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排行榜??
- kelvin1221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目前这个“亦不觉异,不见其比”是我见过的对为政者最高的赞扬,这尼玛还是战争期间给人民的感觉。光荣三国志政治能力不给255好意思嘛。 - kklai诸葛武侯黑点在于军事能力。话说当年家就在武侯祠旁边
- all730说演义的没意思,按照三国志,贾诩才是第一,堂堂的大汉最后变成这个局面就是贾诩的计谋。这才是谋士的最高境界,没他也没三国了
诸葛亮史书中没多大亮点,排前10都算高的,自然庞统也一样,死的早,前10都算不上
郭嘉才是正统的谋士,但也是死的早,没太多表现的地方。
你这种排行,贴吧都是讨论烂了几百遍的那种,而且是10年前就烂掉的。。当然10年前没贴吧,论坛能战个几百页。。 - zero3rd桓温征蜀是347年,诸葛亮死是234年,中间差了113年,这个老人还是诸葛亮时期的小吏,也就是说保守估计这个老人都活了133岁。反正我个人感觉可信度不高。
至于“亦不觉异,不见其比”,按照诸葛亮死后的历史进程来说很正常,姜维北伐搞得人民面有菜色,然后邓艾兵临城下,之后是钟会叛乱成都大乱,接下来晋朝又在蜀地大造船只劳役征发少不了,统一不久又是八王之乱又是五胡乱华,有这种感慨很正常。以这个逻辑来说1949年以前找个清朝当过官的遗老遗少估计也会感慨慈禧在时,亦不觉异,自其没后,不见其比了。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4-10-30 06:4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zero3rd诸葛亮的黑点在于他不适合小国寡民的军事战法,也就是不善行险,不敢赌博,本身的军事能力还是很强的。
如果诸葛亮换成在魏国那边当丞相的话,估计就能尽展所长了。 - zero3rd贾诩在我这个现代人眼里来看根本没什么可黑的。
朝廷都要尽诛西凉人了,身为西凉人的贾诩躺着都中枪,要搏命也很正常。
曹操自己作死玩张绣的婶婶,还拉拢张绣的部曲,张绣又不能忍又不肯面对现实,贾诩有什么办法,而且贾诩的策略十分高明,当时如果把曹操干掉了,曹操的势力估计很快就分崩离析了,张绣估计能够逍遥自在很久。这个明显是张绣坑了贾诩。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4-10-30 07:1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kklai曹操确实差点死于贾诩的计策。不过张绣当时的实力在众多军阀中不算什么。还是被吞并。或袁绍或者刘表
- zero3rd贾诩一开始就要张绣投降了,但是张绣后来觉得曹操上了他婶婶咽不下这口气要反悔非要干掉曹操,贾诩也没办法,但是贾诩的策略至少为张绣提供了一个可能性,一个喘息之机。
对于一个谋士来说这已经是很难能可贵了,一开始给出最好的建议,对方不听的情况下还能想办法尽量弥补疏漏降低作死程度,这已经是相当负责任仁至义尽了。
至于张绣,一开始他的投降对象就只有曹操,无论袁绍刘表都不会对张绣这个西凉余孽好眼色。跑到宛城这地方混就是他的最大失误,关西才是他可以争取的,吕布入衮州徐州也是同理。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4-10-30 10:54 通过手机版编辑 - ayaso难度在后面的一系列策划上,要不蜀国为什么占那么大便宜得的荆州??
- ayaso第一次败是没话说
第二次怎么看出败的?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没粮食撤退,还灭了敌军追击之将。
况且第二次北伐本来也是围魏救赵
《与兄瑾言治绥阳小谷书》中:“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重,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还有郭嘉根本就没带过兵...啥用兵之道啊...23333
[本帖最后由 ayaso 于 2014-10-30 14:24 编辑] - ayaso郭嘉有著名的十胜十败.但是对比荀彧的预测略逊一筹
《郭嘉传》“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
《荀彧传》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荀彧连许攸的投降都预测出来了(这个和郭嘉预测孙策被杀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说牛B,官渡之战的谋士主角还是荀彧(大局),许攸(计谋,情报),荀攸(军略,策略) - ayaso冷兵器时代 100万人口的国家跟500万人口的国家打仗..诸葛亮那个位置换谁都没用,不打仗发展经济肯定发展不过。拼人命更别说了。
- dragong张绣到宛城是不是贾诩建议的?
