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主角多少年和美式主角多壮年是否有其必然性

  • v
    verona
    最近看了《菊与刀》,其中有段关于日本人与美国人的人生曲线的论述:

    “日本的人生曲线与美国的人生曲线正好相反。它是一根很大的浅底U字型曲线, 允许婴儿和老人有最大的自由和任性。随着幼儿期的过去,约束逐渐增加,直到结婚前后个人自由降至最低线。这个最低线贯穿整个壮年期,持续几十年,此后再次逐渐上升。过了六十岁,人又几乎可以象幼儿那样不为羞耻和名誉所烦恼。在美国,我们这种曲线是倒过来的,幼儿教养非常严格,随着孩子日益成长而逐渐放松,待至他找到能够自立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几乎可以不受别人的任何掣肘。在我们这里,壮年期是自由和主动性的鼎盛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日益衰退,以至成为他人的累赘,就又要受到约束。按照日本那种模式来安排人生,美国人连想都想不到,似乎那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


    但是,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的人生曲线,其安排在事实上都确保了一个人能够在壮年时期尽力参与该国的文化。在美国,我们依靠增加壮年期的个人选择自由来保证达到这一目标;在日本,则依靠最大限度地约束个人,尽管这个时期人的体力最强、谋生能力最高,却仍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他们坚信,约束是最好的精神训练(修养),能够产生靠自由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虽然日本人在最活跃、最有创造性的壮年时期受到最大的约束,却不是终生受约束,幼年和老年时期则是“自由的领地”。”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了日式主角模板和美式主角模板的差别。很多人嘲笑日式游戏都是中二马摸鹿少年拯救世界,而推崇美式游戏中成熟男性的威武形象。认为前者的设定是幼稚、低龄的,而后者就显得写实、成人化的。

    如果《菊与刀》里关于日美文化影响下的人生曲线的论述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许不论日式游戏以少年为主角还是美式游戏以壮年为主角其实都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存在其必然性。
    日本人只有在完全成年、结婚前才能享受人生最大的自由。追求梦想追求自我实现的阶段只有在少年期尽情发挥才被认为是合理的,而过了这个人生阶段,来自家庭和社会等外部世界的强大压力会彻底将日本人桎梏在一个位置上,失去完全的个人选择权。所以日式游戏大多以成家立业前的少年为主角,只有他们自由冒险、追求内心的正义和推翻邪恶的反派权威才符合文化的期待,相反,如果是成年主角做同样的事情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可想象”的。
    而美国文化正好相反,少年期受到父母的强制管束,而在成年后才开始享有人生的最大自由权,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美式游戏的主角大多是成年后的男性,是否已婚不会影响他们的主角地位,在游戏中他们能做自由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并将影响力辐射到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


    楼主纯脑洞
  • 3
    350280002
    有道理
  • 萨拉丁
    有点道理。
  • 殲滅
    这个世界是为方便大人而创造出来的,所以青少年更有改变世界改变社会的原动力。就如同有人说日本社会很冷漠,所以日本电视剧里主人公的热血正义就非常受欢迎。而且还有特摄剧,热血动画这些特殊产物
  • v
    verona
    是的,肯定有例外存在
    但是从宏观上看来,日系少年主角远多于成人主角,美系成人主角远多于少年主角
    主要是想讨论下这种差别形成的原因
  • 8
    88ace88
    一条直线
  • v
    vacuumsword
    日本人喜欢看小屁孩儿成长,欧美人喜欢看心智成熟的龙傲天各种狂暴酷叼拽。
  • 真实之影
    所以关键问题是结婚么……
  • 绫子
    就算是我国的武侠故事,主人公往往也都是尚未婚配的年轻男性,一旦结婚就要安定下来不再浪迹天涯了吧……
  • 8
    88ace88
    这么说欧美奇幻小说结了婚的也少之又少,这么看似乎差异也没这么大
  • 奎爷他爹
    个人感觉日本文化格外迷恋着少男少女们象征的那种青春感。

    PS: 菊与刀的作者从未去过日本,所以这书很多内容不严谨,有些现象与其说是日本特色,不如说是东亚文化的共性。本书的看点也是西方视角是如何看待东亚文化的。
  • a
    asdfg
    其实这个也未必正确
    实际上对于高级的白领来说,每天只要花相对少的精力与体力去工作就可以获得足以养活全家的收入,所以就算婚后,他也还是有一定的生活选择权的。因此现在出现了那么多已婚技术宅——而且这个是东西方都有的。

    反过来说,无论东西方结婚之后,生活都是需要大体固定的——区别是东方强迫你在开始工作之后立刻就为结婚生子做准备,西方没这个强迫性——所以东方你看到的是工作之后就都开始沉寂了,西方那边有人工作后依然能折腾——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西方能折腾那帮人都是不结婚(或者至少是不要孩子)的。真的结婚生子了的话,哪里都一样,都自由不起来。

    说到底还是太过符号化了。
  • d
    dds0
    菊与刀感觉作者对事例的解释很多都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作者自己也说了写书任务太重...)
    而更像"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解释是(相对)最合理的,而且xx资料显示了同样的情况,所以...."
    有的情况用在我国也完全能解释

