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我的投资笔记

  • r
    recp
    我操作完会整理出来。 iOS fly ~
  • r
    recp
    自从清掉我的主力被动组合之后,我手上就剩主动组合了,关注点就都在股票上了。发现我不适合主动型投资,老想看股价、看消息,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学习效率。所以,今天我清仓了。现在我手上全是现金了。按不同货币对冲买了一些美国短期国债和货币基金。另外对一些标的按7-8折的价格sell 一个月到期的put,先把这个月的生活费赚出来。一个月后真再跌20%,我就接货建仓了。


    简单说下这一段主动组合的操作:

    在我清空被动组合的同时,我做空了和主动组合等值的标普500ETF,变成一个alpha组合,只赚股票相对市场表现的相对收益,不需要担心市场波动。然后就是几次熔断了,算是成功避开了,又是狗屎运。

    昨晚,感觉美股该反弹了吧,于是把标普500空单平了,当时买入的时候还是-2.3%,今天早晨一看,涨6%了,这笔赚了8.3%。

    然后下午感觉气氛不对,不多想,清仓。因为我已经没对冲了,任何暴跌都得硬抗。于是下午清掉了港股,晚上清掉了美股,算是把昨晚的利润赔回去了。也不管后面会不会反弹了,反正都是命。做主动投资在这种时期太费神了。

    OK,到现在为止,手上100%现金了。明天有空再来总结下主动组合最终的收益。我今后主动组合的具体思路还没想好,但是暂定是价值投资,买入这波跌很惨的优质科技公司,长期持有。但是,我主动组合还是只会放一小部分资金过来,还是被动投资最适合我。

    iOS fly ~
  • i
    iKAR0S
    mark先
  • r
    recp
    前天重新入场了,30%仓位。

    有时间我再来更新下我的配置计划。 iOS fly ~
  • a
    azb1262006
    我们这些穷屌丝不可能这么玩的,玩到垂垂老矣也许才能自由。
    穷屌丝唯一方法就是多挣钱,主动参与投机市场。
  • s
    shijunsj
    学习学习
  • g
    guangjian
    Mark一下
  • e
    enjony
    澳洲现在已经是28号。
  • r
    recp
    今天终于有点时间更新一下。

    先说说我为什么重新进场。 根本原因是作为一个长线被动投资者,我觉得是不应该清仓的,长期持有、定期再平衡是很基本的原则,我这次操作算是破戒了。所以我清仓的时候就是把这个当成一个临时应急措施,计划很快就会回来的。当然,我也没想这么快,促成我再次进场的是美联储无限QE。我就跟我老婆说全球这么放水,现金不稳啊,而且各类资产价格可能被推高。之后两天美股剧烈反弹让我决定还是进场吧。QE宣布当天进就好了,观望2天美股反弹了百分之十几。不过事后诸葛亮没用。


    当然进场之后是很忐忑的,因为离场时的几个因素还在:病毒肆虐、经济预期很悲观(现实也肯定是很悲剧的)、美债价格在历史最高点(现在比当时更高了)、黄金也在高位。所以股市依然可能暴跌,但是美债和黄金可能依然无法有效对冲,甚至和股票一起跌。所以,我不敢all in。我放了一半资金进来,另一半留着见机行事。如果有需要,我还能追加投资,所以现在的投资规模大概就30%,后续弹药还有。

    在说我现在的配置方案之前,先看看原有配置在这波暴跌中的表现。因为我已经离场了,所以拿万得的数据做了回测:(以美元计价)





    我的预判基本是对的:股票会暴跌,但是国债(TLT)和黄金(IAU)未能充分对冲风险,所以整个组合出现了大幅回撤,接近15%的回撤对于全天候组合算是史无前例了吧,所以我这次离场算是蒙对了。不过后面组合也快速反弹。这样的波动其实也完全在我承受范围之内。如果以澳元计价,因为组合暴跌的几天澳元也暴跌,而组合里大部分是美元资产,所以以澳元计竟然没啥下跌。

