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明史哪有五千年啊,关于夏朝

  • 愈液愈美丽
    你们有仇也罢了,耶稣也不能因此就不活了!
  • l
    literry1
    因为用某些人的理论来说,矛盾就说明虚无。:D
  • l
    literry1
    从你没搞清楚耶稣纪年和公元纪年,我就看出来了。
  • l
    lindley007
    ....................


    天哪...这帖怎么发展成这样了

    没营养度UP到爆

    辩也要论辩不要诡辩啊
  • l
    literry1
    我意图证明耶稣纪年和日本神道纪年是一回事儿。
    都是对神的纪念。
  • l
    literry1
    罪过,我诡辩两句,应该不会打扰耶稣大人吧?

    我是强调纪念一个神性的耶稣,才是创立公元纪年的初衷。
  • 雄狮亨利
    可惜这个纪年却有修道院的复活节表做依据,黄帝纪年没有
  • 级替四
    :D 《千家诗》呢?

    这在100年前可是标准的语文教材。


    囫囵吞枣的背几首唐诗如果能算佐证的话,不如说我们还在用方块字书写的传统写来得干脆。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07-5-7 01:23 编辑]
  • l
    literry1
    你觉得哪个人手写了,就真实了?

    公元不是因为耶稣是个凡人而创立的,而是因为他神化了的结果。
  • l
    literry1
    你说得没错!
    语言文字是最有力最简单直接的证据,简单到我都不想提,反倒是你自己提出来了。

    难道为了文化传承,必须全中国人把所有古书都背出来?那才算是继承了?
    别说现在,
    就是在你所说的100年前,读书人多还是文盲的农民多?
    难道因为那时候大部分人没机会读书,大家就不过春节了?中华文化就断了?

    [本帖最后由 literry1 于 2007-5-7 01:28 编辑]
  • l
    literry1
    从神性上来讲,又有什么区别呢?
    神性还有存在或不存在的区别吗?

    同时我也不同意你关于黄帝纪年的说法。
  • 雄狮亨利
    我又不是第一次监视你这种神奇的逻辑
    如果基督的生平是可考的你就大谈神性,如果黄帝生平也是可考的你又怎么说呢?
  • l
    literry1
    我说什么了?
    我说错什么了?
  • 级替四
    :D 中国典史文籍繁若烟海,但是,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千字文,大学在民国前都是标准教材,凡读书人必定认识这些个“教科书”。


    100年前,你把一本《吴越春秋》扔给任何一个秀才看,绝不存在文字阅读上的障碍。

    现在你随机选1000个本科生(相当于秀才),让他们看《吴越春秋》,能不借助工具书查译和导读就能全部看明白的,能不能有1个?
  • 雄狮亨利
    你什么都没说自然不会错,您怎么战谁不知道
  • l
    literry1
    你这一本本书换来换去得还真快,
    四书五经怎么不都说一遍?
    100年前,当你把甲骨文扔给任何一个秀才看,是不是同样被你证明为文化断代了?
  • l
    literry1
    你到现在还不知道我说什么?
    那你战啥?
    空气?
  • l
    leopenny
    你分明刚才在对着空气 喃喃自语 不知所云
  • l
    literry1
    :D 哪冒出来的,
    空气?
  • 级替四
    别绕了:

    就在100年前的读书人都能流畅阅读的书籍,现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却要拿工具书译读,你觉得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 l
    leopenny
    黄帝你能找出什么确切记载么?
  • l
    literry1
    别绕了,
    几百年来不认识字的农民都知道过春节,现在即使是国外的华裔们几乎也还在每年坚持过春节,你觉得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本帖最后由 literry1 于 2007-5-7 01:53 编辑]
  • l
    leopenny
    两方面原因
    现代人

    第一 白话文的普及与对文言文的生疏

    第二 科学的发展与更多样的知识
  • l
    literry1
    我有说过黄帝是确实存在过的吗?
  • l
    leopenny
    中国人自古有喜好夸张的习惯 无论是口头相传还是文字

    这个有上千年的习惯了
  • l
    leopenny
    我希望大家现在搞清楚在辩什么 我有点儿看不懂 还是我困了
  • l
    leopenny
    至于说 历史的真实
    我们伟大的《史记》中那些栩栩如生的故事,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为了追求生动逼真的艺术效果,追求对于读者的感染力,运用了很多传说性的材料,也必然在细节方面进行虚构。
  • 级替四
    过春节,,,,,


    不会中文的都能过春节,就像n多不会英格力士的人还过圣诞节呢。
  • 级替四
    史官写的东西第一批读者就是皇帝,这东西不是搞文学创作,是很严谨的。
  • u
    unicornck
    按照御用同学的说法,刘邦这个人也不存在了。
  • 正版万岁
    ....

