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高考改革(加重语文减少数学),元芳们怎么看?

  • 云丨曦
    我觉得完全可以,但是请不要降低大学的出口标准,甚至还要再提高一些
    现在的问题是入口窄出口宽,四年本科过去学了什么自己都不知道的大有人在。。
  • q
    qiancp001
    为什么会有需要语文就该加重语文考试比重的幻觉。
    中学这些课程里,语文算是考试和实际脱离最严重的一门课程了。加重语文,估计最后结果是讨厌语文的人更多吧。
  • q
    qingxin6174
    哎呦呦这种语气很让我讨厌。我并没有一定让你百度的节奏,只不过你做为局外人,我作为当事人,你很贸然的否定了我考的大综合,你自己就没有考虑到各省情况不一样。
    “江苏就只02年大综合。”你可能认为天下人都是江苏省?
    局外人对当事人的评价不要想当然的肯定或否定,我对你想当然的态度,和哎呦呦的语气很反感,好自为之。你回我我也不会再理了
  • d
    dychenyi
    感觉楼上吃了火药,随时和人辩论,随时要指别人的错。
    也是算了。 我这回复有半伤人的地方? “你是小综合吧。 大综合我记得只有02年,6门,300分。”
    不得了了, 谁知道你不是江苏的,你以为天底下 所有人都知道外省的情况?
    “”我考的什么我很清楚,我建议你上网搜一下再说好吧“” 这你自我感觉真的很好,还有那签名, 先去论证了再和我聊, 你这生活中是不是很少有朋友?
  • k
    killerz117
    没见过几个说英语的,不代表就可以取消啊,现在不会英语连个键盘都不会用吧
  • e
    endless27
    怎么考察是方式的问题,靠谱不靠谱,专家、百姓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关心的是,高考过程中,几乎很少或者甚至不考察考生的品德,我觉得这样不行。

    当然,“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用,就看国家希望未来的大学生是什么样子了。
  • g
    ghostersuper
    语文?高中时候,语文老师跟我们说,鲁迅笔下,一只狗叫了一声,都是有含义的,然后,配合着脸上的表情,你懂的咯
  • w
    woodword
    语文减少,数学物理和英语加强。。
    政治思想?物理知识是生活中用到最多的
  • d
    defalcation
    那我的分数应该能搞些
  • w
    wwz-rs
    毕竟大部分行业最高精尖的论文都是英语写的,甚至最好的中国历史系国际公认在哈佛,所以想上大学学英语,暂时没毛病
  • w
    wwz-rs
    人家讨论的是高考啊,指着培养去搞飞机搞CPU的人才,又不是去卖菜的
  • 人生已老天难老
    说实话,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没见过智商高的人情商低,倒是情商低的人智商低得一塌糊涂
  • w
    wwz-rs
    你说的也不是中国语文教育的范畴,这个应该归到哲学/逻辑学更合适。中国高考作文题,今年全国卷那种马屁题比如《新时代新青年一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能考察什么水平,只有全国卷2那个二战飞机话题写《幸存者偏差》的还有点意思。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类似法国高中会考哲学作文那种,比如《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我们的道德伦理观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吗?》,这才是对文理学科都有帮助的哲学/逻辑学思辨。
  • q
    qingxin6174
    品德不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评价一个人品德?到底是政治倾向,还是历史观,还是道德约束?
    如果是政治倾向,那么直接政审就好了。
    如果是历史观,很抱歉,十七八岁真的无法形成历史观,读史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再形成自己的判断,做不到。
    如果是道德,那就更不可行了,道德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不同的风俗习惯,道德的定义都不一样;道德具有冲突性,存在既合乎道德有违背道德的冲突;道德的攻击性,强调道德的场合,一般是带有攻击性的道德批判,或者借道德之名,达成个人意志,道德成为要求别人遵守的要挟。现代文明确立了用法律代替道德,成为全社会需要遵守的准绳,道德适用于原始的小规模社会群落,与今天文化冲撞,满世界迁徙的人类生存环境格格不入。
    综上,品德具有定义模糊性,而模糊性带来的就是可以人为操作,你可以轻易的给一个人打高分,给另一个人打品德低分,即便通过考试,你依然无法摆脱口是心非的作答。因此,不具有操作性的内容,不应成为考试内容。

    下一个,有关校园欺凌,有关校园贷,这些问题并不是原生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问题在校园里的投射而已,解决社会问题,需要从社会制度着手,而不是通过教育,制造一批又一批与社会有着巨大鸿沟的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对改变社会只有一腔热血,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权力。

    下一个,清末废科举,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四书五经,被认为是人心之学,不正人心,不能为人臣,而当时清廷内部也已经意识到了,无人心之学的西方列强反而政治更加文明,这也是清末新政急于废除科举改新学的一个考量。晋朝大力宣传礼孝,结果子杀父,弟杀兄,人伦崩坏达到中国历史最高峰,越是强调什么,越是缺失什么,越是尽全社会宣传品德,到头来品德是被玩坏得最惨的那个。

