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冠心病
- thanatosssss很多人都看了前两天那个关于冠心病和支架的帖子,能看出来很多人对冠心病都有着或多或少的 准确不准确的认识,这种认识并不是说医学专业的知识,而是作为冠心病患者,或者患者的家人,甚至具有危险因素的健康人应该了解的知识。那个帖子可以说是现在国内临床上的一个经典缩影,也是大多数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感到最头疼的问题。之前也一直想有时间的时候给大家讲一讲冠心病的知识,解释一些大家关心的,临床上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得冠心病?病人需要吃什么药?是不是得了冠心病一定要放支架?支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装支架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做了支架就做什么都不成了?还有一些与更多人相关的问题,比如冠心病有什么症状?什么样的症状需要重视?什么样的症状可以不用紧张? 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到底是不是一种东西,能不能用它治疗冠心病? 周围人真的出现了严重的心脏症状的时候,作为旁边的人,可以做什么? 等等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我在临床工作中最常被问到的问题,也是我的每一个冠心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在出院的时候都能够了解的知识,以前一直想跟论坛大家分享一下,总是太懒,每次说了也是一句两句,这次就借着那个帖子的契机,细细的跟大家聊一下冠心病的那些应该知道的事
我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比喻,可能有些表述在医生看来不准确,不过 我是想尽量想让完全没有医学知识的人也能看的进去,并了解这些知识, 我也会尽量插一些实际的病例,给大家更直观生动的印象。每一个病例都是我亲眼见到,或亲自管理的
我的想法是,希望论坛的大家看了之后对冠心病有一个基本准确的认识,能够正确的认识这个疾病,和目前临床上的各种治疗手段,更重要的是,了解医生在面对这种疾病时在想什么,在怕什么,在说什么,从而在未来,万一真的需要去和医生交流的时候,能够很快的理解为什么医生要那么说,那么做,能够顺畅的跟医生沟通双方的想法,避免因为信息不够而在一开始就产生不信任和误会, 可以最有效率的得到治疗,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
我想按照以下的顺序跟大家聊 如果有相关部分大家感兴趣的我没提到的或可以提醒我,我再补充
一 冠心病是什么
二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三 冠心病患者会有什么症状
四 临床上那些检查手段
五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六 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搭桥”和“支架”)
七 急性心梗
八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大致上分这几部分,常见的问题应该基本都包含在这几个大类里了
东西会有点多 我慢慢写 大家慢慢看 - thanatosssss二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首先要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退行性的病变,俗话说就是老化,随年龄增长本身发病率就会上升,所以临床上大部分的冠心病患者都是上了一定年龄的。但,既有一辈子也没有得冠心病的人,也有年纪轻轻便心肌梗死的患者。从开始描述这个疾病起,到现在,经过无数的观察和总结,有一些因素已经确定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几率和发展的速度。我们把这些称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已知的和冠心病发病率相关的常见危险因素有 年龄,性别,基因,高血糖,吸烟,高血脂,高血压,肥胖,体力活动不足。还有些其他情况比如肾功能不全等。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他具备危险因素时,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会升高,但不是说具备了某个因素就一定会冠心病,嗯。。 糖尿病除外, 也不是说所有的危险因素都不具备,就一定不会得冠心病。