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本就可以考虑无视营销的影响,当个快乐的延迟玩家嘛

  • 9
    920619lqy
    这股大家都在做什么你为什么不做的风气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前些日子岛国那边还有大家都看了鬼灭之刃你怎么没看过的类似情况…
  • J
    Jtyt
    所以还是求epic多买独占,这样就能顺理成章的当延迟玩家了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G
    Gesterben、LK
    总有一种“喜欢玩游戏的人是不太多的”这样一种感觉

    有的人拿游戏社交,有的人拿游戏消磨时间
    有的人喜欢预购,有的人喜欢+1

    我买游戏一般都带着支持厂商这一层想法的,因为好友不差钱买游戏不心疼
    对战游戏也不是首发就好,中期游戏开始打折了再入坑就行,关键还是网络,搞不好还是得加群

    理性消费其实也挺难的,有时候买来只是想要一种拥有感
    你光是为了玩不一定要买啊,又有多少游戏打完了会隔一年再打,我以为我挺喜欢马里奥3D世界这款游戏了,结果一看时间就打了一百小时,这移植了还想买呢

    买游戏是病,得治
  • n
    nemesia
    游戏体验本来就和游戏本身的口碑ip网络平台舆论表现有很大关系,满足感有很大的“自我**”的成分。游戏本身也都有高点有低点,火爆、口碑好等等场外因素能很好的帮助玩家克服游戏的低点。
  • G
    Guildenstern
    今年我打通30多个游戏,只入了两个游戏的首发。

    ----发送自STAGE1 App for Android.
  • a
    afer
    实不相瞒,孤岛惊魂5之后,我选择云通关,发现结尾没屎再去打一次。

    这口屎让我严重PTSD。

    —— 来自 Xiaomi Mi 10,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4.3
  • b
    bingo0716
    自己近两年都是预购游戏的毛病被奇迹2治好了,感觉以前延迟游戏确实要快乐很多,玩的都是大家大浪淘沙的精品,而不是这些被资本挟持的媒体吹嘘的狗屎。
  • u
    utotqe
    看到标题想了想去年这个时候发了什么游戏,想不起来了
  • 雾wu
    s1就这样,在其他论坛再正常不过的话放这里来都有可能被当做钓鱼/洗地/巨魔,立场要先于内容……
  • 黑兽
    你认为其他论坛再正常不过的话实际上就不是钓鱼/洗地/巨魔?是否过于天真了啊
  • f
    fuochai
    一直就是……不仅有骨折而且还能轻松带动
    很多游戏即使放在现在也非常优秀了
  • L
    Limpidity
    我就是不太所谓是否首发,想玩哪个玩哪个
    但确实延后一点有点体验会不太一样,一个是版本更迭变动带来的感受变化过程,这个算小问题
    麻烦的是有些老游戏当时有划时代意义,现在已经成为教科书式惯例了,导致补起来反而有点尴尬
  • 黄字
    等我明年再买加雷利亚的魔女旅团怕不是日本一都已经破产了。不是说我的这几毛钱多管用。大家都这样生意就不用做了。楼主自己公司做生意跟客人说你等一年后再来买的?
  • d
    double8
    楼上说的好像2077没延期没赶工似的……关键延期赶工了还有一大堆bug,楼上自己公司就是出这种产品的?
  • 林漠俪
    我经常游戏首发,但是放两三年才玩关键是平时太忙没什么时间,又不想牺牲睡眠,而且有时候打着打着就想去玩另一个游戏了。今年谈得上首发跟着讨论的好像就动森、十三机兵(中文版)、ff7re、创轨,其他的都有延迟。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黑夜守望者
    我就是游戏出很久才玩的,除了要注意不被剧透之外,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和大家一起讨论,有什么想法想讨论又不敢挖坟,只能憋着
  • 在人间流浪
    延迟五年玩,说的就是我了,个人时间不够加上社交倦怠心理,几乎很少首发玩了。
  • 彩虹肥宅
    你体验不到无限九十九,九十九凶陀螺,还有最强版本的绝境九十九。

