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康熙字典》引爆繁簡之爭

  • 索尼来也
    233,我怎么断章取义了,我回去把原话找出来好不好,我找出来你是不是马上解释?

    可見簡化不一定是好事情,而很多看上去復雜的東西有時候反而更容易理解,在我看來繁體字就是一個例子

    请不要让我在贴一遍,谢谢

    [本帖最后由 索尼来也 于 2008-5-20 17:40 编辑]
  • 索尼来也
    你那个达尔文的例子想说明什么?可否再说清楚一些?
  • G
    Gtoyo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

    繁體類:
    發:在帳篷里,拿著弓的人;(“發”號施令的人)
    髮:頭上長長的一條條的東東;
    義:以羊祭祀,結拜;圣經式的解讀是把羊高舉過頭(獻給上帝)
    聖;口耳相傳的“主”;
    飛:帶著翅膀升上天空;
    車:古代“車”的象形;
    闇:門里傳來的聲音(因為太黑,只聽見聲音);
    協:拿刀在竹竿(旗桿)下集合;
    鳳:戴著冠的鳥;


    簡體類:
    发:朋友头上的两根毛?还有一个意思怎么解释?
    义;叉上的一点?
    圣:又土?
    飞:这是什么?有翅膀的小虫?
    车:看不懂;
    暗:日立日?
    协:旗桿下的办事处?
    凤:有皮的又?

  • 我要玩游戏
    对于完全不认识这些字的人,看到前者比后者能更容词猜出意思?对于认识这些字的人,看到前者会比看到后者更容易在脑中想出这个词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对于现代汉语,不管是繁体还是简体,象形部分已经完全抽象符号化了,仅仅靠字型猜测意思是几乎不可能的。
    你对你举的字的解释是在你认识这些字的前提下得到的,比如对于不认识聖这个字但知道耳,口,主的人依然无法让他们猜出聖的意思。所以我认为现在汉语表意的部分主要体现在形声字中形的部分,比如你可能不知道“清”这个字的意思,但是看到三点水,你会知道是和水有关的。又比如崎同山有关,琪同皇帝有关。如果简体字中有那些字改变了这个结构,那么我可以认同这些简体字简化的不科学。否则我无法认同你的观点。
  • G
    Gtoyo
    在猜字意上,個人的造化仍然起到很大的決定性作用,但是這不能否定繁體字在表意上的作用,到底有多少人能“耳、口、主”三個字來猜到“聖”這個字的意思只能通過統計學的方法去證明,所以現在暫且不提。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提出來的,那就是猜測本身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而作為思考的線索,“耳、口、主”顯然比“又、土”更容易得出真確的答案。。。。。。。。。
  • O
    OpEth
    为什么非要猜字的意思?如你所言,要经过训练才能猜得对,但是经过训练后,这个人已经可以认识很多字了,通过上下文猜出个别不认识的字比通过偏旁部首来猜更容易得多,所以你的这个理由纯属多余。。。。。
  • 我要玩游戏
    怎么看都觉得很搞笑。
    耳口主和聖根本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当然又土也没有。而且那个什么口耳相传主是因为你知道聖这个字的意思臆测的)。我实在看不出这两个猜出的可能性在哪儿。
  • d
    doomking
    所谓字根本来就是辅助记忆的手段,达到一定认知程度后字根就可以抛弃了,英文中纯靠词根也会导致很多单词理解错误。
    如果你是要证明繁体字的字根更有助于人学习记忆汉字,那你就败了。
  • 我要玩游戏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简体字中有很多更能体现字意和字音,比如众(眾),泪(淚),灭(滅)和异(異),那我是不是可以说简体字比繁体字更好理解?
  • R
    Rudy
    12点阵及其以下的繁体字,眼睛容易疲劳
    恰好12点阵的字体应用在大量数码设备里。
  • G
    Gtoyo
    其實我認為表音才是好的解決方法,表意的文字本來就應該作為文化的學習資料來保存,而不是對其進行再次的簡化,只有完全表音的文字才是最好普及的,最有助于記憶的。。。。。。。。
  • O
    OpEth
    你觉得日文很好学么?
  • 我要玩游戏
    排个队,你觉得韩文很好学么?
  • l
    literry1
    我要高呼“甲骨文才是正统!!!要全面恢复甲骨文的使用!!!!!”