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之前提到的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没有完全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引起斑块发生和生长的最根本原因,已知的因素都是通过某个途径影响了斑块生长,但没有一个因素是在根本上决定斑块发生或不发生的。第二,就是粥样硬化本身也是一个自然情况,就和皱纹的发生一样,也许并不能够完全阻止。因此,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是用来评价患者的风险概率,而不是判断是不是一定有病或一定会发病的证据。他们反应的是趋势,即在人群中是有指导意义的,比如100个吸烟的患者,里面发生冠心病的人数,一定多于相同条件下,100个只是不吸烟的人群。 这些因素有的我们可以去干预,有的现阶段无法去干预。 无法干预的包括年龄,性别和基因。年龄本身就是一个发病的预测因素,即使不是医生也明白年轻人哪有那么容易得冠心病,对不对,从人群来讲是的,冠心病的发生呈现一个山峰一样的趋势,人到中年 ,发病率会上升,等超过一定年龄,反而发病率又开始下降了,也是很有意思,最高危的年龄大概在45岁至65岁左右。 性别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原因非常复杂,既和男女激素水平等内因相关,也和生活习惯,社会功能等外因有关,总体上来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基因主要反映在遗传倾向上,家族冠心病病史的人更容易发生冠心病。但这在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前同样只能反映趋势和概率,对于个体预测并不可靠。以上是目前无法干预的因素。可以干预的因素包括三高,吸烟,肥胖等,这些因素里,无论是教科书,还是我亲身的体会,最危险的因素是糖尿病。糖尿病被列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什么是等危症,就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达标,超过10年的话,几乎100%并发冠心病。 高血脂也是促进斑块生长的因素,高血压大多是应为血压波动,管腔内壁承受的压力剪切力变化,容易损伤血管的内皮,而引起血管壁损伤,诱发斑块和血栓。肥胖和体力活动不足会增加猝死风险。这些因素都是医生在面对患者时要去评价的。总体上,具备越多危险因素的人,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比如同样两个胸痛的患者,一个糖尿病高血脂每天吸烟40支的55岁男性,和另一个指标正常的规律锻炼的29岁办公室女性,哪怕前者的症状既不频繁也不严重,后者唉声叹气要死要活,医生也一定是更加重视那个中年大叔,安排的检查更全面的。
危险因素反应的是风险概率,是在症状和检查结果以外提供给医生诊断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确实总会有例外出现,但总体上,结合症状是能够初步筛查出一些冠心病患者的。 例外的也很有意思,我见过没有任何危险因素的40岁急性心梗患者,也见过每天吸烟60支的,血管就像婴儿一样好的患者 我们在台上还跟他聊天,问他吸得什么烟,以后碰到实在戒不了的就推荐这种烟233333 不过这都是说笑,别人那么造没事,不代表你那么造也没事,毕竟这个冠心病的发生还是很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不饿能够总是看着别人怎么怎么样,就觉得自己就会一样。
发生冠心病的那些患者,疾病的发展速度也是不一样的。那些危险因素都能够加快疾病的发展。很多患者说,没事,我的狭窄才20%,轻度,等重了再说,现在没风险。但这个重了发生多久之后,每个人相差很大的。很多人的动脉硬化发生后能够缓慢的进展,10几年的时间可能也只有轻度的变化,但有的人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我见过最快的患者第一次做造影血管狭窄是20%, 4个月后又有症状来复查造影,狭窄已经90%了。 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并非所有急性心梗都是发生在严重狭窄的病变上的,不要觉得疾病讲道理,很多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尸检结果显示堵塞的部位病变只有中度狭窄。这个在急性心梗那部分再仔细说。
总体上,具备越多危险因素的人,发生冠心病的比例就越高,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单位都离不开,总需要交际应酬抽烟喝酒,没时间规律锻炼,心理压力很大,长期焦虑,三高又大腹便便 祖父心脏病去世的中年男人,大概就是模板了。 实际工作中,这种特征的急性心梗患者也是最多的。
本帖最后由 thanatosssss 于 2019-6-2 19:08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aintwei1979问下楼主,心肌供血不足什么症状?
