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果然说的没错,报复行动开始了

  • 1
    1945III
    很简单,坐出租的人不一定不认识路。

    坐黑车也一样。怎么走,多远距离你都有数,又有出租车价格做参考,你当然可以划价。

    我说过,黑车是补充,不能替代出租车。

    有正规出租,我一般坐正规出租。

    坐黑车的时候,一般是坐不到正规出租。或者黑车价格有吸引力。

    当然黑车不能随便上,你要坐“无照经营车”,而不是“黑心车”。

    二三十岁的人,坐个车还是能把握好的。

    这和买菜同理,在地摊有不新鲜的蔬菜,在超市照样有。

    买个西瓜,谁不要学学拍拍声音,看看纹理?
  • 级替四
    劣币驱逐良币

    行行,你们以后带头抵制水货和盗版,那些都是从黑渠道出来的。

    是不是又要谈中国特色了:D
  • 1
    1945III
    即便出租,你拦下一辆,也要先问他认识路不认识吧?
  • h
    handsomeken
    不好意思,我在哪儿都认不清东南西北,同样的,黑车在哪儿都有。我在瑞典出差的时候都有黑车司机拉客,您敢上吗?您以为路名都是记得住,地图都是l看得懂的?口气倒是不小。
    按照您的逻辑,看来全世界禁毒的也是蛋疼,吸毒更是自己的事儿,有啥社会危害?
    黑车自然有其土壤,您到说说什么制度能避免黑车。
  • O
    Oldman
    政府又不是神组成的,同样是由组成市场的人组成的。市场解决不好的东西,确实只能由政府来解决,别无他法。但是这并不等于政府就一定能解决好,相反,往往是政府弄得比市场还要糟糕。所以,对政府一直要保持怀疑才是正确的态度……
  • 1
    1945III
    ls的用毒品来类比,我想你自己也知道是歪理,我就不回了。

    所有的管制,要解决,最简单,就是放开竞争,优胜劣汰。

    让消费者用货币投票。

    号称不能放开的市场,都有不可告人的利益在里边。
  • 1
    1945III
    这应该不是你在本贴第一次出现吧?:D
  • O
    Oldman
    马甲乱飞过……:D
  • h
    handsomeken
    啥时候水货和盗版也需要正名了?咋这也成论据了。
  • 级替四
    不需要正名,有种你别用:D
  • h
    handsomeken
    所以才有了政府和法律啊,233。
    这能证明黑车的正确性?
  • h
    handsomeken
    那您在这儿是在用黑车?
  • 1
    1945III
    毒品危害健康。

    无照车危害什么?
  • h
    handsomeken
    自由市场有没有失效的时候?
    毒品怎么是歪理了,吸毒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 1
    1945III
    不要认为市场办不好的事,政府能办好。
  • h
    handsomeken
    之前说了啊,安全,税收,管理,服务等等。
    毒品不过危害自己的安全,他自个儿乐意就行。出租车与公共安全相关。
    既然烟草可以,毒品为什么不能卖?
  • 级替四
    不是废话么,经常用。
  • h
    handsomeken
    市场办不好的,政府的确未必办的好。同样,政府办不好的,市场也未必办的好。
  • 1
    1945III
    所有认为政府办不好,市场也办不好的,通常不给市场机会。

    因为一旦给了,市场办好了,就再也回不到瞒天过海偷摸数钱的好时代了。

    目前为止,所有放开的,市场都办的不错。

    没放开的,消费者也都呼吁放开。

    整天颠三倒四不愿竞争的,都是既得利益着。
  • k
    kelaredbull
    我是个死IT民工,我是个帝都的交通消费者,我谨以个人身份建议有关部门取缔黑车,还我正常出行环境,谢谢!
  • 1
    1945III
    市场从不失灵

    薛兆丰
    2001年6月18日

    翻开萨缪尔森的《经济学》(Economics),里面说市场是会“失灵”的。所谓“失灵”,是指经济学者无法用供求原理来解释的现象。为了挽救供求原理,经济学者就敷衍说市场“失灵”了。

    这种事情,天文学上也发生过。当年,科学家推测星体的运动周期,百发百中,可是到了太阳系最远的那颗恒星,就出现了很大误差,怎样都解释不通。于是,各种“补救”学说便应运而生,直到后来终于发现了冥王星,现实与理论的矛盾才消失,那些“补救”学说才被人抛弃。

