在一起,提出通过研究自然规律了解上帝的安排,造物主的神奇。
阿奎纳认为,天主透过自然给予人类启示,因此研究自然便是研究天主。而神学的最终目标,在阿奎纳看来,便是要运用理性以理解有关天主的真相,并且透过真相获得最终的救赎。
这也正是为什么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居然有大学这样一种体制,为什么神学院的教材居然使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作为教材,很多著名的神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许多科学家同时也信仰上帝。因为在基督教的世界里甚至是伊斯兰哲学里,理性和上帝、和真主并不矛盾。宗教甚至可以说是孕育近代科学的“摇篮”。 - googoofox这么说的话山西煤矿放哪里去了?中国有煤,但没瓦特啊
- roffee时代的背景,中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候的一个个思想放到现在也牛逼,真这么下去弄不好就点上科技树了。不过后面统一再加上儒家当道,就没得搞了。
- qiuike这个议题可以写一本书了!!!
我觉得吧,故事要从星相学,从天文观测开始! 有了天文观测数据,就有了后来牛顿数学和牛顿天体力学的寄出吧,后来才有科学和物理的诞生。 - NO-10回复62#veblen
你说的非常好,
一个是外向型海洋文明,需要探索未知的世界,需要科学客观的理解世界(航海),需要交换、契约。
一个是内卷型大陆文明,需要守住最好的耕地,需要超稳社会对抗外来者(游牧),自给自足、人情。
说到底,还是地理决定论,中国落入了自然禀赋陷阱,农耕环境太好了,带来后面一系列的选择。 - ic555制度,契约精神,知识可以迭代,必然爆发。HiPDA·NG
- taboosean欧洲是个偶然,是个异数。大部分传统社会都不会这样。
- NO-10回复90#quantek
您说的很有深度。
本质上这个世界是竞争的,竞争的胜利者,当然很强。 竞争的失败者,要么被消灭,要么融入胜利者,历史上就是这样。
我记得看过一篇讲系统论的文章,结论就是开放系统竞争激励,进步迅速。 封闭系统渐渐落后,直到崩溃。 对,举的例子就是华约组织,内循环规模不比中国小。 - DirkGently
-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