- murrina大家看这个帖子的时候,有没有一种胸口疼的感觉
- 纳米气泡mark,楼主棒棒哒
- Knoxville感谢楼主 占楼学习
- 为你我受冷风吹我见过没有任何危险因素的40岁急性心梗患者
我堂哥就是这种,惟一可能的病因就是他经常熬夜 - lvchamark, 我这种老年人最需要这些知识了
- sailor你坛中老年ed人群绝逼需要的知识
- leosank感谢田片这傻
不然也不会有这种贴 - 眼泪哗哗的Posted by: HUAWEI FLA-AL10
感谢楼主普及医学知识 - godleft坛子里多发这类专业信息,给卤煮加鸡骚
- 独孤天枫多年心惊肉跳的期货生涯后查出得了这病,这贴必须mark
- dracula1982感谢科普 尽早开始预防
- 苹果咸菜MARK学习,楼主好棒。
- 暴风之怒最近几年心脏附近偶尔会疼,连深呼吸都感觉心脏附近有牵拉疼痛的感觉。这是冠心病吗?疼的时候,我就自己捶胸,感觉会好些。
另,十年前我就发现,我跑长跑会心疼。不知道问题出哪里! - thanatosssss三 冠心病患者会有什么症状
之前讲的其实蛮枯燥,跟日常生活中的关系也不大,但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了解一下有助于帮助大家理解冠心病的具体表现和治疗措施,再看下面的疾病表现和治疗部分时也会更容易理解。那从这部分开始,就比较有意思了,很多大家日常中能听到看到的东西都会出来。
之前我们说了什么样的患者容易得冠心病。那么,当一个患者在医生面前的时候,怎么判断他是不是得了冠心病呢? 很多人说,花钱做检查呗,其实不是的。诊断一种疾病,一般要从三个方面去寻找证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症状就是患者对疾病所带来的感觉的主观描述,体征就是疾病在患者身上反映出来的客观表现,辅助检查就是各种仪器所侦测出来的异常结果啦。 诊断都是从症状开始的。因为这是绝大部分患者就医的直接原因。医生都会从症状开始,通过与患者聊天,也就是问诊,从患者自己的描述里得到有用的信息。但症状是变化的,不稳定的,主观的,所以也是不可靠的。不能够单纯的依赖症状去确诊一个疾病,因为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有些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患者是分辨不出来什么是疾病产生的症状,什么是非特异性的症状,通常都会一股脑的全说给医生,碰到说散文的说说就跑题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医生的问诊主要是为了获得他想知道的东西,同时排除一些无用的信息。从而判断患者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所以如果大家留心去看看, 医生看病,都是先问,然后体格检查,比如用听诊器听,最后开出一些检查。当然不是都会这么清晰,但思路都是一样的,从症状开始,从不可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开始,逐步去判断疾病的风险和需要做的检查。 为什么要特意说这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有时候医生问了一大推之后还让你去检查,或者问了几句话就让你走的,绝大部分都是有理由的,只是不可能每个人都讲解的那么清晰,因为患者太多了。我大年初三出门诊的时候一天能来70个患者,大家可以想想每个人我就说10分钟话,要花多久能看完。不过,在病房住院的患者因为时间比较充裕,一般还都能够仔细给解释一下。
说回来,冠心病的症状。这个我想是很多人都关心的,冠心病到底有什么表现?冠心病一定会疼吗?疼了就一定是冠心病吗? 什么样的疼是需要担心的,什么样的疼不用紧张? 咱们看看临床上最常见的冠心病患者来看病时都会和医生说什么~
大家都知道,一说到冠心病就会提到心绞痛,前面咱们也说了,冠心病心肌细胞缺血后就会产生疼痛。那心绞痛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是这样,我们在描述一个疼痛症状时,一般都会从几个方面去描述它。包括: 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持续的时间,疼痛的放散和伴随症状,以及疼痛的诱发和缓解方式。大家记住这些后好奇的话可以去医院挂个号,跟医生说我胸疼,然后你看看是不是医生问的问题都是围绕这几个方面的,哈哈~ 我们也从这几个方面去说说心绞痛的典型表现。
