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中国的粮食危机是制造出来的
- 胖菜鸟还好没听他的美版ip7p iOS12 128G 无锁了!
- 令狐飞云那也得租的到、种得了、收入仓、运回国才行啊。多买点巴西大豆人家都出动NGO要求中国人不能吃肉要吃素,说中国人毁灭热带雨林了……
去非洲,白人一直对非洲人说中国殖民者来了…… - lawzhang嗯 地产有钱 我为地产带盐
- sunsun
- 令狐飞云彼时可没有亚丁湾护航这个事情,而且当年也没有下饺子。
- 山石回复1#jojoant
茅于轼,以前觉得这个人还行,如果这真的是他的言论,感觉这个人就是非蠢即坏,严重鄙视他楼上的言论,
耕地红线绝对是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底线,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国民的最基本的粮食都不能保证,那将会是一场悲剧,前两天不刚有新闻,越南已经禁止粮食出口了。 - cocklebur这是真傻,还是假傻……………………
目瞪口呆 - 姜大膘第一、粮食自给自足跟所谓的十八亿亩红线是两个不相干的事情;
第二、即使需要保留十八亿亩红线,也不是说北京上海苏浙每一个地级市甚至县都需要保留耕地指标的;
第三、东亚国家及地区,日本、韩国和台湾的例子表明,土地规划是堪比计划生育的恶政,由于土地规划调整的速度远远落后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速度,结果就是推高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造就巨大的竞争压力,进而导致生育率下降——算是官僚制度坑害社会的最好的例子。 - ekson这货还没死吗 iOS fly ~
- x8blaze等到饿死人的时候他又是另一番说辞,考虑民生还是考虑利益的问题
- cnurls有多少房子用来住的,不是为了小孩上学,老人看病方便才买的吗,社会资源公平才是打压房价的根本途径
- Greazen城市化应该是节省土地啊。
- Aragornlf曾经傻傻的认为自由派的主张是对的,还好明白的不算晚。
- sh9000他的研究所是接收美国资金的当然说这种话了
- 姜大膘第一、知识只有对错之分,没有东西方之分。我只听过东方不败,没听过东方物理学、东方生物学、东方化学。
第二、还是那句话,粮食安全也许需要耕地总量限制,但现在这种以市级甚至县域为单位的土地管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非常愚蠢。可以划定全国的耕地总量,但并不需要每一个市每一个县都保留基本农业用地指标。北京上海南京昆山江阴境内划定的农业用地,人为制造稀缺性创造高额租金,并进一步导致高房价,抬高整个经济体的成本,并进一步导致生育率下降,祸国殃民程度跟计划生育是一个级别的。
第三、再补一句,中国榨油和做饲料的大豆进口严重依赖美国、巴西和阿根廷。这次贸易战,吵得最凶的是美国要求中国多买美国农产品,而不是不卖中国农产品 - banggongshi
- HuDuoYi回复68#姜大膘
看你说的好像很简单。我不知道现在的土地管制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题,不是一个市一个县的土地管制,难道这个市或县土地少了别的县或市土地会自动增加吗?如果不能的话,不是还是需要知道每个市县的土地规模,划定一个底线。不然凭什么你那可以自由发展盖房子另一个地区就不能 - banggongshi
- 姜大膘第一、中国的土地总量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然后中国没出现粮食不足的问题,反而是印度未成年人的营养不良比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色列不但粮食安全无虞,还能出口。
第二、人均耕地中国目前排在世界120多名以后,但是在包产到户之前,人口总数小于当下、人均更低面积大于现在的情况下,国民却常年吃不饱饭。
第二、当前的土地管理制度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了人口流入城市的大量土地被浪费。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的基本农业用地,其实是被浪费掉了的,这是个最简单的比较优势的问题。 - sharkck很多事情要回头看,才看的最清。有争议的时候,没有人会说对方是对的。
- banggongshi回复73#姜大膘
第一,你和大家说总量?中国人口是美国五倍,鹅毛的十倍,中国没有出现粮食不足是因为中国坚持了耕地红线。以色列几百万人口,就别拿出来说事。这事说明啥,说明中国需要还是不需要耕地红线?