    最后说说我现在的配置思路。本来我是想根据经济周期来动态调整各类资产配置的,通缩周期和通胀周期会很不一样,繁荣期和衰退期也不同。但是看了一些书之后,觉得宏观太难了。系统太过复杂、变量太多、而且认为干预也越来越重,很难通过一些指标去把握。但是我也不想一直等到我搞清楚再入场,所以就先用一个比较简化的策略完成50%投资,剩下的时间再慢慢想。下面是我的配置思路:
    1 全天候策略是因为对未来不确定,不清楚危机什么时候来,所以通过多资产配置来应对各种意外。现在的情况是危机已经爆发了,我觉得就没有太大必要去充分对冲股市风险了。所以我会加大股票的比例。等到市场恢复正常了,再恢复全天候的标准配置。其实对于个人投资者,拿闲钱在危机中买一点股票放几年,大概率是赚钱的,不需要做什么资产配置。

    2 因为疫情还没到拐点,经济预期依然很悲观,所以股市还有可能再来一波暴跌。而且经济可能相当长时间好不了,所以只投入一部分资金,剩下的还是持有现金。这部分资金通过保守的sell put赚一点利息,直到组合出现大的回撤或者疫情基本控制住了再进行投资。

    3 各国放水救市放上瘾了,后面如果市场不好、经济不好肯定会有更多放水,所以增配一些抗通胀的资产:黄金、石油和TIPS。

    4 美债我觉得还是价格太高了,所以减配一些。

    5 去掉杠杠,非常时期保守一点

    下面是具体的配置:




    建仓到现在亏了一个点了,我估计最近还可能会有大的回调。后续表现如何我会定期更新。
    iOS fly ~
  • b
    bjliang2009
    关注关注
  • c
    csure
    回复109#recp

    我觉得个人做对冲还是有可能的
    结合一些量化的策略,减少主观干预
    但是个人做宏观,我觉得太难了
    就像凯丰一个百亿基金,下面是一个团队在分别研究股、债、商品
    个人需要照顾那么多因素,过滤那么多杂波
    祝好运,持续关注
  • 英年早胖
    你这个方式就是桥水干的活,需要各种对冲,桥水大概用了20-30种类标的,而且在有的类别上还要加杠杆,例如买call或者put...


    另外,如果你长期生活在澳洲就持有澳元资产,如果未来要回国,你还要考虑汇率的问题…… iOS fly ~
  • r
    ringwraith
    持续关注。。。。。。。
  • r
    recp
    宏观太难了,打算放弃,但是多少做一点判断,然后微调。现在我调高股票调低债券就是一个主观判断。

    但是我觉得无论怎么调都需要在一个区间内。 iOS fly ~
  • r
    recp
    我肯定不会回去啊。所以我以澳元计算投资回报。汇率上我是做一些对冲操作的。

    个人很难像桥水那么复杂,也没必要。我没有做风险平价,所以杠杠不是必须的。我现在就是几个不同类别ETF为主,加一点期权。

    iOS fly ~
  • r
    recp
    昨天闲着没事做空印度指数ETF INDA

    buy put, 明年1月,22块。 现价22.3。

    赚够一台EM13就跑。iOS fly ~
  • r
    recp
    更新一下组合的表现。27号重新入场至今,有7.5%的收益,对于求稳的组合也算很好了。不过由于美元对澳元跌了不少,所以换算成澳元的资金收益率只有3.5%

    目前组合配置如下:




    收益曲线



    汇率:




    感觉现在市场情绪缓解了很多,但是我还是不敢all in,目前还是维持1/3的仓位。总觉得疫情还没完,而且短期内不会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但股市并没有充分反映出来。现在市场普遍预期5月份美国疫情可以控制住,经济复苏。股市已经提前反应这个预期了。如果五月份达不到预期,估计还有波动。市场是很难预测的,但是保守一点,我还是等疫情控制住了再行动,虽然那时候肯定是反弹很多了。另外,我觉得一季度财报都不会好看,不知道到时市场什么反应。或许大家已经做了很糟糕的打算了,就像现在美国一天死两千人市场也无动于衷一样。