    再下一个,教育是向前看,不是向后看。不是要求学生最低的要求,而是要求学生达到最高的要求。用哈佛举例,建校的考虑是为使这一代人归于尘土,未来的世界不能落入不学无术之人的手中,所以要建一所大学,培养社会的精英。随着时代发展,哈佛也由最初的神学转向数学和自然科学,于是,追求真理成了最高的目标,校训就很说明问题。校园暴力案件需要关注,但不是最迫切的,最需要关注的,确是这个社会最稀缺的精英,如何选拔、如何培养精英,如何选拔人才,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才是教育选拔最需要考虑的。目前国内高校在选拔、吸引人才方面本来就问题不小,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如果再拿品德作为一道门槛,我想对多数精英而言,是会留在这所学校,还是想早日远走高飞?

    说了很多,不见得切中要害。还要忙别的事情,暂不回复了
  • x
    xlk8024
    别呀 影响我补习班赚钱
  • J
    JingSun
    如果高考是用来选拔人才的话,数学是最能体现出学生层次的学科
  • 爱儿
    讲道理,99%的学生,毕业后都只是普通人,看不了最高精尖的论文

    博士生、硕士生、科研工作者,对英语要求高点是应该的

    但是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英语也要求那么高,就有点过了
  • 爱儿
    我没说取消英语科目,这个还是不至于,我是建议削减英语学习的课时,降低考核难度

    会日常的简单交流就OK了,高考没必要到考议论文阅读的程度

    激进点的话,把高三的水平调到高一,我觉得就差不多够了,真要是对英语要求高的专业,去大学学习未尝不可
  • e
    endless27
    谢谢回复了这么多,受教了

    之前我回复别人的内容里面也说了,怎么考察品德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定的下来的

    社会精英缺失确实是现状,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过硬,这种精英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会不会是一个未知数?是好是坏真的难说。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三国演义里面的吕布,我知道这是演义而已,就当故事会看了。

    说来说去,其实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能分辨咱们俩观点的不同,如果你自己的孩子需要培养,你会只关注的是他的能力么?还是能力和品德两手一起抓?我肯定选择后者,甚至我会更重视品德的教育,当然,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

    德智体美劳喊了几十年了,只培养不考察,我觉得不合适,但是就像你说的,很难评价一个人的道德,这个我承认。法律也不是万能的,比如横穿马路的行人,违法了么?的确是违法了,可问题是法律几乎不会做出惩罚,要制止这些人,只能从道德方面下手。国内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多少年了没有明显的改进,为什么呢?不让大家感觉到再不改变就要适应不了社会了,他们会有动力做出改变么?高考只是一个我能想到的考察契机而已,不一定合适,我更希望整个社会不断完善品德或者说类似信用的考察机制。当然,法律如果能做到同样的事情也是完全可以的。

    我个人参与法院执行业务的研发大概也有至少4年了,我真的见到了很多执行难的现状,法律却解决不了。别的不说,先财产保全再执行保全,中间就有漏洞,社会在进步,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但愿以后所有人的行为举止,都能靠法律约束起来吧,到了那一天,这个话题就没有讨论的意义了。
  • 帕普拉图斯
    数学是现阶段,唯一一个既能分流人,并且有准确答案和设定难度的科目。
  • h
    hjz121014
    文理分明白更合适, 这就和以前的文武区分一样,各司其职,术业有专攻。
  • 帕普拉图斯
    数学的作用只是在高考中用来分流人群的。跟高考在现阶段的作用一样。不公平,不合理,但是又是现阶段又相对公平的分流手段。
  • 食馍人
    建议郑治必修,分值翻倍
  • w
    wee
    是我理解有误吗? 不是高考选择三门自己最喜欢的学科考试吗,怎么就培养全才了
  • w
    wgln
    因为老爷喜欢啊
  • w
    wee
    有可能,应试教育,语文还真是个问题!
  • w
    wee
    我赞同,但是怎么考察,会不会变味儿
  • w
    wee
    发现一个大神
  • e
    endless27
    我确实想不到太好的考察办法,既客观又公正,挺难的,如果不客观,结合国情来看,变味儿的可能性很高...so,我好像说了个没屁用的意见,但是教育部的大佬们比我懂得多,也许有辙呢
  • s
    stevewang
    哈哈哈,zz背的好,语文好到老,不少地区中考也开始加重语文了,背后肯定有高层指示的
  • s
    stevewang
    逻辑思维终身受益吧
  • s
    stevewang
    双击了,删掉谢谢
  • s
    stevewang
    竞赛谨慎啊,初中竞赛体系,高中我出国了,他们继续竞赛的出了两个IPhO和IChO代表队队员和好几个集训队,但是也有不少同学搞到最后也没拿到降分更别说保送然后高三紧急冲刺高考最后六百分左右,非常可惜
  • 佚名会啥
    世界上很多地区的语文课会涉及到逻辑,中国大陆的语文课直到1987年都还在教逻辑。国内语文现存的议论文教学其实无法脱离逻辑思维去真正教授议论文写作,然而还是脱离了。