第二,当年没吃饱,一个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农业向工业提供资本,另一个是中国没有工业化,没有能力提供种子,灌溉,化肥,机械。你说这个事想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土地还有潜力可以挖掘还是说我们的土地够用了。和如何划定耕地红线有啥关系?
第三,简单的比较优势在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粮食缺口与人民死亡面前,还算是个考虑的问题吗?同时,日本即使有发达的工业,广袤的海洋,人家一样对国内农业大力保护,人家可没像你一样考虑简单的比较优势
最后,你到底是反对耕地红线还是反对按照市县划分耕地红线,最初讨论的是后面一个问题,而上面大部分说的是前面那个问题。 - wqgtjljh看到这个,就想到了当年天涯论坛。因为我本行是和土地有关的,对18亿亩红线是赞成方,那一年在这个话题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被一群人批得体无完肤。
- larryluyg全球贸易黄金时代的言论,有理想化的基础,现在拿出来讲肯定是不合时宜的
- banggongshi回复76#wqgtjljh
国家的权威领导的权威不是光靠暴力能够维持的,而是不断的通过事实证明决策的正确性,证明国家领导的权威,伟人之所以为伟人,就是他能够看透短期的干扰坚持原则做下来,当年主要是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影响太大,很多人理解事情太过于理想化,实际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 callmered茅的文章很多不好听,但是还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公租房不配私人厕所
说到粮食的18亿问题,很大因素还是在宣传上保持土地的稀缺性
不知道各位去农村看过没有,反正我所在的重庆,周边农村大片大片的农田,就算农民有地也是没人耕的,我相信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是这种情况,但是我们有粮食问题吗。你看现在粮食价格多贱,石油问题也是一样,都是利益阶层的宣传罢了。我从小课本就说石油稀缺,2000年就玩完,然后一直说了几十年,现在呢?你看下国际石油价格,笑笑就好 - 姜大膘第一、粮食安全跟耕地总量、人均耕地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线性的,从中国、印度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总量控制有必要,但不代表18亿亩红线就是对的,就像当年简单粗暴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样。
第二、你也说了,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单产,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这就是中国跟印度的区别所在。那么总量限制是不是应该适当调整,而不是守着几十年前的政策不变?
第三、现在这种基于县域的土地管制制度,是最应该反对的,明显地祸国殃民政策。在这个基础上,总量要不要调整,可以慢慢讨论。 - stevenmao讨论政策时,不要把最完美的政策作为框框去套,要考虑到现实问题,要不就是空中楼阁。为啥这样说呢,我就特别希望能享受到北欧的高福利、美国的低税率、中美的低物价、日本的干净整洁、英超的现场管球,你说这些是不是好东西,你说为啥中国不实现这些好东西。
- 姜大膘至少第三个问题,取消各个省省会、直辖市、苏州无锡厦门等强二线城市的农业用地限制,这些城市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类似重庆的地票制度,技术上完全能实现,就跟计划生育政策的纠偏一样。这并不不要多完美的设计,只是简单的对抗一个部委几千号人的懒政恶政而已。
- donly123
- aliar这是有意把人民群众对高房价的矛盾引向18亿耕地上,好像这18亿耕地搞成房地产,房价就会下降了。这也是经济学家的思维?这是当读者是傻子了吧。
- banggongshi回复80#姜大膘
第一,总量控制对,18亿红线不对,请问,哪里不对,是17亿还是20亿,没有明晰的数字怎么进行总量控制?
第二,耕地的亩产是有极限的,在目前科技水平下,中国耕地的产量已经是极限,还有现在中国对粮食的需求是有到好,导致部分耕地已经拿来种植非口粮的经济作物,在这种情况下,随便调整总量会有什么后果!
