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院看病体验,说下国内相对高端一些的医疗保险

  • 武松
    记得大约五年前我和大家分享过AMC看病的经历。
    这几年年纪又上去了点,父母年龄也更大了,各种主动被动去医院的经历越来越多,开始非常厌恶到公立医院看病的体验,医院的消毒水味道和一些其他难以名状的气味,24小时的长队,几小时的排队换来的是五分钟和医生的对话,医生和患者双方都是相顾憔悴,这样的体验对医患双方都是沉重的负担。

    从前年开始我渐渐开始去私立医院和国际医院看病,环境,体验完全和公立医院是两个世界。没有从小就熟悉那种医院特有的气味,灯光,陈设,流程都让人安慰舒适,医生基本都有丰富经验和语言能力,有从国内医院或海外医院挖来的资深医生,也有三甲医院的顶尖专家来固定看诊,可以在网上预约医生,每一位医生的简历和经历,擅长领域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即到即看,医生会花大量时间和你交流,并陪同你到从验血到X光或CT的每一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都会和你探讨解释病情以及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治疗方案。

    去年开始公立医院的环境越发恶劣,受政策影响医生开药到治疗自己都会抱怨,工作了将近20年,医保卡里那几万块钱除了中药都开不到什么真正的药物。今年我终于开始认真考虑并最终抛弃了社保医疗,完全投入了国际医院和私立医院以及三甲医院的特需和国际部来看病。即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想着既然不享受,就把更多的公费医疗资源让给更需要的人,每次到医院看着那么多老头老太插队,我看着生气,不管又憋屈,算了,以后少我一个,后面排队的朋友也快点。

    因为这类私立国际医院的诊费还是有点贵,医生挂号费用就在500到1500之间,单项检查费用也不便宜,长远考虑,我还是选择了保险。

    具体哪家保险公司我就不说了,国内做这类保险的很少,都是外资背景的保险公司在做,本土保险公司应该没有。内容就是包括了所有国内三甲医院特需/国际部,所有私立,国际医院,包括门诊,治疗,住院,药物,理疗的费用,我选择的这个计划还包括除美国外所有国家的国际医院和公立医院(通常都包括)。

    除了少数疾病,比如精神类疾病,艾滋病等,几乎所有疾病包括癌症都能覆盖。牙医是作为附加包另选的,每年一万块,其实蛮划算,种植牙能够保50%的费用。

    我给和我老婆两个买了这个保险,加了牙医包。两个人的总费用在一年七万多,这个保险随着年龄增大,和通胀提高,以后每一年都有10%到15%的保费涨幅。也就是说八年时间保费就会翻倍。

    保险生效以后会拿到一张直付卡,去医院看病递上卡片,看完就走,不用付任何钱,直接由保险公司和医院结算,少数偏远城市某些医院没开通支付的,可以凭看病单据事后报销。

    发一张我最近一次看病的明细账单,医院是最常去离家近的嘉会医院静安诊所。常年踢球,臀部的梨状肌劳损,开始酸痛,诊断下来是梨状肌综合症,打算接下来结合理疗手法来治疗。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7 20:36 通过手机版编辑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7 22:32 编辑]
  • 武松
    嘉会医院,漕河泾的总院大得多,医疗设施更全,住院部更棒。每次去都感觉似乎只有我们在接受服务,空旷的免费停车场,私密的看诊空间
  • 觉悟不高
    感谢武松分享,这个有帮助。
  • f
    fcbjay
    厉害了
  • 武松
    医院的选择其实很简单,这些私立医院的资源都不错,普通的病,选择离家近的方便的即可。

