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穷叔答疑贴】我又来预测了,我觉得美国的处理会比想象的快和好

  • s
    sjfhipda
    回复1550#ps5845203344

    就是房产增值都算上也是不可能的,又不是所有地方都是房价n万的。只是抽检3w户的话,别说户均300w户均3000w都能算的出来,根本没啥意义。
  • p
    ps5845203344
    回复1552#sjfhipda

    看取样点了。
  • s
    smarttom
    6、7百美元一个月的水费也太贵了,你是天天用自动喷淋系统浇大草坪吗
  • g
    gamma
    怎么会撑不过,不是有失业救济金吗?
  • p
    pablozhang
    公众号的看看就好,公司给1000的补贴就不能拿450的州失业金,也没有600联邦的补贴。 保险公司现在流行的是给你返15%,不用保费想得美,不过可能加州有强制规定吧,医保更是不可能免。 iOS fly ~
  • d
    davidchiu
    有个兄弟说的非常对,的确是美国人不懂中国人,中国人也不懂美国人,各自在各自的世界里说各自的话。
  • c
    cccyer
    这两段说的你自己信吗?
  • m
    mj348


    历史性时刻
  • r
    recp
    美国贫富差距和中国差不多的。 iOS fly ~
  • d
    davidchiu
    第一个100万.不知道会不会到200万?
  • g
    guxu
    据说实际感染人数已过千万了。。。
  • a
    abigtreenj
    回复1562#guxu
    估计的就没法说了,

    美国下面准备大量检测了,是个好消息 iOS fly ~
  • 我本将心向明月
    上一个好消息是楼主在一楼发的,那时候纽约好像还没过万…
  • W
    Wade Zhao
    你别说,如果后者死亡率是前者的零头,治疗还免费,我宁愿选后者,我就是这么现实。

    可能疫情过了我选前者,那是过去的事,到时候再说。
  • 我是PM
    有的人啊,可能被保护得太好了,没有被感染的危险,吃饱了开始上帝视角。
  • q
    qjjwyc
    令人惊恐的一百万
  • 北方一老狼
    看海外网友的发帖,使我对国外真实的世界更了解了一点。
  • p
    preplus
    你是没看方方日记吧,也没看刚开始时铺天盖地对武汉F4的讨伐吧?没人蒙你的眼睛吧?
  • z
    zlion
    回复1570#preplus
    他是武汉封城的受苦者,所以会有感叹 iOS fly ~
  • g
    guchg
    特朗普的预测死亡人数水涨船高,一开始说死10万,现在发现10万好像离得不远,改口说220万。这要是再改口,问题是他还有机会再改口不
  • a
    amoour1999
    所以做得再差,只要社会各界可以批评就够了是吧?自由世界的十万死人就是自由世界的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 a
    aliar
    有些东西的确是需要多方面讨论的,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差,而且是非常差。但是有些东西其实是无需讨论的,譬如关于能不能喝杀毒剂。这个一看就知道不能喝,用不着去讨论。

    紧急关头,听专家的比听人民的更靠谱。
    武汉封城,如果不是政府一意决定,而是搞全民大讨论,武汉封不了,全国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政府不经方方讨论就封城,方方就把家属迁移到新加坡去,以表明对这个政策的不信任。所以现在武汉已经0确诊,新加坡现在还好多病人。也不知方方的亲属会不会再回来。
  • a
    aliar
    如果过千万,那其实说明死亡率并不高。现在开工复产,还是合理的。
  • 我本将心向明月
    真的上千万的话,医院早就崩溃了,但估计比百万这数字要大不少,毕竟检测的数量还是偏少。
  • 我本将心向明月
    十万怕是挡不住了。从特朗普的发炎看,可能社会承压也要到极限了,老百姓对他不再有耐心。
  • k
    kk123
    自己投票选出来的政府,含着泪也要支持到底
  • s
    stevenmao
    北京都已经降低卫生响应为二级了。。。
  • c
    coptiz
    回复3#preplus
    o iOS fly ~
  • g
    guyjoes
    今天看到Gilead发布了其抗病毒药物Remdesivir的临床试验达到主要临床终点好消息,股市马上就有了反应。

    这里提醒几点:
    1、这是Gilead单方面的消息,是否真的足够证明其有效性还是等子弹飞一会儿;
    2、之前有过中国临床试验由于方案设计中的缺陷(主要还是由于前期的研究基础比较弱),不得不设置的入排标准门槛很高,导致患者招募和入组困难,随着中国疫情的快速缓解,而成功地失败了,试验目前是中止状态,所以,美国的临床试验采用了适应性设计的临床方案大幅降低门槛和提高试验的灵活性;
    3、这个适应性设计的临床方案在全球180多个临床机构进行多中心的试验,虽然灵活性提高,可实施性增强,但是不像中国的双盲临床试验,这个是开放的临床试验,而且多中心,必然引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研究者等方面的偏倚,给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带来更多挑战,对于统计学家的要求非常高,结果也不是那么容易和快的,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可能还涉及与FDA的频繁沟通。

