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D版精神,整理了一下延误险到底需不需要实际乘坐航班才能理赔

  • 弗朗西斯
    回复59#cftc9

    冒用违法?你别骗我。以前长途汽车站买票,经常不告知消费者收两块钱的交通险,这个算冒用吧(只不过由于险种问题不需要身份信息)?也没看把工作人员抓起来啊
  • c
    compressor
    实际乘坐应该是以是否值机为依据的,值机了即意味着实际乘坐
  • 湘南和也
    回复99#jingair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那这个人就属于骗保了,违法了。
  • N
    NewAngei
    还是我来终结这个话题吧。首先申明一点——楼主你说的都对。
    一般来说这里都有个但是,所以。。。
    但是
    事情肯定发生了很久了
    对于这么大的漏洞
    保险公司早就在侦查阶段,有洞堵之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多家保险条款
    都是原先就没有漏洞
    或者原先有漏洞现在已经修改了条款堵上了
    所以本主题讨论终结。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812447
  • c
    creechang
    你别一口一个诈骗犯,大家都知道她做的不对,但是否涉嫌犯罪,还没有定论。大家讨论的基点也在于此。民事纠纷,搞成刑事犯罪,这对于你我乃至所有人以后都是有关系的。
  • t
    tedzhang
    D版精神,点赞
  • N
    NewAngei
    93楼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已经自动把我代换为一个替女主喊冤的角色了。所以我觉得吧,就事论事,讨论中不要具有攻击性,不然有时候会攻击到自己就尴尬了。
  • 真治
    回复26#zxy0619


    119分很牛么?
  • s
    szqp
    还是在中学的时候从ce版挣的积分,完全不知道有什么用
  • c
    codasky
    按照我的理解,首先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是分别独立自负盈亏的两家公司,似乎也没有哪家航空公司自己承担延误险业务的(这点我不确定,因为我也不知道有没有)。

    因此,航空公司既不应该有也没有义务告知保险公司乘客信息,保险公司既不能也没有权利向航空公司索要乘客信息。这是最起码的隐私原则,如果有人认为保险公司能够自动获得航空公司乘客信息请举证。

    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乘客向航空公司购买机票,同一个人向保险公司购买延误险。航空公司并不知道乘客是否购买延误险,保险公司在保险人(也即乘客)申请索赔之前甚至不能知道此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一份延误险可以针对多次航班,比方说延误险有效期是7天,但我在7天内乘坐了两次航班都遇到了延误同样起效。同时一个航班可以购买多份延误险,依然是可以理赔的。

    这种情况和我们平时买一件商品另外付钱购买保修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特殊商品。

    因此,按照我自己的操作以及延误险保单上的规定,延误险的理赔,是需要被保险人提供相关证据才能理赔的。目前有没有自动理赔的方式我不知道,你说的自动失效的可能性似乎也是没有的。
  • j
    jingair
    要是原先有漏洞,就不用伪造乘坐飞机来规避免责条款了。
  • j
    jingair
    你觉得是民事纠纷,我觉得是刑事犯罪,所以,我为什么不能说她是诈骗犯?

    刑事犯罪,非说成是民事纠纷,替案犯脱罪,跟你们有关,跟我无关。

    下次再有什么传销骗钱电信诈骗闲鱼被坑的,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把事情说成是民事纠纷。
  • j
    jingair
    替案犯喊冤的就你一个人么?
  • c
    creechang
    那你说说哪条是刑事犯罪了。
  • N
    NewAngei
    第一、我没有替该女子喊冤。
    第二、从93楼来看,你先入为主,认定我发讨论帖的目的是替该女子喊冤。
  • j
    jingair
    保险诈骗罪(刑法第198条)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 d
    dpower
    回复20#ursace


    如果当事人准确的告诉了保险公司,我没乘坐航班,我只是撸羊毛,保险公司照赔那确实保险公司不对。
  • j
    jingair
    93楼我是对你说的


    而所谓认定发帖的目的是替该女子喊冤,最早出现在100楼。这一楼说的是有些人,也没引用回复你,我对楼主说话,谈的是我看帖的感受,你自己自作多情而已。
  • c
    creechang
    粘贴法条谁都会,我是让你指导一下她哪条行为是刑事犯罪了。
  • j
    jingair
    在身份证主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帮人买票,伪造乘坐延迟飞机的事实,向保险公司虚构投保人因为乘坐的飞机误点造成损失,就是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诈取保险金300万,足以构成保险诈骗罪。
    她怎么不是刑事犯罪?
  • c
    creechang
    用别人身份证买票不违法,乘坐飞机不知道会延迟,票是花钱买的,哪来的伪造。保险公司是自动赔付的。所谓造成的损失不是你认为没损失就是没损失的,我认为有损失就有损失,不然你说延误了耽误几个亿的生意保险公司不是破产了,这很难界定,所以赔付都是一个相对的金额,只要延误了,大家都一样赔。保险事故也不是她能左右的。那她违反什么刑法了。
  • j
    jingair
    又是这种诡辩,不就是把犯罪拆分成几个步骤单独说么?
    电信诈骗,张三说我就是打电话开玩笑,李四说我就是做假网站开玩笑,王五说我的银行卡莫名其妙多了钱,以为是上帝给我的,三人一起说,哪来的诈骗?

