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的不公平,北京人上海人不可能理解的!
- 盐水棒冰的替身华师大的师范类是免学费但是服从分配的,当然了,不服从分配也就相当于毕业时把学费补交上而已。
但是师范类专业找工作的确难一些,所以这些专业在上海没多大人气,反过来上海又很需要较高素质的本地人教师,所以会有会考保送制度。
华师大很嗲啊,美女多啊,当年差一点为了逃避高考就保送了 - adawang:D 我大学里男朋友华师大的,不过经常去他那里没觉得美女多,可能他是理科专业的缘故吧,活动范围和文科大概不一样。
当年倒是班里一个美女后来去了华师大英语系的 - jinyibo我发现重点的老师吧自己的精力放在了学校以外,高一上时候我上了复旦九三学社办的补习班,全是复旦附中老师,三班倒地补课,记得那时候我在复旦校外的那个教室补完物理,上完后立马过地道进入复旦校内补英语,一天就这样补4门,晚上9点半才放,这还是周六的,第二天周日早上又得赶过去补数学。整个学期补课费就付了800,这还是97年的800块。
到了高一下,认识了一个李惠利中学的御姐数学老师,到她家补课又补了一个学期,那时候去单身御姐老师的家,感觉真是很温润啊。这一去又花了500
高二因为选修了化学,找到了复旦附中副校长家里补化学,他家更牛,专门腾出客厅,挂块黑板就补课了,来补课的学生都坐到他家厨房门口。记得是50块一次。
高三在黄浦区一个什么教育机构得知,市西中学一群特级高级教师开办补习班,好,又车轮大战似的双休日恶补,学费也不便宜,一门200,你3+1当然就得送出去800.你想这些老师的收入应该是很可观的。
就这么补,最终也不过总分470.钱也送出去不少,人的精神到高三时已经被搞跨了。 - adawang那时候要是不补,看到别人在狂补,就难受得很,得自己去补了才舒服
- 忘却武士说说我在我们那个湖北小市中学的作息情况吧:
早上5点十分起床6点早读
晚上6点回去吃饭,7点晚自习,9点50下晚自习
回家10点半睡是好的
高二后无体育课,月假是星期日下午半天,晚上继续晚自习
清华北大的分数线670以上才有可能(750总分) - Jackli我01年高考的
满分600分,3+1+x
x就是综合,不算进总分,但是评等级abcd
一本好像要a级才能进 - jinyibo我有个同学也是新中中学毕业,进分是479,现在毕业4年了,没找到工作。4年来跟着他老爸在永乐家电门口练气功卖艺搞促销赚钱。
- adawang:D 当年我们每次学生抱怨作业多或者睡得晚啥的,我们班主任就会说:你看看人家湖北的。。。。(此处省略若干字),你们至少6点半就可以放学了。
体育课倒是一样,后来也没有了。
http://edu.qq.com/a/20050317/000096.htm
清华大学历年各省录取分数线。。
这个好象差不多,670/750,差不多90%,04年上海是562/630,也是90%,湖北672/750
表格里的上海分数应该是没折算过的吧。。不然连北京都600多分,上海总不见得比北京都低70来分。
反正不公平是肯定有的,但我想不会到什么差距100多分的地步,要么就是没看清总分。。
大家智商都差不多,虽然上海抓学习抓考试不如外地紧,又因为素质教育不准这个不准那个的。。但差100多分是一门学科的概念了。。是正常考生和艺术类考生的差距了
我那年艺术类考试高考分数线好象是300分不到,满分600
[本帖最后由 adawang 于 2008-6-11 13:00 编辑] - hopoleee我倒知道一个逆向的例子,大家参考
我爸同事的一孩子,北京户口,高考的时候凤毛麟角地报了吉林大学,因为吉大在北京的录取分数挺低,结果就上了。四年本科读了个屁滚尿流,根本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后来又多念了一年,补考又补考,才拿到了毕业证。
我的感想是,这种类型的北京孩子,还是就在皇城根混吧 - 盐水棒冰的替身
真惨啊
- ledmh要考上海北京或者哪里的重点,实质上是看中当地的教学资源,教学优势。而一个地方如果教育资源丰富的,基本上从幼儿,中小学到高校,教学质量也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就是社会上课外的教学机构,其中有很多也很好。
类似列举这段视频的目的想法很普遍:你的教育不过尔尔。所以我要说这是一个认识问题,大多数人能认识到某地高校教育资源的丰富,但却认识不到教育资源不会人为割裂的,当地其他教育资源也一样不错。
[本帖最后由 ledmh 于 2008-6-11 12:54 编辑] - 風使いlz、怎么不说你的实力牛津哈佛随便挑
- 風使い阿姨居然是新中的?