    总之,先别高兴得太早。
  • g
    guyjoes
    Gilead与Anthony Fauci的NIAID合作的另外一个双盲的临床试验才是真正应该关注的
  • f
    flyingmmb
    回复1583#guyjoes
    人民的希望终于迎来了曙光iOS fly ~
  • s
    snipefox
    回复1560#recp

    基尼系数两个很接近
  • 不知所谓x
    哦哦哦
  • 又是春天
    用脚投票啊HiPDA怪兽版
  • g
    guyjoes
    今天,Anthony Fauci对于在NIAID进行的Remdesivir临床试验进行了发布,不过这个应该不是试验总结,而是中期分析,分析结果与中国王辰院士和曹彬发布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不太一样,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其实出现这种差异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两个临床试验虽然都是III期临床试验,而且都是随机双盲对照试验(RCT),但是两者的设计是不同的,采用的临床终点指标也不同。

    美国NIAID的这个试验是采用了Adaptive design的,最大的好处是方案可以修改,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结果,最大的挑战是偏倚的控制和统计。

    从试验方案可以看出来,原来的研究的目的就是II期(其中包括POC概念验证试验,一般指有效性的早期探索),后来方案修改成为了III期,Fauci在进行中期分析的时候估计把II期临床试验的初衷又给“回忆”起来了,说:虽然31%的改善幅度不是很大,但是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结果。它表示瑞德西韦具有阻断新冠病毒(增殖)的能力。

    另外,就是样本量的修改,Adaptive design带来的统计学挑战,不得不加大样本量,最开始只是设计了394例,后来修改到800例;

    还有就是主要终点指标的放宽,最早设计的也是类似中国曹彬他们的试验,采用的7分的评估量表,后来应该是从曹彬他们初期的招募困难中吸取了教训,修改放宽,将康复标准放宽到只要满足很粗放的3个条件之一即可,并且评估期也由原来的15d放宽到29d…… 这样看来,Adaptive design方面中国确实还是有差距的,不过也可以看出明显的目的性,这是Adaptive design在解决一些可及性困境中的积极意义所在,这也是为什么Scott Gottlieb在其担任FDA局长期间大力推进Adaptive design的应用的原因。

    Fauci说的这句话听上去很鼓舞人心,但是本质上对于这个临床试验也是一种讽刺。之前我在分析中国曹彬教授做的那个Remdesivir的III期临床试验的时候就说过,前期研究基础太弱了,缺乏II期临床试验中的POC(Proof of Concept)试验和剂量探索,直接上III期是很勉强的。美国这次的临床试验也是III期临床试验,但是采用了Adaptive design,比中国试验要灵活,现在Fauci说的是其中期分析的结果,最重要的收获是这个III期临床试验完成了一个II期临床试验的早期就应该做的概念验证,就好比说孩子报名参加了一个高考辅导班,回到家里爸妈问有什么收获,回答是我总算把初中毕业考试难倒我的那道题目搞懂了……

    并不是说美国试验没有进步,至少把前面缺失的II期临床试验的课给补回来了一些,科学的事情是有其客观规律和要求的,不能揠苗助长,另外,采用了Adaptive design也反映出美国的临床试验设计方面的功力还是比较强的,中国也一直在学习。2月初,Gilead在准备开展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的时候,中国药监局的一位领导也曾经问我有什么看法,我当时的建议就提到了要更多地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考虑POC试验。

    我还是那句话,普通公众对于这类新药的消息不要听风就是雨,这个是需要时间积累和过程的。
  • q
    qin_1314
    大佬。。。。
  • p
    preplus
    明白了
  • z
    zgx8000
    论坛有真专家啊,好自豪
  • x
    xiaoouay
    划重点:药监局领导问我…
  • h
    huicai
    我来修改一下顺序:
    有些地方就算社会各界可以充分讨论应对措施,支持的反对的都能畅所欲言,政府必须直面公众解释政策的目的,但是还是做的很差。

    另一些地方既不需要说明制定政策的理由,也不允许赞美之外的声音,更不用考虑人民的实际需求,决策过程和科学依据都无从谈起,但是就是TM很快解决了疫情。
    作为普通人你想选哪个?
  • j
    jackwufan
    穷叔是真牛!
  • g
    guchg
    说的轻飘飘,真以为咱们就那么随意呢
  • s
    smarttom
    决策过程不科学的话,怎么可能很快解决疫情?
  • b
    bailala
    中囯整整两代精英阶层,或者自己留学欧美,或者自己孩子留学,并定居或者大量购置海外资产。这个社会基本面,这个统治集团的阶层基本面,几年几个月的宣传泡沫如果能够抹掉的。我们就更加自信了
  • g
    guyjoes
    今天,FDA已经对Gilead发出了针对Remdesivir用于COVID-19治疗的紧急使用授权信(EUA)。

    当然,这个不算是官方的法规批准(Approval)。
  • z
    zw555666
    回复1598#bailala

    你对中国了解太少了,去西方读书置业就是偏西方?思维太幼稚,中国人讲究知己知彼,这才是原因,屁股在哪?还是在国内,为啥?因为没有国内,哪里有去美国占资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