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机甲讨论专楼-7.3信息更新

  • a
    arx-7
    微博看到官方半夜更新…之前不是很硬汉 突然就软了还有点不适应所以对staff来说维持一个高傲的态度比较重要 哪怕已经在改了也要steam说一句我们游戏就是不适合双摇杆
    傲娇什么的突然有点萌了

    -- 来自 能搜索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セト
    几个程序员。。
    这公司程序员都论几了吗
    单摇杆我前面也说没啥也习惯了
    但对战按键不能改我还是继续鼠标吧

    -- 来自 能看大图的 Stage1官方 iOS客户端
  • 雪落白夜
    一开始以为防御没用 后来打红毛的猩红烈焰发现防御都不用掉血 站着就把他吊打了
  • H
    Hidewhite
    试了下双摇杆的这个,更加不方便吧。尤其是要用冲刺转身格斗,操作起来很麻烦啊。

    仅对单人模式考虑:
    这游戏的射击多数都属于点射,没有火力覆盖,加上弹药限制,对射击精度要求高。但单纯的站桩射击这个玩的模式操作性一般。尤其机体配备的射击武器相当有限。
    近战格斗感觉是在空中特别难控制。机甲游戏为了表现机体的特点,跳跃跟一般的横轴动作游戏的人物特性差别很大。这游戏里的跳跃功能基本上没卵用,起跳慢高度极低,主要是个起飞动画的作用。悬浮和空中自由移动才是这个游戏的跳跃键的功能。冲刺键有极大的位移能力和应变能力,但方向距离控制比一般的人物型跳跃难(后者自由落体,而且无成本),格斗的攻击范围很小,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方向修正很弱(我觉得这是为了多人模式的平衡考虑做成这样的,格斗有强硬直但难命中的特点,而且格斗消耗能量更加限制了使用)。但在单人模式里,这套东西就不那么有趣了。我在多人的训练关(为啥单人模式没个测试的)试了下打高平台想要冲刺跳背后接格斗偏出几率很高(也许练多了能习惯后提高吧)。bladr sky里解决冲刺功能是直接锁定对象解决的,不过它的应用环境是更宽大范围的平面。跟横版卷轴这个非常窄小的环境不不一样,大概没什么参考价值。


    简单来说,全方向的冲刺键看上去全能,但对玩家来说,方位的预判上比常规型跳跃困难。常规跳跃(有固定轨迹)里对落地和高度这两项在感觉上比这种冲刺型好很多。这点在关卡天空树那里跳平台比较明显,使用冲刺键冲的时候方位感很差,对自己的落点特别没感觉。而这种特性和近战技能搭配,抓空中目标就比较困难,打不同平台的敌人就变得非要先跳到平台上再输出的过程,而不是起跳直接一个近战攻击冲刺过去。
    ——————————————————————————
    我傻逼了,这游戏的近战冲刺方向是用左摇杆控制的。被以前游戏习惯限制了没注意到
  • p
    pandaman7777
    5-1世界树这平台跳跃,疯狂摔死
  • w
    w30of
    这回牛逼了
  • 蓝雉
    格斗机还是单摇杆顺手,还有秃鹫这种
  • 忧郁的lc
    我X! 这么快发双摇杆补丁了!
    看来是真献祭肝出来了!
  • z
    zhfatwork
    我给列个操作修改清单得了,基于PS4版,原则是尽可能小改变现有的设置,

    一,功能性操作修改
    1,快速连按防御键两次立刻上弹,主武器副武器都同时上弹。
    2,接近攻击简化为一个键,另一种接近攻击用接近攻击+防御同时按发动。。
    以上两点无需增加新按键,并解放出一个按键。

    二,追加新操作设置
    1,两个模拟摇杆以外的所有键位可以自由设置。
    2,增加固定射击方向功能键供游戏者自行设置于任何按键上。
    3,增加主武器副武器同步射击选项,用On/Off菜单给与选择,On状态下主武器开火键联动副武器开火。
    4,增加主武器键按住固定射击方向功能的选项,用On/Off菜单给与选择。
    5,右侧模拟摇杆可以调整射击方向和自机转向,自机射击方向和转向优先级右模拟摇杆高于左模拟摇杆。