  • l
    literry1
    继续排队,你以为德语很好学吗?
  • G
    Gtoyo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語法。。。。。。。。
  • G
    Gtoyo
    在我看來拼音化不見得是壞事兒,但是不嚴謹的簡化肯定不是好事兒。。。。。。。
  • G
    Gtoyo
    先進的表意不但可以讓人讀懂,還能讓人了解文字背后的歷史和文化。。。。。。
  • 北平孤儿
    帮助中国大幅度消除了文盲。文字最重要的是承载作用。受众广泛才有存在价值。从这点上来说,简体字是空前的成功。
  • 骨软症
    看来学繁体字的好处是不用查字典。

    了解文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字都不认识还怎么了解?口耳相传吗?那还要文字做啥?
  • 级替四
    我第一次大量阅读繁体字是《笑傲江湖》,5本,而且是竖排,从右往左。

    看完后再看课本反而不习惯了,而且奇怪的是,这套书借给别的同学看过后,也一致有这样的反映。
  • 骨软症
    俺看完繁体字的小说后,感觉就是:比起看简体字,这更费眼睛
  • G
    Gtoyo
    眾:又寫作“衆”,過去有大事情都是要祭血的(后來改祭酒了,就成了“眾”),而“乑 ”意指一群人站在一起的狀態;
    淚:受委屈的時候流出的(淚)水;戾:轉屋子里狗洞時的狀態;
    滅:象形文字,一個人全副武裝的要去干什么呢?這個字在象形的同時還留了”水火“的伏筆;
    異:爭同一塊田地,那是已經有分歧了。

    众:仨人;
    泪:眼里的水;
    灭:把火蓋上,只能解釋一重意思;
    异:架子上的蛇?

  • h
    hsykkff
  • G
    Gtoyo
    人很容易由于習慣性的做某些事情而產生思維定式,你說的就屬于這種情況。。。。。。。

    [本帖最后由 Gtoyo 于 2008-5-21 02:27 编辑]
  • h
    hsykkff
    突然间很想学繁体字
  • G
    Gtoyo
    學吧,多了解點中華的文化是不會有害處的。。。。。。
  • 我要玩游戏
    从你之前举的圣的例子,我也可以说,明显后者比前者更容易猜出意思。至于你说文化传承,我只能说,你除了证明了繁体更继承传统文化,根本没有证明到繁体比简体更容易理解。
    在没有此语言基础的情况下,猜测词义是毫无意义和可能性的。文字在精力学习后,辨认文字在脑中是种反射而不是分析。就像你不可能用词根猜出英语单词的意思一样。而你所说的文化传承的部分,也需要根据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繁体也是简化过后的产物,如果为了传统而保留古字,繁体也不会存在。在使用汉字的国家里,日本汉字也经历了简化,而唯一坚持古汉字不简化的韩国,现在已经看不到汉字的踪影了。

    刚刚发现原来众的写法源自甲骨文

    [本帖最后由 我要玩游戏 于 2008-5-21 13:02 编辑]
  • G
    Gtoyo
    單純依靠腦袋里的放射是無法識別超大量的詞匯的,基于造字規律的推測仍然是非常有意義的的,而造字的字根倒是很適合條件反射。
    英語系的學生學字根不但是為了猜到單詞的意思,同時也是為了能更深層的了解單詞的內在含義,其實相對于中文,英文單純的構成是非常規律化的,只不過這種規律對于初級的學生來說還是太過于復雜,一個同時高度表音表意文字的造詞規律肯定是復雜的,對字根的積累要求更是到了極高的程度,但是這并不影響一個有充分積累的人通過這種規律去拓寬其詞匯量。
    日本對漢字的簡化是非常有限的,相對于漢字簡化,其拼音化道路走的卻是瀟瀟灑灑,但是日本并沒有放棄漢字,在充分拼音化的同時,漢字的使用仍然非常普遍,而且整個日本社會仍然以懂得書寫和使用大量漢字為榮,而漢字已經成為個人文化水平的象征,只要是可以不使用假名的,日本人都會使用漢字來書寫,幾乎只有小學生才會寫那些完全是假名的文章。
    很日本的情況相反,韓國在拼音化的道路上走得是一條全盤不使用漢字的較激進道路,近年來雖然有不少學者提倡恢復使用漢字,但是效果似乎不太好。
  • G
    Gtoyo
    漢字的演變道路是曲折的,現在要完全取消簡化字是不可能也是沒有必要的,但是希望政府能夠盡量促進繁體字的適當推廣,避免文化流失。
  • l
    liuyicheng
    文化流失?这你就错了。从大禹(他之前的神话时代完全不可靠)到秦朝征服六国,有多少文化流失?