    今天的“市场失灵论”,就是当年情境的翻版。听听经济学者在报章杂志上的评论,或翻开经济学教科书,随处都见得到“市场失灵论”的踪影。但是,那并不是“市场失灵”,而是“解释失灵”。解释者尚未深入了解事情的原委,忽略了某些重要的约束条件,才会觉得现象与经济理论之间出现了冲突。只要解释者对真实世界进行调查,只要他们找到了在起作用的约束条件,那么现实与理论的矛盾就会化解,所谓的“失灵”就会立即消失。

    问题在于,了解世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所以,“市场失灵”便往往成了经济学人偷懒的托词。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例子吧。

    “不完全竞争”的谬误

    不少人认为,只有“完全竞争”才是好的,而“不完全竞争”就是坏的。这些人忘记了,“完全竞争”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产品都是完全同质的”。那么,难道只有“产品没有差别”才是可取的吗?更重要的是,世界上的产品的确千差万别,这是世界的基本事实,而不是“好不好”、“应该不应该”的问题。有些衣服豪华一点,有些饮料甜一点,有些软件占的空间大一点——世界本来就这样。

    反过来想,要是这个世界仅仅存在“完全竞争”,所有的产品不仅一模一样,而且一成不变,那这个世界将是多么枯燥乏味!如果你既希望世界上的产品五花八门,品种多样,又认为“不完全竞争”不可取,认为它导致了“市场失灵”,那么你就是在奢望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世界,就是在用童话故事来驳斥真实世界。

    “外部性”谬误

    “市场失灵”论,也常常用来解释“外部性”现象。例如:化工厂生产了有价值的化工产品,同时释放了有毒的废气,损害了邻居们的健康。化工厂虽然在生产和出售化工产品时创造了社会需要的财富,但它对居民的损害并没有计算在内。要是把损害计算在内,那么化工厂可能本应停产。可是,市场往往不能自动达到这个结果,所以说“市场是失灵的”。

    这种“外部性”的情况的确非常普遍。人们往公海倾倒废物,方便了自己,却给大自然留下了难以清除的污染;人们驾驶私家车上路,在自己享受了舒适的同时,增加了交通拥挤的程度;高楼大厦建在故宫附近,会破坏游客在故宫内欣赏的景色。

    市场失灵了吗?不是。这些常见现象的症结在于:对这些资源的产权进行界定、保护和买卖的费用太高了。公海没有明确的物主,所以才成了公共垃圾场;道路没有明确的物主,就无法以“价高者得”的原则进行分配,所以才出现大塞车;故宫周围的景观没有明确的物主,所以争来争去,也分不清到底是高楼大厦损害了故宫,还是故宫妨碍了高楼大厦。

    不过,一旦这些资源——公海、道路、景观——有了明确的物主,一旦有办法降低“界定产权”和“买卖产权”的成本,那么所谓的“外部性”就会立即消失。“外部性”恰恰不是因为市场失灵,而是因为缺乏市场。不是产权失灵,而是产权缺席。

    “价格刚性”谬误

    所谓“价格刚性”,就是说价格变化不灵活。比如,报贩子照理应该根据每小时顾客的人数,或每张报纸当天报道的火爆程度,调整报纸的价格,从而把手头的报纸刚好卖清,并收取最高的价格。但实际上,报纸的价格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所谓报纸价格的“刚性”。

    还有,既然人们总是愿意住得更宽敞,那么照理所有的空置房屋都总是可以租出去。但实际上,很多房东宁愿把房子一连丢空几个月,也不愿意降低租金。这是所谓房租价格的“刚性”。

    但是,“价格刚性”并不是“市场失灵”。设想一下,要是报贩子随时调价,报纸价格就会变得扑朔迷离,令买卖双方无所适从。所以,为了使价格具有“可预见性”,买卖双方便愿意承担一点随机的得失。一旦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价格刚性”就无从谈起,市场就不是失灵,而是有效的了。