    其实想了想我国各路思想随便怎么解释总能说的通,
    文化发展起来有自己的分量不用抄这学那以后,
    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应该相当有潜力吧...
  • c
    cxasuka
    鲁迅自己就是中国人,私塾教育出来的对历史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拿到现在来也是相当的准。
  • y
    yyman
    二战时写的又怎么了?人类的社会习俗是几千几百年长年累月形成的,不见得过个几十年就会有多大改变
  • 汪达
    少年各种特长班补习班,长大为了高房价拼命赚钱,老了终于还完贷款继续攒钱给儿女买房,所以是一条下划线
  • k
    kadija
    看到标题就想起BDFF的日版男主角是16岁,英版设定就改成19岁了……
  • R
    RYVIUS
    你应该想到尼尔的PS3版和Xbox版。。。
  • s
    sakamotosin
    确实有文化的因素在里面。
    就拿英雄来说,日本中国推崇少年英雄,而欧美推崇壮年英雄,日本的桃太郎、辉夜姬等等少年得志的例子很多,而欧美的赫拉克勒斯,奥丁等壮年英雄的例子很多。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欧美也有很多彼得潘等等小孩英雄的形象,日本也有各种和尚武士的中年英雄形象。

    除此之外,日本的少年和美国的少年本身的特质也有差异,书里写的并没有错

    放在游戏和动画里,可能更多的还是要看制作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作品的受众,以及作品的定位。同样是恐怖冒险类游戏,为什么生化是成年人为主,但零系列就是未成年软妹子为主,为什么零124是未成年软妹子,零3是成熟未亡人也是经过充分考量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有群生物叫做萌豚和死宅
  • 夜夜無夢
    仔細想想,果然如此。
  • 苏格拉底叔
    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美式男主壮年多那是因为美帝射击游戏占主导,而游戏不得鼓励未成年人持枪而已。你看同是奇幻RPG,博得神鬼寓言之类的主角还不是屁孩,要不然哪来的冒险成长主题。
  • l
    leviathan
    简直就是胡扯,我日本朋友家的小孩从3岁开始就跟大人一起上饭桌吃饭,而且是一声不吭地自己把自己的那一份吃完,跟小大人一样。美国熊孩子没见过有这么乖的。东亚人口密度大,生存压力大,所以更加要求自律,而东亚小学中学学生课业重,管制多,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娱乐就只能限于能在家中进行的ACG了。而ACG里那些肆无忌惮的校园生活其实只是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已。反观英美那帮子鬼畜发育得早,初中女生就很能干了,高中女生很多都已经超出很多东亚男性的守备范围了,大学里老得跟大妈大婶的多了去了。中国的大学生跑到美国估计很多都会被错认为是中学生。不仅是外貌,英美鬼畜在人生轨迹上并无太大的分界,高中读完先去打工挣钱,之后有机会再上大学很正常的,大学中退去工作也有,在公司干几年累了去读个博也很多。学业和事业并不像东亚这么界限明细,所以英美娱乐成人化原因就是其受众的英美熊孩子成人化早。
  • w
    wlhlz
    哪有什么屁孩欧美游戏的主角基本全是成年人,跟游戏类型一毛钱关系没有,当年压根没有枪车球游戏的时代也一样,即使刚开始主角是少年,一般也只是开头一小段而已。主角从头到尾都不满20岁的欧美游戏屈指可数,实际上我压根想不起来有哪款欧美游戏主角一直未成年
  • w
    wlhlz
    所以我很喜欢阿虚这个角色
  • s
    soursoul
    因为日本人中二
  • 她的猫
    日本作品里16岁角色与18岁角色的成熟程度相比相差太大,16岁与19岁的差距简直就像现实中20岁与30岁的差距。
  • n
    new111xxx
    传统可以设定年龄的先不谈,明确是屁孩主角的除了哈利波特等传统改编游戏外,还有恶霸鲁尼、南方公园等大作。
  • j
    jf8350143
    关键是看主角的年龄和故事的背景设定能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同样是中学生,SD里打篮球就是很正常毫无吐槽点的设定,但是换到别的故事里各种拯救世界之类的就比较扯淡了,尤其是拯救世界的同时还得去学校上课…………

    你看欧美那边,降世神通两代主角都是未成年小鬼头,做的也是拯救世界的活,但是人就一门心思练级拯救世界什么的……
  • D
    Dya
    只有我觉得是因为“画风”嘛!?日本人画妹子都是那嫩样,所以男人就相应地年少了。
    美国人画妹子都是那熟样,所以男人就相应成熟了。
  • j
    justice
    比起年龄来,日本人能把任何事情和校园生活四六不沾地扯到一起,甭管做什么拯救世界的大事都不耽误回学校上课才是奇葩。
    当年看GUN PRADE MARCH的时候一肚子槽想吐
  • 任青牛伯伯
    中国是一条从左上到右下的直线
  • z
    zakas
    鲁迅写的那个时代而已,当时中国人的典型
    所以金庸才会3修小说以适应时代啊
  • z
    zakas
    +1 算是结婚所必须负担的责任,不负担就算耍流氓吧
  • 苏格拉底叔
    日本人的学校情节嘛,俺觉得被高考压迫了这么多年,作者YY下上学开学院祭泡妹之类也不错,好像没看过那个漫画主题是好好学习的。至于SD那肌肉绝壁不是中学生,NBA的大叔到差不多。
  • 真实之影
    这里一堆title是老婆挂了或者出问题的还有马叔这种老婆孩子一起挂的……
  • a
    allenz
    西方大作风格比较硬派罢了,小游戏里头各种loli不要太多

    ----发送自Sony C6833,Android 4.4.2
  • 奎爷他爹
    处于中年危机的男性是许多西方艺术作品爱用的主角类型之一,所以游戏也不例外。
  • B
    Bernoulli
    我记得小时候看大薮春彦的小说主角也是成年硬汉形象,少年作主角只是ACG作品吧,毕竟针对的主要是这个年龄段消费者.
  • 死线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结果是11区只能熊到18岁,美帝可以熊到30岁的原因?

    想想看如果是11区作品里20岁以上的角色,的确不太可能是阳光正义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阴险的社会人,或者郁郁不得志的犬儒主义者……
  • h
    haruhipower
    日式主角少年,美漫青壮年,国产动画主角多是动物,你们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