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系统还有前途么?
- henvelleng另外提个建议,你的光太硬了,是用的裸灯吧,一般不会把裸灯当主光源的
- zyn_zero我觉得你对摄影的理解太教条了,而且非常老派
右边光源你猜裸灯就算了,因为是束光筒打出来的,左边是LED有色光源 - henvelleng你的束光筒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里面加蜂巢了吗?光都散开来了
我第二张图照亮匕首的就是束光筒
唉,你这个阶段,还是要虚心一点。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 jjx01理论上是一样的画质
dxo上同一代机器画质上全幅和半幅其实就差一档iso - henvelleng同一台机器ISO开100和开200没差别,但是棚拍开iso400,800,可能会被人笑
小声说,其实我棚拍开过iso1600,而且是m43的机器,而且拍完后修了半天图,电脑屏幕放大到100%精修完了之后才发现的。然后呢,我重拍了,真事 - endrollex全幅价格太贵了,论坛里有几个靠摄影吃饭的?屌丝用用残幅玩玩还是有市场的
- 532午休完来看看,还是没几个大佬灭门出破烂啊,心塞
- henvelleng良好光线下的iso1600和暗光下的1600其实不是一个概念。
我能在有放大到100%的情况下修图修n久都没发现,当然也是因为这一批照片全是1600、缺乏对比的原因,但是肯定有后期的空间 - zyn_zero哎,说你太教条吧
怎么没束住了?你束光筒只用小口径的?非得垂直打成一个斑才是应有的效果?
说了,我就发发朋友圈和微博,压根没当回事,背景布都没拉
束光的需求就是不要打亮背后的东西,照半身,不要照亮屁股的时候不要照,达到我要的效果就行
您阶段太高
我这阶段不懂先说微距赚景深,然后又说我这微距头只是当长焦用???
那全幅两倍你光圈两倍你ISO拍就行了,哦对了您说ISO有100用200会被笑话,那大家一样架架子,我慢一倍快门好了?M43哪赚了呀?(话说我全幅开100ISO和200ISO给你盲测你测得出来吗?!)
光不变,物不变,机位不变,合成景深不可能??
好你要我虚心点,以上几个问题您给我解释了呗,洗耳恭听,说得有道理我给你赞,给你祭扫成不? - henvelleng十分感谢你教导我束光筒的使用方法,那我把第一张图的布光图也发给你过目一下,你看看束光筒用法对不对,教条不教条?
光硬是因为发光源太小,与遮光不冲突,柔光箱前面还经常上蜂巢上遮光布呢,都是为了限制光线扩散
对了,我很教条,怕教坏你,就不挡着你放飞自我了
1 微距(题材)赚景深?嗯,景深不限于微距题材,我买微距头当然也不是为了当长焦用
2 同机iso100和200无区别,但棚拍开iso800的,我真没见过
3 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效果,不解释
4 在搭好场景后,往往会微调布光、机位、pose后拍上几十张的照片,最后挑一张出来的,不可能在每次微调后为了合成景深,多拍几张不同焦点的照片。如果这样也行,那我们要那么多闪灯干什么?一个灯拍完不动,把灯拆下装到另一个灯位上再拍,最后堆栈合成,就能变成多灯布光了? - henvelleng器材战贴真是没营养,我说一句小底景深大在特定题材有优势,都有人一蹦三尺高,不懂了
你要是问我推荐啥器材,我肯定推a7r3 + 腾龙2875 + 腾龙1728啊,我推荐发自真心的。是啊索尼操控是反人类,你以为奥巴就好到哪里去了吗?还不是一样用
街拍爱好者我真心推荐手机,不仅如此,要是棚拍玩具能用手机我也肯定用手机啊,问题是不能用啊。对棚拍来说,相机是最不重要的东西 - zyn_zero举个微距景深占便宜的例子呗?或者你的意思并不是同时满足“微距”“景深”两个条件?那就应该说“微距和景深”是占便宜的
另外
1. 你第一张一看就是束光筒打的,但是还是谢谢你贡献你的布光
2. 感谢你教导我光源和光硬不硬的关系,其实不止是面积,和距离也有关系,但看你这么打,你也是懂的,不过我不会好为人师地教导你
3. ISO100和200你之前说过没区别了数我看漏。等效焦距,快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要同等景深 ISO:全幅约两倍于M43 光圈:全幅约两倍于M3, 这样拍摄包括画质也起码是是同等效果。所以对我来说所谓占便宜不存在。如果你说你M43常需要16以上的光圈才能实现想要的效果,您的阶段太高端好吧。(翻倍快门一说是建立在持续光源基础上,不解释)