    工人选择失业,或房东宁愿空置房屋,都是明智之举,那是因为他们不能随时转换工作和赶走房客。他们以为自己不久便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或房客,所以他们选择了继续搜寻和等待。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找不到了,于是认命,可是原来找得到的工作和房客已经无影无踪,他们便只好再搜寻、再等待、再屈服。
    他们之所以没有立即就业,没有立即把房子租出去,只是因为他们手头的信息不充分,无法作出必胜的抉择,而不是价格具有什么“刚性”,不是市场有什么“失灵”。只要把“信息不完全”的因素考虑在内,那么“价格刚性”也就无从谈起,市场就没有失灵。

    ……

    认为“市场失灵”的人错了。他们之所以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们缺乏实际的调查,未能查清暗含的约束条件,所以无法解释貌似“无效”的现象为什么是“有效”的。而他们之所以会犯调查不周的错误,有时候是因为他们懒惰,有时候是因为他们活在梦境之中,忘记了真实世界从来都不是“心想事成”的。

    [本帖最后由 1945III 于 2009-11-4 13:40 编辑]
  • r
    redpill
    市场也是有规则的,出租行业恰恰是市场的组成部分。
    你这里不过把政府管理和市场管理对立起来。
    然后用市场理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 1
    1945III
    没问题,如果每个消费者都像你一样,用货币投票给出租车,而不是黑车,黑车自然会消失,不用取缔。
  • r
    realsquall
    明晰产权需要法律法规以及强大执行力和理性人假设前提下才能完成,问题是这么做的话不仅大大降低了行政监管效率又得不偿失,失去了最重要的经济性,又很难全面执行,又要被纳税人诟病,政府内牛满面啊。
  • 1
    1945III
    对,狐狸分大饼很均匀,每人都是平均的一小块。:D
  • 1
    1945III
    ls有人的口气,和少数官员面对百姓、媒体质询时的口气一般无二。

    你们问什么?这是机密。你们不懂。

    潜台词是:让你们懂了,你们就不上当了。:D

    中石化不爆料,我们真不知道一盏灯价值千万。

    这就是所谓机密、内幕、不可告人、扰乱社会、打破稳定的消息。
  • r
    realsquall
    原来从态度上能够看的出这人观点对不对啊
  • r
    redpill
    你这种放火点灯的想法,作用在倒钩上不也可以作为zf的借口么?
    因为黑车不规矩,于是用不规矩的手段。
  • 1
    1945III
    因为信息无法对称,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尽量对称透明,而是永远封闭?
  • 1
    1945III
    你看懂我在说什么?

    你看懂反驳我的人在说什么?
  • r
    realsquall
    你的逻辑。。。现在社会已经信息爆炸了,还封闭个jj哟。。。我说的不是信息少,而是每个人每天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少,因为时间是有限度的。
  • 1
    1945III
    因为获得信息渠道少,又无法分辨对错真伪,代价太大,所以干脆看新闻联播算了?:D
  • 1
    1945III
    又有人开始扯政治了。

    我只分析市场,我的所有经历来自于市场交易中的亲身体验,而不是存在与想象中。

    无照车不以我的意志而存在,也不以各位的意志而消亡。
  • r
    redpill
    你俩都说太多了。。。
    算了,我不掺和。
  • 1
    1945III
    有一种人发帖,是三句错一句对,总更新,前后偏差很大。

    你抓他一个谬误,对不起,人家早换话题了。

    所以你永远处于不停的追赶之中,到最后,你都要晕了。

    这种没有终点线的赛跑,不比也罢。
  • 1
    1945III
    其实我真正有营养有价值的回帖,都在前两页。

    这两页口舌之快居多。

    没办法,人家抓紧刷屏把那几页翻过去,后边又可以车轱辘话拨乱反正了,因为这么长的贴,谁也不可能有耐心一页一页翻起。

    这也算互联网一大特色。
  • h
    handsomeken
    原来论坛上还能坐车,第一次听说。
  • h
    handsomeken
    看描述好像与您的风格比较类似。
  • h
    handsomeken
    贪婪的人很难理性,否则就不会有人源源不断的上当了。
  • 级替四
    怎么扯到论坛的:D

    你想喷什么喷得明确点。
  • F
    FoxfoO
    完全自由市场论的持有者最不明白的一点就是产权是由法律体系界定的~~~比如那个所谓“外部性谬误”,实在是够傻的了~~~
  • h
    handsomeken
    您是在论坛上为黑车摇旗呐喊还是在坐黑车啊,很难理解么
  • 跳个曲
    所以说老外傻,这少了多少税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