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魔都交通,随便聊聊~
- nApoleon衣食住行,每一样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生活基础,魔都的交通政策有些年没有更新了,上一次还只是增加了早晚高峰的时间跨度,而这一次,直接在白天将外牌拒之高架桥下,同时还宣布,明年的5月1日之后外牌将不得再进入内环(限时),就算还剩两天周末可以"侥幸",无疑,这为在上海生活却手里并没有沪牌的新上海人带来了不便,还是措手不及的不便~
新政执行之后,明显可以感受得到的变化是中午前后时分高架绿的,哪怕以往常年拥堵的南北高架都绿了,反之早晚高峰时分的交通更加拥挤了,于是有人开始寻思着,"怎么反而越来越堵了呢?".其实,新政之后原本生活在上海但依然坚持外牌错峰出行的新上海人,也被迫不得已换上了沪牌,从此,错峰出行变得不再是个约束,有了沪牌一样也能早晚正常时间打卡上班了,沪牌嘛,新能源买就送,又不要钱,管它有没有固充桩,管它快充还是换电体验是否过得去,生活必须先经历从无到有,有了之后才轮得到从有到优的升华,这样的结果,也就导致了早晚高峰的车辆变得更多,而中午前后畅通的高架路其实老百姓很难"享受"得到,除非...开个车回家吃饭吃完了再回到公司上班,以前这是痴人梦话,如今反而变成了可能...
再来说说城市的交通,城市交通一般可以分为公共交通和私有交通,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必然都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而非发展私有交通,也就有了类似71路甚至是直接"侵占"原有私有交通改为公共交通的规划,甚至南北向的第二条"71路"相信很快也要投入运营了,说道这里可能很多上海人都会骂71路,骂的大都是早晚开着私家车出行的机动车车主们,其实包括我自己,起初也会跟着骂几下,直到我真正体验过71路之后,那个不亚于地铁的快速性,但却又不需要上上下下走很多台阶(地铁)就能乘坐的便捷性,更别提5分钟以内必有车到时不时还能坐到座位等等,71路的体验其实非常好,只是,这个好的体验是基于破坏了私有交通之上的,这一点不可否认,但这一点也无可避免.
理解了ZF对于类似71路这样的决心,加上明年外牌不得进入内环这样即将执行的举措,很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就不难展望了,这里再一次必须要强调的是,任何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必然发展公共交通而非私有交通,这个觉悟和意识作为在上海开着私家车出行的我们必须要有,因为从今往后我们的体验只会,越来越差...我们交的税更多,我们堵的车更长,我们一块铁皮9W块,我们可能最后早晚开车出行上班通勤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还会高于公共交通出行...emmmmmm,自信点,还是去掉"可能"吧,因为最终共同交通的便捷性必然需要由私有交通的割让来实现,可以规划和利用的资源是相对固定的,私有交通有资格和公共交通抢夺有限的交通资源么?弄阿是,困扁头了?
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我能随便联想到的,除了体验之外比如使用成本上,随便YY一下,比如说上海的市区停车费将会是天文数字,进去内环内哪怕你是沪牌车辆也要ETC扣一次钱,甚至必须家住在内环内才能开车进出内环,等等,这些已在部分发达国家的发达城市正在执行中的规则都是我们可以了解得到和想象得出的,届时,我可能也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毕竟,更省钱更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旦成熟,谁都能享受得到的硬件和体验老百姓又何乐而不为呢?毕竟,公共交通才能为所有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市民带来相同的便捷性.
洋洋洒洒随便写一点自己的看法,不管你认同与否,城市的交通属于居住在城市里的所有市民,公共交通才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出行便捷的交通工具,还在开着私家车出行的同志们,且开且珍惜吧~ - alex_0011每个超大城市都要经历的大城市病,交通还仅仅只是一环。。。
- 我的女人是大佬前排第一,还是人太多,资源全国倾斜性太重了
- jetli正在魔都看病,车停酒店,外出滴滴
- kok002一年开车进一两次市区的乡下人表示影响不大,不过现在郊区也很堵
- 意盘不止用经济杠杆是最好的手段,也是最容易被骂的手段…
- 五岳老大,关键魔都的公共交通起码还需要100年才能赶上东京,现在就开始限制私有交通步子是不是迈的有点儿大?
- nApoleon你这"100年"就已经暴露了你的不成熟了...
第一我们干嘛要学日本?国情不同,城市规划更不同...
第二,日本自己用了100年变成现在这样的么?其实也不是...也就是战后快速发展的那些年,东京的电车和地铁都已经迟滞发展N多年了... - banana_cssx所以我这种浙江二线小城市住着的觉得特别心满意足
- 克肉揉和大禹治水一样,只有通才能解决问题,靠堵(限)是没用的。
- mcy9569超大型城市难以避免的,新加坡的用车方式(高额初始费+进城拥堵费)就是上海的明天
- nApoleon再有一点大家可以回忆一下:
10年前开着私家车出行的体验,但也是10年前公共交通出行的体验.
再和如今对比,显然已经,公共交通在进步,私有交通在...
