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未富,民已荒----用工荒揭开了人口全面崩溃和经济衰退的序幕

  • 小苏美
    现在的问题是,就算给你生,你也生不起。
    另外前提是你还不是剩男剩女。
  • a
    alalaka
    結論,大家都去攪基吧
  • z
    zo
    俺觉得,如果现在人们都生养不起,那么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抚养负担的加大,人们不是更生养不起了吗?

    感觉生育惯性就是一辆负重会不断增加的列车,越前进、刹车减速的代价就越大。
  • u
    u571
    所以在取消计划生育的同时,应该适当的对双独生子女婚姻生子加以实际补助,鼓励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生2胎
  • e
    erererr
    老龄化的问题重点在于会有多少社保资金真正用在老人们身上
  • E
    Eurydice
    中山水寒啥文章都能喷到计划生育
    几年来孜孜不倦 真是佩服
  • z
    zo
    和国籍无关,还是得看别人有没有道理。
    如果都往阴谋论上扯,那基本上什么观点都没法谈了。
  • 大葱拉面不加肉
    增長的極限。
    極限遲早會來。
  • 古尔德施坦因
    同意。愿意生认为能养气的就可以生二胎,认为养不起的就算了。
  • z
    zo
    这个要看补助的力度。
    双独家庭是压力最大的家庭,本来上面就有四个老人,再生二胎,两人养六个,会死人的。
    不光是经济上的问题,如果一个老人得了病,怎么也得照顾,要是同时四个老人都病了,那实在太累了,都不敢想象。
    如果同时孩子再生个病。。。。。。将来班都没法上了。。。。。。别提两个孩子。。。

    而且养孩子代价太大了,所以俺觉得双独家庭要两胎的话,第二胎应该国家来养。
  • z
    zo
    看丫喷了7年了。。。。不得不说他还是很有毅力。
  • a
    aironline
    民工荒我看不是因为人少,而是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停滞,工资标准和中西部地区差别减少引起的。
  • n
    naughtyben
    我觉得现在丁克家庭,不生的人不少,可以把名额让给想生的。不过难度很大,涉及利益问题。
  • z
    zo
    我同意工资因素是主因之一。
  • 天天吃白菜
    扯毛蛋,文章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上~~~~~

    我妈现在退休帮人做劳务招工,给北京房山那边企业做的。纯体力劳动,根本招不来人,民工现在也挑。包吃包住2k才干,少这个数免谈~~~~~
  • z
    zwxworld
    形势很严峻呀,并且由于政策和社会生存压力极大的压制了优秀人口的生育意愿,那些高素质高教育程度能给下一代提供优良成长环境的人反倒不太愿意多生,而很多素质不高自己抚育下一代能力弱的群体反倒在多生,人口总体素质不升反降。
  • 薄皮棺材
    我们厂也是民工干不长,一个月1000块,把人往死里搞。往往干一个月就走了,然后就是有人来熟悉环境,看了下第二天就跑了。
  • 舟易行
    北方二级城市洗车工包吃住一天工作八个小时当中还能休息3个小时,工资都1500了。楼上1000块的莫非是在西部???
  • h
    handsomeken
    中山水寒……他倒是持之以恒啊。
  • r
    redpill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3日报道,澳大利亚碳农业大会日前在悉尼举行,与会科学家警告称,全球肥沃土壤将在60年内消失,人类因此将面临新的粮食危机。

    科学家们警告说,全球肥沃土壤正以比自然补充更快的速度消失,最后导致表层土壤变得贫瘠。每年大约有750亿吨土壤流失,世界上80%的适合耕作的土地都遭到中度或者严重侵蚀。而管理不当和过度耕作导致的侵蚀、气候改变以及日益增加的人口,都是全球肥沃土壤流失的主要原因。

    悉尼大学研究发现,中国土壤的流失速度比自然补充速度高57倍。欧洲高17倍,美国高10倍,澳大利亚只有5倍。土壤还是碳的重要储存地,如果土壤耕作或者挖开,就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此次农业大会预测,如果不采取激烈措施,包括欧洲和英国的全世界肥沃土壤可能在60年内消失。这将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造成粮食短缺与粮价飙升。如果全世界范围内没有进一步发生破坏土壤的情况,欧洲肥沃土壤还可以持续耕作100年。可是近来,为了弥补全球粮食产量降低的损失,土地压力日益增加,这很可能意味着土壤流失的速度加快。

    2009年9月,英国政府发出新的保护全国土壤的政策,包括要求农民尽量少使用化肥。英国每年需要进口所需40%的粮食,在过去几年内,这一比例正在不断升高。2008年英国进口了价值320亿英镑的粮食,比2007年的277亿英镑大幅增加。

    悉尼大学可持续发展农业教授约翰-克劳福德说,现在还不知道全球土壤还能持续耕作多长时间。他说:“这个时间最少可能只有60年,这是一个容易引起恐慌的数字。因为显然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阻止土壤继续流失,很难保障未来的粮食需要。毫不夸张地说,土壤是人类拥有的最宝贵资源,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克劳福德教授认为,恢复土壤需要同时满足几个因素,包括尽量减少耕地面积、改善管理、种植可以帮助取代土壤中碳的作物、让土壤“休养生息”。可是,要想恢复土壤以前的肥沃程度,人类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来。他说,有机农业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之一,但没有明显证据可以表明,利用有机方法可以供养当前的世界人口,更不用说满足将来的人类需求了。

