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夫妻“裸辞”高薪工作来中国卖面包,一直赔本却拯救了500个中国孩子

  • 如风
    吴正荣此刻正在自家开的面包坊里,对着手机一通“傻笑”:“都是我的孩子们发来的。”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这些孩子总会给他发微信,节假日还会拎着大包小包来看他和妻子。
    这位德国大叔也觉幸福得很,过去10多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能收到这样的“好消息”。

    “吴正荣,你一德国化学工程师,
    干嘛放着清福不享,千里迢迢来长沙卖面包?”
    “因为,我实在在舍不得这些可爱的孩子。”
    哪天,你路过湖南长沙的湘春巷8号,
    也许会遇到到这样一家面包坊,
    不那么起眼甚至有些拥挤,店面出奇地难找,
    因为隐藏在老城区一座封闭的小巷子里。

    却不妨碍每天都有人慕名而来,
    汪涵都为它点赞,还被新华社报道过,
    可以说是很有名气的 “网红”店了。
    “这家店的面包特别好吃哦!”
    每个出门的客人总会自发地向周围人推荐一圈。


    “刚来中国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会待这么久,更没想过会成为一个面点师。”说话的是吴正荣,这家名为“吧赫”面包坊的主人。
    顺着面包的香气走进后厨,细心的你会发现这里格外的安静,只能听到“啪嗒啪嗒”揉面团,面包“呲呲”的发酵声,一打听才晓得,着面包坊的员工从收银员到面点师都是聋哑人。
    这也是面包店赔钱好多年,老板吴正荣却一直撑着要开下去的理由之一。

    今年46岁的吴正荣是德国人,
    学化学专业的他
    原是德国一家制药厂实验室的骨干员工,
    拿着丰厚的薪水,衣食无忧,
    而让他选择脱下西装,穿上白大褂,
    带着妻子来到中国卖面包的源头,
    是16年前的一张报纸。

    吴正荣夫妻
    那天,坐在沙发上的吴正荣正喝着咖啡,看着报纸,突然发现报纸上有一篇关于湖南“聋儿”的报道,其中“十聋九哑”这个词刺痛了德国大叔。
    “不!7岁前的儿童哪怕是聋儿,只要经过一些专业的训练就可以讲话。”

    后来,吴正荣做了个决定——
    辞掉制药厂的工作,
    和妻子杜雪慧飞到长沙,
    成为了一名帮扶聋哑人的义工。
    吴正荣回忆说,“当时看完报纸的 第一个想法
    就是想去帮助他们,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而身旁的妻子也很干脆:
    “老公,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这对夫妻也 没想到,这一去中国就是16年。

    刚到中国那会儿,
    他们的日常就是跑遍全城,
    寻找7岁以前的聋哑儿童,
    帮助他们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比如将孩子的手放到自己的喉咙前,
    让孩子们感受声音的震动,
    或是放到 脸颊部位,
    让他们感受 说话时肌肉的运动。

    手把手教着他们看图说话,
    只为了让孩子能距离声音更近一些。

    敲锣打鼓陪他们做游戏,
    只为了刺激孩子们的听觉神经。

    “7岁以前的孩子正是语言功能
    发育的关键时期,
    即使是听力有障碍的孩子也是有机会说话的,
    不应该早早地放弃他们。”
    除了就近找到一些语言康复机构亲自辅导之外,
    夫妻俩还会拿出自己的积蓄,
    资助家庭困难的聋儿,
    让他们有机会接受语言康复训练。

    檬檬就是被资助的孩子之一,
    4岁的她来自邵阳农村,
    来语言康复中心之前
    她属于重度听力损失,接近全聋,
    如果听之任之的话,
    小姑娘这辈子可能都说不了话,
    短短半年,在吴正荣他们的帮助下,
    她已经能说简单的词语了。

    而佳欣,檬檬的好朋友,
    经过两年的语言康复训练之后,
    从只会简单地叫爸爸到想要玩具,
    想吃东西都能开口说了,
    还跟正常的小朋友一样,去普通幼儿园上学了。
    “如果能用这些钱,
    换回孩子能一辈子讲话的权利,
    我觉得值。”吴正荣想。

    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的人生慢慢地因为“能说话”有了更多可能,这位德国大叔感觉已经离不开长沙了:
    “我不知不觉中已经爱上了中国,打算一辈子呆在长沙,想为更多聋儿找回说话的机会。”
    10年,一晃就过去了,夫妻俩在湖南资助了500多名听力障碍的儿童,让他们获得语言康复训练的机会。

