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穷叔答疑贴】我又来预测了,我觉得美国的处理会比想象的快和好

  • W
    Wade Zhao
    那不至于,疫苗或者特效药早晚会出来,等你儿子长大,带抗体的人也很多了,再加上相应的治疗设备也会越来越多,实际上这个病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死亡率也没有很高,所以最终世界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样子,只不过需要1年还是5年,现在还不知道,但总之不会影响到你儿子就是了。
  • g
    guyjoes
    不必那么悲观,另外你可能对美国的中产有什么误解,他们不是无所谓,而是无奈。
    疫苗不会一直研发不出来,除了疫苗,人类还在抗病毒药物、中和抗体等各个方面进行努力,只是需要时间,因此,在没有出来之前,控制疫情,减少感染,降低死亡率都是有意义的,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中国了。
  • a
    alfantor
    也可以说无奈,制度自信的无奈,还真是挺无奈的。疫苗一定会研发出来,有依据吗?医学医药我都不懂,不是说早期大家都很有信心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到现在也没出来啊。
  • g
    guxu
    没看懂。建模怎么可能会和政策无关?封城疫情就能得到控制,现在政府宣布开放,疫情就可能加速蔓延,预测建模可以不考虑这些政策?

    大家都称道的中国疫情处理得好,难道不是体制和政策的功劳,而只是因为中国科技强数学好?
  • 挪威的森林
    台湾抗疫现在可以有结论了吧?还是相当成功的。
  • W
    Wade Zhao
    嗯,现在差不多可以承认成功了,确实是奇迹。确实地球独一份,光封中国不封欧美,能取得这样的成果。
  • s
    stevenmao
    1.建模是对的,建模对政策有参考价值。例如有几个很火的视频,形象的描述了不隔离1个带病毒的人多少天会导致一个群体全部感染。2.紊乱的现实数据,使用正确的数学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也是紊乱的,因此不具备参考价值。
    3.如果你们小镇或者州,能够保证本镇或本周的数据准确,在考虑开放或者不开放的时候,应该参考下建模结果。
  • W
    Wade Zhao
    哦,一直没怎么研究它的情况,原来也早封了欧美,那么还合理一些。

    不过做好每一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加坡也做到了吧,但是最后倒在低端入口上了,这个病毒就是找最短的那一板进行攻击,台湾竟然没有短板,只能说是奇迹。
  • M
    Matt567
    这脸打的啪啪啪。。不过没关系,楼主逻辑还是很清晰的,下次换个话题再接再厉。。
  • 麻爪
    毗邻台湾的福建省,人口比台湾多近70%,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比台湾少,而且早就归零了。
  • W
    Wade Zhao
    这个不好比,关键人家台湾没有像咱们这么自我隔离,日常生产生活基本还在继续吧?这就厉害了。
  • 挪威的森林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新柔长堤和第二通道两条陆路直接相连,平均每天进出人数都有五六十万,每一天都大排长龙数万人前胸贴后背紧靠在一起等几个小时过关,首先这人流量一天就能顶桃园机场一个月的客流量了,其次那种环境也很适合新冠这种疾病传播
  • 挪威的森林
    同意。区别就在这里,上班的从年后初六开始上班一天没歇,上学的刚开始停了一两周然后就继续上课了,各行各业一点都不停,居然这么低的数字,简直了。

    就连舞厅/酒店(有小姐陪侍的KTV)因为出现一个酒店小姐感染被关停,都只关了个把月,又已经重新“复工”了
  • s
    stevenmao
    还是人员交往少,流动少,入口单一可控,运气好。
    1.入口单一可控。
    其实你有心查数据,湖北周边不少陆路通行的城市,很多都没有发生过本地传播,报出的病例都是外来输入,也就是说,如果入口管住,在这些城市内部其实不需要对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的。
    但就是因为陆路通行,总不能全部堵死,所以保险起见,才全城lock down。

    2.运气好。
    同样是数据,如果武汉那么早就开始社区传播,而周边不少城市与湖北交往一直到1月20几号才断,居然没有产生本地传播,那只能说是运气好。对比台湾也如此。运气这个东西真的是不好说,我多个同事1月8-10日在武汉待过,无一感染;我1个同事1月中下旬回武汉呆了2天,感染上了;我一朋友1月21日张罗了20来人一起吃饭,在黄冈长江对过的九江,其中有南昌等外地的,也有最近两周走亲戚串门到过湖北的,没有人感染。
  • 挪威的森林
    他们是合法行业,直接在新闻里报的。只是在台湾社会里的称呼、包括新闻报道就是叫“舞厅”和“酒店”,我特别解释一下是因为这俩词在台湾和大陆分别指四个不一样的东西,不对应。

    台湾“舞厅”=有“小姐”陪伴的舞场。台湾“舞场”=大陆通常所说跳舞的舞厅
    台湾“酒店”=有“小姐”陪伴的KTV/喝酒娱乐场所。台湾“饭店”或“xx馆”=大陆通常所说的住宿的酒店
  • 麻爪
    岛屿的优势嘛。。。
  • 怀
    怀空
    学习了
  • W
    Wade Zhao
    嗯,确实比较特殊,想来想去,也许冰岛和它有点类似,然而冰岛没有封锁欧洲,疫情也很严重。
  • s
    stevenmao
    体量小的岛国都可以的。新西兰以及南太那一众岛国。。。
  • l
    lam4
    实在想不通,难道俄罗斯的病毒品种要厉害一点,中国都这样防了,吉林都再次出现聚集性感染,韩国也有,就台湾没有????天生免疫吗?台湾总共测了多少例核酸??有一万吗?
  • w
    woy
    台湾这次确实运气爆表了。钻石公主号在台湾一个都没传上,跑日本才爆发了。后期台湾的做法没什么特别的,东亚基本都没问题,这和人民自律是有关系的。
  • W
    Wade Zhao
    嗯,不过对比之下,台湾的测试数还是太少了,下面的数字很有趣