典型的冠心病表现肯定是心绞痛,就是心肌缺血后产生的疼痛,典型的心绞痛是有比较明显的特点的。
部位上来看,典型的心绞痛发生在胸部的正前方,跟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并不是在左侧胸部或心脏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还是上面咱们说过的,脏器本身其实是很少疼的,大脑把脏器缺血疼痛的信号投射到与支配脏器相同脊髓节段支配的躯体区域,用人话说就是疼串笼子了。 本来是心脏的原因,可是反应到躯体上却不是心脏最近的位置疼。那么,典型心绞痛疼在哪里呢? 正中部胸骨后。对,就是气管和食管的那个位置。 除了这里还有哪里呢?左右胸,肩背部,一直到下颌,左侧上肢内测可达小指。这些部位都可能是心绞痛的疼痛部位,但正对着心脏的左胸单纯疼痛的冠心病患者非常少。 另外一点,心绞痛的疼多是一个范围,比如胸骨后,比如心前区巴掌大一块,很少有单纯一个点疼的,如果能够确定就是局限一点疼,甚至能够用手压到疼痛的那个点,多可以排除心绞痛。
疼痛的性质 就是医生会问,怎么个疼法呢? 或者 像什么样的疼呢? 典型的心绞痛是那种比较“闷”的疼,或者叫 钝痛, 钝痛是与 刀割针刺火烧等“锐痛”区别的。 它是一种压榨性的,紧缩性的疼痛,多数患者会描述为“腔子里面或嗓子眼窜烟”的感觉,或“腔子里面一条 从胃到嗓子眼发辣,像吃辣椒了”这样的感觉。也有些人就是单纯的疼,仿佛里面被手攥住一样。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心绞痛都是疼,这只是传下来的一个名称,心绞痛也可能单纯表现为发闷而没有疼痛感。也有一些不典型的没有明显不适的情况。当医生听到患者说胸骨后面,就是正中那块骨头后面疼得厉害时,是会比较重视的。那什么样的疼痛不像心绞痛,或者内脏疼呢? 最典型的也是最常见的,就是非常尖锐的疼痛,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这种情况,说不定什么时候胸部就疼一下,非常剧烈,疼一下至数秒,然后就不疼了,来的快,去的也快。很多人描述疼的就像针扎了一下,或者过电了一样,这种情况一般是不需要担心的,有时甚至是排除心绞痛的一个原因。虽然疼的很厉害,但风险很低,多是不典型的躯体症状。
疼痛的时间 典型的心绞痛是发作性的,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当然,随着病情发展,疼的时间会越来越长,越来越频繁,但总体上,多持续只有数分钟至十数分钟,典型的心绞痛持续超过20分钟的,就要考虑急性心肌梗死了。有些患者来看病的时候描述的疼痛很典型,但一问他疼一次要多长时间,他就说 我一天一天的疼,这就很可疑了。还有些说就疼几秒就过去了,也同样不是典型的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会更加剧烈,更靠近尖锐的疼,更加难以忍受,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我都放在后面讲。
疼痛的放散部位 就是说心绞痛的时候还会有哪里涉及。 经典的放散部位就是上面说的 肩背,下颌,左侧上肢前臂内侧。 患者发作的时候会表现为该部位同时不适,甚至有些人就是因为这些部位的不舒服就医。比如大家一定听说过牙疼也可能是心脏病这种说法。 就是指的有些心绞痛会牵涉到下颌部位,引起下颌,甚至牙酸疼。 还有些人会出现肩膀疼,小臂疼,以为是肩周炎就诊的,这些都不罕见。
疼痛的伴随症状 心绞痛如果有伴随症状的时候,多是和心脏有关。 比如很多人发作的时候同时胸闷,气短,有的人会出汗,乏力,有的人甚至有恶心。 典型的心绞痛的伴随症状并不严重,发作时有严重伴随症状的,比如大汗,便意(就是想拉屎),甚至濒死感,多是严重冠心病甚至急性心梗的征兆,提示高死亡风险。