    不过长期我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最近了解到疫苗进展还比较快,估计明年就可以投入市场了。所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应该不会是一个长期的事。这次美股如果跌个30%,也算挤掉泡沫了。
  • r
    recp
    现金部分,我现在还有2/3是现金,我是一半人民币一半澳元。加上1/3美元资产,刚好是美元、澳元、人民币均衡配置。但是最近澳元强劲,美元、人民币对澳元贬值比较多,我总资产以澳元计算的话,缩水不少,把投资组合的收益都亏回去了。不过我不看短期波动,长期我还是比较看好美元和人民币的。 iOS fly ~
  • h
    hoso
    我是一个不太懂理财的人,比较保守,股票、P2P都没玩过,看了pcer兄投资系列好文,很受启发,组合投资法感觉打开了理财世界的大门,也准备按此方法进行资产配置。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感觉资产配置并不简单。同样是定投,用增量资金进行就比较简单,定时不定量定投即可。
    而资产配置是用存量资金进行投资,建仓和后续跟进,特别是建仓是个难题。不同组合分别用多少仓位建仓,有没有一个计算方法呢?
  • r
    recp
    如果你坚信未来很难判断,并且多元投资组合可以抵抗各种周期,那么自然就不会择时,那就是全仓all in。

    我一直是这么干的,留有需要的流动资金,其它的一次性建仓。但是现在是个例外,因为我现在就1/3仓位。一个原因是我对于对资产配置是否能抵御经济衰退没底,感觉经济很不好,市场有很大不确定性,而且债券、黄金都在高位,所有资产再来一次集体跳水也是有可能的。另外就是我还在考虑是100%做资产配置被动投资,还是分一部分钱做股票的长期投资。

    不过最近all in到被动投资组合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因为我不喜欢择时。手握现金其实就是在择时。我有可能全部投入被动组合,需要拿一部分钱做其他的时候再按比例卖掉一部分。 iOS fly ~
  • h
    hoso
    了解,这样一说就豁然开朗了。确实现在市场有很大不确定性,对于是否all in的决策还是有不小干预的。
    另外最近几天也在了解和学习投资组合、定投等相关知识,其中看到一位“ETF拯救世界”的指数投资方法很有创造性,将存量资金分成150份,用操作股票的方式投资指数基金。即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卖出高估的指数基金。手上的存量资金可能一段时间放着不动,也可能短时间内大量买入几十份。在此基础上,也会配备一些黄金和债券。当然这个操作方法严格来说不算多元投资组合了,只是觉得这个方法很有创造性,特地分享一下。
  • q
    quantek
    如果认为根据估值可以预测涨跌,那就违背了市场不可预测的假设。 当然我个人觉得估值在A股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

    现在买多少,可以根据自己的现金流和回撤承受能力,做一个简单评估,例如:
    1. 如果只能承受10%的回撤,同时估计市场可能会下跌30%(毛估估,按严重的估计),那么就只能买1/3的股票。
    2. 如果每年可以用来投资的新增资金较多,可以提高对回测的承受能力,那么就可以买更多的股票。
  • r
    recp
    嗯,按自己回撤承受能力决定仓位是不错的思路。

    其实简化全天候策略这一轮下跌回撤非常少,到目前-2.x%。我觉得是充分证明了该策略可以抗市场大的波动的。我自己组合在此基础上加大股票比例,所以回撤比较大一点,但是也在我承受范围之内,所以我全仓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新冠带来的经济衰退的担忧还是极大左右了我的决策,要做到不受情绪影响真的很难。


    我还在考虑另一种策略,就是剩下的资金分成N份,每个季度定投。我是属于没有增量现金流的那种,只能这样模拟定投。我何必羡慕你们这些还在大量产生现金流的,抗跌能力好得多,反正后续不断有子弹供应。 iOS fly ~
  • h
    hhenheng
    黑天鹅释放期,不太建议配置风险资产,释放的差不多了再进来不迟
  • q
    quantek
    怎么定义 "释放的差不多了" ?
  • h
    hoso
    目前也在学习定投操作法,就是设定一个区间,回撤多少,相应减少买入的比例;上涨多少,相应增加卖出的比例。
    宽客 大 大的公众号也有关注,帮助很大,对于小白来说,最难的就是选基。
  • h
    hoso
    pcer兄好像美股三次熔断的时候正好出来空仓了,如果能模拟当时满仓的回撤和收益,下跌仍不明显的话,全天候策略还是很有效的。当然,如果明显的危机能提前预测到(比如这次新冠危机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提前预测了),能跑出来当然还是要跑出来。
  • e
    enjony
    回复123#recp

