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缘,天朝历史的有趣探讨……(俺回来了)

  • h
    hudihutian
    这个。。。

    难道算租佃制?

    整个欧洲不好一概而论吧
  • m
    mephistofele


    那可能我的划界有偏差
    我老是想当然的认为16世纪前的中世纪叫“近古”
    16世纪以后就直接划到近现代了
    甚至西方有学者把16世纪以后干脆都划成“现代史”了…………
  • z
    zhouli520
    难道M兄认为,是敞田制与庄园并行?
    即使是敞田制,也没有独立于庄园存在,只是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吧?

    话说我不是一直都挺你的么

    [本帖最后由 zhouli520 于 2012-7-24 20:54 编辑]
  • a
    asi6611622
    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
  • h
    hudihutian
    敞田制是日耳曼民族遗风,庄园制是罗马帝国遗产

    虽然如此,村社和领主在小共同体这个意义上,差别不是很大
  • m
    mephistofele
    这样说吧,之所以渲染“庄园制”的说法,是因为以前总是有人妄图证明西方的领主带领一帮农奴搞“农业大生产”,所以“资本得以有效的扩张及发挥效用”,因此有利于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云云

    近古的欧洲所谓的“庄园制”往往是领主掌握一块所谓的“自营地”,农奴耕种自己的“份地”,农奴会抽时间去领主自营地做工,这就是“以劳役冲地租”,而即使在领主自营地上的生产,也不是什么“庄园化集中生产”,而在时间、空间上是穿插式的,农户们的聪明才智显然还是集中于自己的份地

    换句话说这简直就是“小农经济中的小农经济”“小农中的佼佼者”啊,如果这叫做“庄园化大生产”的话,那西周井田制也成了“资本主义的摇篮”了。


    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在喷点上,或者有错误……
  • m
    mephistofele
    说明我可能对妯娌说话的涵义脑补了呗

    呵呵厚一个~
  • l
    lid123456
    百花齐放了呀......抓鸡啊...更新先啊......
  • w
    waterfirestart
    mark继续长见识。
  • g
    guken
    @guken mark
  • d
    des6
    非常好看啊~~~

    那个,中英战争的意义或者说作用,还没给出一个说法呢吧?在继续说地头蛇之前说?还是在之后说

    期待全篇
  • W
    Winder07
    楼主,清朝覆灭是不是因为清朝无法给予这些地头蛇们更大的权力而被推翻的?国门被打开后也开阔了这些人的眼界,增强了这些人地经济实力,使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参与一县政治地士绅,而是向获取更大地权力,参与一州一省地政治。

    我有疑问地是,这些人之中有多少因参与经济商业获取利益以后得以增强实力,比例多少?这样可以一定程度论证这批人所处地阶级情况,不过本质上我觉得还是中国传统的士绅,毕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嘛

    本帖最后由 Winder07 于 2012-7-25 15:52 通过手机版编辑
  • W
    WGG001
    马克一记呵呵呵
  • h
    hudihutian
    其实就是改革陷阱

    集权国家在改革政治制度的时候恰恰是最虚弱的时候
  • O
    OpEth
    继续学习。。。。。
  • W
    Winder07
    按照政治诉求来划分啊。不然西方那些又如何划分出来,也许做不到绝对表述,但是也能达致反映一个群体的方方面面
  • s
    sjlcnvvv
    mark
  • u
    ujmko
    顶一下,长知识
  • 地狱猫
    鞑子不是最后修铁路修死的吗?
  • u
    ujmko
    顶起
  • 喜欢它likeit
    追着呢,楼主快
  • O
    OpEth
    版主干脆把这帖子置顶吧,每天追着看,有时候沉下去又不好找。。。。。
  • mark、
  • m
    mephistofele
    酒瓶先生你可以从这里进来:


    话说前一阵子有个家伙和我聊起音乐,然后在我想不起月之城这三个字的时候下意识的说“瓶子乐队”
    那哥们顿时愣了
  • m
    mephistofele
    如果你说北伐其实是俄国人打下来的,其实我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不过花生米和毛子一块打仗他就是毛子的传人那有点牵强吧……

    另外花生米打保定系没错,但是当年纪昌还打飞卫呢
  • m
    mephistofele
    久违的大英以及欢乐剧情又回来了,兄弟们还不来点鸡烧什么的?