第三,土地政策是基本国策,影响百年国家发展,不仅是耕地红线,还有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等等,哪能说就为了一个耕地红线管理制度的问题就随便调整。 - assassinju回复68#姜大膘
那还是有贸易的时候,真到很危机的时候,卡脖子就是这么来的,到时候用粮食换你的廉价资产,哭都没地方哭
俄罗斯的教训还没有看够么
可能都按照计划有点形式化,但人心不可测,如果开了一点口子,下面绝对给你慢慢都突破了
这个政策居然被你视为祸国殃民,也真是服了
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 厕所有人老人与狗,粮食不够了先杀狗,很多人意识不到粮食缺乏意味着什么。
- tootoo我倒不认为茅是闭着眼睛胡说八道,而是他的观点是有一个隐含的前提的,就是自由市场有效运作,只要我出钱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怎料想各国不按牌理出牌,前两年是美国封锁芯片出口,今年是粮食出口国不卖粮食了,天真信奉自由主义的人就傻眼了。 iOS fly ~
- 玻璃虫面对乌泱泱的暴戾人群,还能摆事实讲道理的人,在D版已不多见,谢谢此刻的勇气与见识。 iOS fly ~
- jaffrey只有中美两国是全专业链国家,大部分时候自由市场必须有效运作,不然挺多国家都过的很惨。只是粮食这种东西太敏感了,会引发无限联想。但经此而扩展也有很大的问题
- ter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现在国家也在做这些事吧.比如宅基地的转换,所谓的地票制应该也在推行吧,国家应该是向大农业方向发展.减少散户式的种植.
- 姜大膘正因为是重大的政策,所以才需要严格的论证、广泛的讨论和公众的监督,因为这关系到14亿人每个人的利益。
然而大家可以看看国土资源部是怎么做信息公示的:http://www.mnr.gov.cn/zt/hd/tdr/ ... 110624_2048237.html
耕地红线,是指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最低值,是一个具有底线含义的数字,现行我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18亿亩耕地红线是国家根据人均用粮标准、粮食自给率、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食需求预测以及耕地需求量预测等多方面因素,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来的,是针对当前土地流失严重的特殊情况提出来的。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十五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六项约束性指标和九大预期性指标,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中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 jaffrey基本田都在山上,政府确实是会置换,但这和姜大膘说的东西不矛盾,北上深土地资源一直紧张,明明是需要发展商业的地方,偏要留农田,又不是除了这些地方,别的地方就种不了地了,结果我们看到了土地供应紧缩的恶果,划拉划拉还是非常必要的
- banggongshi回复92#姜大膘
讨论的前提是对这个事物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网络资料浅薄的梳理。你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定性分析,但微观层面的东西不知道你是否掌握。比如空间遥感技术下18亿亩的红线是否得到有效的遵守,换句话,就是现在实际上到底有没有18亿亩,这个基本问题如果不掌握,就没法进行客观的讨论,而这恰好是民科讨论国家大政方针的痛点,你压根就没有数据,实际是怎样,根本不掌握,实质上这种涉及机密的也不会让外人知道。
还有红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无序投资的冲动,这些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没有对这个管理制度有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就是空中楼阁,瞎说乱说。 - banggongshi
- gyjq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本来就是传统农业产区,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可能要用1.5比1(可能更高)的比例替换土地,但我觉得还是合算的。我们应当提高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地供给,同时利用行政和税收手段严格控制多套房产现象。
要扩展我国的可控粮食供应区,比如东南亚,中亚地区。 iOS fly ~ - 醒來無味你发的老文章目的是啥?拿茅于轼给现在的国家政策站台?还是阴阳怪气妄议中央?
iOS fly ~
- 姜大膘自然资源部这几句话解释18亿亩红线的由来,在我看来,任何一篇浅薄的网络资料写的都比他们用心。——这里的傲慢,跟当年的计生委差不多,你们尽管讨论,我就是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