    保险公司自动赔付,不过是简化程序步骤,不是你诈骗无罪的理由。

    保险事故恰恰是她能左右的,就是她虚构的。她虚构了某人坐飞机遭遇延误造成损失这件事。实际上某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买了票,也根本没有坐飞机,哪来的延误造成的损失?
  • N
    NewAngei
    你自己的解释,你自己相信就好。
  • j
    jingair
    你非不信,我也没有办法。
  • c
    creechang
    好的,你说的都对
  • 老童
    回复120#creechang


  • 羊头狗肉
    回复105#NewAngei

    补上漏洞就留下了一个问题
    如果原定航班延误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保险合同是否取消?
    例如京沪……航班延误我选择高铁,航班延误对我的出行确实造成了影响,如果要实际乘坐才能赔偿,为了赔偿必须乘坐指定的航班,不然不予理赔,没有合同中止条款保险公司是否不当得利?
    极端情况下为了那几百耗上24小时,例如去年的MU5331
  • t
    tiret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276865314858294

    南京警方的最新通报:

    关于网民关注的“南京警方破获女子利用航班延误骗保300多万元”的案件,经查证,2015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女,45岁,山东青岛人,曾从事航空服务类工作)多次伪造航班延误证明等材料,虚构航班延误事实,骗取巨额保险金。

    目前,检察机关已提前介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
    2020年6月12日
  • N
    NewAngei
    是的,我也没想明白。
  • c
    creechang
    那没问题了,总有一款罪名适合。居然可以虚构航班延误事实,这女的太厉害了,那到底延误没延误??!!
  • N
    NewAngei
    瞎猜哈,航班确实延误了,这个女的没有拿到正规的延误证明,于是自己ps了延误证明,不过航班延误确实存在,瞎猜的哈。
  • n
    nokr
    人保给浦发白金卡提供的旅行不便险相关责任免除条款
  • p
    peanuto
    合同是否有效,是否违法,是否犯刑法是不同的概念。如果合同不是基于双方的真实意图,可以判定无效。
  • p
    peanuto
    ls有些在争论事主是否在申请理赔时已经退票,以及真实使用交通工具是否是赔付的条件。我觉得可以明确的是新闻中已经说了,她为了减少损失,对延误可能性低的航班是退票的。也就是说她提出理赔的case都是有登记牌的。第二就是保险公司对旅客是否乘坐交通工具的认定是是否有登机牌,而并不检查这张登机牌是否被航空公司记录到登上飞机。在保险公司角度考虑,对于乘客而言,出登机牌都是会坐飞机的,出了登机牌而不坐飞机对旅客而言是有损失的。事主买了多份保险理赔额显然超过票价才能获利。
  • 弗朗西斯
    回复134#fslongge

    实名不是重点啊,重点是非经被保人同意的捆包销售算不算冒名?
  • p
    peanuto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不管是否利用漏洞)不当得利可以得出合同无效,保险理赔应退还。如果有其他违法事实追究法律责任。
    另外以职务之便获取并使用亲友身份信息来谋私不论是否违法应该至少要以其个人信用为代价。法律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弱小,没办法做到完美公平。完善个人信用系统是一条途径。
  • s
    stevenmao
    事实如何不知道。
    但帮别人网上电子值机我干过。
  • s
    stevenmao
    那位也不知道是哪来的马甲,我现在已经是绕着走了
  • m
    michaelgao
    回复122#creechang


    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一下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以及保险的经济补偿原则。这两点是很重要的。
  • y
    yan25268
    值机是可网上值机,但纸质登机牌不可以网上取。可以有电子登机牌,但电子登机牌不知道是否可作为赔付资料。
  • 狡兔
    定额给付型(非报销型)的不核定实际损失,而是类似津贴型的损失定额补偿。

    至于能不能买五份,买五份赔多少,具体看合同条款。原则上补偿不能超过损失,被保人不应因为发生事故而获利(不是赌场)。
  • s
    stevenmao
    没赔过
  • p
    peanuto
    坐飞机不多,不太清楚国内电子值机可不可以用,但有经验看到过国外有直接拿打印的在登机前扫一下和柜台取的登机牌作用一样,甚至有拿手机直接扫的。
  • 狡兔
    你想说什么?保险业粗放经营,所以诈骗有理,替天行道?

    至于什么下雨天数,既然你看到有这个博彩产品就放链接,没有就别自己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