所以,公共交通的扶持以及私有交通的取舍一直在演变,只不过细微的差异可能居住在上海的本地人并不以为然. - member210坐沪嘉专线1小时到上海不比两小时站着11号线还要换乘来的爽
- shuishi123小区里有很多车,平常基本不出门,全部停在小区里,包括我,只有周末才开出去。
- 999999超大型城市肯定是慢慢限制私家车,停车总是越来越贵越困难,不能说国家针对私家车,在没能利用空间飞行的时代,只能限制私家车提高公共运输效率,才能保证城市人口的有效转移。
- 弌?夜灬卟哭.超大城市未来肯定是公共交通的,开车将是绝对富人的选择,就看国内有没有这个勇气搞了。
- 切比雪夫确实是不管喜欢与否,政府都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出行。但是又无法放弃牌照,汽车产业各种税收带来的各项收入,以后可能的模式是鼓励你买车,但是最好停家里都别开,然后公共交通出行。
还有就是现在不光市区,郊区高峰时间也是堵的一塌糊涂,慢慢上涨的停车费加上油费保养保险各项开支,养辆车基本和养个娃差不多了。真的是且行且珍惜吧... - shuhanks堵车也堵了什么多年了,实话讲改变有些东西真的不光是靠时间
- Maxmillian哈哈哈哈哈哈哈
买了个大爷。 - ddjwd如果有地铁直达 我是不会开车的
但是上海太大了 有时候开车是刚需 比如接送小孩
其次我觉得上海控制私家车 设置条条框框是正常的
和美国控枪一样 有条例但最终还是有钱就能买到
上海有上汽集团 要是车子卖不出去会怎样?
我们这种空想家规划的路线和实际路线相差十万八千里
最后困难的都是无权无势无钱的群体
车开不起 地铁不到 公交几小时
有钱有势的出行坐公共交通?
坤扁头了 - hxyhys毕竟城市人口规模太大,我记得美帝的大城市人口800w就算挺多了,上海毕竟2500w人,公共交通在早高峰时间也是挺吓人。。。当然,我上班路线还没怎么受到车增多的影响。。。
- solarion看出来了,重点是要买个内环的房!
- iamghh71路记忆犹新,半夜不小心开到专用道,被摩托交警追着罚款,尼玛真敬业,大半夜还蹲点
- shuhanks国内大城市人口多有一个问题是都市区承载的功能太多了,当然现在已经有改变的趋势了,把居民区和大型商场移到远郊和卫星城,学校也外迁,都市区只保留高端业态和高级写字楼商业体,其实对所有人都比较好(除了地产商)
- SHSO现在的各种模式其实很难改变拥堵
觉得疏导的核心还是人口的迁移,毕竟土地就那么点
倒是希望高昂收费的时代早一些来,特大城市内的交通成本激增再带来其他生活成本激增,应该能有效减少人口流入
作为已经从帝都迁出去的人,非常希望城市能真的“快速便捷”起来 - TiAmo外牌不给进内环,这就是歧视。
- 神马是猪住奉贤 上班闵行,我觉得堵车10年内不会困扰我
- TiAmo内环的交通环境变好是牺牲了外牌人民体验来做到的,一边禁行一边给买车优惠,吃相真的是难看
- becoming2000万人口的成都的三环内现在已经是7*24的拥堵了,不限牌倒是真的,不知道何时会堵到挪都挪不动
- antonypapa内环内确实太堵了尤其周六日,走一次怕一次,限牌早晚高峰那些固定拥堵节点还是没办法解决的,这些节点希望能多想点办法优化。
- 冰雨寒雪公牌都23万了,接下来还会更高。
- smallfount家住外环边上的根本不敢考虑市区的工作....过去太糟心了。。。
- justiceczk随便聊聊都写这么多。。可以的。。
- member210别怕,下面还有沪R
- hxyhys沪c不能进外环,你和我说歧视外牌?
- BD7X就歧视了你又怎么样?
要不你也弄一个沪大牌。发牢骚没用努力挣钱买沪排才是唯一出路。
- justiceczk不过说实话,人生短短几十年,总是有办法的吧。。
按照一些人口报告,以目前的趋势来说,等我们都差不多入土了,中国的人口已经少一半了。
很多问题可能,也只是可能会看到不一样的变化吧。 - cache曼哈顿就是,停车动不动五十美元
香港也一样,限制你开车的是拥有成本和停车难度
与之对比强烈的是很多小城市,公共交通很少或者晚上五六点就停运了
人人开车,路上很少行人 - 冰雨寒雪崇明上沪R后,各郊区的沪R也快了
- 切比雪夫那是什么,,,原谅我没听过
我已经大牌上路了,只是觉得沪C起码应该升级到和外牌一个资格 - iamghh71路专用道是24小时不准进的,我他妈不知道,被交警蹲点了
- 挡不住了所以计划生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政策,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50年不动摇。人口降下去,就没这么多事情了。
- 冰雨寒雪钱到位了,运气需要爆棚
公牌的话当我没说 - chitunai穷人开不上四轮,求放宽两轮限制。电动车摩托车开开很开心,出行点对点。公共交通还是麻烦。
- ascari除了上海的主流城市都在歧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