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美国

  • w
    wei2cool
    可以投资移民嘛,开个分店,雇十几二十个人做饼就可以了。
  • L
    LittleFish
    嫁给富婆.
  • P
    Platism
    <br />

    小鱼你也有指标的嘛,造福一下D版色狼
  • L
    LittleFish
    errrrrrrrrrrrrrrrrrrrrr....惹火上身.....=_=///
  • m
    masterchou
    再来看看``````
  • b
    babycat
    我要去那里养老~要是可以去那个。。瑞士,还是芬兰多好。。。米国,也可以啦。。。澳洲也不错。。
  • i
    inaccess
    一段缘分就这样偶然地开始了
  • 沧浪
    人家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是自己的事,跟我没关系,反正我也不指这个占谁的便宜。当然,习惯白占便宜的突然见了还有不愿占便宜的,感觉诡异也可以理解。
  • z
    zhanglegll
    写的真好!!!!!!!!!!等LZ大哥写全了,我盗版下发给我所有美国的同学可以不?给他们好好学习下前辈哈哈
  • 萝卜炖牛肉
    是啊 排期好难等。不知道自己的十年会怎么走。
  • g
    guxu
    讲故事的么,总要有点起伏才好看啊。不过没想到有人会从这一句话联想到我在吹捧这位太太的做法就是了。
  • g
    guxu
    不然怎么叫loser呢

    不过“职业学生”一词,可能你误会了。这个名词不是我的发明,在美国的留学生中,这个名词并不稀罕。
  • 腐乳
    虫老爷的观点是不是那个绿卡政策便宜了一帮没能力的人。

    然后月老就自我代入,发飙了。

    都太家庭妇女了。虫老爷本来就是以家庭妇女话题见长的,月老一看这名字也是家庭妇女型的。没想到俩家庭妇女掐上了,还是中年的。

    这是看点,我最喜欢看中年家庭妇女吵架了。不过意外的是,俩家庭妇女吵架,还有几个高级知识分子上去帮腔。好玩。

    说到帮腔,我比较支持虫老爷。因为他从头到尾保持了家庭妇女的本色。月老在这方面要略逊一筹,有点家庭妇女装知识分子的味道。

    不过要论水平,还是这俩家庭妇女最高,旁边那几个帮腔的高级知识分子,明显不行,要知道家庭妇女话题拔高到理论是有难度的,你们的表演水准显然很烂。

    我对生活在美国一点都不感兴趣,一个正常的中国人都不会去那里居住,那是蛮夷,率兽食人的地方啊。
  • i
    inaccess
    吊诡的不是占不占便宜,而是希望派出每个馒头上面都要滴几滴血。
    人有意给符合条件的人绿卡,条件仅仅以时间划限,又不是要专门给死人的绿卡,却搞得好像给死人的绿卡被活人拣到了似的。

    有的刚澄清完,有的又跳出柜子。
    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啊。

    [本帖最后由 inaccess 于 2010-2-11 09:42 编辑]
  • W
    Wizard_mini
    214楼总结的不错啊.
  • S
    SteveDu
    Bitch slapped
  • k
    kinddog
    第一个孩子照书养, 第二个当猪养。。。
  • s
    superzhou
    近来围观前辈辩论。。。
    6。4血卡对我等来说就是个传说,当年俺们还在上小学呢, 只是听说这些绿卡名额要逐年从后面的年度总额里面减掉,现在还没还清,所以进一步延长了大陆出生者的绿卡排期, 不知是真是假?
  • g
    guxu
    这我到是没听说过。

    另外,你也用血卡这个词,看来海外用这个词并不稀奇嘛
  • i
    inaccess
    建议查前后移民局每年的移民名额就可以知道,如果随后几年每年移民限额减少,方为真。
    我感觉是怕分薄了的排队者的担心。
  • n
    neonn
    光顾着写小说了, 月老和老师傅争论什么那? 火气这么大?
  • n
    neonn
    真年轻, 那时候我大学都毕业了。
  • n
    neonn
    多谢捧场。

    让你哥们上地板吧, 为HP拉几个客户,
  • n
    neonn
    现在不是这样了吧? 我认识的人去年刚上本科, 说有百十来个中国学生在他学校读本科, 其中四分之一是在这边读的高中。
  • t
    tomging
    b总去哪里都成,各国都有同乡会。
    在伟大的移民实践中,是最为果敢愿意付出代价的群体
    本版诸神讨论条件得失的时候
    伟大的老乡已经出发在路上
    不考虑那么多
    非福利国家的人具有天生的竞争力

    鄙视自己没达到养老条件前不敢考虑
    在养老和讨生活之间,更敬佩后者
    真想走只要放得下
    目标简单路径也简单
  • n
    neonn
    不都是本科毕业来读硕士, 博士的吗?

    你说你是应届毕业来的?
  • g
    guxu
    看到工作篇,楼主是真电工啊。微软我去面试时,也让写个strlen(),后来也是没要我。

    握住楼主的手,眼泪哗哗的
  • m
    matri
    阿三的hibernate把我笑翻了,满屋子的人都在看我,director还跑出来问:“Are you ok?”,俺正常人的形象算是毁了,lz你要负责啊。
  • n
    neonn
    那种苦我觉得D版不会有人受的了。

    我去过我们州种植苹果的地区。 看了那些粗燥, 繁琐, 劳累的工作后, 我就明白美国政府虽然天天喊要取消非法移民, 实际上不可能。 那些活, 除了墨西哥人, 谁也不会做。
  • g
    guxu
    另外补充一下,搞到职业体育的我不知道,就一般玩玩来说,玩体育比玩音乐花费要少多了。
  • g
    guxu
    这个我完全相信。可惜地板没有偷渡出来的,不然听听他们的讲述一定也很有意思。
  • n
    neonn
    为什么? 你是指自己组织乐队, 出唱片的那种?

    我觉得对小孩来说, 体育比音乐费钱。
  • n
    neonn
    潭全县在那里不知道。 我倒是听说过, “世界怕美国, 美国怕长乐”。
  • t
    tomging
    平潭县是福州旁一个小岛,本地没像样产业,
    主业应该是“劳务输出”
    和长乐很近隔海几公里
    民风应该非常接近
  • g
    guxu
    不考虑乐器的价格,光从学费来说,学个琴,一分钟一块钱是最起码的价格。一般去学个网球篮球什么的,比这个便宜多了。

    我也听说踢club要出去比赛什么的挺花钱的,我是没这个体会。不过学琴学到一定程度,也要出去比赛和夏令营,这钱也得花不是?
  • n
    neonn
    乐器当做固定资产吧。


    <br />

    [本帖最后由 neonn 于 2010-2-11 13:07 编辑]
  • P
    Platism
    浙江的温州人和青田人在清末就背着大大小小的石雕,路经俄罗斯,走到欧洲去

    这历史应该比福建人更久

    <br />
  • c
    concerto
    展卷了
  • P
    Platism
    <br />

    这不叫开化吧,可能是如guxu老师傅所言“有骨气”的人实在是找不到
  • m
    muzi.2140
    占位,慢慢看
  • z
    zhanglegll
    hehe,我早就给他们说过了,不过哥们虽然众多,唉,一言难尽~~

    能心平气和的上个D版的,真的是屈指可数了~~
  • g
    guxu
    国外当时动静大不大我不知道,国内可以说所有大学生都上了街,难道后来都被鉴别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