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策略的策略不是投降,但很危险
- 巴索罗米熊首先,英国的这个应对策略是类似降低感染速度,保持感染在一个平稳的曲线上,能够保证一定医疗负荷请看下,逐步去保证感染者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救治,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的策略~
所以,并不是投降策略,这是一个科学的策略选择
其次,是否能够达到预期,大家可以看下中国,武汉,伊朗,意大利,西班牙的感染人数曲线,新冠的特点是:潜伏期长(14天),易感染,治疗期长(14天)。
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患者从感染到治愈,最快是28天左右,近一个月,要在一个月内保证轻症不恶化,同时在不限制行为的请看下,减少感染人数,保证感人总人数在一个平稳的曲线上,能否做到的问题。
这个已经有很多数据支撑了,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最后,在这么多可供分析研究的案例,数据的支持下,决定一个国家的应对策略,是一个需要非常慎重的选择,目前来看,我个人持谨慎悲观的态度。 - n2确实是这个问题,
所以,每个国家走不同的路,最后看看结果罗. - TotemG轻症不确诊还要保持感染率只有一条办法,那就是轻症怀疑自己是新冠,并且自我隔离,而且还必须是有效的自我隔离
我感觉没那么容易做到
本帖最后由 TotemG 于 2020-3-14 22:43 通过手机版编辑 - jimtao全球蔓延到现在这程度,基本就决定这病没法彻底消除了,必然成为下一个流感,会一直存在人类社会中了。
所以我看各国现在的策略基本都已经变成,减缓传播速度,保证医疗系统不崩溃,慢慢熬,等特效药和疫苗了。 - 卖哥英国就是在努力避免同时感染,防止集中爆发呀。
- typeotg 要是这样做,不知道被骂成什么样了。呵呵。
- marsghost不用一个月 到4月初就能看出来效果如何了 如果他们海给检测数字的话
- wjl1023反正我们也没见过中国在英国这个阶段做了什么(除了有限人传人,可防可控),所以随便你怎么说
- jfjfjfjf抗体是暂时的,又不是终生免疫。伪命题。
- bobtwain这叫绥靖,英国老擅长了,当年对德国就是这么搞的
- tyfsam即没有让经济受太大冲击,又解决了老龄化问题,还让国民体质更上一层楼,一石三鸟
- 刀刀见红楼上几个都看不见我说话么?
- 巴索罗米熊做法就是这样的,拖,希望传染爆发不要在某个时间点统一爆发
但真的很难 - nasa0083这病毒不是还会攻击生殖器官吗?
老少通杀 - elfwolf今天英国的检测数5000,确诊350,死亡10人。
- 神秘的陌生人那英国到底是什么策略?
- cdlizhong那你把英国的策略解释一遍
- 刀刀见红目前的策略是一般发热病人居家隔离,不要一窝蜂跑去医院,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加大检测力度。
如果再有人数增长再考虑更多措施。 - zaku303这就是轻症拖成重症,大家一起完蛋
- 卖哥20%的重症率已经是考虑了轻症转重症的了。
- ahzhuo武汉开始好像也是这个策略吧,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后面搞方舱才逆转,当然欧洲可能居住环境好很多,也很少四世同堂这样的
- kspongPosted by Xiaomi Mi 10 Pro
前天武昌有一例,1.17发病,因为有个医院一线的儿子,能搞到药,一直居家治疗,结果3.12扛不住了,主动申请检测,阳性。
你算算病程有多长?还28天能好,好个鬼呢,做梦 - 8点40不说餐饮,停停课影响有那么大么,
- 疾风火这是21世纪英国的绥靖政策吗?感觉需要一个新丘吉尔。。。
- duxiaod日本差不多也这样吧?好像结果还不错?