4. 景深合成,是,那是风景常用的拍摄手法。你不同姿势拍很多张,让后挑一张最满意的这种方法,的确不合适。说这个也是建立在微距上的,当你放大一个部分的时候,也要上下左右拍个千姿百态?基本上想要什么光试好,就直接拍了,在上一条不能满足的景深的情况下,合成很正常。
感谢“你这个阶段”的人给我的谆谆教导,不过你的调色太素我个人不大喜欢,不过喜欢拉“饱和”“清晰”“过锐”不就“我这个阶段”的通病吗,是吧,我还是放飞自我吧!如果有缘我们阶段重合了再讨论。
最后奉献个景深计算器,http://www.ooidea.com/tools/depth.html
记得很久以前老外弄的,现在居然有中文了,很多型号没更新,大家理解个概念就好。哎呦,忘了,这里都是大佬,我这阶段,不该好为人师的。。啧啧,罪过 - henvelleng1 微距和景深
这种小比例的玩具模型,用微距头拍,就只能拍个身体的局部或大脸了,也只有刻意展示细节的时候才会用到。
你用微距拍个会慢慢动的或是随时会动的活物,可以祈祷一下看看它会不会给面子让你景深合成
2 风景照我们用的比较多的反而是曝光合成,堆栈。当然,可能是我们老了,教条了
3 我们教条的中老年人是不会在棚拍的时候用高iso的,而是把灯开大,灯不够大就换灯 - henvelleng关于为什么说小底景深大有优势,这个优势的说法怎么来的?大底拉高一下iso就完事的事情为什么能叫优势?
我简单类比一下,换一种说法,小底长焦头拍长焦,相比大底标头是否有优势?如果按上面的逻辑,大底标头拍完后,截取画面中心一块,所得结果跟你小底长焦拍出来是一样的啊,是不是?那你小底长焦头拍长焦还有什么优势?我大底标头一样拍长焦啊
我们教条主义老法师一看到这种说法就知道是遇到杠精器材党了,扭头就走,我比较老实,还多说几句
比较器材是要在各自的规格条件里比的,也就是要保持全幅画质来作为比较的前提条件,而不是降画质降信噪比以后再来比,图什么?就为了战个痛?棚拍开高iso这骚操作真做不来
本帖最后由 henvelleng 于 2019-3-5 02: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李鬼你基本概念没弄清吧?
全幅标头相当于m43的25mm镜头啊
你拿长焦头来说事是什么意思?相同快门下, 全幅用50mm镜头iso400光圈F2, 等于m43用25mm镜头iso100光圈F1, 这里指的是画质相同信噪比相同, 视角相同景深相同
m43赚不到任何优势 - 级替四棚拍静物要纠结快门速度干什么?
嫌景深太浅,那就收光圈啊。 - henvelleng嗯,记错了,那我改一下说法吧
全幅100mm裁出中心一块就是200mm,相当于m43的100mm
其他该说的都说啦 - zyn_zero一开始就这么说了。
但楼上那位就开始了:
你不了解模型摄影
拍模型拍人不能半边虚
你光太硬,你咋裸灯?
你束光筒不会用,你看都散开来了
你这阶段,要多虚心
多少人说过了,画质相同,提ISO只是说一个等量的概念,换算方式都放那儿了,他在那里到处说人“棚拍你怎么能用高ISO”
接着他又要开始扯微距深景深拍活物了,神了
老实人真厉害,怕了怕了,谁杠啊? - shololo怎么说呢。。。。底小,镜头可以做小,做轻。。
全副我是看透了,不管你机身做的再小再轻,镜头必须得那么大那么重。。。。
M43就不一样,12-35 F2.8才多重啊? 24-70 F2.8多重呀。。。
所以我现在全副,配镜主攻大光圈定焦,清一色F 1.4。。。。 重了就干脆把全副的优点发挥出来
M43我定位为旅游机,出去玩,只要没法开车的地方,就带M43, 12-40 F2.8 +机身,不过全副一个镜头重量。也有考虑12-100 pro,讲究拍的到。还专门配了个20饼,有时候,拍照要低调,拿个大炮保安就来赶了。M43+20饼简直轻的~~~~ 不要太爽。 反正旅游来说,除非周边自驾游,打死都不带全副。 - 级替四你要说旅游爽,那是一寸底的卡片最爽,口袋里掏出来就可以拍。
M43你还是要傻逼兮兮的带个摄影包,弄得干活不像干活,旅游不像旅游。 - shololorx100也不错的,只要能RAW出片就行。。。。
不过就是一开始没选RX100而已,贪图能换镜头~~~~~ - 李鬼m43的12-35/2.8只相当于全幅24-70/5.6
- shololo妈耶,又拿这个说事。。。。
哥们,很多时候,不需要虚化、不需要虚化、不需要虚化。。。。尤其到此一游照,人家经常说你怎么背景都拍虚了?