    秦为了统一大业,毁了多少六国的文化?

    楚汉相争,又毁了多少秦的心血?

    曹魏废汉、司马杀曹、五胡乱华,这又多少文化消失?

    佛教对中原文化的冲击怎么能不算?道教对原始信仰的毁灭又怎能不算?

    简单的龙这种神话怪兽的转变,就能看出汉代和汉代以前的文化基本流失光了,估计到唐朝就没有了。
  • O
    OpEth
    233,喷了。。。。。

    文字不过是文化的载体而已,文字的改变根本不会造成所谓的文化流失。。。。。

    而且即便真的流失了又如何?
  • l
    liuyicheng
    实际上,如果不是考古的存在,人们对古人的认识不会比神话传说多多少。

    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翻山越岭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探索,我们完全不能判断公元1000年以前的东西的真伪,别说更早的公元前时代了。
  • l
    literry1
    你那点历史文化常识,是盯着方块字自己悟出来的?
    还是老师、书本上学来的?
  • l
    literry1
    建议你看看甲骨文,或者象形文字,
    保证比繁体字还“象形”,还能“传承”。
    抛弃繁体字吧,甲骨文才能代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D
  • l
    literry1
    本来文字就是工具,怎么习惯怎么用。
  • G
    Gtoyo
    一塊錢的泡面和兩塊錢的泡面都是泡面,男女廁說的馬桶都是馬桶,你的看法不能代表別人的看法。。。。
  • G
    Gtoyo
    你被小偷扒過一次錢包后再看見小偷是不是就應該把錢包給他呢?“龍”這個字只是一個例子,而且這個例子也不是我舉的。
  • G
    Gtoyo
    你的肉體也只是你生命的載體,沒有了肉體你的生命在哪里?況且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你可以不珍惜讓其隨便流失,但是你不珍惜的東西不代表別人不可以珍惜。。。。。
  • G
    Gtoyo
    有時間的話我自然會學習,但是我是不會拋棄原來的所學。。。。。。。。。
  • f
    fuckmic
    这不可以用于简体字和繁体字之间吗?
  • 我要玩游戏
    照你这么说康熙词典里数以万计的古字生僻词都不需要翻阅古籍进行考察了,也不用从上下文推了,直接猜测好了。希望你看到新的汉字都可以顺利推测出意思而不用去查字典。
    还是那句话,为了文化传承而不考虑世俗的使用,繁体字也不会存在。
    这里没人否定繁体字,这里战的关键是繁体字在世间使用比起简体是不是利大于弊。从沟通和书写来看,我实在看不出繁体字的利在何处。至于饱含传统文化这点来看,除了对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对大众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英语为了维持传统,光动变位名词变格就足够阻止它成为世界上流通最广的语言。
  • l
    literry1
    也请你找一个从出现开始就没有变化过的现存的语种吧。
  • l
    literry1
    等你学会了,
    你会用甲骨文和我们交流吗
  • l
    liuyicheng
    我们应该大步向前发展,而不是莫名其妙的回顾过去。

    如此遥远的过去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古人倾尽全力建造了长城,我们今天用不了1年就能修完。
    古人费尽心思思考天上有什么,我们今天直接上去探索。

    “在汉朝,天天喝酒的叫做纸醉金迷的贵族生活。在今天,天天喝酒得叫做酒鬼。”
  • G
    Gtoyo
    &pid1: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没有东西是万能的,我可没有说过“不需要翻阅古籍进行考察”、“直接猜测”?
    2:还有就是我压根儿就没有跟你战什么“繁体字在世间使用比起简体是不是利大于弊”,而且这种伪命题有战的意义吗?你已经严重跑题了。

  • G
    Gtoyo
    又没有人让你抛弃简体字,不看贴就回帖是严重的坏习惯。。。。。。。。
  • G
    Gtoyo
    &ptid我只是想委婉的告诉你,你说的“本来文字就是工具,怎么习惯怎么用”只是你的看法而已,不要把他当作里说当然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