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求助 六年级 水面升降问题

  • 双面胶
    错在填满后,木块原位置中间会高出一部分。 因为填满后水面下降了,但是补充的部分高度是原水平面。
    建议这类问题一定要画图,更能明白。

    这个才是逻辑,但是ls某人就没明白。

    [本帖最后由 双面胶 于 2018-6-7 09:41 编辑]
  • 爆炒馒头
    就是中间高出一部分这块没有理解 我把水设想成凝胶就是为了纯粹考虑理想状态 我把木块拿走后 这个凹槽不发生任何形变 然后我用环形部分的凝胶去回填 能再解释一下么?
  • 双面胶
    2种阴影面积是相等的情况下,画图可以知道回填后的结果
    不知道是否清楚
  • l
    lobydenk
    小学的直接假设比较容易理解, 假设原本高度是10cm, 原水平面体积就是50x10=500
    减去包含在水中的木头体积5x5x3=75, 实际上的水只有500-75=425
    拿出后高度 425/50=8.5cm
  • 企鹅弹吉他
    把水里的木头想象成可以融化的另一种液体,把这种液体倒出来以后,剩下的就是一般的水,失去的高度就是木头的高度。

    为什么你们想得这么复杂?
  • 双面胶
    换种解释,环形的面积应该等于开始水下的体积扣掉因为水平面下降减少的体积。
  • 爆炒馒头
    我的想法是 环状部分的凝胶并不是去填满整个容器 而是只回填凹槽 这里好像一直是问题所在 但是确实没想通

    [本帖最后由 爆炒馒头 于 2018-6-7 10:16 编辑]
  • r
    raphaelex
    题目太简单,lz省步骤了,实战是会扣分的
  • 级替四
    如图所示,楼主的式子求的绿色部分的高度,他姐姐的式子求的是紫色部分的高度。

    只是由于绿色部分正好和紫色部分体积相同,因此他姐姐能得到正确答案,但其实式子逻辑是错误的。
  • 鸽子不飞了
    完全看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 双面胶
    因为这个是数学,能够的话,最好用公式来表示为什么是这么算的。

    用方程来解释就完全没问题。

    就以这个问题为例,会有人对为什么是除以底面积有疑问,很难理解,这个就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人认知会有差异。

    但是用数学方程,大家就都没有疑问了。 这个就是优势。
  • S
    Sanguinius
    这个好,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有救了。
  • j
    jamesxuyiyi
    姐漏了一步3-
  • 0
    000月
    上学时候最讨厌的老师类型:
    1-“我告诉你正确的思路(其实是之一),告诉你正确的答案”
    2-“你的答案是错的”
    3-“既然你答案是错的,那么你的思路错没错,我不管,就算你思路是对的,我也不帮你分析哪一步出了错”
    4-“记住第1条”
  • d
    death5343
    5*5*3水的高度=75立方厘米 木头的体积
    50*3=150立方厘米 水+木头的体积

    150立方-75立方=75立方 仅剩水的体积

    75/50=1.5 水的高度

    3原高度-1.5现高度=1.5 下降的高度
  • t
    thanatosssss
    把陈在水面下的木头看成水就完了……

    原来的题目不就是问 25*3的水 在50底面积的桶里有多高吗………

    至于那么复杂么……
  • t
    thanatosssss
    省什么步骤了 楼主的算式逻辑已经不能更清楚了 多一步都是多余

    还想不明白就换个说法 50底面积的桶里 倒出来75体积的水 水面下降多少
  • f
    fumeflow
    你姐算的是环形面积的水平铺开了有多高 但这个不是水面下降高度 而是剩余高度

    下降高度是用h-你姐的值
  • n
    nero_dante
    呵呵,17楼是唯一讲人话的

    一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生搬硬套公式

    然后“我觉得很好理解”,“本来就这样算的”

    可算又见识了鹅国教育体制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