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tGameCompany的员工抽空,方向问题还是领导问题。
- asdfg他这个工作室里貌似全是男人啊!这样不行的啊!肯定要出事的!!
- redsibyl
不赠钱没啥好奇怪的吧,这根电影音乐啥的不满像的
叫好又不一定叫做,大家玩游戏的目的不一样,我大部分时候只是为了无脑减压 - ov_efly又回到娱乐还是艺术的碰撞么?
- vertusdJounery 的销量应该还是不错的,占据PSN下载类游戏销量榜首很久吧,至于目前总共的销量好像JENOVA自己都不知道,SONY知道,不过这游戏耗资太多,收回成本太难。所以下部作品,他希望可以有更多受众,更多平台,达到真正的高盈利。
- セト他的游戏本质上又不艰深 卖得又不算差 只是在这种体积的游戏上投入的开发成本太大而已
何况在游戏这一块 比起画面表现 游戏性才是更需要脑子去理解的东西 - bloodysinAustin Wintory都走了,起码配乐很难到达journey的高度了
- 恍惚他用了一年搞定跟现在类似的版本。
玩家体验与他的体验设计有差异,就再改了一年。
第二年请来的测试用户表示最后结局部分的体验有问题。
再改一年。
做事是非常认真,但是不符合资本市场规律。 - tillnight说journey险些导致TGC破产就可以看出J. chen的心态有变化了,炒作的意味浓烈。
众所周知TGC的三部作品是SCE买断开发费用的。虽然Journey本身开发周期确实偏长导致成本上升,但游戏开发成本中权重最大的还是人力成本,TGC在周期内并没有存在人员扩张,成本可控。换个角度讲,对小公司而言,资金链在作品正式完成前处于紧张状态本来就是很常见的情况,而前两作的好评让Journey的销量处于非常乐观的情况,结果事实也证明了确实如此(这贴里怎么产生TGC游戏销量不行的错觉?每作都是百万级,Journey是很快就破了200W),不是很清楚TGC和SCE的合同是怎么签的,是否是纯买断还是有分成等,但是有赚是一定的。
多平台没什么不好,第三方独占,虽然是合同独占,工作压力确实会比较大。但像这种PSN级游戏独占是有吸引眼球的效果的,说多平台销量会增加就笑而不语了。 - shizumaru2009journey记得没多久就卖了200W还是300W吧。。。。SONY宣传这游戏是下了血本的,后来拿的奖项更是直接把陈星汉捧到了神一般的位置。
这样的游戏怎么着也不可能成为TGC破产的理由吧。成本再高终究也是独立游戏的水平,能高得过神海战神么 - quki1945人事变动对游戏公司来说很正常,一个漫长的项目结束后,大量开发人员连续离职也很正常,西方游戏开发者的跳槽频率也很高。而TGC还有一个可能存在的前提,就是开发者都是相对更感性,富有浪漫主义的人。对这类人来说,固定的挑战,固定的公司就更是不会久留了:jorney已经足够成功,需要作出更大的改变比如更换环境,才能使自我提高,这是我的理解。
- vertusdjounery 开发花了几百万美元,可能比起大作可能不算什么。关键是最后的一年,超出SONY赞助期限,他们都没钱发工资了,这就直接导致部分员工出走。
- barnet之前有个谁走的时候不是说了么
虽然陈星汉的下一个游戏是一个能够改变游戏界的作品
但是这小组做出来的游戏太个人化了 他不愿意花3年以上的时间来制作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游戏 - pencilnoo去年奖拿了无数,没兴趣还是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