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韩国独特的文化就是传统陶罐(韩国叫翁器)。韩国传统翁器的制作方法和模样都与其它国家的陶罐有很大不同,它蕴含着韩国独用的文化和情节。
翁器最适合保存泡菜、大酱、酱油等传统发酵食品。韩国传统翁器的最大的优点是通气性好,模样和硬度都不容通过水,但能通气,是很有科学性和便利性的罐。
可以通气,能与周围东西一起呼吸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就因为这种特点最适合储存发酵食品。这样的伟大的功能是从哪儿来呢?那是因为以1200度的高温下烤制产品。
火的温度达1200度的时候泥土中的有机物质产生微小的洞洞,这种洞洞不能通过水但能让罐里和罐外的空气流通。就是这样的功能来保存发酵食品,也被称为世上最好的罐。
有优秀功能的韩国传统翁器指的是陶罐和瓷器。陶罐分为低火度陶罐和高火度陶罐。低火度陶罐是在800度左右烤制的黑色或者红色的罐。高火度陶罐有黑色盐陶罐(蓝罐)和红褐色盐陶罐(半陶瓷)。黑色陶罐没有摸油液,为了有粘膜效果在1200度的温度下放入盐烤制,烧松树的时候产生的烟能渗入到瓷器里,烧松脂的时候冒出来的黑烟使罐变成带蓝的黑色,因为带蓝色所以还叫蓝罐。
蓝罐主要用于储存大米或者大麦,主要在首尔和京畿道地区使用,在宫廷中也使用过。罐的盖子是用木头制造,这种木头盖子比较轻用起来比较方便。
半陶瓷罐有使用天然釉药的红色陶罐和使用碱釉药的褐色陶罐以及油然釉药的红褐色和黑色陶罐。
这种各式的陶罐不仅用于保存发酵食品。还用于保存水、酱油、酒、油等。现在爽口汤店或者煲汤店里使用的沙锅和煎药时使用的药罐都属于翁器。
在韩国农村住家的向阳地,总能见到整整齐齐摆放着的大小翁器。延续了数千年的韩国酱,放在翁器酱缸里,味道越来越浓郁。酱缸能吸走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若装水,则可过滤掉水中的有害成分。虽然一年四季气候有变化,但由于酱缸能保持内部温度,所以酱味不会改变,食物长期保持新鲜。酱缸可以说是贮藏韩国风味的宝库。
去往抱川白云山的山谷路边摆放各种各类的翁器,就像翁器博物馆。如今城市里都使用泡菜冰箱来保存泡菜,但味道当然比不上用瓮器保存好几个月的泡菜。
看着各种各样的翁器,不能不佩服韩国祖先们超凡的智慧。但最可惜的是韩国的传统文化离现代越来越远了。 虽然从上古时起,翁器被广泛用于制造棺、祭器、餐具、锅等。据《三国史记》记载,在新罗时代设置了名为瓦器典的负责生产翁器的机关。朝鲜时代在汉城和地方也有100余名翁器匠。
随着科学文明的发展和西欧文明的传入,由于餐具材料的发展和居住空间的现代化等原因,翁器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了。而且在韩国战争前后,由于生产翁器所必需的柴火不足及为节约生产费用而使用替代材料,传统制作技法逐渐消失,这使得传统翁器制作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
本帖最后由 腚眼冒热气 于 2009-2-18 23:57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