    有重大疾病可以选择治疗大一点的综合医院。有各领域专业资深医生。

    三甲医院的专家医生也非常好,有丰富的手术经验,这点比国外医生还有优势,所以三甲医院的国际部和特需部也是好的选择,就是停车有点麻烦,而且特需部挂号费相对便宜一些,有不少没有保险的患者偶尔也会选择,人相对也多一些。
  • 武松
    我是感觉未来几年里会有更多用户放弃社保医疗,也算是这个群体无奈之下作出的社会贡献,吃苦的是病人甚至医生,肥的始终是zf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7 20:51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少先队员
    我以前的老板推荐我去嘉会。
    然后看了下价格还是怂了~
    不过以后可能还真有用~
  • x
    xuhuamao
    求问什么保险?网上搜了半天没啥结果
  • a
    amm
    晚点wx详细聊下 我也想买这种保险了
  • 叫我红领巾
    求明盘一下哪家公司。
  • 武松
    发一张支持的保险公司列表,凡是logo有中文的都支持中国国籍居民参保。
  • w
    westlost
    香港很多这种保险
  • 武松
    我楼上发图了,大家可以参考
  • d
    djkiller
    我在这块板子里其中一家的日本分公司里,不过我对保险毫无概念,因为我是做资产管理的
  • A
    AndMe
    我好多次想尝试下私人诊所, 但是总不生病, 而且看到没人医院总是心里很慌233
  • h
    hikari34
    以后这种会越来越多
    现在医改说减轻看病负担,其实就在悄悄的缩减公立医院的高端药物和器械,慢慢把公立医院变成基础医疗,要高端先进的就必须去私立
  • j
    johentai
    社保还是对工薪族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体验是差点,可这不是缺钱不是。
  • b
    b0207191
    说白了就是有钱享受更好的服务,很正常,很符合社会规律
  • P
    Penny1
    国际部和特需部挂号费便宜一点……
  • 武松
    不是急病的话最好是先通过app或网站预约。可以挑选时间和医生。以后找到喜欢的熟悉的医生就可以让他慢慢了解你的整体状况。
  • 武松
    是的,300块和1000块还是有差的。但是也比普通门诊好很多,毕竟不只是挂号贵一些,还不能进医保。很多不买保险的会选择特需门诊,其实也是好选择。
  • 洗地
    这种的确好,就是保险买不起...
  • P
    Penny1
    北京这边大医院国际部要600-900一个号了。
    另外,一年7万多的保费,这个要家庭年收入100万以上才能承受了吧……
  • s
    sirbaobao
    医保范围内药物中成药的比重越来越高了,再过几年鹅看病的流程就是去公立医院开点中药然后回家等死。
  • c
    cloudian
    这才是真两千万 -_-|| 我坛真的高端。
  • 山药
    昨天中午食堂吃饭还说现在好多去公立医院不用医保的人 都是用商业险的
  • 武松
    三甲医院国际部是和私立医院和国际医院收费接近的,特需门诊要便宜一点。
  • 武松
    另外保费其实每年上涨比率比通涨高,每年涨10-15个点,七八年就翻倍。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7 21:5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d
    dizhang
    我常跑六院……只能说楼主收入非常高才能出得起这个钱,普通民众真的没那么多钱买你这么贵的保险的
    价格很惊人,比如那个c反应蛋白,我前阵子做,看了下发票是30元,你的发票是135元,实在太昂贵了。
    其实不是很急的毛病,在六院的公众号里面可以预约科室,我的思路就是我基本上对一些疾病略知一二,所以我需要的就是安排时间,在预约的时间段去科室看病,这样等待的时间少很多,然后直接告诉医生我要化验或者检查哪些项目,做完之后,我看化验结果,结合经验和网上的资料自己判断后续情况。
    当然,检查过程有时候也非常耗费时间,我上个月手指关节又有疼痛,预约了骨科,预约的时间去了,很快看到医生,我的判断是我多年前的腱鞘炎有点复发,但是位置有所改变,医生说会这样的,不一定在以前发作的部位,有可能到手指头背面去,我说要拍个x光看看骨头,如果骨头没问题也算了,医生说没必要拍,腱鞘炎是拍不出的,我坚持要拍,医生说要等3个小时才能看到结果。我付费后开始等叫号,前面两百多个号,我知道快不了,就出去走路,大概两个小时才轮到我拍片,然后等报告,主要是我心急,不着急的话其实晚点在网上也可以查到报告的,等了一个多小时报告才出来(原本写着30分钟出报告)。
    挂号加拍片一共花了不到一百块,没办法,没啥钱只能用时间来换钱了。开了点醋氯芬酸分散片,回家了。
  • m
    mushroommg
    喷了,才知道原来我也可以去这些医院看病啊。。。公司给我们买的医保是aetna,牙医保是cigna,以后再也不去公立医院挤了
  • L
    LcSter
    你选洲际版无起付线门诊+住院,三十多岁要两万多三万一年不算贵吧。