    很多从康复中心出去的孩子长大后,
    会提着大包小包来看夫妻俩,
    或是发短信给他们分享成长里的故事,
    比如 “我考上大学啦”“我要当妈妈啦”
    “今天,我把最爱的姑娘娶回家啦”。
    眼看着孩子们从一句话也不会讲,
    到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
    直到上大学、结婚、生子......
    吴正荣夫妇仿佛见证了“奇迹”。

    “有一些人已经结婚生子,我们也觉得很好玩,好像当了爷爷奶奶。”提起这个,两夫妻就按捺不住幸福的喜悦。
    不过,为了把时间都给这些需要帮助到孩子,吴正荣的父母先后在德国去世,夫妻俩都没来得及回去看父母最后一眼......
    即使这样,夫妻俩依然没有停住脚步。

    “ 仅仅帮助有听力障碍的孩子
    学会说话还远远不够。 ”
    做了8年公益后,
    吴正荣意识到大多数孩子从聋哑学校毕业后,
    面临找工作困难的问题。
    “如果是学了一门手艺,他们就更有自信。”

    “得让他们拥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拥有了尊严,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得到这样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在2011年,
    吴正荣盘下了德国老乡的一家面包店,
    取名吧赫西点——
    他打算为聋哑的青年提供免费学习做面点的机会。

    在现实中,
    不少人对聋哑人还是心怀偏见的,
    在吴正荣的心里,
    聋哑人也是能够自力更生,
    靠才华和技术受到尊重的。

    这家开在小巷子里的店,
    一眼看上去虽然不那么起眼。

    但是材料绝对用最好的,
    面包师傅也是专程回德国招来专业的面包师傅。
    所有的酵母从德国带来,
    面粉是也上好的。

    这家面包店里的
    6名员工和2名学徒都是聋哑人,
    因为小时候没带助听器,
    他们的世界一直是无声的。
    “即使这样,我认为也不应该放弃他们,
    只要用心学,他们甚至能比普通人做得更好。”
    教他们做面包时,吴正荣会耐心地
    用手语或者写字条的方式来交流。

    “聋哑人手很灵巧,工作也专心,
    做面包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优点。”

    烤制环节则是吴正荣来负责,
    因为考虑到有听障的师傅听烤箱响会很吃力,
    一直盯着计时器也会很累。

    “我在这儿学到了做面包手艺,
    而且已经做得比较好了。 ”
    一位面点师说。

    “更重要的是,
    觉得比从前更有自信了。”

    吴正荣说,
    “如果他们要出去自己开店或是
    去别的面包坊工作,都没关系,
    最初就是希望他们能学着这门手艺,
    能够自力更生。”


    头几年,面包店一直亏钱,但是吴正荣夫妻却用积蓄撑着没有放弃。
    因为有原材料用上好的,价格还不贵,再加上是一家爱心面包店,邻居街坊经常来照顾生意,发现面包意外地好吃, 尽管藏在死巷深处, 慕名到这里买面包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家不起眼的小小面包店甚至吸引了电视台和新华社的注意,专程跑来这里采访。

    16年一眨眼过去,除了爱心面包店和帮助聋儿进行语言康复练习之外,两夫妻还在康复医院开办了聋哑儿童图书馆,每周陪孩子们一起画画,玩游戏。
    “我觉得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和钱多不多,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子,没有多大关系,只要心里充实和快乐就感觉很满足了。”
    虽然这对德国夫妻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但是每回想起这些中国儿童,夫妻俩总会说:“我们在这里有很多孩子,实在太幸福了。”


    在我们身边,很多孩子一旦有了身体上的缺陷,人生的可能性就被全盘否定。
    这样一对洋夫妻,却辞职掉高薪工作,来到中国16年,给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以生命的阳光和希望。并且,他们始终不愿放弃。
    每个人生来都不完美,如果遇到珍惜和爱他们的人,命运或许会变得很不一样。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视频截图源自《泊客中国》
    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 J
    JustusHitler
    洋大人真好。真善美
  • p
    patman
    洋大人就是高鹅几等,无论身体素质。外貌还是内心,难怪中国女人都爱洋香肠
  • z
    zhouli520
    前阵子刚去过。。。。面包种类不是很多,价格的话市面价吧 不过味道确实还可以
    主要是半年前本地电视台报道过,正好在附近就特意过去买点试试
  • 刁德一
    楼上冷嘲热讽你做了什么
  • j
    johentai
    境界
    可惜中国百姓跟义和团那会儿还是差不多。
  • 九月雪花
    下次到长沙出差一定去。
  • j
    j2j
    基督本人啊
  • A
    Alloyo
    很好,很美好

