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院看病体验,说下国内相对高端一些的医疗保险
- sakerping成都这几个确实级别低了点。但成都有华西已经是福气了,管理规范水平高。换个地方都没这福气。
- 武松三甲标准的外资大型医院,嘉会好像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
- breeze7086见识了,挺好
公立医院主要服务大众,普惠医疗
这种私立的服务高端消费群体,定制化医疗
差别式医疗体系,对社会整体来说也是好事 - 武松总体医院数量成都不算少了,尤其在西部
- chenyao楼主年薪应该50w至少
- AndMe年收入200万吧,我去年超50不少了,但是你要我7万多一年医疗保险,我还是不舍得的...
- 武松我觉得未必,而且得病死亡率和大城市比会差距不少。
- idisleon感谢武松的告诉
- BIOer看了楼主的贴,有种爱上生病的感觉!
- 武松老实说现在去医院有种很轻松的心态,和以前那种憋屈感厌恶感完全不同。
- 错乱僧lz花钱主要买的是服务(非医疗技术本身)啊,虽然绝大部分人达不到,但可以安慰花基本医疗的钱,在中国三甲接受到的医疗水平并不会差太多。
- hkt3010这个要马克,现在每年去外资牙医诊所一年要花好几万,是不是也可以买个保险?
- 525560709Posted by: Xiaomi MI 5s Plus
看了这贴 感觉我看不起大病 - 武松是的,所以我说附加的10000块的牙医包很划算,你现在去的任何外资牙医诊所都可以去,而且直付。种牙这样的大项目自费50%,治疗自费20%,防护全免。
只是第一次买牙医包要有六个月的等候期,六个月以后才能使用 - 朱爷吉祥之前带孩子去过一次崔玉涛的诊所,挂号费1000元,有点肉疼,环境态度都很好,开药才100多。对比起儿研所的大夫,一句话都不让多问多说,直接下结论开药给一个小卡片照着上面写的用药,那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感觉现在的公历老三甲主要问题是资源紧张和态度,很多老医生老护士早就成了医油子。反倒是新开的大医院,医生护士年轻,态度好。
去过比较新的北大国际和清华长庚,环境都还不错,人不多,态度比老三甲好太多,只是因为医院都还年轻,只能算三级还够不上甲等。
[本帖最后由 朱爷吉祥 于 2018-3-28 23:36 编辑] - AndMe挂号1000开药100我最欢迎这种
就怕挂号1000开药5000...那实在吃不消 - cloudian您都说了钱的差异了,还扯啥资源和态度呢。
就是钱,一个字,钱,两个字,金钱,三个字,人民币,四个字,人民银行,五个字,一般等价物…… - nagasawa赞同
现在的大部分公立医院一进门从停车开始就给人一种绝望感
楼主分享这个,给我第一感觉就是感到自己有救了。 - 武松私立和国际医院的好处就是,不乱开药,药物和医疗辅助物平价。
这点和公立医院完全相反。因为这种医院赚钱的模式是医疗服务而不是出售药物,更没有药贩勾结医药代表进入。医生心态和公立医院完全不同,他们没有指标,kpi是服务和患者满意度,只是单纯想为病人解决病痛。 - sakerping公立医院也不乱开药吧?
我就说成都的,我去过两三个三级甲等乙等医院想多开药都不给开,只开处方的三天内的,吃完了不好再来复诊,连假条都不随便开。我在华西口腔补牙,想要高级材料都没的选,直接告诉我就这一种材料,3个月还是30天内掉了回来免费再补。华西医院的管理更别提了,茫茫多的人井然有序。所以我就觉得在成都来说外资医院的需求没那么大,因为公立医院的服务不那么差。 - 错乱僧现在公立医院药品0加成,不能卖药赚钱了,诊疗费太低,医生也想诊疗费提高增加收入啊,不然全便宜黄牛了,但tg的原因都懂。私立门槛高,病人少,当然能搞提高服务体验,在国外公立病人一样大排长队啊,做个手术排半年。你有钱人去lv买包包,去米其林3星当然体验好,不能和去优衣库,去苍蝇管子比。
- 武松那医生也的确是蛮苦的。
不过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现在一些新开的外资医院想招一些医院的资深医生很难招,工资翻五倍甚至十倍都招不到。编制+资历让很多医生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
所以其实医生还是有选择权的,当然,年轻没有资历的医生也只能在公立医院熬着苦十年再看。 - 雾桑看科室的啊
儿科之类的没啥利润的部门,有些感冒发烧其实就是诊断个具体情况,后续喝水休息就是了。但是各种中成药拼命开,你当医生不知道的啊,为了生存而已。
我家医保外还有补充医疗保险,跟医生说清楚了我不在乎,中成药你开我就买但基本不用 - 错乱僧成都好医院太少,顶尖就华西一家独大,想有床住院难于上青天(而我华西大部分都是接诊外地病人,市内有医保限制大家都懂),退而其次省医,陆总等。不像北上广顶尖三甲医院很多。
- 错乱僧你看你看病的什么外资医院能招到业界大咖不,最多请来偶尔来赚赚外快和聘三甲退休的,国内公立三甲还是掌握中国最高水平人才和资源,服务大众,但医生就太辛苦了。谈的多点执业现在都没落实。
- 雾桑医生不能光看表面工资单收入。
这职业导致非常容易建立广泛的人脉,中国你懂的,人脉就是钱甚至钱买不到的。