    [本帖最后由 mephistofele 于 2012-7-28 14:20 编辑]
  • z
    zhouli520
    M兄作为一名本科刚毕业的大学生,年纪轻轻,然学识渊博至此,旁征博引颇有大家风范,此番见识,令我这等年过不惑之老朽深感佩服。前途必甚为远大。
    望M兄能以此为始,今后多发学术思虑之硕果予众人,立言而利人。
    另,我欧洲杯菠菜把分输意大利输光了,给不了祭扫了,M兄海涵。

    [本帖最后由 zhouli520 于 2012-7-29 01:24 编辑]
  • x
    xxhunter
    马克
  • k
    kh2841
    观点不能苟同,论述很有意思
  • s
    sleepd
    虽然文章走向距离开篇的“喷中国和某某必有一战的说法”越来越远了……但还是很欢乐……
  • I
    IrrSolic
    英国攻击江浙的确是妙着,但是作为海上力量,除了京津和江浙(珠江那里已无需考虑了),也没其他什么可选项了吧……不考虑你讲的地缘,从战略难易度上,江浙也是首选啊。
  • p
    pozi
    @pozi mark
  • t
    tenp
    好专业~
  • m
    mephistofele


    听到了如此的“噩耗”,于是,贫穷的人家将一些斯夸特土地出让予相对富有的小贵族们,雇工阶层和大斯夸特农场主得以进一步分化了。

    殖民当局这种土地玩法最让咱天朝人民感到亲切的,可能就是证件上严格划定的使用权限限制:放牧、商业住宅、抑或轻工业小作坊等等。这种契约制又演变为被称为托伦斯制度的方式(即权状交付、地券交付土地登记制度),直到今天我们还能从澳大利亚及许多国家见到她的影子

    当时十几镑、几十镑的契约金额虽然就当时而言是比较可观的数字,(当时大致处于英镑刚刚实行金本位制的时期,实际上,每一英镑就是一块含有大约7.5克纯金的金块,而且在那个时代,一单位黄金的价值远远高于19世纪中期美国淘金热之后的金价,和现在的价值就更是天差地远),但是毕竟不是什么巨款,殖民当局的“国有化”制度收取的年租其实算不上漫天要价。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演变产权期限也由1年逐渐转变为十多年,甚至更久。

    然而,在澳洲这片综合开发难度更大、利用率相对低下的土地上,移民们对政府的依赖性是高于北美的。大家想象一下,当你辛苦的经营一片维持大约几百上千头羊的草场,产出产品的收购,或者说产品市场由本土商人所垄断的情况下,又要担忧自己的土地经营权是否能够长期保证。每年都要去当局那里“换证”,这样的情况下你不是孙子是什么?还有心思搞什么“独立解放运动”么?

    实际上,大英帝国在19世纪的殖民史上一直很善于玩“土地国有”的把戏,比如最重要的后花园印度、孟加拉三块肉、以及后来因此惹怒荷兰裔布尔人的南非。

    澳洲的人民后来果然也很乖……

    即使多年后澳洲自治领依然是大英帝国最乖的海外领地,澳新军团在相当的时期内成为大英帝国最忠实的主力炮灰。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英居然依旧把持着澳洲高院的法律终审权,甚至都1999年21世纪都要来了的时候(你妈这时候连诺查丹马斯都要杯具了),当脱离大英君主立宪的提案摆上议员们的桌上时,澳洲人居然还在哭爹喊娘的否决共和,怀念当年维多利亚大娘这个好妈妈的肥躯熊抱…………


    澳洲的关键性地位还不算真正到来,而这时时间也到了到了19世纪50年代,澳洲移民的真正高潮,就发生在中英战争刚刚结束的那个时代里,因为帝国人明白自己再也不用因北美——这个原先失落的土地掀起淘金热而泛酸水了,原来他们所拥有的南太平洋大陆这个70%是沙漠戈壁的烂地方,居然富有极为大量的黄金储量!

    诱人的金子就藏在河川的砂石里面,在40年代初,这个地方是只有几百人的穷地方,而当黄金被发现后,仅仅十年就成为了富足繁荣的几十万人口大都市。

    从“新金山”(墨尔本)这个名字,似乎帝国人面对北美淘金热而油然生出的扬眉吐气表情就跃然纸上,不过这个名字却是大清人起的。

    哈哈没错,不要忘了大清人可是本文的主角之一呐~~~~
  • O
    OpEth
    等更新。。。。。
  • 億万千
    屌爆了,留名
  • 吃咖喱拉咖喱
    好贴必须留名
  • r
    ref
    顶楼主好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