    你们谁和制作组有联系交给他们照着改就行了。
  • p
    pandaman7777
    打完乳摇舰队射爆关,后面还是挺香的,不过貌似一共就8关快结束了啊

    其实这个团队那么懂萝卜和钢之魂,这类题材最为喜闻乐见的换机/强化桥段就只体现在强化槽上这点也是让人蛋疼的,美术资源问题哪怕在原版雷暴基础上做个背包外骨骼啥的外观有点变化都好呀
  • 蓝雉
    本来众筹时有主角机的重火力装和近战装,现在看来没精力做了,只有高机动装保留了,但也只是个外观
  • 蓝雉
    好像有人不知为啥获得了最后一章里那个特装台风,这机体还能分别向前后射击,有点酷啊




    顺便这驾驶员居然是女的


    更新:好吧,原来这人就是那个众筹玩家,难怪了
  • p
    peipei6955
    ……原来是女人,真没看出来
  • p
    pandaman7777
    单人模式通关打卡,最后还被脱出关卡弄死5、6次

    然后试了试乱斗卡得厉害,基本封盘了,看后续单人模式能不能换机用吧
  • 忧郁的lc
    今天试了下新出的双摇杆,果然如我之前猜测的一样,某些操作会出现C手的情况
    这大概就是制作组之前实验了很久最终放弃的原因吧

    现在已经基本习惯单摇杆了, 理论上如果习惯C手也许可以更牛B?
    不过老年人还是单摇杆就好了,我觉得单摇杆已经足够灵活了
    等真被双摇杆玩家暴打了再说吧
  • 忧郁的lc
    这个是众筹才有的机体吗?羡慕
  • 蓝雉
    官方说这些机体后面会开放使用
  • 葛雷新
    难度真高啊,3-4的BOSS都是靠作弊才过的
  • 葛雷新
    这游戏能增加个图鉴模式就好了。敌人的机甲种类挺多挺有趣的,话说众筹版的有一档还有画册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货呢?
  • 忧郁的lc
    这众筹机的火力猛!马上用了起来

    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众筹机可以用?
  • 蓝雉
    设定集是电子版的
    官方之前的采访里说单人模式里出现的机体大约50多种,很多稍微调试下就能进多人,众筹大佬也说等平衡调好后就会开放给大家,现在用码就是提前爽爽
  • 蓝雉
    52451690 旋风格雷姆
    34292714 定制丧钟

    目前有这么几个是已经有人分享的
  • 葛雷新
    这个码怎么用啊?
  • 蓝雉
    游戏设置里按o
  • 忧郁的lc
    在主界面的设置里,点三角有个“兑换xx码”
  • 葛雷新
    话说想求购一下电子版的设定集
  • 蓝雉
    设定集还没发货,到时候应该有人分享的
  • p
    pinkneko
    等2V2规则的模式。
  • p
    peipei6955
    大佬,不会吧,我觉得除了最终boss,整体难度比重装机兵瓦尔肯低啊!主要是自机非常灵活,枪械指向非常快,游击战很舒服。
  • H
    Humpy
    单人模式通关了……

    剧情演出、美术音乐都很不错,关卡设计老实说我觉得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而且关卡丰富性很高,潜入、歼灭、防卫、MA横版射击、战舰关、强制横版卷轴、脱出关等等基本能想到的利用横版能做到的2D机器人ACT关卡类型都齐了。

    但是还是觉得操作性别扭,即使现在可以修改键位也还是有这个感觉,也许和我用键鼠有关吧,等什么时候再试试用手柄玩的感觉好了……

    多人模式暂时还不想碰,单人模式后期我都用DD装备了= =
  • 葛雷新
    多人模式乱斗--其实还是挺好玩的,等级上去了还会解锁新机体。
  • 葛雷新
    大概操作还没完全吃透,然后换单时间有点长。。有时候敌人一多就慌了。。然后一关其实挺长的,要是每个小关之间能断点存档就好了--
  • p
    peipei6955
    有些关卡确实长了点,地图本身很简单,也没啥有用的换机、升级、搜集要素,所以打到后面有点枯燥。要是能搞成前线任务枪之危机那种模式就好了。
  • 若菜
    有台只能本地多人和测试用的隐藏机体,在选多人或者单人的菜单界面,按 L1 R1 L1 R1 OPTION 方块 , 就能解锁,800的战斗力,xbox手柄对应找键位就行,输入成功有提示音的,建议方块按俩下
  • 忧郁的lc
    今天晚上妖孽频出啊。。。谁总结下现在有几台彩弹(众筹?)机体了?

