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扯的宏观经济和行业 2015/12/29 年终爆扯开了新帖
- JOY.Q是啊 吾朝一线城市生活的百姓 也就比三哥大城市的水平高那么真心一点点点 说不定空气还没有人家好呢
我觉得我们还是认清自己位置比较好 老觉得自己发展的多牛了 还是算了吧 这代怎么生活就尽量好好过吧 下一代有出息最好 否则各类环境更堪忧 - delxp兄弟,说实话你被套了多少,今天又是一天的放量下跌。我在半山腰就跑路了,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有一期封面是三一的专题,里面写的比较深入,封面是变形金刚那期。
- cooliscoolmark,不错喔。
- JOY.Q汽车行业的几家金融公司呢?情况估计也类似吧~ 呵呵
- 坏君君
- likes嗯。和我的看法较为一致。
- Duncken
- JOY.Q奇瑞量子。。。这个就是很多人赚一票 或者 搞大抬头的地方啊。。里面的管理也好流程也罢 不谈了 就算几个其他公司的高层过去了又怎样呢
捷豹路虎的国内厂会最终放在哪里?
他们不是在狂招人么。。绝对的招聘市场冷清阶段的一个特殊 - 阿年看了以后发现自个不懂经济
- cxccmark学习
但发现到处都是死路啊 - muerbb当初选择进银行是正确的。。。
- lazyrat10后年回过头来,你会发现也不过是经济发展中的阵痛而已;
- 坏君君
- 坏君君
- gu12935钢贸行业准备转行投身建筑行业,到哪里都是等死的节奏。
- niejianyong
- radwaremark,学习
- silvan写的真好,屎蛋是干什么的啊?
买黄金就是瞎折腾,大家不要买了,还是像屎蛋说的,买理财吧,不过黄金再怎么差也比股票强点 - 屎蛋吴这个我就没研究了。
- silvan
- nova绝对不可能是最靠谱的合资项目...甚至南边的CAPSA,湖南的GAFIAT都可能靠谱点...
P.S.个人意见。 - 屎蛋吴对于这个,让我稍微组织一下,刚开完3个电话会,尿都来不及放掉,擦。
投资确实和通胀没有关系,我貌似也没这么说过,除非国家为了投资,继续偷偷印钞。事实上从央行目前的动作来看,不会,只是一味的逆回购,基本意向是要确立利率的主导作用和地位。但企业投资和这个是两码事。
企业无论如何投资,是没有办法达到公共投资的效果的。企业的本职是经营,在各自的行业产生价值,而不是从投资领域。所以从国家角度来说,所谓的拉动投资,是个公共、国家投资的概念,并不包含企业投资。在我看来,所谓的企业投资,只是经营的一部分罢了,而且是不务正业的一部分。比如有很多的浙江企业,拿到贷款后不好好做实业、本业,去搞房地产,矿产,投资。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这一部分。我们暂且称其为企业投资。
企业的投资其实并非坏事,但在中国,企业存在两个问题。1)核心业务利润低,这里面原因很多,比如人工等成本上涨、市场萎靡、税收环境差等。总而言之,做事也不赚钱。偏偏企业投资,开始搞房地产什么的,还没尝到苦头的银行还特别喜欢借钱给他们搞,想分一杯羹。2)对于自己的所谓投资,企业并没有把控的方向,基本是一条路走到死,就是抄底,只做多不会做空。不管是借钱屯生产原料,还是贸易公司囤货,都是这个思路。但往往企业看到的底,都还不是真正的底,特别是这3个季度以来,所以一投进去就是亏,继续抄底,抄到没有钱为止。
我会做很多的企业咨询和风险管理,这在我看来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当然,排除经济不好,逼上梁山的因素。 - 屎蛋吴项目评估和经济分析其实还是差距挺大的,我说不好。
你对照一下我前面的行业风险高低分布看看。我个人是比较看好农产品的,汽配不熟悉。 - 屎蛋吴等等看四季度
- mountaintop好文,大抵情况如此,我这里很多家公司销售人员反映回款艰难啊,尼玛能搞回承兑汇票就不错了,制造业真的是要歇菜了。
- satonboy
- niejianyong谢谢!
- 屎蛋吴介绍个信用培训师给你?原Honeywell亚太区风控总监。
- MikePJ写得很不错,学习了~
- 刀歌介于红黄之间:矿产品,用于建筑材料。
8月份生意比6、7月好两倍。不知道原因。 - oldguru政府现在已经不敢再做基础建设投入了,宏观经济学里面有个术语叫做挤出效应,前面某个帖子里面贴过了: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挤出效应图
[1]
一、政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不变,政府出售债券相当于收回流通中的部分资金,则市场上资金减少,从而利率升高。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投资,引起了挤出效应,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则挤出效应大。
二、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增税减少了私人收入,使私人消费与投资减少,引起了挤出效应。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则税收引起的私人消费减少多。
三、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价格水平的上升,这种价格水平的上升也会减少私人消费与投资,引起挤出效应。
四、政府支出增加对私人预期产生不利的影响,即私人对未来投资的收益率报悲观态度,从而减少投资。
五、在开放经济中当实行固定汇率制时,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价格上升削弱了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出口减少,私人投资减少。 - cxxa很想在微博上转发,征求楼主意见~
- 李子树看了 回头再仔细消化
- Duncken既然是在讨论宏观经济,我自然是把投资默认为三驾马车中的那个投资了, 跟企业囤原材料什么的没关系。
所以说核心问题确实是有没有超发货币,投资拉动这件事本身应该没什么争议吧? - Duncken个人认为挤出效应目前在债券市场不存在,因为市场上寻找出路的钱实在太多了。不信?看看银行卖所谓理财的盛况吧,基本都是秒杀
- 阿尔法罗米欧马克再看
- launch屎蛋,你怎么看药品行业?
- 四个老男人
- tevye认真读完,嬉笑谩骂间透露着些许蛋蛋的担忧和顾虑。
- qingfen163实体经济确实要完蛋了
- alalhai洋洋洒洒,楼主有才啊
- arthu1内容回去电脑再看
- yaohoo技术文,顶顶看
- oldguru债券市场不是四万亿这样的基础建设投资吧。 现在更说明民间没有消费信心。另外,中国投资渠道缺乏。
- 海愧飘渺主要还是投资渠道被政府国企垄断 流通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