    最新预测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68亿增长到90亿,将对世界粮食产量和农业造成进一步压力。2009年世界曾遭遇粮食危机,小麦和稻米需求大大超过供应,结果导致粮食价格不断飙升,从而引起许多国家动荡不安。
  • 花溅泪
    posted by wap

    只有发展高新产业提高机械化程度才是王道,靠人多?
  • a
    austin316
    荒个屁哟~~~~~~~~~
  • 拉屎不擦腚
  • H
    HP10
    别的不谈 那几千万光棍怎么解决 总不能都去搞基吧 那中国不就成了同性恋最多的国家

    同性恋多的比一堆国家的人口还多 看来同性恋结婚合法化势在必行啊 难道还要开战都送上前线?
  • t
    tonyq12
    说到点子上了,我们80后这一代人到中年有的看了。
    我老婆的奶奶最近生了场大病,子女三个外加一护工在那里忙,等我们的年纪大了,4个老人有一个病了我们都折腾不起
  • 爱她就推倒她
    现在独生子女能生第二胎吧,但关键是生的起吗?
  • 不知所谓无所谓
    该转行了,相对来说沿海城市发展的不错。也该向内陆发展一下了,说白了,大家还是想在自己家乡发展,总不能在外面混的不错,回家还是破屋烂炕的。

    也好,把这类产业向内地转移一下吧。
  • 瞬间永恒
    用叽歪那么长篇大论么?你把工资待遇提高了你看还荒不荒?
  • J
    Jonsoncao
    作为80年代后出生的,现在正是社会的蛀虫的,介于70后务实和90后脑残的最傻逼的一代,我非常同意中山水寒的观点
  • 菊花盛开的地方
    说不定能帮助沿海走上高科技产业的道路
  • u
    u571
    所以才需要政府补助啊,事实上现在双独家庭连生一胎的生育率都在下降
  • 幻像骑士
    第一胎都养不起。。。哪里敢第二胎。。。。
  • i
    iorilu
    小老虎快来救我们啊:D
  • J
    Jonsoncao
    我靠……我没说笑啊……我认真的……
  • r
    redpill
    很深刻。
  • z
    zwxworld
    操总说的在理呀,妈的就现在这社会环境不2B的也得跟着2B了。
  • t
    tonyq12
    还是局外人看得透
  • t
    tonyq12
    我来说说我在日本的见闻
    上上周带着儿子去公园玩那种免费的从上往下冲的滑板,由于人太多,门口小孩和家长们都排着队等着不玩的人出来还滑板再进去玩。我不玩了就抱着儿子拖着滑板出来了,这时候过来接我滑板的是个日本小女孩,小女孩接过滑板后直接就转交给了后面比她小一点的妹妹,这时候最后面的小弟弟就不高兴了,在那儿哭,小姐姐就安慰道,先让妹妹玩,妹妹玩完给你玩。明显这是一家子。这一场景让我觉得离我的生活太久远了:D
  • 脾气不太好
    到目前为止民工荒的主因不是劳动力减少
    而是工资太低
    从90年代后半开始,沿海的民工收基本没有增长
    当初一月800-1500在全国看来是高
    15年后的今天来看?
    西南区域这个价格都算低的了
  • 菊花盛开的地方
    这题跑的
  • 秋昆
    posted by wap

    到底要多傻逼的人才来喷计划生育?下限到底在哪里?
  • 爱在那片青空下
    胡扯八道的文章
    劳动力富余的很呢
    去农村看看吧
  • z
    zo
    日本这样生都避免不了老年危机,俺觉得这两年日本的经济衰退和老龄化加剧息息相关、、、、
  • 脾气不太好
    一样的,这几年见到的少子化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俄国,日本 ,北欧跟西欧白人,新加坡
  • z
    zo
    农村劳动力缺乏可能比城市里还严重,很多地区,几乎有三分之二在外打工。留守的都是老弱妇幼。
  • 少先队员
    最简单的。。
    编制和不编制待遇相差那么多。
    先别说什么沿海、西部这些地方了。。看看魔都好了,魔都的私人中小企业里打工的,待遇也没高到哪里去。。
    现在人人削尖了脑袋想往事业单位钻,片面的说一句,所谓事业单位编制的人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能维持这个社会真正的稳定么?

    就没见过所谓“非编制”“非公务员”的劳动人民好好改革一次的。。
    比如今年的教师制度改革,我某同学待遇瞬间就超过我一倍+,你说这是努力的结果?你说我除了感叹还能干啥?
    现在这个社会已经变成:谁叫你以前不去干XXX。。。真正靠努力来化解某些差距,啧啧,好像要碰运气了。。

    [本帖最后由 少先队员 于 2010-3-24 10:5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