    但是很遗憾在天朝,有说话能力一样不能说话
  • R
    Raven
    人的精神境界


    我肯定做不到
  • W
    Wbird
    这种少说多做的, 都会很钦佩吧

    那些慷他人之慨的, 跟国内狗厨一个德行的, 被扣白左帽子真不冤
  • J
    JustusHitler
    邮局港剧,政府真的不是人,以前读书还说资本主义人吃人。麻痹太坏了
  • 你到底操谁
    很伟大,希望能开个网店
  • R
    Ryo
    这样的人,值得尊敬。
  • b
    b0207191
    这么不和谐的新闻怎么过审的
  • a
    alfredo
    这话没错,因为社会主义人吃鹅
  • R
    Raven
    圣母婊,最爱自己动动嘴皮子,慷别人的慨

    两码事
  • 不吃胡萝卜
    你坛义士今天都去黑基督去了,没空来黑圣母
  • b
    barvee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之光啊。
    再看看这个匪帮培养出来的愚民。唉。
  • 蒋介石
    这是真的善良,只有善良用到了对的人身上才是善良,否则是助纣为虐。
  • 放浪的无责任男
    人中楷模
  • m
    masterfish
    说真的,人和人就是不一样,有些人就能看到中国的好,就算在国外也能来中国发挥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用自己的真诚,感动所有人,不但邻里乡亲帮衬,连政府也帮助宣传,而有些人就只知道骂人,就想着捞了好处就逃到国外。
  • 大家好我是小叮当
    圣母都是白左,还能是白右?你指望文中的德国夫妇是白右?
  • r
    redwolfs
    对,只有上层是人,底层中层都是鹅,绝壁够吃一辈子了
  • 残想之岚
    感情做好事的都是白左~

    这智商绝了~
  • K
    KingChen~
    楼上也能冷嘲热讽的真是绝了,这店就在我家附近,这俩德国夫妇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做好事帮助障碍人士,没啥左右屁股好说的,下次有坛友来长沙了,私信我一个,赶上我在长沙的话我请吃面包。
  • z
    ztxzhang518
    纯傻逼
  • z
    zuccbtpig
    我觉得楼上几位也是毛病,人家报道是说洋大人做的不错,难道就非得踩一脚中国人?国内做善事的不少,没看到不到不代表么有。洋垃圾也不少,别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 z
    ztxzhang518
    想问问这玩意能邮购不?有没当地兄弟代购的?俺想来一点儿
  • c
    copper641的马甲
    这事居然有鹅冷嘲热讽??直接肢解没得说
  • n
    nikito
    这不是圣母,我觉得就是个圣人
  • 山楂冰
    你和他们讲左右他们知道什么。。。。

    他们说不定还以为左派都是红小兵,当权派,右派都是企业家呢。 中国这边的左右都是幌子,老百姓给愚弄的到虚无和犬儒主义外加社会达尔文了。

    中国大众偏民粹,社会达尔文主义。真左派都会被认为是神经病。
  • n
    nokia3315
    我就想知道当地残联参与没有?
  • D
    Darun
    这境界比不了,确实伟大 ,有机会去店里买面包去
  • t
    tainey
    国际主义精神
  • 熊呼呼
    吧赫的老板确实是为数不多我打心底里佩服的人,不说了,明天下班去买几个面包去

    在论坛上打嘴炮有个屌用?
  • d
    dorashop
    有时候真的~人活一辈子为什么需要认真想一想~只能说打心底敬佩这对德国夫妇。如果交流一下肯定能有不一样的人生启发。
  • b
    betaaa
    一向不说话 但也要为正能量点赞
  • d
    daonciun
    德国人为马斯克谢罪
  • r
    rikishi
    早几年去光顾过几次 味道不太适合我 不过确实是爱心面包
  • 农农
    周末去光顾一下
  • b
    baki
    如果有长沙的兄弟去店里买面包,能不能跟老板交流一下,开个淘宝店?

    这种境界高山仰止,自觉不可能做到,只能买几个面包支持下了。
  • s
    slr
    搜了一下,离我家800米,到时候去看看。
  • s
    slr
    出生在这片土地的大部分是丛林法则拥护者,已经变成了一种信仰,而信仰是不容其他人打破的。
  • p
    ps2xboxngc
    这个店在长沙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