- zero3rd不是,贾诩投到张绣门下时张济已经战死,张绣已经驻扎在宛城了,贾诩投张绣的第一次出手就是帮助张绣和刘表和谈成功。
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觽,屯宛,与刘表合。
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或谓诩曰:“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诩遂往,绣执子孙礼,煨果善视其家。诩说绣与刘表连和。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4-10-30 16:5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歪霸首先,曹真已料到诸葛亮会出陈仓,事先安排郝昭防守,诸葛亮已棋输一着。
其次,诸葛亮是进攻方,久攻不下,粮尽撤退只能说明没能按时攻取目标,作战计划失败。
最后,王双虽是猛将,但损失了王双,对曹魏实力几乎无关紧要。
郭嘉只是一谋士,而非主帅,他只要在主帅犹豫不决时,给出正确的建议就可以了。郭嘉前后给曹老板打了10年工,有记载的建议不下5条,这个成绩应该算不错了。
郭嘉比荀攸小13岁,却能和荀攸相提并论,死后还被曹操想起,可见其对曹魏的贡献。
[本帖最后由 歪霸 于 2014-10-30 17:08 编辑] - 歪霸荀彧只是预测许攸会因为贪而出事,可没有预测说许攸会投降。
荀彧,也包括郭嘉能预测出袁营的一些事情也在情理之中。这两人早年都在袁绍处待过一阵,又都是善于观察的人,难道会不看出个所以然就离开袁绍。
郭嘉能预测孙策的死,而且是死于刺客之手,相比之下要高明许多。 - 歪霸贾诩的高明在于凡事先为自己着想,这个的确符合今天的价值观。而郭嘉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也许比较符合当代的价值观吧。
- kklai荀彧和他的叔叔 到底怎么死的。。。。。。
- 无梦你说反了,荀攸的叔叔是荀彧
荀彧死法有2说:
1、一说晚年和曹操唱反调,被曹操毒死了
2、二说被排挤后郁闷而死
反正都是政治失败导致最后不得善终,怎么死都无所谓了 - ayaso这里只说官渡。官渡郭嘉功绩真心不够看
史书内容都贴出来了
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
明显是写的叛变.
[本帖最后由 ayaso 于 2014-10-31 07:48 编辑] - ayaso2333.粮尽而退明显是全身而退,诸葛亮战略意图本来就很明显的,打的是骚扰战。后面他老哥的信里说的很清楚是配合东吴去打的。
- ayaso整人手段跟历史水平能挂钩??233这逻辑飞出西伯利亚了
- nikutai郭嘉说孙策会被刺杀估计是讹传。
其实正史虽然大事基本靠谱,但记载的不靠谱的事也很多。
郭嘉又不是算命的,这个都能说得这么肯定? - kklai许悠叛逃是重点
- nikutai就算郭嘉能算出孙策会死于被人刺杀,但他又不是神仙,他能算出孙策一定会精确地在偷袭许昌前被刺杀?除非刺杀行动是他策划的。三国志在这点上的记载完全是扯淡。
估计郭嘉说的是有刘表牵制孙策,孙策不可能冒险偷袭许昌。
[本帖最后由 nikutai 于 2014-10-31 11:12 编辑] - 3bs郭嘉说孙策会死见过一种推测是刺杀其实郭嘉暗中设计的
- 歪霸这个明显是不能的,但是神就神在郭嘉让曹操去打一场看似必输的战争,结果曹老板最终却赢了,而且这一仗下来,收获颇丰。
所以我前面说了,郭嘉是赌,但都赌赢了,这个的确很神奇。 - 白马银枪郭嘉的意思是孙策在江东诛杀了太多的地方豪强,最终会死在这些人派出的刺客手里,他也没明确算出孙策什么时候死。只是孙策的死正好赶上趟了。
孙策在江东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什么隐秘之事。曹操那边王朗,刘勋都是亲身经历而且和孙策打过交道的。所以郭嘉知道孙策的事再进行预测也并不奇怪。毕竟郭嘉也的确聪明过人。 - 歪霸洗地也不是你这样的。
诸葛几万人马,郝昭才千余人,一座城池打了20多天没打下,粮食都耗光了,自己的损耗明显比敌人还大,这就是你说的骚扰的效果?原来诸葛亮几万人马兴师动众,就是为了牵制了魏国1000多人。
[本帖最后由 歪霸 于 2014-10-31 14:43 编辑] - nikutai郭嘉说这话的背景是曹操准备北征,担心孙策操他后路,郭嘉才这么说让他放心。
要是孙策把许昌拿下了才被刺杀,那郭嘉说这话还有什么意义? - zero3rd谋士我觉得分为两种,一种擅长出主意,一种擅长选主意,房谋杜断就是这么分工的。袁绍在官渡之所以纱布就是因为少了一个他完全信任的还能帮他选主意的人,而曹操在失去郭嘉以后显然也向袁绍的多谋寡断发展了。
本帖最后由 zero3rd 于 2014-10-31 14:0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zero3rd所以才有人推断孙策遇刺是郭嘉谋划的,因为郭嘉说得太轻松曹操信得太真切孙策遇刺太及时。
- nikutai还有孙策是被救后伤重而死。
如果他伤被治好了呢?
总之郭嘉这种论断太玄忽了。 - 白马银枪关键是许县不是孙策说拿下就能拿下的。而且孙策本是要先进攻在徐州广陵的陈登的,当时已经屯军在丹徒了。陈登绝不是省油的灯,孙策过不过得了陈登这一关都要打个问号。
- nikutai是啊,所以郭嘉说的应该是孙策被刘表和陈登牵制,而不可能断言孙策遇刺
- 歪霸许县未必能一时拿下,但孙策如果渡江了,其政治影响还是很大的。
- 白马银枪孙策杀伐太重,江东豪族基本是得罪遍了。那些地方豪强不可能不采取行动的,孙策对地方豪强的打压是一定会引起不满的,武力对抗势头正劲的孙策是很不合适的,像刺客这种人就可以上了。那年头豢养门客,死士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会风气,郭嘉连这个都不明白也太说不过去了。
- 白马银枪说的很容易,孙策在江东的政策导致其统治很不稳定。一旦战线拉长,变数就更多。况且,上游的刘表也是不能忽视的。而即将正面碰撞的陈登也不是等闲之辈。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组合起来,结果是肯定不利于孙策的。所以可以看到孙权一接手就马上改变对江东豪强的打压政策,先稳定内部统治,再图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