疼痛的诱发缓解方式 这个是最后一项,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诊断依据。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在早期是有着比较清晰的诱发和缓解方式的。要讲清楚这个,我们还要再回看一下心绞痛的成因。上面讲过心肌细胞缺血会导致疼痛,这块我们换个比方,大家把心肌细胞想象成劳动的人民,血流带过去的氧想象成人民吃的饭。 心脏的工作——持续的有节奏地跳动—— 是通过这些心肌细胞收缩达成的,也就是这些劳动人民的工作。心脏与其他器官不同的一点是,他的休息方式。不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是能够有静息的休息和修复时间。心脏不能够停下来,即使在心肌细胞持续缺血的情况下,也仍然需要工作。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人,细胞都需要休息呀。心脏也是一样的,那么,心肌细胞在什么时候休息呢? 在两次跳动之间。比如一个人一分钟心脏跳动60次,那么,每一秒种心脏就会跳动一下,在这一秒里,心脏大约有0.2秒在收缩工作,剩下0.8秒,就是在休息。当一个人一分钟跳动120次的时候,每0.5秒心脏会跳动一下,收缩的时间是不会变快的,仍然是0.2s,那么,休息的时间就变成了0.3s。这样算下来,一分钟跳动60次的患者,心脏可以休息48秒左右,而跳120次的患者,心脏的休息时间就变成了36s。休息的时间减少是一方面,相对应的工作的时间就变长了,工作的时间长,做的功就会变多,需要的能量就会越多,供给不足产生的影响就会越明显。用上面的比喻就是,睡觉时间变少,吃的不够,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大家如果能理解这个机制,不用我说,自然就能明白什么情况容易诱发心绞痛了,对不对,就是,当心脏工作量增大的时候。 那什么时候需要心脏的工作量变大呢? 心脏是做什么工作的呢?是把血液泵到全身各组织细胞,维持循环的器官。心脏的工作量变大,也就是全身各组织对血氧的需求增大的时候,那是什么时候呢? 运动的时候, 对吧,体育运动的时候需要肌肉组织短时间消耗大量的能量,需要血氧更快的运送到全身肌肉组织,所以运动的时候心率会增快,心脏跳动的更有力。这里说句题外话,所谓的心肺功能也就是这种情况时,心脏和肺脏能够为组织提供足够的血氧运输交换的能力。当然心肺功能有一个上限,超出上限的运动时,怎么办呢?肌肉会更改能量代谢方式,转成一种局部的更加快速的,却低效的能量产生方式,以维持运动,也就是通常说的无氧运动了。无氧运动会在局部积累很多代谢产物,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乳酸,也是运动后产生肌肉疼痛的主要原因。某种程度上和心绞痛的机制是非常类似的。 运动是其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同类的还有体力劳动,走路,爬山等。总之体力活动吧,或者临床上多归为劳累。 早期因为血管狭窄的不严重,只有在较大强度的活动时才会引起心肌缺血,产生症状,随着疾病发展,越来越低的活动强度都会诱发疼痛。从最早的使劲动就疼,不使劲动不疼,到后期一动就疼,不动不疼,再到最后不动也疼,就是典型心绞痛的发展过程。 前面的我们叫劳力型心绞痛,后面的叫不稳定型心绞痛。
除了劳累外,还有什么诱发方式提示心绞痛呢? 情绪激动。 其实和劳累是一个原理,情绪激动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跳动加速,跳动有力,工作量增大,耗氧量增加,引起疼痛; 饱餐。 吃饱饭后也是诱发心绞痛的一个原因,和循环系统血液重新分布,增加心脏负荷有关;寒冷。外界气温降低能反射性的收缩血管,对原有病变的患者,如果血管收缩,可能会加重原有病变程度,引起症状; 早晨。 清晨人的各项激素水平都很高, 是心脏病的一个高发时间。很多患者都会说早上散步的时候最容易出现心绞痛,除了与清晨气温低,大气氧含量低之外,也与人体自身是有关的。
一句话,各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归根到底都是加重了心肌细胞的缺血血氧,有的是通过增加劳动量,有的是通过减少饭量, 效果都是一样的,让心肌细胞的血氧供应不足以维持劳动所需。 当平衡打破,就产生了症状,不同程度病变的患者,也就会在不同的时候出现了心绞痛,直到最终管腔病变到患者躺在床上时也不足以维持心肌细胞工作所需的血氧,发生心衰,或在这个过程中的某一刻,残余的那点血管腔突然堵死,发生心梗。
那我们知道了什么因素能诱发心绞痛,也就知道了如何能够缓解。不外也是两条路,第一,降低心脏劳动强度,减少心肌的耗氧量;第二,增加管腔的面积,增加血流量,增加氧供应。第一条,就是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饱和暴饮暴食。第二条,就是通过扩张血管的药物,增加血管腔截面积。还要远离外界不良环境,比如冬天的早晨。 我在北方,所以我总是跟患者和家属说,不要早上去锻炼,你想想,北方的冬天,早晨天没亮就起来,吃完饭出门锻炼,顺便去早市买几斤菜往回拎,早市上再跟人呛几句,基本上所有诱发因素都齐了。。。。。 大家了解这些知识后,也自然而然就知道什么时候去锻炼,是合适的了。