12-35/2.8只相当于全幅24-70/5.6 只是说在虚化角度是大概这么个公式,但是不需要虚化的情况下,我12-35 F2.8就是纯优势了。
我F2.8就是F2.8的进光量,实打实的数据。 - 李鬼好好理解一下:
相同快门下, 全幅用50mm镜头iso400光圈F2, 等于m43用25mm镜头iso100光圈F1, 这里指的是画质相同信噪比相同, 视角相同景深相同 - shololoCMOS底都不同谈何信噪比,现在SONY一票全副CMOS底的技术已经吊打M43了,M43不肯演进。
视角相同为啥要带上景深,你们就这么喜欢景深?好像没景深就不会拍照了?
比都是这么比的
12mm F2.8 1/100快门 ISO 200, 它的进光量和视角,等于 全副 24mm F2.8 1/100 ISO 200
拍照不虚化就拍不来,是新手的表现。 - 才口千黑卡3更适合你,等效2470,更轻更薄,还便宜,广角1.8的光圈让你通光量更上一层楼。
- 级替四不喜欢景深也不喜欢收光圈,那还可以用更小的底,M43远远还不是最小的。
- 九月雪花M43的画质都劣化了,1寸更是阳光机。博物馆拍个玻璃罩子就头痛了。当然,不介意涂抹也不是不行。总比手机好。当初我超羡慕松下的LX3
- shololoM43可换镜头罢了。。。关键是镜头体系很全面,你还可以挑来挑去。。黑卡也不是没考虑过,就是因为没法换镜头所以没进入我的器材体系
你说NIKON那个J1系列? 半残废的镜头体系吧,nikon自己都放弃了。 - shololo我觉得RAW出片还行,后期后还能看看。。。。。。。
老婆台湾拍了一堆片子,我还挑了些,后期了下,还算精品。 如果是手机那是没办法二次后期的。 - 李鬼比较的前提当然是假设m43和全幅用相同技术喷了, 全幅面积是m43的四倍, 你说进光量一样?
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没学过? - 九月雪花哈哈哈,想起个有趣的问题问题,是不是眼睛大一些的人比眼睛小一些的人视力更好?
- shololo缺乏基础知识。。。。。不浪费时间争论了。
- reg-neo兄弟,M43 12 2.8等于全幅24 5.6的通光量
24 5.6加个M43减焦环,就是12 2.8 - shololohttp://forum.xitek.com/thread-1596398-1-1-1.html
是你理解错了还是我理解错了?还是我们要表达的方向不一致? - reg-neo通光量不是通光率,和面积有关
快门当然只和ISO 光圈T值有关 - jjx01通光量是射到cmos上的光的总量
光圈F/T值是射到cmos上的光线强度
总量=光线强度x面积x曝光时间 - psi某些人的逻辑是这样的,同样一张全副胶片或者全副底,裁出一块放43机器和镜头里拍,画质是一样的,只是一个大点一个小点
- shololo通光总量肯定有差别,但是单位面积上的光强一样。
照片曝光跟单位面积上的光量相关,我前面表达的是拍张同样曝光的照片, F值,快门,ISO,不管画幅大小,参数应该是一样的。 - 李鬼再好好想想, m43的iso100和全幅的iso100画质能一样吗?
- psi当然是一样的,就是一个大一个小而已,哈哈
- shololo哥们。。。。管这些干嘛,我前面就说了,画质M43能和全副比嘛?
- 李鬼不管这些, 你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 psi既然你不在乎画质为啥不用全副开高一点iso呢?
a7+2470f4体积也很小啊 - shololo我指轻量化上的优势比较啊
结合上下文看,别断章取义。。。 - shololo和M43比起来重啊,结合上下回帖看。。。。。。。。
- psi并不重啊,随便一台带取景器的m43加1235或者1240也差不多吧
- shololo不是吧,A7M3都700克了。。。。。我M43机身加镜头才800克,这怎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