    再平衡策略非常重要,但是我还是感觉有些疑惑。比如用永久组合来做再平衡,假设某类资产由25%增减5%后进行一次再平衡。经过计算可以得出:本类资产涨跌幅度达到20%时做再平衡。
    这个方法如果用在全天候组合,比如占比为7.5%的石油资产涨跌达到±20%时做一次再平衡,因为石油资产在整个组合中占比很小,那么其它资产经过再平衡后增减的幅度就非常小。请问LZ,这样的再平衡思路是否正确?
  • c
    chaos
    思路挺好的,但国内投资国外有不少限制,不太方便 iOS fly ~
  • h
    hhenheng
    当不可替代和不可撤销的干预手段发生,并且不远之后起到了正作用的时候
  • q
    quantek
    放弃选基,就没有这个苦恼了。

    我现在已经放弃 控制回撤 和 跑赢大盘 了,感觉投资立刻容易很多
  • r
    recp
    想过,但是怕没时间维护。而且我自己的想法也不成熟,再积累一段时间吧。 iOS fly ~
  • r
    recp
    再平衡有两个基本的方法,一个是定期再平衡。一个是看资产比例偏移程度。

    定期再平衡就是每年或季度固定时间,将个资产比例恢复策略设置的比例。假设最开始100万投资,50万股票,40万债券,10万黄金,经过一年之后,变成股票35万,债券60万,黄金15万。这个时候,总资产110万,你的调整目标是:50%股票55万,40%债券44万,10%黄金11万,操作就是买入20万股票,卖出16万债券,卖出4万黄金。

    按比例再平衡是当某个资产偏离目标配置一定程度,比如30%,就再平衡,比如股票配置50%,跌到剩35%了,偏离比例30%了,你就开始再平衡,过程和定期再平衡一样,按当时总资产算一下各资产应当配置的金额,按差额交易就可以了。

    再平衡时有些资产增减很小是正常的,很小的话你可以选择不操作。留到下次再平衡再看。其实不必很精确维持那个比例,大致差不多就可以了。
  • r
    recp
    全天候组合到3月底回撤只有-2.5%,在这一轮下跌依然是有效的。







    这个是拿月度数据回测的,日数据的话最大回撤会更大一些。我自己的组合我回测过最大回撤-14%,但是现在也回来很多了。其实做资产配置组合,不大需要关注每日波动的。从月线的角度看,可以做到比较稳的。

    iOS fly ~
  • q
    quantek
    可以先注册一个,有空就写一篇。不耽误什么。
  • e
    enjony
    回复134#recp

    “比如股票配置50%,跌到剩35%了,偏离比例30%了,你就开始再平衡”。
    你的意思是按股票这个资产的总体来,而不是按其中的小类(比如新兴市场EMXC,EWA等)单项涨跌达到预设比例做一次按比例的再平衡。
    这样做可以减少摩擦成本,但也可能失去一些机会。比如中国国内的沪深300ETF,目前的点位和2007年8月相差无几。如果再平衡的周期不是那么重要的话,这十二年来投资沪深300的收益基本为零。不知道我有没算错。
    暴涨暴跌后增加再平衡的频率,有没有可能增加收益。手头没有合适的工具,没法进一步验证……
  • r
    recp
    我是按小类再平衡的、就是到每一个投资标的。我是定期再平衡的。


    A股过去十年虽然不怎么涨,但是通过再平衡操作是有一些收益的。因为被动低买高卖了。另外我如果在国内,股票不会只有A股,也需要配置一些美股指数。 iOS fly ~
  • 奥利弗马丁
    你这个组合很主动啊。50%的股票加REITS,波动太大了。
  • r
    recp
    波动大小和主动被动没关系啊。100% 股票ETF买入并持有也是一个被动策略。所谓被动是指不选股不择时。

