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困局如何能解?

  • w
    wuhanman
    LS GJ。
  • 级替四
    朝廷要安抚流民,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国库没钱,加税?那流民越来越多。

    要么就搜刮士大夫阶层(他们也是最大的地主阶层),但这种政策一般都推不动,还要靠他们干活呢,再说你皇家的私房钱还没掏出来呢。

    如果没人能替安抚买单,那么接下来就只有剿,为军队买单。为军队买单都买不起了,那就等着完蛋吧。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0-3-15 10:33 编辑]
  • O
    Oldman
    不如谈老蒋49年1月后的困境如何解
  • 洪承畴
    笑而不语
  • k
    kuno
    各位在这里指点江山High得很,难道不知道要是生在晚明各位多半是流民中的Shitizen么?
  • 纵海行舟
    ===================
    #54 级替四 2010-3-15 10:32
    朝廷要安抚流民,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国库没钱,加税?那流民越来越多。

    要么就搜刮士大夫阶层(他们也是最大的地主阶层),但这种政策一般都推不动,还要靠他们干活呢,再说你皇家的私房钱还没掏出来呢。

    如果没人能替安抚买单,那么接下来就只有剿,为军队买单。为军队买单都买不起了,那就等着完蛋吧。

    [ 本帖最后由 级替四 于 2010-3-15 10:33 编辑 ]

    ===================
    崇祯是真没钱了,龙袍都是打了补丁的,何言:“你皇家的私房钱还没掏出来呢”。
    明朝末年,白银供给严重不足。国库以及皇家是真的没现钱。
  • H
    HP10
    没有天灾 就没有内乱 没有内乱就能一致对外
  • l
    lonesomer
    迁都,或可苟延残喘。
  • 绯雨流
    《明季北略》提到“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下面又说‘果有如此多金(指三千七百万锭),(则)须骡马一千八百五十万(头)方可载之,即循环交负,亦非计月可毕,则知斯言未可信也。’

    [本帖最后由 绯雨流 于 2010-3-15 22:56 编辑]
  • 2
    2342
    官僚阶级是想驾驭就能驾驭的? 军事动员是想动员就能动员的?
  • 张文强天才
    崇祯虽然疑心重而且刚愎自用,至少,不抠门。杨嗣昌十面张网,耗费钱粮无数,崇祯如果抠门,杨嗣昌那网还怎么张。如果真还有那么多银锭不用,崇祯干嘛要吊死在煤山啊?
  • 绯雨流
    看来说崇祯死也不肯动用内帑,源头是李自成,传播的是郭沫若和顾城
  • y
    yifan8848
    不可能有内帑,多办是李自成和清廷宣传扭曲的
  • 张文强天才
    只能说,崇祯在不该省钱的地方省钱,在该省钱的地方却大手大脚。不过,对于一个勤政的皇帝来说,他比万历、天启要好上太多,如果不是接手这么个烂摊子,换做是和平时期,可以算是个守成明君
  • 绯雨流
    至于为什么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施行后明朝的财政充足到崇祯时入不敷出,东林党上台后制定的财税政策就是灾难性的,先停止征收工商税和海关税,使每年的税收大幅下降,只能加大农业税的征收力度。17世纪地理大发现使白银流向转到欧洲,农民交税应付的白银价格暴涨,负担更重,加上基层官僚腐败,人浮于事,横征暴敛逼得民反。
  • 天堂任鸟飞
    幼稚到极点了。。
  • 绯雨流
    从财政、吏治、军事、气候水文等历史大环境下综合考虑才能发现这个死局的根源都出在哪里
  • 绯雨流
    老蒋在49年面临的局面比崇祯好解,向外抱住美国大腿,在内整顿货币发行,平抑物价和通货膨胀,还可笼回人心,再以土地改革平均地权,不会败得如此快。
  • 雄狮亨利
    美洲白银的最大流向一是奥斯曼帝国二是中国,当时欧洲的银价暴跌处在金融恐慌阶段,用来换中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奢侈品是很好的买卖,何况中国还有日本白银可以进口
  • 张文强天才
    拥立朱由菘当皇帝才是个昏招,史可法把自己都给绕进去了
  • 绯雨流
    明朝时期,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价,在中国是1:7,在西班牙则是1:14,这中间存在的套利空间,加速了白银流入。17世纪30年代,墨西哥白银产量急剧下降,西班牙国王颁布的严格的贸易规定,阻碍了秘鲁和墨西哥间的白银运输,接着也影响到了与菲律宾之间的白银运输,中国的白银输入也受到波及。
  • 雄狮亨利
    16世纪的美洲白银在欧洲导致银价暴跌,进入金融恐慌,于是白银流向奥斯曼帝国和中国,按道理说应该导致中国的银价下降而不是暴涨,虽然17世纪美洲白银产量有变化,同时日本开始限制白银出口,但是你所说的白银流向欧洲导致中国银价暴涨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中国没有可以使白银大量流出的贸易存在。
  • 绯雨流
    朱慈樃在北京没跑出来,宗族里排位也只有福王一支最近了
  • 绯雨流
    万历新政后,朝廷税收以白银为抵值,实际上就是银本位,内部对白银需求始终是大过输入
  • 张文强天才
    其实,崇祯如果能力排众议,迁都南京太子留守的话,就凭着大明正统的招牌,就随时都能召集数十万大军,就算北方糜烂,也还不至于亡国
  • 雄狮亨利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白银流动的问题,而是货币改革和货币政策导致的政策性问题,中国一样经历了美洲白银导致的金融恐慌,而且处理的显然并不好
  • 绯雨流
    张居正对一条鞭法的预估建立在明朝是一个农业大国,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商业贸易的需求很低,白银在可见的未来不会出现供给的紧缺。
  • 流川枫
    我大隋大业年间的乱民更让人不可思议……
  • r
    rugermini
    如果屁民都是你这种官僚们乐的牙都没了。
  • n
    n2
    2个人把你五花大绑后

    你问...我要怎么办才能解救?


    我要问..你被五花大绑之前在干嘛?
  • n
    n2
    如果上网就是你人生..你现在就可以抱着电脑进坟墓了
  • 级替四
    即有疑点,皇家指的是他朱家,不是他一个人,所以说皇家私房钱还没掏出来。
  • k
    killmesoftly
    我看最大的悲剧在于史可法就是个草包

  • x
    xiaozhupao
    很多证据表明朱由菘并不像后来清朝历史里的写的那么昏庸
  • 绯雨流
    昨晚一位tg朋友发短信说明实亡于东林党,这点我很赞成。东林党人普遍的特点就是沽名卖直,以正人君子自居把不符党见的人不分区别斥为阉党小人,把持朝政时又以党争来处理朝政,导致朝野纷争言路闭塞消耗了大明最后的活力。可笑的如钱谦益这样的东林领袖,连妓女不如,贪生怕死,沦为笑柄。
  • x
    xiaozhupao
    支持
    明实亡于党争
  • n
    nusub
    同感,袁崇焕也太刚愎自用!
  • k
    killmesoftly
    明末之党争和唐宋之党争本质上不一样

    无论牛李对咬还是宋的新旧派大乱斗

    都是士大夫内部的斗争

    而无论阉人还是外戚,权力实则出自内庭,本质是皇权的变种

    所谓清流如东林,不过是要在明朝这种皇权极度集中的政体中再争取点士人的权力

    那些迎远支皇族即位的小把戏目的不过是妄想削弱皇权而已
  • 绯雨流
    后汉的党争主角是正人君子,唐的牛李党争和宋的新旧两党则君子居多,明万历以后的党争是小人参与的最盛,也最污秽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