我lp是市北,我是风华的 - 鬼舞者4高中的时候过的也挺颓废的
好歹现在也熬过去了,
也不用去羡慕北京了,至少现在说起北京,我就一脸不屑:就那沙尘暴地头,我才不去呢。要说起上海,我更不屑``(原因不说了,免得被说地图炮),当然是因为现在混的还过的去才有资格这样说。
本来就没有公平的事情,楼主抱怨也没用,在自己能改变的方向上努力吧。 - handsomeken上海的卷子都跟你不一样,你咋知道在上海你能靠到随便挑复旦交大呢?
- 風使い阿姨是96年从新中毕业还是96年进新中?
难道我们是一届的? - kirbyx算分数比例显然不科学。 跟彩票一样,是多少选多少才算得出来的。录取人数比报考人数才是一个科学值。题目难易度对大家都是对等的。要难都难,要容易都容易。
说几个例子吧。湖北的。
你们在讨论有没有晚自习,但是黄冈的学生年夜饭吃完以后要回学校上晚自习的。
我高中一个同学,16开两厘米厚的物理习题集,字号很小,成本很低那种,一周就干掉了。
和我同一个考点一个女生,瘦的跟烤鹌鹑一样,一边点滴一边考,就这么考了三门。
我高中同班的大部分同学上学一天就站起来三次:上午课间操,中午吃饭,下午吃饭。上厕所是顺便的事情。单独为这个下楼很浪费时间。
高二高三两年,不知道什么叫课间。只知道换了个老师上另一门课。不是没有铃声,也不是老师拖堂,是根本没人在乎。下课跟上课一样安静,几乎没有人抬头。偶尔有组长起来收本子啥的。
若说公平,同班一个小子,远不如其他同学用功。但是成绩一直全省求败。长期甩同年级第二名几十分。最后高考失常发挥,进了清华大学应用数学。同年级的千年老二成了当届湖北省理科状元。天分公平么?呵呵。
[本帖最后由 kirbyx 于 2008-6-11 13:14 编辑] - 風使い我会考差点没过
娘的~会考是万恶的根源,化学每次期末考没有一次突破过40分的人飘过 - adawang前年还看到新闻,说某些重点幼儿园招生,家长提前几天就排队报名。。。
听我同事说现在和我以前又不一样,我以前虽然有保送啥的,但绝大部分名额是要通过正规考试的。现在好象很多重点中学的相当比例甚至大部分名额定向从重点幼儿园招,重点初中定向从重点小学招。。。所以幼儿园这个起跑线非常重要。
这个虽然说起来也不公平,但也有一定道理。再拿我们学校当年高考唯一的那位说,她初中是从其他学校初中考上来的,通过中考考的,分数比我们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高20来分。学号是3号(我们学号是根据入学分数来的)。但是从一开始,就跟不上进度,次次考试吊尾。一直到最后也没跟上。。而从本校初中部考上来的学生就没这个问题。那年初中升高中招6个班,当时本校初三是只有2个班,校长本来是想把2个班全弄成直升高中部的,后来教育局没同意,只弄了一个班上来。差不多成绩中等以上的都直升了,可见起跑线的重要性。
而要是去参加中考就难说了,中考题简单,拉不开差距,真的去中考那些直升的人搞不好考不上本校都有可能。 - ea3dfx我想说的是大城市都差不多。
- Oldman阿姨是00年大学毕业的
- adawang
不会是同学吧。。。。不过你都叫我阿姨阿姨的岁数应该比我小
我96年毕业的。我堂弟好象是95,6年进新中的。。他81年初生的
[本帖最后由 adawang 于 2008-6-11 13:16 编辑] - 忘却武士其实分数线是根据它在湖北的招生人数确定的
招的人少,高分的多
自然分数线就上去了
当然,清华在北京招的人数是最多的
自然会有很多分数不如其它省份考生(能力可能强一些?)的能"幸运"入学 - jinyibo估计阿姨是78年生人。小4岁左右
- adawang
我会考文科除了英语都B,政治好象是正好C还是差一分C的忘了,理科都A,至恨背书。
虽然没想着保送去师范大学,但会考差得连平时班里前后十名都不如真是抬不起头。
[本帖最后由 adawang 于 2008-6-11 13:17 编辑] - 忘却武士高考招生的不公平本质在于在各地的招生人数