    —— 来自 Xiaomi MI 6, Android 9上的S1Next-鹅版v2.4.3
  • 伊藤润一
    一年太长了,半年吧。比如ubi之流应该已经骨折了。买了不亏
  • U
    UmarIbnLaAhad
    现在后续补丁太多了,每个版本之间的体验可能天差地远,我现在就后悔错过了魂3太阳特大剑那段时期
  • N
    Narrative
    我一直都是这样,不过一年有点太长了,一般都是3-4个月后我再看主流评价买游戏
  • 缺德猫
    扯JB淡,成天挂论坛的玩家装轻度玩家是吧。
  • 结夜野棠.
    还有个问题我看没人说:
    很多游戏的特典和限定版,你等一年就买不到了
  • 原来如此
    总觉得在论坛灌这种鸡汤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不说别的,不凑首发,延迟时间各不相同,没讨论热度,那论坛发帖都是装x灌鸡汤?上游戏论坛的谁不知道想要什么。赶首发混同温层最大化游戏体验就是有些人的方式。我大体是个延迟型,有时候会故意等热度过了,但从没想过创个延迟教,来论坛传教

    -- 来自 有消息提醒的 Stage1官方 Android客户端
  • 巨魔已被忠诚
    来玩佛系养生的warframe,只要不追最新版本的屑,就能过的很快乐。
  • L
    Lunamos
    不,延迟是latency,重度/轻度是throughput,很经典的关系了。

    比如一辆装满了(存储着数据)的硬盘跑在高速公路上的货车,同时拥有巨大的throughput和极高的latency。
  • L
    Lunamos
    从实用角度看,如果真的有“延迟教”和“延迟”社区,对确实践行这种方式的人倒是挺有帮助的。比如/r/patientgamers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延迟玩家的社交参与感,形成了一种“延迟同温层”。
    最后两段也提到了,这是从普遍的互联网现象出发的有感而发,游戏的营销也只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态度而不需要成为准则就已经有意义了。
    而且不太能理解你所说的特别目的是什么,也很好奇鸡汤的定义。打开游戏区首页,每一个主题帖的楼主发的贴都有相应目的吧,巨魔,分享,有感而发,讨论……
  • I
    Ichihatsu
    当延迟久了感觉游戏也就那样 以前首发了还能一口气通关 这两年没时间玩的看了眼评价也没啥值得买的 但像GTA6滚6星空辐射野炊2这种要出又绝对忍不住首发 大概要完全断了社交网络吧
  • l
    leystage
    我挺同意的,我现在就基本都在玩上市一两年的经过检验的游戏,遇雷率低很多
  • 洗刷刷
    我就是这么玩的,除了极少量原价首发,绝大部分游戏都是打折价买的。
  • u
    u2deack
    DOOM永恒的主机版我都没买延时到了NS版出了就立马买 然而人家都进XGP了 哈哈
  • C
    Chia
    只能说是一种方式。
    冷静下来回顾一年所玩之时,没有了首发的热忱。结论是往往只有一两部真的值得玩。

    说到底玩游戏不是理性投资,兴趣本就需要一点超过的热情。业内除外
  • p
    pf67
    就说泥潭唯一指定jrpg,发售时的那一个月,大家都在探索一起攻略,那段体验也是非常棒的。
    如果是发售半年之后就体会不到了。

    当然,对于大部分你不是特别感兴趣的游戏来说,延迟买从省钱的角度看,当然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反过来看,单机游戏花不了几文钱,就算买错了,很多时候也就是个心里障碍而已。

