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国人为什么那么轻松的就让印度独立了
- Wbird香港不也放弃了
马岛就没放弃,lz你自己找不同吧 - zichuanle失控,大势已去,顺水人情
- 飞鱼清风当年的印度现在变成了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互相还有边境冲突。搅屎棍英国佬可真是够绅士的
- cloudian也许是看美国的脸色?
- ch8hj61看看非洲国家的边界 印度这点是小意思
- OpEth就算不分裂也迟早内战,这是没辙的。。。。。
- wer.顺水人情?印巴分治?
- rauphan德国人和日本人给力喽
- jeffcai控制成本高于回报
- SONYBIGAPPLE垃圾堆臭气熏天苍蝇都结了厚厚的一层棉裤!别说英国人,就是霾霾过去也得休克!
- pppkkk就是太远
- xiejia31印度效益很差的。 香港 本来英国就不想放弃,问题是中国太强了。英国即使想发动马岛那样的战役也不可能。你以为是大清吗?
- 那一枪的风情印度的独立不能单独看,而要把它同英属远东地区的大崩溃结合起来看,其中新加坡的独立尤其至关重要。新加坡的独立标志着“远东”这个名词彻底成为历史名词,香港和印度的价值加一起再乘以10,都比不上新加坡的价值。新加坡一旦独立,印度和香港同英国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使英国再也无法对这两个地区施加影响力了。英国的远东殖民权益的崩溃主要因素是美国致力于在划分战后世界框架的过程中争夺和维护主导权,当时欧洲的战后框架已经划分完毕,而苏联暂时手伸不到的地区就是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在这个广大地区,美国要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框架,因而必然要把昔日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打碎,英国人深知这一点但是无能为力,大英帝国日薄西山是历史规律使然,回天乏术,任何人都挽回不了。
- counter04美国当年也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呢。怎么就放手了呢?楼主是不是也想不明白:D
- 绝对和体
- kh2841连爱尔兰苏格兰都可以放手,印度算什么?
不得不说TG,日杂,韩棒国家意识还停留在欧洲50年前的水平,差着老大一截。 - gyfxh这的看是谁 印度要是中国的一部分 打死也不会放弃 你信吗
- HarryDean难道不是因为弓虽女干?
- killmesoftly无论一战二战
日不落都打赢了
但之后的经济政治走向却恰恰说明英国输了
大势所趋,打赢了也没用 - cf3b5嗯,人家老百姓日日笙歌国家没了土地就是国家输了!为了国家领土,几十年老百姓勒紧裤饿死一片就是赢了!按这算,地球最大的赢家就剩朝鲜了!
- codemummy这真够2货的
一战之前,英国是世界霸主,二战之后,英国沦为马仔。
这个国家还真他妈的发展成功了?成功由老板转职当小弟么本岛都放弃,怎么就不放弃马岛呢?
不得不说英国的国家意识还停留在欧洲50年前的水平,差着老大一截。 - 华莱士照你的舔法 英国的国家意识再发展几年 国土都缩英国人脑里去了 现实里没了 全在矩阵里过日子吧 这才是最高级国家意识
- sherlockboy英国人来之前,锡克教穆斯林土帮主阿富汗人还不是杀来杀去。没有英国来殖民,印度可能就是十几个小国。
- 腻水染花腥马仔喷了,你去马仔还不好办签证呢
- HMILY送的注册码
- 笼中鸟有人开玩笑说是英文说的太烂了
- hudihutian英国不是不放弃马岛,问题是马岛全民公决要留在英国,英国让渡马岛一半主权给阿根廷,阿根廷又不肯,阿根廷又主动武装攻击马岛,英国人无路可缩了
- killmesoftly不是十几个,而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
特别南部,英国进来前莫卧尔都没想法和功夫去搞那一坨 - sw121大英帝国怕女王被阿三儿弓虽女干吧。
- 海腹川背呵呵呵呵,tg必须死。
- Redofish亨利不来,此贴亮点太少啊
- killmesoftly丘吉尔本身就是个生错了时代的人物
- clockworkjian轻松何从谈起 你不想想英帝纠结了多久
- 年轻一次不懂就问,当年美国独立的时候加拿大为什么没独立?