    我们这边一般选择过去养和医院。
  • A
    AndMe
    过几个月我试试去做4500的那个体检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平时我体检1700也是自己出钱, 还以为这个价会人少安静, 结果一堆单位里安排体验的人...
  • 武松
    我觉得迫使一部分人主动放弃公费医疗是目前的政策。鹅无论赚多少钱都是鹅,没有公平可言,无非多一些选择而已。而这样的结果是zf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部分缓解就诊压力。

    但是我还是想问,不参加医保可以退钱吗?
    算了,自寻烦恼不是。
  • 武松
    我买的也是cigna,你仔细看下条款,有的公司会买,但是买的保额和项目和自费的不同,医院列表也不同。
  • b
    byt
    TG的上海人怎么都这么有钱呢,做啥工作的
  • d
    dizhang
    是的,而且医院喜欢开中成药,我一般是告诉医生我要开什么药,中成药基本上能避免掉,最大限度省点钱。大陆的医保大部分给一部分人占用掉了,普通百姓只能用很少的资源了。
  • 北社狙击手
    有钱
  • 武松
    本来想医保卡里的那些钱去药房买买常用药也挺好,但现在医保药房里各种常用药几乎清一色中药,妈的都不如日本香港的超市卖的药管用。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7 22:1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错乱僧
    lz是来炫富的,只能羡慕嫉妒了。普通人还是只有选性价比最高的中国医保吧。
  • 武松
    tg混了这么多年了,也过了炫富的年龄。老ID大都熟悉,就是来分享一下,尤其是现在看起来越来越重要的健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8-3-27 22:2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d
    dizhang
    社区医院我常去拿药,高血压药我就吃硝苯地平缓释片,糖尿病药物我就吃二甲双胍,甲状腺的药物我就吃左甲状腺素钠,抗酸药我就开埃索美拉唑镁,至于中成药我一律不开。日本和香港的药房应该开不了处方药吧?处方药还是只能在医院开吧?
  • q
    qiaogd
    哎,穷人的苦日子
  • p
    pauleldwan
    感谢武松大大分享
    我也和老婆孩子三人买的HK重疾险,AXA FTLIFE。目前老婆刚好在Convoy做金融顾问,正好可以了解各家不同产品的特点,也在学习新的理财项目,感觉HK金融市场确实比大陆正规许多
    另外一大问题就是国内医院开的那些中成药
    以及很多药不报的问题,我之前紫癜住院免疫球蛋白这种社保根本不给报

    本帖最后由 pauleldwan 于 2018-3-27 22:29 通过手机版编辑
  • d
    doubeizhucele
    九线城市小居民开眼界了,原来还有这种看病法。。。。
  • s
    smder
    何不食肉糜。

    不说了,我去吃土了。
  • 武松
    这成语用得糟糕。
    大家都是鹅,这样的选择其实只是我受损失,您得利。您该感到高兴才对。
  • d
    dizhang
    香港常见的幸福伤风感冒素,其实和绝大多数感冒药一样,主要成分都是扑热息痛和扑尔敏。感冒药基本上就是这几个成分。
    买百服宁需要身份证的?这个倒是不知道,都是社区医院开的比如泰诺百服宁这类的。你看下成分基本上都是对乙酰氨基酚,差别在于剂量和一些辅助的成分。
  • 大叔型正太
    但是国内还是三甲医院的医生综合实力最强,这些私人医院的医生基本还是其他大医院的主任副主任过来挂班。现在上海有一些健康俱乐部是一些前三甲医院院长搞的,每年收一次会费,平时定期举办各种健康沙龙,主任医师过来科普讲座,如果会员出了任何问题需要就医,直接一路绿灯,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随便挑,不用挂号排队直接看,还能走医保。。。
  • z
    zdztony
    地大,你是不是中指还是无名指不能伸直,伸直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