    百万人口测试
    台湾:2,934
    新西兰:49,552
    冰岛:167,710

    百万人口确诊
    台湾:18
    新西兰:312
    冰岛:5,285

    你会发现,新西兰和台湾的测试数之比,差不多也就是确诊数之比,如果台湾也做新西兰那么多测试,确诊也是新西兰那个数字,那就谈不到奇迹了,只是“较好”而已。
    但是冰岛按比例换算过去,就很严重,是台湾的五倍,所以冰岛确实没控制住,而台湾的控制水平,其实和新西兰差不多。
  • W
    Wade Zhao
    69,876
  • 萧大王
    强贴,留名
  • s
    stevenmao
    这种情况就跟生活习惯、管控措施有关系了。
  • g
    guyjoes
    要什么依据啊,疫苗研发出来进入临床阶段的都不下4、5个了,而且还有很多个在pipeline中,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这是客观现实。而且针对COVID-19,不仅仅是在研发疫苗,其他手段比如中和抗体,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针对重症阶段的细胞因子风暴的药物……都在研制,这是人类在某个疾病上短时间内最大的投入和动员,只是需要耐心和时间。

    艾滋病的疫苗只有不懂的人才会盲目乐观,医药领域的人都知道是难度很大的,因为艾滋病毒是比较特殊的,逆转录病毒,是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的,十分麻烦,与冠状病毒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不适合来类比。
  • a
    alfantor
    有穷叔谢解释就安心多了
  • f
    frankinhekan
    有穷叔就是好,可以学到新知识
  • 故意
    继续马克
  • W
    Wade Zhao
    地板现在全文搜索已经废了,只能搜到2019年的东西,你这个马克没意义了………………
  • F
    FatBigMouse
    回复1683#guyjoes


    分析透彻。。。赞一个。
  • g
    guyjoes
    看美国的那些模型预测只产生了一个感觉,self-fulfilling prediction
  • s
    stillness
    马克学习进度
  • w
    woy
    罗斯福号调查结果好像出来了,是驻日基地运输机传染而不是在越南传染的。这就有意思了,日本到底隐藏了多大的疫情?随便一个运输机就能带去病毒。
  • W
    Wade Zhao
    如果越南的数据是真的,那绝对是奇迹了,碾压台湾………………
  • f
    fisher321
    看了后感到危及四伏啊。
  • 三姨爹
    总算看完了.....
  • 山寨机
    https://mp.weixin.qq.com/s/9hegUSmm39J-vH9vm4ZhYw
    武汉千万人核酸检测,这个美国为什么不用?
  • g
    guyjoes
    没法用,问题依然是我最早时候就提出来的那个小问题——缺棉签。

    采取混合样品大规模检测+阳性群体样本复测,这个并非是这次疫情中才发明的,是非常常规的大规模检测的策略,在医学统计入门中就有介绍的,抽样的代表性。
    但是这种策略虽然可以大幅度减少检测的量和检测试剂的消耗,但是并不能减少采样的次数和数量,因此,依然绕不开采样的耗材——拭子的供应问题,这个问题前面我已经讲了不少了,两个多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美国依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要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还需要全国的统一协调,不仅协调统一标准,还有试剂供应链,检测人员筛选标准,结果判定标准,数据提交标准等等各个方面的协调,而美国从一开始就乱,各种标准不一和信息不对等,抢试剂还要打架……一盘散沙,出来的数据质量也非常差,加上各地各州为了给reopen铺路,各种系统性地篡改数据,连Johns Hopkins大学都看不下去了,这几天在批评CDC的数据和统计的混乱。
  • s
    sunrisering
    穷叔,那您觉得,现在美国各种复工,那疫情会不会发生比较大的反弹呢?虽然现在美国数据还是不乐观,但比起比较高的时候,还是有缓和的。
  • s
    shi2513
    每一页都仔细看了
    时间真是检验很多事情
    这贴里看到很多
  • W
    Wade Zhao
    我认为这种事不会发生。年轻人自己不在乎,住的也宽敞,也许还不和老人住一起,但是你不可能或者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冒着传染给亲戚朋友的风险去复工的。

    还是那句话,穷死和病死,你是用人命去找平衡,还是国家替你做主找平衡。
  • p
    preplus
    没明白什么事不会发生?你说的选择,政府已经给他们做出选择了。
  • j
    jinseng
    说的太棒了!沉溺于各种数学建模的美国人就是光打嘴炮,不干实事,务虚而不就实,堪比明末党争。

    明朝亡于党争。
  • F
    FatBigMouse
    日本疫情也神了,坚决不测,坚决当鸵鸟,竟然昨天宣布所有的都道府县全部解封了。小崽子的网球,补课班,学下都要在6月初回复,完全不靠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