- killmesoftly英国人从法国人手里夺取加拿大而形成的魁北克法案是触发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 岩波书店丘吉尔不是生错了年代而是他是维多利亚式贵族教育的产物,他是一个19世纪很常见的辉格党贵族,而不是一个20世纪的政治家,他不了解工人也不了解社会福利,他在保守党里是非主流,尤其是在保守党已经被资产阶级出身的政治家把持之后就更是如此,他是一个活在劳资纠纷和社会福利问题高于一切的时代的一个老派政治家。
丘吉尔更多的是一面旗帜、一个象征,代表着英国的伟大时代。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贵族、趣味优雅,受过良好的教育,了解议会而且懂得怎么让议会倾听自己的声音,他是上一个时代的遗物,让人想到韦伯福斯、格拉斯顿的美好时代。就像他选择的继承人安东尼艾登一样,他代表着英国的全盛时代,而艾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憧憬。
从个人能力上说丘吉尔不如张伯伦,如果他不是伦道夫丘吉尔勋爵和美国富二代的儿子,而是英国的罗伯斯比尔的儿子,如果他要到海岛上种剑麻,然后回到伯明翰经营一家五金公司,那么他不会成为张伯伦。但是假如张伯伦出生在伦道夫丘吉尔勋爵家里,他还可能成为一个严格的生错了时代的财政大臣。
丘吉尔和张伯伦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遗物,只不过他们刚好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两个不同阶级,丘吉尔是辉格党贵族,漫不经心的、优雅的人道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贵族子弟、军官、政治家路线是传统的英国贵族的人生历程。而且考军校的时候考的不好成了最费钱的骑兵也完全是传统的英国贵族气派。张伯伦则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资产阶级的典型。量入为出,追求收支平衡,张伯伦对预算的削减有时候让人联想到皮尔爵士,张伯伦在担任财政大臣的时候曾经抱怨过,他想不出二十年后担任财政大臣的人该怎么解决问题,这种抱怨索尔斯伯利勋爵的财政大臣希克斯比奇爵士也抱怨过,他们都处在帝国的转变期,如果说希克斯比奇爵士的抱怨意味着贵族阶级已经意识到他们对财政束手无策,那么张伯伦的抱怨意味着资产阶级已经对帝国感到绝望了。
丘吉尔作作为一个象征人物,给帝国的瓦解赋予了一种悲剧和英雄主义的色彩,而这也是英国首相能做到的极限了。英国的衰落和帝国的瓦解有很人应该出来承担责任,但是格雷爵士的责任肯定比张伯伦和丘吉尔的多。 - killmesoftly张伯伦的缺憾是不懂外交
而且也没找到一个懂外交的外交大臣 - 岩波书店如果奥斯丁张伯伦爵士多活几年身体也好一些就好了,其实安东尼艾登就是奥斯丁张伯伦爵士发现的,他被带进外交界本来就是奥斯丁的主义,但是安东尼艾登不太符合内维尔的秉性。其实我感觉内维尔之所以不懂外交很大的原因是他被他那个伟大的哥哥的光芒抑制了。他哥哥各方面太完美,所以他有自卑感。
- 岩波书店其实殖民地这个东西就像我之前说的,性价比一直都很成问题,当他容易获得也容易抱住的时候他的好处非常有限。而当它真的表现出价值能在人力、资源方面给母国带来好处的时候,争夺的人又多了。跌破发行价的时候他的年息连比活期储蓄好不了多少,但是利息上来的时候它又连续涨停了。
- killmesoftly离本土稍微远一点的殖民地就很容易出现独立化倾向
日本治下韩国和台湾在中后期就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