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缘,天朝历史的有趣探讨……(俺回来了)

  • m
    magicleo
    话说早知今天这局面,英法分点殖民地给德国岂不是大家都happy。最后全丢光了
  • 索粉
    摔!没看懂
  • h
    hudihutian
    好么,怎么想怎么写,tg史上第一天坑目指
  • s
    sora24
    大部分都没看懂啊
  • s
    sjlcnvvv
    mark
  • 绯雨流
    建议加精,鼓励原创
  • c
    chenquanyun
    学术贴必须得支持。很通俗易懂。支持楼主多发此类历史科普贴
  • b
    bluewing
    玛瑞克~!~!回家慢慢看
  • 淡紫色阳光
    看不太懂,只记住了缅甸打死15000帝国人vs天朝打死100多帝国人以及帝国人不能走路的理念
  • m
    mephistofele
    所有说看不明白的朋友
    能不能说说楼主从哪里开始述说的不清楚

    或者说有些文中的玩笑话需要一定的注释?
  • h
    hudihutian
    TG网友似乎普遍看不懂中南半岛的任何地名缩写……
  • 绯雨流
    这段看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就行了
  • 绯雨流
    琦善和瑞澂祖孙俩是近代史上关键的人物,爷爷导致天朝衰落,孙子导致天朝崩溃,满遗对这家子恨不得食肉寝皮:D
  • 淡紫色阳光
    那么认真帝来了
    请楼主说说为什么中南半岛南部是世界的支点?为什么(按你的意思)帝国死活要占领那里?
    另外你头像是谁
    先提这两个问题
  • 纵海行舟
    @纵海行舟 mark
  • 淡紫色阳光
    楼主的图画的不错特别是双腿被砍的图
  • 索粉
    看来千骑万马下中南,是势在必行了。。。。。。尼马的
    哈萨克斯坦就交给北方的兄弟了
  • m
    mephistofele
    这位兄弟可能有点激动了……
    66楼中说印度以及印度洋的地位现在都很关键这没错
    但是别忘了那四条里的许多考量其实也仅限于19世纪那个世界

    在这里俺想提前透露一句话:如果大家认为本文在用大英帝国来作为一种正例,即今天我们要把这个帝国的经历作为考虑事务的准绳,那你绝对错了!
    千万千万别忘了,文中的大英帝国在经过并不漫长的岁月以后,死掉了…………
  • j
    jeknight
    顶楼主,继续写下去
  • h
    hudihutian
    未来几百楼上千楼的帖,bz来加分啊
  • L
    Ledor
    楼主加油写!
    版主进来加分啊,这帖子不加分说不过去。
  • e
    eastwoodwest
    @eastwoodwest mark
  • 傲笑乾坤
    前十页都是前排,蹭面子听课
  • j
    jeknight
    顶楼主,继续发片
  • m
    mephistofele
    收视率好像越来越低了……
    中午抽时间些微写了一点用来顶帖子,晚上接着来
  • h
    hudihutian
    继续帮顶
  • T
    Tifa★月
    这贴马克一下,有看头
  • t
    tspshp
    mark
  • v
    vcteuton
    前十页都算前排
  • j
    jerry881220
    好文,继续关注
  • f
    finalvesta
    mark
  • h
    hwj10ten
    好贴mark
  • 绝对和体
    继续顶!
  • 无面
    确实,不说以前了,就是现在看到排队枪毙就笑话别人傻的人也为数不少
  • d
    daae921
    @daae921 mark
  • l
    lilo
    好看,lz继续更新啊,感觉比那个什么罗什么尼迪的写得透彻多了
  • h
    hongshine
    有点意思,以史为鉴。
  • K
    KARUTO
    关于白皮人看黄皮人是都市传说,以及那个图标很不明白。亚洲人贼眉鼠眼,天生长相贼?
  • h
    hangzhou02
    马克华菲
  • 贪心王
    LZ继续啊
  • d
    d2loader
    @d2loader mark
  • m
    mephistofele
    雄伟的中华帝国之所以能以统一的方式链接如此广大的地区,也许应该首先归功于持续了几百上千年的古老制度——驿站

    大清非常重视这个东西,证据之一便是满清皇帝在纸面上取消了驿站草料费用由民户承担的制度,改由官家承担。
    看来他们对于曾经守卫过前朝驿站的李自成是永远忘不了的,大清的“驿卒恐惧症”根深蒂固

    如今,六百里加急的快马上,几乎脱力而死的驿吏也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跨在身上那被火漆严密封存的筒子里,却是督抚和钦差大臣们编的“戏文剧本”

    前线的“奕山”“伊里布”甚至“裕谦”们正在发挥这些缓慢的信息传递机构的作用,利用之打出漂亮的时间差,以此来哄骗他们的大统帅道光皇帝……

    仗打得一塌糊涂,但是在满朝那些对前线的一无所知的“主战派”们面前,谁敢“强调客观理由”?其实在他们出征以前,同样也是说大话拍胸脯群体中的一分子,自己人一过来才傻了眼。

    唯一的办法就是骗得一时算一时……

    当皇帝急切的询问仗打得怎么样的时候,钦差门支支吾吾,根据他们的战报来看的话,那就是“他们不算赢,我们也不算输”

    当皇帝看了他们骗人的战报后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嗯,虽然没能达到“擒获夷酋槛送京师”“务令夷船片帆不返”的战略目标要求,但是基本上“打出了帝国的威严,打出了我军的风格”

    按前线这些很会编故事的“官员小说家”们的说法,海上战斗虽然“互有胜负”,但一旦登陆后,佞夷们的陆战水平“果然玩不过大清”。

    皇上很欣慰,自己改穿旧衣服、改吃家常菜,勒紧裤腰带捐出那么多私房钱,真的没有白费。
    既然打赢了,为什么不班师回朝开庆功宴呢?

    不行,“伊里布、奕山们”说了:洋鬼子们即使灰头土脸的散了,但是他们其实很可怜,如果没有皇上“恩准”他们贸易通商,没有茶叶,没有大黄,他们上厕所是很费劲的,他们必然会以“小股力量”时时骚扰大清的海疆,这是“客观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现象”,如此,大清会再次面临大明的“倭患连连”的局面。

    而且,洋鬼子们打了败仗以后,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错了”,他们很悔恨,很畏惧大皇帝的威严,所以请皇上恩准俺们……啊不……是洋鬼子们开埠通商吧!!

    这简直是彻头彻脑的颠倒黑白……

    打了败仗的人成了高高在太师椅上的太上老君,得胜的帝国白皮门倒成了磕头求饶的奴才羔子灰孙子!

    然而咋看之下,这满篇的谎言居然还透出一股“老成谋国目光长远”的味道。皇帝虽然也对这些鬼话存有疑虑,但被灌了这许多迷汤非常受用。

    然而每当英夷的具体要求摆上来后,他就火了,洋人们不是“恢复通商”(禁烟后哪怕广州一埠业已关闭),而是要增加贸易地点。

    而且闹了半天,洋人既然“已经知错了”,为什么不赶紧滚蛋呢?这个谎应该是死都圆不下去了!

    喜剧的是,洋人们居然真他妈准备撤了??!老天爷在陪着他们玩这台戏。原来帝国士兵们对某个东西实在忍受不了了……

    那就是水土不服………………

    [本帖最后由 mephistofele 于 2012-7-20 11:00 编辑]
  • h
    hudihutian
    虽然没查资料,但是我估计死在缅甸的英军,大部分应该是败给了气候和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