    —— 来自 OPPO PCLM10, Android 10上的S1Next-鹅版v2.4.1
  • t
    titians
    只玩会免
  • J
    JohannJ
    个人感觉有了一定阅历和审美倾向之后好像自然而然就成了延迟玩家了,什么游戏入首发也大概率能避雷。
  • P
    Patlain
    博爱不挑食什么都玩的人其实不适合当延迟玩家,因为只要上网一天就会有剧透、体验席卷而来,要说完全不影响自己游玩是很难的,该首发还是要首发,跟着全网一起狂欢也是很有乐趣的。
    爱发言的人也是很难当延迟玩家的,因为讨论越深撕逼越多越会想去玩/云。
    那么延迟玩家适合谁当呢?钟情于几种类型或几个系列的游戏,同时又对其它游戏抱有一定兴趣和有一定了解,善于自己找乐子的玩家。自己喜欢的自然会尽量早玩,其它游戏因为有兴趣也会持续关注有一定理解而对他人的评价更有判断力,在合适的时机(游戏价格、硬件、空闲)会入手体验。通俗的说,就是不爱发言的“半桶水”。
    怕有人误会,我先讲明一下这里的半桶水其实并没有贬义,各式各类的电子游戏发展到今天其复杂程度已经超过很多人接受的界限了,在这种大环境下能有半桶水都算是不错的了
  • s
    suoleisita
    看楼里一部分人的反应,感觉人类并不需要独立人格,离了社交性游戏都不是游戏了,太厉害了
  • 孤蜀安安
    别说延迟了,我最近都开始转型retro game了。天天研究彩监和fpga模拟
  • 孤蜀安安
    是的,开不开弹幕其实完全是两种乐趣,各有各的好。其实对于真爱的视频,应该第一遍不开弹幕,二刷开弹幕,才能最大化娱乐体验
  • 燕龙
    我一直都是这么玩的,等个1到2年,游戏完善的差不多了,dlc也出的差不多了再玩,体验会好太多。本身平时玩游戏的时间就没那么多,没必要非得玩最新的。
  • 秘银mithril
    除了塞尔达和怪物猎人
    其他游戏我都是排着队慢慢玩的,就这俩可以插队
  • r
    raii
    除了GaaS以外可以对大厂制作这么做,但是小厂还是别迟疑,不买不玩不反馈就看不到下一作
    另一方面,多利用会员订阅制也可以说就是在延迟游戏,等于是平台方提供一个延迟游戏库给消费者了
  • P
    Pingbeici
    老实说,除了个别游戏系列以外,我就是所谓的延迟玩家。
    当然这其实也是被动成为的,毕竟我经常提醒自己还有很多没看的书、没打的游戏、没看的动画和电影等等,但通常最实际的问题就是——三四百块钱说便宜也真的不便宜了。
    有时候玩老游戏时也会在想,如果我是游戏发售那年玩到的,没有媒体、营销的提前轰炸,没有网路社区的讨论,那么我会对这些游戏感到多么的新奇,也许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新奇吧。而这些将在今后的岁月里从那时到这时的游戏,要比我想象的更加新奇、更多的进入我的沉思之中。
    但很可惜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当我学会玩游戏时,已经有了互联网,又即将拥有更多的媒体,用新奇的消息击碎了新奇的游戏,当我进入到游戏的主界面时,我已经提前了解了这款游戏,他所能给我带来的新奇,是在我预料之下的新奇。还真是讽刺。
    活在资讯饱和的年代,真是有够悲惨。
  • m
    makece
    我要守护游戏行业,一年后游戏永降了怎么办,一想到我送给开发者的钱变少了我就心如刀割,必须首发
  • 黑夜守望者
    永降了买两份啊,除非游戏公司倒闭了永远不缺送钱手段
  • 噗呸破屁诚
    社交性之类的不谈,毕竟这些因人而异忍忍都能过去。但是剧透这方面蛮要命我现在玩游戏可能相对不会受到社交网络剧透只有一些高质量的文字avg,而这种也只是相对没被剧透,因为我还是会知道类似“玩下去一定会很好玩”“转折非常精彩”这类算不上剧透的剧透,其实也是对游戏有不少影响的,同时这些东西还是只要接触互联网就不可避的问题。这时候反而怀念高中两周回一次家,只能短暂的一天半全拿来打游戏的时候,那时候哪里有空官社交媒体上的流言蜚语
  • S
    Sabbah
    建议直接整理社交媒体账号关注列表,

    至少我的关注列表里不会出现直接把有影响信息发送到我脸上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