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的游戏数值感觉做的很保守
- 伍佰不思议皇冠玩下来就感觉就是放不开,一堆20% 30% 10% 加值。橙色器材也也是控制在加法层面。
更没有那种天马行空的属性效果 - GuardHei
- GuardHei
- 伍佰啊。记错了
- lxzworry它要是做好了 小团队不用活了
- GuardHei
- 凉宫绿豆沙这种“独立游戏”就应该叫中小型游戏,腾讯还独立呢,除非它不利用腾讯的资源进行研发和宣发,不要拿独立当遮羞布。
- HydraCatnext虽然属于腾讯,但完全是按照独立工作室的模式来发展的,作为独立游戏工作室完全没问题,而且next也开始盈利了,未来还是可期的吧,
- Dpeey
- kepling1数值做保守是一件好事其实,因为在保守的数值下面做出好玩的设计其实是相对(数值空间大的游戏)更难的
- GuardHei
- HydraCat宣发占便宜具体在哪?
- 帝普达柯饭特稀那任天堂的那个跳绳游戏算不算独立游戏
- Hanzong那个只只大冒险铺天盖地的广告,找up玩等等都是能看见的吧
没看出哪里独立了... - GuardHei
- 华想梦葛第一次听人说那个跳绳算独立游戏,国内媒体不是都以单人制作作为新闻宣传的吗
- 国家免检虎BItch.io倒是一堆迫真独立游戏,压根没见坛友去玩过。
所以拿着宣发说事...只能埋怨这是个不营销就没活路的时代。
顺便一提疑案追声是个很不错的推理游戏,我不认为普通的游戏团队能做出这种质量的作品。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8.0.0上的S1Next-鹅版v2.4.3 - GuardHei
- Hidewhite独立游戏本来就有一部分是面向商业开发的,hades就明显是这类。当然要说有原创,有作者性才具备独立精神也说得过去。本来就不是独立游戏都搞那么清高的,国内一票走都不会走的,走商业化点未必不是好事
- 国家免检虎B“没见坛友玩过”,我没主张没人玩,但也没见讨论贴不是...我倒没有反对next studio背后有着极大的潜在优势,不过不太理解这种对宣发挑三拣四的做法。也许世上确实没有真正的苏格兰人。
- GuardHei
- GuardHei
- HydraCat什么别搞笑,我是真的在问而不是阴阳怪气麻烦你别误会。至于你说请一堆主播玩,如果这样就不算独立游戏的宣发的话,那霓虹深渊不也是这样?在我印象里不少独立游戏请了不少主播玩啊,至于铺天盖地的广告我还真没看见,最多就看视频有一条这东西的广告。至于国行ns,上了的也不只有next的游戏啊?很多国内厂商的都有啊。只是腾讯拿得出手的也就next而已。最后的最后,我认为他们的游戏就是独立游戏的体量,也是独立游戏的制作规模,也有比较好的游戏质量,在他们的访谈也看出,他们现在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也许宣发渠道方面背靠腾讯可以更简单,但是没有做大量的砸钱做游戏这种不合理的事,从独立级的游戏做起慢慢盈利。我的意思就是这样,你非要觉得找很多主播就不算独立游戏那也行。
- GuardHei很明显你忽略了重点。
请主播试玩不是重点,重点是b站满铺面的宣发事而且本来大部分请的起这种量级宣发的,不是大公司,就是找了大公司做发行。腾讯自己家游戏找腾讯做发行,然后你觉得这很独立?
另外你这话里的问题在于你所说的“独立游戏的规模和独立游戏的投入”和独立游戏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这叫大公司做小品游戏,这玩意儿和是不是独立游戏有半毛钱关系。
无论你怎么说,什么访谈里“自给自足”的方式,都和他是不是独立游戏没半毛钱关系。他就是腾讯旗下一个公司,他再怎么伪装除了表现tx想吃“独立游戏”这块红利以外也不会是独立游戏。
最后以上和游戏质量也没有半毛钱关系,独立游戏和质量怎么样是两码事。
—— 来自S1Fun - pgain2004国内其它独立游戏也要背靠发行商,上市时也会找一些热门主播来玩(例如游戏区也有帖的尼罗河勇士找了老菊,斩妖Raksasi找了翔哥),属于基本操作了。
国外的如果背靠DL还能上E3这些大展呢。想喷这个的时候请意识到时代变了,现在很多indie只有团队体量研发资源上比较“独立”。 - GuardHei
- ChiaNext早期也许还行,现在真的比较无聊。
你可以背靠大公司,也可以做类型片。
但几个都具备了,就没必要强行“独立”了。独立就是没有严格KPI要求吗? - pgain2004涉及到商业类型而且有多个标准就很难有明确界限了,除非有人专门出个有广泛认可的机构,设一套规范做认证,只有符合什么什么条件时才能获得indie资格证并获得某个业界联合体的分级扶持。
- 国家免检虎B我大概能理解你要表达的东西,拥有大规模宣发能力的厂商利用其宣发优势霸占了"indie"这个词的定义,抢走了一些本不该属于他的宣发福利,挤占了其他优异作品的地位。
但这并不能通过武器的批判就能扭转。indie已死这个观念不是一个新东西,indie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被强行套在一个概括中小型游戏市场空缺部分的概念,而到了现在这个营销时代,这个错位被放大到了一个尴尬的地步。但这并不是你我的错,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indie被放到社交媒体里讨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扭曲一个帖子的讨论方向并不能帮到什么,比起这个,不妨把重点转移到推荐一些个人发掘的,质量高的小规模作品,建设性的观念永远比破坏性的观念有意义的多。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8.0.0上的S1Next-鹅版v2.4.3 - weiyunbiped是b站发行的
- GuardHeitx是b站第二大股东
- Dpeey这个规范本身就已经很不indie了
- 哈尔摩尼亚N我想知道按你们的标准 光之子算不算inde
- Garrett不算吧,这个比一般的独立游戏规模大很多的。
- bighand3714
- 魔法酪饼
别逗了,现在游戏砸钱本身就是砸宣发
- 哈尔摩尼亚N十小时左右的流程而已,是个jrpg都比他大啊
- ギ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