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有懂金属加工工艺的高人么?乔思伯U2做到了。

  • s
    sunjiany2001
    我没有U2.不清楚它是怎么做的,只能看图猜测
  • w
    wgln
    这个一般都是局部加焊一个垫片然后钻孔吧
  • s
    sunjiany2001
    嗯,也有可能。
  • 小忆目
    螺纹孔的深度太浅了,可能加工出来没有几圈螺纹。
  • s
    sunjiany2001
    嗯,我再问问,铝材加焊容易么?
  • y
    yqworld
    单独做一个的成本,可以直接买个高端的机箱,而且费时,加工不同的工序,需要不同的厂,也许A道加工在城北,B道加工在城南
  • y
    yqworld
    不容易,这种薄板,焊完后,会有巨大的变形,就算U2是焊的,肯定不是手工焊
  • t
    tiger2511
    你连测量都没测量就断定用了两种?那你不是神仙,大概就是神棍了!

    而且我上面也说了,除了成本问题外,要考虑防错的问题,这个在工厂管理里是重要的
    几百人的工厂,每个工序都要几个或几十个人,甚至跨部门一起完成的,不要以为每个参与的人都能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和分别.
    而防错必须是从设计之初就要加入进去的.无意义的增加零件规格就会增加工序的成本.可能一个工序增加1~2毛钱,在消费者眼中是无所谓,但工厂这种大批量生产中,那就是每个月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额外负担.
    另外就是如果出错,那就是成批次的返工或报废.因为稍微有点实力的工厂每天的产能基本是以万做单位的,错一两个小时,那就是两三千的废品了.

    最后泼一泼冷水吧
    根据你的发言就知道,你根本对制造业连基本的认识都没有.当然或许你有点想法,也愿意出钱.但可以的话,还是建议你买个接近你想法的机箱来改吧,成功率会高一点.
    如果真的想从零开始做,那还是建议你放弃吧
    这东西基本已经不是你能力以内能处理的,即便你愿意撒钱,最终的结果也是,钱花了不少,时间也耗了,跟代工厂的关系也僵了,但出来一陀屎.
    有这钱,还是安安分分的买个专业机箱吧,反正你愿意请代工厂,那大概应该准备好2~3万的加工费,我想这钱买个专业的机箱应该绰绰有余的.
  • t
    tiger2511
    大哥,还讨论什么.U2那个一看就知道是压铆,还焊接什么
    做这类机箱压铆基本就是业内的标准做法.工艺简单,成品率高,外观漂亮.
    焊接不要说是变形和打磨了,光阳极氧化的表面都做不好.稍微有点经验的业内人士都不会提这种方案的.
  • t
    thinya
    太专业了,帮顶吧。
  • s
    sunjiany2001
    谢谢老兄洋洋洒洒在58楼写了那么多。
    我确实是外行。
    最后那几段话,你说的也确实是事实,我会好好考虑的。
    即使最后做不了,也没关系,多了些其他行业的知识也不错。
    言归正传,如果是压铆,从铝材另外一面应该能看出来有痕迹吧。不过从整个网络上看,没人反映这个问题啊。
  • h
    hellowuhan
    看着U2像是铆钉,不像螺纹钉,1.5MM的螺纹强度有点低哦,要加工的话 首先是去火,如果你机箱表面硬化过,建议不用费事了,花钱买个好的。硬化过表面又要去火上漆等一系列工序,有这个钱不如买个。工厂化作业是批量生产成本才会低,单个生产一个样品或什么,成本很高的,一个CNC机床开启,电费都不少,还有人工费等;手工攻丝的话,如果表面没硬化,很快丝扣就磨损了。非常不建议再加工。
  • s
    sunjiany2001
    我是想问的是,U2若用的是铆钉的话,从外面看不出压铆痕迹?
  • i
    irony
    楼主低估造价了。不过从技术来讲,真有兴趣买个苹果 G5电脑机箱或其他牌子研究下吧
  • A
    Anderson997
    买个改完的大概还行……
  • t
    tiger2511
    正常情况下,压铆后是有印的
    而且铝板和铆钉的材料也未必一致,所以阳极后压铆位置也会有色差
    这个在苹果5S上也有相同的问题,我看过不少机身颜色和插卡位置那个小铝件的颜色有深浅不一的问题.

    至于乔思伯上看不到,这个真的不知道,因为网上的照片没有相关位置的背部特写,而且我也没见过它的实物,所以不好判断是怎样处理的.
  • h
    hellowuhan
    大哥,能让你看出来,那个工艺也太差了
  • s
    sunjiany2001
    哈哈,g5机箱研究透了估计也不太好找厂家做啊。要求会比较高
  • s
    sunjiany2001
    嗯,另外就是U2还是拉丝的,如果压铆,痕迹会更明显。我看见过其他压铆的机箱,即使喷砂都没掩盖住
  • s
    sunjiany2001
    压铆后的铆钉头虽紧紧嵌在铝板内,还是能看得到那个铆钉六角形吧。如果真看不出来,那个2mm铝板得要挖个深度小于2mm的眼(不能挖穿),再把这个铆钉塞进去吧。另外恕我见识少。
  • h
    hellowuhan
    懒得讨论了,自己好好考虑去吧,太浪费时间了
  • h
    hellowuhan
    懒得讨论,铆钉形式很多种
  • h
    hellowuhan
    懒得讨论了
  • i
    irony
    我手头有个铝壳仪器就是压螺母和压螺丝的,还有焊螺母,可惜都是穿透型的。以前G5还是乔四伯有见过压嵌螺母,背面并没痕迹。手头现有的苹果mini上有几个类似螺丝,但不拆看不见。
    另外要做到无痕并不难,只要公差配合好,你要是不计成本,我可以帮你做,哈哈
  • t
    tiger2511
    一样看得出来,只是很多没特写而已,在网上找的U2的特写.
    至于正面看不出来,大概是拉丝将这一点点的痕迹打磨掉而已

    另外,正如楼上所说的,根本没必要纠结这种没什么意义的事,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在意外观和细节.
    像机箱这东西,除了开始那几天新鲜会折腾一下,过个一两个月,给你都不想看,大概到换箱之前就是在桌底吃尘的命而已.