当然,和体征及辅助检查比起来,症状是多变而不可靠的,而且临床上非常典型的症状也是不常见的。更多的是具备某些符合特征的症状,但又同时有些描述不符合特征的患者。这时候,就需要医生再去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去判断有事的概率。比如一个患者可能疼的很典型,但干体力活的时候却没有加重,或者体力劳动之后休息的时候才发作,而不是劳动当时就发作,这就不能够确定,有的患者有很多危险因素,却没有典型的疼痛,也无法完全排除,比如长期糖尿病的病人由于神经损伤,痛阈升高,可能对心肌缺血不敏感。这都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但这是对医生的要求。大家只要知道典型的心绞痛是什么样的,不符合心绞痛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就好了,至少有些情况就会知道早点去医院排除一下,有些情况就能安慰别人不用害怕了。
冠心病的后期还有很多症状,心梗后的患者也有一些症状,但处在这个时期的患者多数已经就医,就不多介绍了。 对大家来说,最重要的早期的注意到某些不正常的症状,最重要。
嗯 最后 什么样的疼痛需要重视?和上述特点越像的越重视
什么样的疼痛不用担心? 跟呼吸有关的 跟姿势有关的 呆着就疼 一活动就好的 疼的地方越按越疼 不按就轻的 都不是冠心病的症状 基本可靠
本帖最后由 thanatosssss 于 2019-6-2 22:20 通过手机版编辑 - raykyo好贴
- zoahmark一下,慢慢看。
- Hopeless好帖马克
- lillychun谢谢分享
- 小风间好顶赞,我爸周二动手术,医生说看情况,能疏通就疏通,不能疏通就装支架。坐标苏州
- DDP感谢分享!我妈就是家族遗传冠心病,还有高血压。第一次42岁支架,前后三次已经支5个架,不支不行了,当时人命关天。最近一次4年前54岁,连续支三个,手术后医生说非常凶险,已经有一部分心肌坏死。现在时不时的说后背有一块烧饼大的地方疼。她这人太要强,不犯病跟正常人一样,家务照样做,闲不住。平时除了吃降压和溶栓类的药,我给她买的德国双心大蒜精,还有辅酶Q10,每天吃,她说感觉挺好,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有效。胳膊腿都挺好,其他地方也都没毛病,就这个心脏太弱了,让我很担心,但平时除了多干点家务,让她少干活,别生气,家里也没其他可以帮到她的地方。楼主这帖子我继续关注,对我来说太宝贵了。
- 寒火前年B超就已查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人严重关注本帖……
- mekonamimark
- 大西布感谢楼主分享
- jiezi感谢楼主分享
- AceSword感谢楼主科普。这才是论坛的正能量。
- 宜静和大雄楼主,请问,常年有氧运动的保持者,是不是患冠心病的几率低?比如长跑运动员?
- hkt3010马克,谢谢楼主科普,家母就是这个病。
- westlost同样体质的可能,我觉得还是基因
- jidatui不配图,谁看得懂。
抽烟容易得冠心病 - superDioplus感谢科普
- kof9911mark
- lcg791楼主辛苦了,感谢
- npcdiablo来自普隆德拉,,,顶下RO玩家。
- xiaozhu350mark
- lalaps2非常感谢楼主,希望论坛有更多这样的好东西分享给大家
- iwonlyPosted by: Xiaomi MI 6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有营养的贴子了。 - jojo99非常感谢,作为一个有家族性遗传的冠心病潜在患者,这篇文章确实很有参考意义。
- 我颓废我裸睡难得一见的干货啊
- 甲级战犯他祖宗总结预防就要戒烟戒酒控体重降血糖血脂保证休息 挺好,都是容易做到的事情 剩下的看命吧
感谢神医专业文章 - cc1感谢楼主
- 被遗忘之神马克学习
- ddwl谢谢分享
- 田中健一好帖,医生就不会说这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