其实清华北大之类本就不想招太多外地学生入学 - adawang77的,我那届是77。9-78。7
- handsomeken217楼举的例子貌似跟公平没啥联系啊。
- jerry881220湖北也是教育大省啊,学生辛苦
认识的有黄冈的,荆门的,黄石的,个个高中三年都被折腾得不成人样 - adawang有没有晚自习其实也差不多吧。。上海是规定不可以有,只不过把晚自习的地方挪到家里而已,本来晚上自习时需要做的考卷之类的都带回家做了。
- lindley007
试卷都不一样说分数有毛用啊, 我05年高考656分啊, 上广州二流本科而已
- adawang这倒是,别说各地了,现在各个学校都不想招太多外校学生入学,都尽量从本校初中部招,甚至从关联学校的小学、幼儿园招。
象我们校长当年都想把整个初三都给招了,当年这种保送直升风还不象现在那么多呢。 - kirbyx所以有没有这个规定根本就是狗屁。关键还在于招生率。备考不是要“我考多高分”,而是“要我比别人考的高多少”。这个比例上,上海北京等城市必然占尽优势。目前没法改变。我也感谢湖北的教育和竞争给了我扎实的学习基础。
- kelaredbull那叫考试大省,不叫教育大省。
- 忘却武士现在大学里考研本校好考也是一个道理
至于为什么?? - adawang我一个同学当年也挺霉的,高出上海本科录取分数线50多分。但志愿填差了。第一志愿的学校那一年突然特别高,和交大一样高,导致第一志愿没进(按照该校往年水准是稳进且连专业都随便进的)。然后等档案调到第2志愿学校时,他第2志愿学校填得不好,虽然学校分数低,但招的人不多,所以档案过去时已经招满了。。然后第3,4志愿也是如此。。。
最后所有志愿都进不去,只能在外地还没招满人的大学里挑一个。好象那些大学差倒是不差的,但上海一般很少愿意去外地大学读的,何况剩下给他挑的一个在黑龙江还是吉林那里,一个在兰州,都离上海爆远。。。。 - kirbyx武汉原本是全国高校第三密集的城市。后来不知上头抽什么风,把很多高校合并了。合并后算不算大确实不知道了。
- 忘却武士你是黄冈的吗?
湖北县一级的高中更苦 - 風使い阿姨比我大
我们那年好像是按分数算了,我觉得会考很扯蛋
因为到高三本来就是要分类了,我从高一开始只要算上化学,里面从班级前三退到班级20以后。
会考花了好多力气终于把化学给过了 - kelaredbull去武大躺在小船里看夜樱一直是我的梦想,嗯嗯。不过武电武水这些院校本来就是从武大分出去的,后来合并回去也没啥。北医还并回北大了呢。
- kelaredbull湖北和山东纯粹是自己把自己的分数线抬上去的。
- 忘却武士个人觉得应该大力发展大学教育
打破清北独大的局面
而不是你所谓多招些上海的所谓"高素质"考声 - kirbyx我是武汉六中的,其他地方只是去过而已。要说苦,大家一个考区,是一样的。不过,地市县好的老师少,教学质量很难最大程度有保证。当地学生想要出人头地,除了更拼命,也确实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很无奈。从这个角度说,武汉在这个考区拥有最好的老师和教学条件,确实很幸运。
- 忘却武士这不可能啊
有樱花的地方无水
武电和武水就是武汉水利电力
不是2个学校哦 - 忘却武士是啊
教授的孩子自主招生就进武大了
不用考试
各有各命吧 - kelaredbull这事说来话长……在几年前我发现自己被忽悠了之后,这档风雅事就真的变成梦想了,唉~~~
- marketanalyst是的是的。中国的大学其实声誉很容易就可以培养起来,比美国简单得多,中国只要能完全开放私立学校,港科大这样的学校在全国不会少于三所。这样就有竞争,有选择了。
- kirbyx唉,先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吧。
什么时候学校不是盈利机构了,再谈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