    我又碰上2台没见过的
  • L
    LrGsite
    我操,还能开凤凰号的
  • P
    PLANETDANCE
    一炸一座城,占轨道站,灭舰队,这算哪门子的恐怖分子
  • 妄想系同盟
    这么多机甲和众筹者,不开个图鉴可惜了
  • L
    LrGsite
    "被重力束缚的灵魂呐"
  • D
    Deay店长
    大乱斗3分钟一把,不知不觉就玩了两个小时。操作越发娴熟,机动战对枪其实蛮带感的
  • 葛雷新
    第四关打那个合体BOSS,第一阶段那个地上跑车HP打完了还会喊出:“为啥不动”~太逗了
  • 蓝雉
    上校的机体狙击模式能停留在空中,还能喷射位移,太强了,可惜被击坠没有台词
  • 葛雷新
    目前汇总更新了下一些信息在顶楼
  • 妄想系同盟
    感谢大佬,pc版已测试成功,对应xbox手柄:LB RB LB RB START X
  • a
    ambigous
    有点帅,想入
  • z
    zhfatwork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剧情是小势力的反派搞事情挑拨地球火星关系挑起战争什么的。

    后来玩着发现这组织兵力财力深不见底,最后还有Star Trek里的大杀器采矿船(笑)
  • 蓝雉
    红毛机体和最终boss机都有羊肉系统,明显是有个类似阿纳海姆的缺德公司
  • z
    zhfatwork
    周末抽时间打通了,简单总结下。


    难度:这游戏的难度在同类中(2D机器人射击)不算高,主要是自机运动性能非常高,可以空中Dash,Dash中可以任意变向,接近攻击也可以当Dash用。并且回复手段比较多,早期关卡修理站很多,也可以拾取修理道具酌情使用。但如果只玩过具备大量自动化操作的近代机器人游戏的人可能会觉得有难度。

    画面:美术没的说,作为濒危游戏类型(上一个此类游戏是2013年的GunHound),是目前此类游戏最好的。

    演出:在整个2D游戏中都属上乘水平,印象最深的是第4关开场的红色飞行Boss做出一个流畅的横滚躲回避我方射击,细节很足。

    操作与游戏系统:操作和系统存在明显设计缺陷,作为2D射击游戏在及格线以下,之前我已经写了几千字了,不再细说了。

    关卡设计:比较优秀,减分项是存在大量的清版环节(敌人从各处蜂拥而出,必须全灭),另外主角用支援机打上宇宙的关卡比较无聊。

    编剧:这类游戏这方面的上线其实很低。这个游戏叙事完整,主要人物的刻画也到位了,在本类型内属于一流。

    机械设计:很有水平,一些杂兵敌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以高速移动的散弹敌机和用导弹的飞行敌机,把这种“有一技之长,但掌握规律后很好对付”上位杂兵演绎的非常出色。


    综合评价我想这样形容-“2019年的奥丁领域”,具备一流且足够引起话题的画面和演出,但游戏系统操作又存在明显缺陷,导致游戏游玩体验不理想。

    奥丁领域是在几年后大幅修改了游戏系统,推出了加强版,最终成为广受欢迎的良作。同样拥有明显优缺点明显的硬核机甲也是一块还未打磨宝石,相信如果制作方肯下功夫改良在同类游戏中是会有一席之地的。


    另外说一下,我周末尝试下PS4版联机,发售仅3天的周末晚饭后,居然等半小时也没一个人,看来主打多人的思路至少在PS4上没人买账……

    再有一个很个人的看法,如果把战舰关放在最后一关开头,整体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