    举个现实很常见的逻辑谬误:幸存者偏差/以偏概全,诉诸权威。
    相信我国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都用过一种形式,摘或编几件事、几句“名言”来支撑自己相当广泛的观点,并且满足于这种写法,因为这样做会得到分数奖励。这样做其实很容易犯上幸存者偏差/以偏概全、诉诸权威的逻辑错误。

    至于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为避免删帖,只说一点:我国用来替代逻辑思维的是辩证法。
  • q
    qingxin6174
    跟应试教育关系不大,而是党文化高度渗透语文教育,使得年轻人没有学会逻辑,而学会了流氓腔,越来越多的人不会使用语言逻辑,没办法驾驭语言,邪门歪道以偏概全,各种党文化逻辑充斥语言中,诡辩术泛滥,一个中心思想扼杀你的想法,这是最可怕的
  • y
    yesnogood
    我想作为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 q
    qingxin6174
    你注意一下你回复这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很可怕的是,他希望整个教育强化控制
    比如,他希望法律可以监控到人的每个举动,他希望可以用一套品德系统考核来一元化原本多样化的品德取向
    不知道是我反应敏感了,还是真有这种恐怖的强化控制倾向
    另外你再注意一下,不论是法律还是品德,走到课堂上,除了大学、研究生课堂,可能专门剖析法理基础、道德产生的来龙去脉之外,中学课堂讲这些,考核这些,更多的是在强化服从,与你所说的逻辑思维完全背道而驰
  • e
    endless27
    zz跟品德有什么关系?还反而?你好好跟我说一下有什么关系吧。你自己捋得清楚么?想给我讲课的话,请一定梳理清楚逻辑,生搬硬套我可不接受。

    所有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我都应该有办法去实现是么?比如消除贫困人口,增加结婚率生育率等等社会问题,我觉得没毛病的事情都应该有答案是不是?不会就该闭嘴不说?这就是你想表达的意思?我觉得应该高考的时候做品德的考察,你们一个个都问怎么做,以后没有答案的表态在CHH已经不被允许了是么?出一个有关品行考察发散性的作文题行不行?千万别挑刺儿说作文每年都考察品行?这就没劲了啊。

    学生在学校是比在社会更纯洁,但是这就能说明考察品德没有意义是么?这逻辑能讲通?社会是个大染缸,为了自己的利益被染成五花八门那是个人的选择,全都怪社会不好?为什么有好的却不学呢?

    学术精湛,品行优秀的人,绝对是国家的栋梁;学术精湛,品行不堪的人,容易误入歧途。我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真的有很大问题么?考察品行我又没说一票否决,冷静一点行不行?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难道不应该给品学兼优的孩子更多的机会么?如果你又要问我怎么过滤出来品学兼优的学生,这又回到之前的问题了,这是国家、教育部该考虑的,不是我一个平头老百姓必须要给答案的问题。

    我坚信品行对人的重要影响,所以我觉得应该考察,你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请给双方言论的自由,处处指责能改变什么?

    我记得之前有见义勇为的学生被破格录取,这不就是新闻里面的大学非常重视品行的案例么?你我是否看重品行无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各走各的路就好。
  • e
    endless27
    “社会在进步,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但愿以后所有人的行为举止,都能靠法律约束起来吧”

    我这明显是在吐槽国内法律不够健全,不希望有法外之人,居然能被人扣上“希望法律可以监控到人的每个举动”这么大一顶帽子,是不是POI看多了啊...约束行为和监控每个举动,这差别大了去了啊。需要约束的是错误的行为;而监控每个举动这可是棱镜门啊...别偷换概念给我扣帽子行不行?醉了醉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法律约束个人的行为,到底哪儿不好了?对国内法律稍微有点儿信心行么?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不是这样?
    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任由人性的多样化自由发展,那才叫可怕,那才是让人不寒而栗。
  • o
    osorry
    我是理综比较好。。。英语最渣
  • g
    guagua000
    语文不好的人也意识不到语文不好的问题,因为有些话他无法理解
  • o
    ons
    降低逻辑思维,提高感性认知。
  • e
    elegantFish
    比较同意你的观点。需要用到数学的学再深入也觉得捉襟见肘。而不需要用到数学的,初中毕业的数学水平就够用了
  • v
    vargrag
    这能有什么辙?道德涉及东西太多。而且人是会伪装的,很难全面评价一个人。
  • v
    vargrag
    你是不是对辩证法有什么误会?当然阉割过的辩证法跟诡辩也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