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年择业第一因素:做时间的朋友 转
- rock32最近和一个老友聊天,她打算换工作,谈到职业方向时,我们不约而同谈到一个共同点:做时间的朋友。如果一份职业是时间的朋友,那是可以考虑的;如果一份职业是时间的敌人,那么要避开。
比如她在和团队的年轻人沟通择业观时,他们都会不理解:为什么不选择回大厂(指打互联网公司)?在年轻人眼中,大厂稳定,收入高,是职业的最佳选择。她的回应是:在这个不安定的时代,大厂对于年轻人而言也许是一种好的选择,但是对她这样的职场中年而言,却并非最佳去处。为了拿到大厂的高薪,她需要放弃的东西实在太多。尤其孩子现在还小,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而去大厂搬砖,无论是在哪个层次搬砖,都意味着要放弃更多与孩子相伴的时间。
并且从长远来看,大厂并非职场中年的容身之地,有越来越多的大厂青年熬成了中年,最终还是选择了走出大厂,因为看不到自己所追求的自由,而且竞争力随着年龄渐长而下降。成为高管貌似是一条可选的道路,但这条路太窄,越走越窄,竞争过于激烈,牺牲更大。从朋友圈内容判断,很多大厂VP在职时,大部分人时候缄默不语,偶尔发声就是宣传自家产品,或表露对大Boss忠心;而当Ta离开大厂高管位置之后,朋友圈会立刻鲜活起来,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基于上述因素,她的最终选的职业选择肯定需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有更多的自由时间;第二、发挥她的长处;第三、所选领域为时间的朋友。
职场中年择业的第一考虑因素不是眼前的薪水,也不是所谓的稳定,而是所选的职业要成为时间的朋友。如果在某个领域,年龄大变成一种明显的劣势,则不适合职场中年进入。比如产品经理一岗,一般而言,更适合年轻人,而非职场中年。此外,虽然海外有些明星程序员年龄也不小,但是从国内的就业氛围而言,程序员这个领域也是更欢迎年轻人。
如果你千辛万苦进入一个领域,没干几年之后就有人和你双手一摊说:「你什么都没做错,就是年龄大了」,这是何等悲哀?
那么哪些工作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第一、非常珍视专业经验积累的领域,比如医生
第二、非常依赖人脉整合的领域,比如商务、保险
第三、非常在意创意的领域,比如艺术家
哪些领域是时间的敌人?
第一、非常拼体力的领域,比如低级别的运营和客服工作
第二、年轻人进入门槛很低的领域,比如外卖骑手
第三、知识迭代更新快,经验很容易过时的领域,比如程序员
第四、新技术(比如AI)能很容易取代人力的领域,任何每日重复,纯粹体力劳动的领域。
其实很容易按照「是时间的朋友还是时间的敌人」来判断任何工作领域的前景,大家在过了30岁之后择业,就不要只盯着眼前的薪水,而是要尽可能的从长期的角度来判断。这一思考过程虽然艰难,有时甚至是痛苦。但是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会做出一个又一个明智的决策。你在职场的每一天,都是更加靠近自己的终极梦想,而非远离。 - rock32有这样的职业吗
- 拖鞋君时间不会跟你当朋友,时间会慢慢杀死你,时间会杀死所有人。 iOS fly ~
- Blue天涯怎么有种青年文摘的味道?我这思想太无趣
- wxdwxd凡事都是两面的,一味累积,不思考,不学习,就是愚昧
- ikownive无聊鸡汤文
- jiang_iori时间是把杀猪刀
- bitwave1982这种文单直接回复: 口可 口哥
- miniss其实就是又要玩得舒服,又要拿着高薪,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 啦啦叶程序员:我一个短期,挣得比你一个长期多的多。
短期长期,相对而言的 - 烂人村村民比较考验投胎技术
- 奸人坚马洛斯需求金字塔,没人能跳级。 iOS fly ~
- rock32看起来好像挺有道理,问题出在哪里
- wsyx87930没错,年轻时做10年程序员,然后中年择业的时候记得要去做医生或者艺术家
- rjmiller讲的挺好啊,楼上一堆人喷什么
- blueearth伪命题 中年的你 选择基本屈指可数
从实用主义出发 收益最大化才是要考虑的 - 深圳北讲的对!! iOS fly ~
- rjmiller
- 阿海说的挺好的,所以医生律师这种在高中开始就竞争激烈了,在香港甚至美国这些都叫神科了,也是一般人可以跻身中上层的比较确定的出路.
- 浮华的寓意有啊,教师医生工艺师美术师书法家各类传统手艺,日本不是还有煮饭仙人么? iOS fly ~
- GleeU不在大厂995 想去小厂007 也是佩服 iPx fly ~
- etoadmark一下 iOS fly ~
- PDA5566做程序员就要有35岁退休的觉悟
- iamark然后就卖保险了
- whisker2004想的美
iOS fly ~ - 心中之神说的对,但是我能力不行,没得选小尾巴~
- xwjrain
- 幕布年轻的有的选,年纪大的选择个p,一堆同事年纪大了,想跳槽都找不到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