    [本帖最后由 正版万岁 于 2007-5-7 04:32 编辑]
  • z
    z的鼓动
    中国文明就是垃圾,一文不值
    满意了么?:D
  • c
    captor
    为什么不连伏义呀,开山劈石什么的,都算进去,那中国就不止5000年了,我们现代人所接触的夏和商都已经神化了,是否存在都已经是个迷.....
  • i
    iceliking
    说明现代人掌握知识更全面。

    换句话,100年前的读书人未必比今天的体育生更有用
  • z
    zenodante
    其实吹个5000没什么大不了的

    印度人才夸张,亿年起算,现在的那些巨大的数字单位很多都是印度人发明来表示年代的.......
  • 古兰佐
    4100约成5000也没啥啊.比起水区的有些实力男能把4位数的收入约成6位数,这点实在是未够班啊.
  • 7
    788414
    那个LITTERY啥的吧

    真是恶心...........

    另外感谢科学男的 知识普及 ,谢谢啦,又长啦见识
  • 红叶
    夏商周断代工程,国际史学界没有承认,很多漏洞。
    至少专业的历史学家一般算中国历史是从商开始
  • R
    Riccardo
    过去也曾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最近开始觉得,现在的时间概念与过去是有不同了,在小之又小的国,寡之又寡的民的状态下,也许1000年或者900年,确实是那么一约就约过去了,或者更长了也说不定了。:D
  • s
    supernova
    记得以前飞碟探索里有专家研究山海经里记载的夸父逐日,羽射九日的故事,来推断出5000年前中国已经打了一场保卫地球的星球大战,并击落了9艘外星人航天母舰.但这些高度文明与技术很明显与现代中断了.所以谁说中华文明还是唯一继承流传下来的文明?
  • k
    kmlzkma
    寻求历史的正文。
  • 农药瓶
    世上本没有历史,全是你们YY的:D :D
  • a
    abe1007之马甲
    美国历史从1776年开始也没拦着它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
  • d
    dragong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l
    literry1
    圣诞节你放假了没有?
    你会去吃火鸡大餐吗?
    你的家人会在平安夜团聚吗?


    你啊,说得好听点是忘本,
    说得难听就是p大的小孩,什么都不懂说着中国话不当自己中国人。
  • l
    literry1
    《史记》是史官写给皇帝看的吗?

    哎,我都不知道怎么说你好……
  • l
    literry1
    你才恶心,你家全恶心

    另外,感谢所有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的网友。

    [本帖最后由 literry1 于 2007-5-7 15:51 编辑]
  • 级替四
    古人没有现在的设备,对上古的年份只是凭模糊概念来约,所以约出个五千年来也很正常。

    现在不同了,碳14检测一下,这些古董的年份就都出来了。

    现在河南出土的青铜器最早的年份是公元前2080年,也就是说4100年前,肯定已经跨过了石器时代。

    另外夏王朝多见于中国古籍,传了16代君王,其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若是说古人全部凭空虚构,那也实在说不通,所以我觉得夏朝应该画在图中。

    ps:关于在夏之前的上古,也并非都是些不着边际的神话,孔子整理了一个关于尧的故事:

    地方官恭祝尧:使圣人富,寿,多男子。

    尧不以为然的回答:辞,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地方官回答: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何惧之有?富而使人分之,何事之有?天下有道,与物皆昌。天下无道,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何辱之有?

    这个精彩的对答若不是孔子杜撰加上去的,那么上古的中华文明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了,说不定真的有五千之数。
  • l
    literry1
    民间的古老传说,不能因为它没有文字记载、没有考古证据,或者内容的荒诞不经,就一概否定。
    因为这些传说能长久的流传下来,除了是群众基础和文化传承,也说明有不少是对古代历史的一种被神化了的描述,部分反映了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的真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