家族里医生比较多,见多了。年轻医生没到那位置哭穷倒也罢了,思路比较活一些的资历高的医生本来明的暗的收入加起来根本不低,外面这些人脉更是巨大的无形资产,没退休之前没有很强的动机去私立。没有那个资历和人脉之前,还是在公立医院容易积累些。
另外,外资医院相对而言患者少,也不利于科室建设和个人成长。 - 武松从前的外资的确有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状况是生怕跳槽以后外资医院倒闭,最近的情况上海就有。
但是现在嘉会这样的大型三甲标准进驻了,今后或许会更多,这就有些不一样了。比起和睦家这样的医院,综合性三甲无论投资,设备,前景,薪资,发展对医生的吸引力都要大很多,最关键是稳定性更高。
三年后再来看吧,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医生思路会变。 - 武松我觉得这很不健康。
医生明明可以靠本事吃饭的,结果现在的现状是靠本事赚不到钱,非要依靠人脉关系才吃得开。
尤其是对于大多数普通鹅来说,太不公平。 - 错乱僧这不只是医疗,中国各行各业不都这样。医生收入不高是制度问题。
- 武松看看嘉会的医生简历,也不必靠公立,而且以后会吸引更多公立一流医生。
- 武松看看肿瘤学院两位的简历还是很有东西的。
国内一流医生的最大优势是丰富的外科经验,手术的量国外是遇不到的。 - 易水寒风友邦有,就是买不起啊,给小孩子买了一个,稍微便宜点
- 我不懂就看病这件事本身来说,公立医疗体系无疑还是最佳的
lz的钱花在了两部分,资源退让和体验
资源退让应该算不上,毕竟还是会对接公立医疗体系的资源,而且还是顶级资源
体验的价值于人各异,且看个人的平衡点选择了
分享还是很棒的 - 武松这两位不是海归。都是美国人吧,在美国医院三十年以上资历,一位原籍是台湾,另一位原籍不知道。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9 11:4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BIOer国内的问题已经不是水平高低
而是医德问题 - crimsonkenAMC确实不错,我的左膝被国内一流医生误诊为十字韧带问题2年多,最后去AMC确诊了,肌肉问题。。。。
- 错乱僧台湾也是海龟啊,土生土长美国人学医读phd做啥,除非真喜欢搞科研。
而且说一句,这些外资医院表面做的好,同样体现医院内在实力的辅助科室甚至护理水平怎么样(检验,放射等科室,私人医院规模不大可能觉得这方面投入产出不高,要么外包第三方检验,要么资源不如大型三甲,因为这些投入需要大量病例和人员培养才能维持,所以美国最高水平医院其实还是大型综合性医院)。疑难杂症多学科联合诊治水平行不行,这些不是光靠钱能解决的。所以现在联系去美国看病的中介服务越来越多了吧,这个又是另一个话题了,有钱真好,工薪阶层退散。 - 雾桑没办法。
大锅饭就是这样,最终最惨的就是中产肥鹅。
你跑去公立医院,服务不好,有人说体制问题、医生辛苦没办法、有钱去私立;
你跑去私立医院,服务好称赞下,有人说体制问题、还是公立水平最高。
没权没人脉没渠道的中产肥鹅能怎么办?
公立医院有些服务是好,可你花钱也搞不到,或者就根本没有你所满意的服务。
你这种算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适合自己就好。 - BIOer请不要YY,好医生当然有,但是绝大多数烂到根子里。
这个烂有很大程度并不是因为医生自己想烂,而是不得不烂,看看开的那些药,和10年前比,现在是什么样的,看过病的心里都有数。
有时候,面对现实并不坏 - BIOer医生的现状还需要无良媒体宣传吗?
当然楼主这个帖子基本只适用于一小部分人,即便我看来,这样的套餐都太奢侈。
可是如果还能用钱解决,还算是个能接受的选项吧 - amm赞成你这点
有没有没有医德的医生,肯定有
但是大部分医生,至少我碰到的都是很负责任的 - 错乱僧不知道你在哪里看病,现在三甲医院开药越来越规范,各种制度管的很严。我lp宫外孕做手术,全麻腹腔镜,2天就叫出院,出院什么药也不开,效率极高。你要说大多数烂,你套到教师啥职业一样。
对了,因为你是大屁股因果律,所以你的话不正说明中国医生职业道德水平正在改善吗,哈哈。 - 雾桑医德这种道德评价很难
举个例子,带小孩去儿童医院看个感冒发烧,给你开一堆中成药,是有医德还是没医德? - 华莱士一般来说这种级别的专科医生 给的年薪不低于百万人民币 甚至有股权
但是这比起美国的收入应该还是少了 不过很多年龄大的医生未必是看中收入的绝对值
干的时间长了换个环境 工作少一些 体验一下不同国家的行医体验和生活也不错
这就是美国医生的自由 只要有证在手 可以选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 武松其实我刚遇到一个医德很差的著名资深肿瘤专家医生,长辈肿瘤陪同去看病,还是通过卫生厅亲戚介绍的,不点名了。
总结下来的套路就是基本不考虑病人情况,把你拉进来各种进口药全开一遍,回来大家都很失望。
反而现在一线的医生倒普遍还可以。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9 12:19 通过手机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