  • b
    bigeblis
    拉铆螺母吧
    M2.2的钻头只钻1.5mm深度的话,连孔径都没打出来,除非铣孔。但是丝锥的加工深度也不够啊
  • J
    Joeooo
    你量下多大的螺丝,再看看螺距就知道能不能做了
  • j
    jasonbourne1002
    我还在苦等我的901.。。
  • 1
    117117
    看来你是壕啊,还有二楼小黑屋
  • s
    sunjiany2001
    一大早起床看到这么多回复,再次感谢。
    压铆的话,背面肯定能看出来,也不用掩藏。而正面若能做到看不到,那最好。
    没必要纠结这种没什么意义的事?不知道做机箱时哪种方面的讨论才算是有意义的。不是细节决定成败么?这也算细节吧。如果是工艺或者加工问题,导致所有机箱厂家都做不到,那有情可原。现在有人能做的到,而自己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去采用掌握甚至不去了解,对此无动于衷,也算是对做机箱的工作的一大失职吧。即使最终考虑到成本高或者加工难度大,做的机箱没采用这种好方法,也是可以谅解的。
  • e
    evilewangmh
    金属工艺
  • t
    tang170055
    阁楼
  • t
    tiger2511
    看到这样的回复,我都不知道该说你天真好,还是无知,无意冒犯,只是除了这句,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或者举个例子说吧
    舒马赫可也开着F1以几百公里的驰骋赛场,甚至两三百公里的速度过弯,这是基本功,无它,因为他后面的老板愿意每年在他所在的团队里烧几个亿美金,上百人的团队在他身后为这事默默工作着,上千供应商负责解决一切赛前赛后的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讨论最快圈速,过弯时间等细节是有意义的

    但是,如果将一部F1交到我手里,让我也在赛场上彪一彪的话,最快圈速,三百公里的速度过弯这类问题我想就别讨论,甚至那辆上亿美元身价的F1是否会撞坏也暂时不要考虑了,我最应该考虑的是我能不能活着开回来.

    如果你是每年准备拿几百万,甚至过千万来做这个机箱的,那细节的事你是应该关心
    但如果你是准备两三万来自娱自乐的话,我觉得你应该更关心是如何做一个60分的机箱出来,至于露不露钉这类加分元素就不要考虑了,也不要去纠结了,因为你跟乔思伯的起点是不一样的.
    细节决定成败是对的,但是只提细节,不提成本,那就是耍流氓.
  • s
    sunjun55
    小丝锥是这个样子的,明显不可能弄出lz所说的螺孔。看丝锥的螺纹,就知道螺纹攻不到盲孔底部的。
    嵌螺母应该可以。
  • s
    sunjiany2001
    嗯,谢谢。
    嵌螺母这办法我知道,但是我好奇U2是怎么做到外表看不到嵌螺母的痕迹。
  • s
    sKuno
    要是考虑频繁拆装螺丝的话还可以上牙套
  • i
    irony
    哎,又不是冲击敲入,为啥有痕迹?你根本不懂金属加工,钣金,机械加工,单件和批量加工的区别

    就你举例的U2,用75楼图片的普通压铆螺母也可以,上面这块板材钻个和螺母直径稍大的孔就可以

    真有兴趣,你只要考虑外观造型。
  • J
    JJ皮蛋JJ
    1.按照机箱用的M3的螺钉标准牙距是0.5mm;
    2.攻深1.5mm的牙,即使用特殊的平头牙锥头部也会有0.2~0.3mm的进入斜口。也就是实际有效牙纹<1.2mm即2圈螺纹咬合。-----没拧紧就已滑牙!

    如果是硬度较好的金属可以尝试,普通铝板可以不用考虑。

    还有可以用M1.7或M2的螺丝。按一个M3=三个M2这样代替。多开几个孔!
  • s
    sunjiany2001
    上面这块板材钻个和螺母直径稍大的孔就可以------然后通过胶,把板材和螺母固定住?
    业外人士,确实不懂,见笑了
  • J
    JJ皮蛋JJ
    就是象58楼说的一样,工业成本问题。

    我曾经发过一产品做样板,单面镶嵌柳钉,另外一面拉丝打磨。种柳钉时另外一面会有细微凸印,然后把3mm的板材拉丝磨到2.5mm的厚度,印子自然都没了!

    这只是做个样板.....量产这么做肯定是脑子有问题了。

    LZ如果是有工匠情怀,怀金想打造个精品极品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
  • s
    sunjiany2001
    把3mm的板材拉丝磨到2.5mm的厚度,印子自然都没了!
    ----------嗯,我也想要没印子,看来是能做到啊。
    不过估计代价也很高啊。
  • J
    JJ皮蛋JJ


    很遗憾的告诉你,那样板失败了。。单面种埋的柳钉并不牢靠.....固定个硬盘啥的没问题.....
    用来做主体承载的很容易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