- 砍掉重练英国把情况说得这么严重,似乎无法断绝传染一样。听了这个我倒是加重了对国内疫情真实情况的怀疑了
- 心之一方除非你以后不打算和世界交流,那么只要有一个国家不能完全灭杀病毒,早晚会再次传播
- 怎么说呢天佑大英,不英万年。
- fatehe低估了人性,如果你看到身边人一个个死去,你会不会奔溃
- barbatos不放开检测 谁知道结果怎么样,每天就测个几百一千的,有多少病毒携带者在晃悠完全不知道
- xfameng就是跟日本差不多,目的也是为了拖延准备时间吧
- 砍掉重练恐慌不是常态反应。正相反,恐慌过头或者死人见多了,会把那种异常情况当做常态接受。就好比国内把当官的都贪,天龙人能够随意鱼肉鹅,s1把向管理员磕头当做常态一样。
况且日子还要过,之前的长休不过是过年休假的惯性。现在开工了假如再爆发,平心而论有多少人还能做到和最初一样的高强度隔离? - cavar管别人干嘛?别人小政府其实根本上管不了民众的。只要民众大部分没有意识到,那就拖着呗。这和美国禁枪不是一个道理?每年死那么多还不禁。比起这种问题,他们更警惕极权做法。你们就别操心了。
- 刀刀见红有点常识,病毒感染不是打针就能好的。轻症的时候去医院也没有治疗效果。
另外这里说的是所有发烧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流感感冒等,是不要这些人冲进医院,结果被其中少数的感染者感染。这正是吸取了武汉的教训。
[本帖最后由 刀刀见红 于 2020-3-15 00:43 编辑] - 神秘的陌生人另外,等到英国人看到自己的亲友逝去的时候,还能不能保持麦哥所谓的正常社会秩序?答案就在十来天后揭晓。
就是我在日记中记载的那种感觉,先是在社交软件中听说有朋友的领居家的二大爷死了,然后一觉醒来同事的爸爸死了,再一觉醒来同事被确诊了,再一觉醒来眼看着领居被抬走了,就是这种死亡一步步在逼近的感觉。心里就会想,如果我被抬走了,我一家老小怎么办?
我经历过这样心态变化,没有感受的朋友可以去我的日记贴里只显示lz内容按时间顺序去体会一下。所以我对开上帝视角的判断报怀疑态度。
也可能英国人整体素质高,在5%死亡,20%重症的情况下还可以悠闲喝下午茶。谁知道呢?
另外忘了说了,在武汉,上了呼吸机的人没有几个可以活下来。上机病人的脱机率是不敢报道出来的。武汉还有3000多重症躺在医院里,好多就是靠仪器维持着,就这么拖着,现在没什么新增病例了,可以继续维持。如果英国的重症数量持续增加,医疗系统同样拖垮,到时候只能拔管,还能维持低死亡率吗?
本帖最后由 神秘的陌生人 于 2020-3-15 00:56 通过手机版编辑 - 刀刀见红目前的策略是一般发热病人居家隔离,不要一窝蜂跑去医院,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加大检测力度。
如果再有人数增长再考虑更多措施。
所谓放弃治疗是中文互联网的恶意谣言。 - tanglee4950国内和国外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都不一样
中国普遍城市居住面积小,而且老人、小孩、成年人在一起没有距离感,也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和习惯,居家隔离困难容易团灭
欧美和日本基本老人、年轻人不共同居住,且本来界限就清楚,不互相干扰生活,在家隔离是有效的
你像日本,不握手,就鞠躬,第一步就减少接触了,夫妻在一个屋子还睡两个单人床,春天因为花粉原因也普遍都戴口罩,1米距离更是,超市排队从来都是离的远远的,生活方式不同,防疫方法也必然不同 - tanglee4950对于他们来说,有
因为单亲家庭多,而且老人不和他们共同居住。意味着,孩子不去上学就没人管,家长就要在家看孩子,在家就没有收入,而且一旦是医院职工的话,还会影响医院运行
国外非正社员很多,能居家办公的也只有一部分
其实国内也是,那些打工的家庭,因为不能去上班,还要看孩子,几个月以后就会陷入困难 - tanglee4950防范政府假以防疫之名,干涉人身自由。
国内很多政策就是把你行踪扒个底儿掉,管不住病毒,但是管鹅还是有经验的 - tanglee4950看看韩国,不是控制住了嘛
- hcfffffPosted by HUAWEI STK-AL00
- 达尼.阿尔维斯韩国人人口罩,封锁力度肯定比意大利强,居家隔离武汉已经证明就是全家感染,英国连意大利一半的力度都没有
- OLAOLA2008我都听不懂。莫名其妙。
一个月内保证轻症不恶化,怎么做到?
靠尽量不限制行为吗?
减少感染人数我倒知道,控制检测量吧。
数据不全,还什么曲线。朝鲜曲线最好,没有公布全是0。
本帖最后由 OLAOLA2008 于 2020-3-15 02:2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SXB的皮卡丘不如孝子门一起去享受白皮爹的进化策略
- 砍掉重练那你错了,只要是tg的事,微博粉红们黑的都能给夸成白的,何况这种只是有争议的事
- silentyTG用这招会被定为反人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