    至于资产如何配置看个人投资需求,我喜欢波动大一点收益高一点所以我配置了比较多权益类资产。 iOS fly ~
  • h
    hoso
    晚上看了一些文章,对全天候组合又多了一些认识,原来我之前把投资组合里的购买ETF和定投搞混了。我错以为买ETF就是定投,其实资产配置里的买ETF并不是通过定投慢慢建仓,而是一次性或者短期内快速完成各组合的建仓。
    所谓资产配置就是存量资金的配置,以相应比例买入各类资产进行配置。
    完成建仓后,对原组合在一定时间内运行的比例变化,进行再平衡
    也就是说全天候组合资产配置,就是对存量资金进行配置、运行和再平衡,这样理解不错吧?
  • h
    hoso
    之前我实在是太小白了,现在慢慢理解了。
    如果只是做定投,那可能要在选基和跟踪(回撤和止盈)多下功夫。
    但如果是资产配置,更多的是确定各类资产组合的比例,然后快速买入进行配置、运行和(比例)再平衡
  • 图坦
    学习 iOS fly ~
  • 河流不止息
    理解lz的想法,但是客观来说,lz走的这条路,我自己认为太难。每一个子问题都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问题

    利率会不会长期低位?
    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应该是多少?
    黄金的价值取决于什么?

    这些问题等价于回答一系列复杂的宏观问题,对个人或者大牛来说都太难。作为学术研究政策研究意义很大,自己发家致富误差太大。

    我们换句话说,你学算法数据结构还得一路结合一系列东西然后不停刷题,凭什么投资就能直接绕过底层的东西直接开始投呢?

    试图赚超过自己认知范围的钱,短期可行,长期很难

    所以本质上我的建议是,找自己熟悉的东西,想本质,懂一两样,时间花在研究和等待上,对于个人投资者可能会性价比更高。

    可以试着想一些没那么难的问题,好把握很多。

    研究个股本质上就是能懂一些别人不懂的门道,跌的时候你敢买

    研究宏观也是,出现大的拐点的时候你能抓住,重仓

    要不然就是老老实实etf

    时间都是有性价比的,并不是说lz的路不通,只是现实是这条路太难。需要积淀极深。成功率极低。



    iOS fly ~
  • r
    recp
    我的路线就是etf被动投资,这是大基调。因为我认为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很难。所有的主动性都是在这个大框架下的微调,而且没把握就不调整。

    你说的几个宏观问题,比如利率是否会长期低位这些宏观问题,我的态度不是去研究宏观模型作出预判,而是判断现状。我只要知道现在利率是不是低位就可以了。我觉得长期资产配置,不需要预测,大的周期来了的时候,已经发生的,你可以判断就行。然后对资产配置做出有限的调整。如果不清楚就不调整。大的经济周期会有好几年,我不求判断拐点,只求能够在周期区间确定的时候能够判断处于某个周期。还有股市的整体估值判断,有一些简单的办法,比如PE百分位、可以帮你大致判断现在整天估值水平是否过高或过低,也能对股票的配置比例有一些参考意义。

    个股方面,相对容易把握一些,至少公司好不好,现在增长如何相对容易判断,但是未来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我投资个股也很谨慎。 iOS fly ~
  • r
    recp
    应老板的要求,也是自己的需要,最近开始比较认真地研究股票的投资。
    关于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我想了挺久。这其实是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假设,背后的理念差异很大,因而要在我身上达到统一很难。

    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其实我也不知道哪条路才是光明大道,只有试了才知道。被动投资的旅程已经开始了,我现在对于这条路依然坚定,而且迄今的实践符合预期。但是工作方面我又不得不研究主动投资,因此我决定也拿一部分钱出来实践,只有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实践得到的经验才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会恢复之前的双组合模式:一个全天候被动组合,一个主动选股的成长股组合。仓位肯定是以全天候为主,未来看主动组合的运行情况再来调整。

    关于股票投资思路,我其实并没有自己的比较完整的概念,只是零星从各种渠道接受了很多知识。我决定再次系统读一遍股票方面的经典书籍,然后将自己认可的原则、理念吸收到我的交易系统来并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

    我觉得做任何投资,都需要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这个系统由一系列基本规则决定以下问题:
    1. 买什么(选股标准)
    2. 怎么买(择时和建仓原则)
    3. 买入之后怎么办(止损或套现的原则,头寸管理,风险管理)
    4. 将1-3的原则融入一套work flow.

    我是比较推崇机械式交易系统的。

    后面我会将读书笔记分类整理到上述1-4中,并思考自己是否吸收,吸收多少。最近在看两本书《投资最简单的事》和《笑傲股市》,我先从实践这两本书开始。
  • r
    recp
    最近,全天候组合因为自己的主动操作被打乱了阵脚。我3月初清仓,之后又入场1/3资金,如今组合的绩效其实已经反弹到了接近我清仓前的水平了,感觉之前的清仓动作可能是多余的。但是眼下还有2/3现金还放着,要不要all in 拿不定主意。 真正的被动投资其实挺难的,因为要不断抗拒自己的情绪。理智告诉我无论未来如何,我都应该all in, 因为被动组合就是不预判未来,唯一要做的是机械式再平衡而已。我目前1/3仓位其实是看空未来的表现。但是真的all in,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疫情仍在肆虐,我也不觉得欧美澳下个月复工之后,经济危机就这么过了。一定会有疫情的反复。而且,各国大量印钞让股市和基本面完全脱钩了。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梳理下我这个全天候被动组合的基本原则。

    全天候组合是一个长期的多资产配置组合,是用于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相对保守的策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应该保持稳定:

    1.未来是难以预料的,无论明天、下个月、一年后还是十年后。这种不确定性是整个组合设计的大背景。

    2.不同类型的资产是不完全相关的,因此他们各自的波动可以平滑组合的整体波动,这是被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证明了的结论。因此,本组合永远需要配置股票、国债、黄金、商品四大类资产。

    3.本组合的资产配置应该长期保持稳定,对资产配置比例的调整应该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因为任何调整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这违背了“未来是不确定的”这个基本判断。但是经济确实有其周期,作为职业投资者,也确实应该具备对宏观经济一定的理解能力。有时某类资产在极端价格区间运行,风险过高,需要适当进行调整。这个调整基于对现状的判断而非对未来的预测。

    3-1 达里奥的简化全天候组合是我构建自己全天候组合的参考,其配置是:股票:30%,长期国债:40%,中期国债:15%,黄金:7.5%,商品:7.5%

    3-2 我可以承受更高一些的波动以换取更高的回报,因此我的基准配置是:股票:45%,长期国债:30%,中期国债:10%,黄金:10%,商品:5%

    3-3 股票的调整原则:根据估值水平进行动态调节

    a)股票的估值关注两个指标: P/E 最近10年百分位,总市值/总GDP的最近10年百分位

    b)当股票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时,降低股票比例,最低30%

    c)当股票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时,提高股票比例,最高60%

    d)股票内部,可以跨不同市场配置,包括美股、澳股、中国股市,其分配基于对不同市场估值的判断

    3-4 国债调整原则:根据收益率水平进行动态调节

    a)国债价格主要看收益率

    b)当收益率处于历史极端低点时,降低国债比例,最低30%

    c)当收益率处于历史高点时,增加国债比例,最高50%

    d)国债内部可以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在长期国债、中期国债和TIPS之间调整

    3-5 黄金调整原则

    a)当通胀预期高、经济危机概率高时,增加黄金比例,最高15%

    b)当通胀预期低、经济危机概率低时,减少黄金比例,最低7.5%

    3-6 商品调整原则:不高于5%,不重点配置。对抗通胀我更信任黄金。通常配置全商品指数ETF,在某类商品历史低价时,可以改为某类商品的指数ETF.

  • e
    enjony
    学习一下!!
  • m
    mslife
    唉又大跌了。
  • p
    pukka
    马克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