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年轻朋友们聊了一下,为什么洋节在中国会大行其道

  • c
    cftc9
    又快到一年一度的圣诞节了,国内过洋节的气氛越来越浓。晚上和几个年轻的朋友一起吃饭,聊了一下这个话题。
    首先,很肤浅表面的原因是,消费主义的营销。商家炒作节日概念促进消费,巴不得节日多一些,国产的节日不够就拿国外的凑。刚好我国也需要搞内循环促进消费,这一两年中央肯定是对这种事睁一眼闭一眼的。

    然后是一种对年轻人的新鲜感,洋节的一些过节方式,突出了和中式节日完全不一样的部分(比如万圣节、圣诞节)。因为中国人平时都是生活在中式习俗社会中,饺子粽子也是日常可以吃的食物了,所以同样是节日的情况下,年轻人更乐于体验新鲜感多的节日(南瓜、圣诞树平时不常见)。

    以上两点都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原因。消费主义对中外节日是一视同仁的,能赚钱就行;新鲜感也会随着年纪增大而褪去,中年人就已经觉得洋节没什么好玩的了。于是我们又深入讨论了一下,得出一个结论:洋节在中国没有历史负担,给年轻人感觉更轻松

    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娱乐休闲;中式节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目的:纪念祖先、敬畏自然、凝聚家族。

    其中,除了以凝聚家族这个目标来进行的活动会给家人以温馨融洽的感觉,其他两个目的都偏庄严肃重,和“欢快”的节日氛围不搭。

    而洋节,在中国没有历史包袱,中国人其实是取其表而去其里,把宗教成因那部分“厚重内容”大多抛弃了,只剩下娱乐属性,因此过节的人会更轻松。

    另外,还有一部分来自现代社会的节日压力。比如过春节,我小时候印象是很开心的,现在的孩子们就要面对寒假作业很可能是《记一次快乐的春节》,那这份开心就打了折扣了。(国内很少有学校会让学生以过圣诞节为主题写作文,但是春节很常见。为什么春节就要写作文呢??为什么端午、重阳还要写作文呢?不写可以吗?)再比如每逢长假,春节端午国庆,各级部门总要三番五次通知注意外出安全、注意防火防盗等等,这么做当然是对的,只是也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心理的精神压力,感觉过节的时候也时刻有一根弦在绷着。相对来说,洋节们因为不放假,也没这么多给人压力的通知,反而更迎合人们要求“简单快乐”的节日初心。

    当然,这也只是我和几个年轻朋友饭桌上随便讨论的话题,不一定对,仅供大家批判。
  • l
    lovaxi
    我反而觉得,现在的洋节不如以前那么火了下面没有了
  • j
    jiuzhege1
    因为打压啊。。。
  • q
    qinghe1987
    洋节好玩。所以,传统节日也要往轻松上走才对
  • k
    kony
    我觉得有道理。小米note3 HP
  • 拉风的汉子
    主要还是商家炒作,导致节日泛滥,再加上618,双十一,双十二等等 赣南脐橙,包邮卖
  • W
    Wade Zhao
    你想多了。

    发达国家的文化和审美都有天然的强势地位。
  • t
    treotreo
    妇女节 劳动节 儿童节 也是洋节
    还有盂兰盆节
  • 逛荡
    中国节日是内敛的,严肃的,敬老的

    西方节日是豪迈的,外向的,活泼的。

    所以年轻人喜欢。 「慎独」
  • 相扑
    别说,我觉得还真有道理,就是没负担瞎开心一下,不用照顾长辈小辈同辈情绪。
  • 一树
    自己不重视 怪谁 人们只需要一个借口去玩 比如双十一就是造出来的 真的能买东西 五一不也知道出去玩吗 再看所谓传统节日 啥也不是
  • y
    yasaka
    今日冬至 算洋节吗
  • g
    ggalvin
    日日都过洋日子啊 iOS fly ~
  • g
    gaowulu
    传统节日基本都要走亲戚,改革开放之后的年轻人不喜欢,洋节轻松热闹,自然喜欢,再加上商家的刻意宣传。
  • g
    ggalvin
    每周都有一个礼拜日iOS fly ~
  • 老兵-猫族
    这有什么可讨论的,年轻人喜欢天天过节,你要是能用中国节日排满365天,那小孩子们就天天过中国节呗,没问题啊。

    一周周末休两天也是西方传统,建议改休周一和周四多好。
  • t
    tarsone
    中国节日都是农业社会的节日,现在已然不是农业社会
    就这么简单
    iOS fly ~
  • s
    soliuy
    会不会有相当比例的男性并不愿意过节,只是被迫
  • 又是春天
    文化经济强势,和平渗透啊HiPDA怪兽版
  • y
    yorksa
    女人要礼物的节日。
    mmp。节日太多。
    以前做零售行业,领我入行的一个前辈说:节日气氛都是商家弄出来的,就为了卖东西。
  • j
    jojo4097
    有一定道理呀,洋节日跑到中国少了传统厚重的仪式感,就是个玩乐和消费 iOS fly ~
  • l
    lyxlyx
    商城和学校都不准提圣诞节 三个字
  • n
    notrue
    你说的对 iOS fly ~
  • e
    erik
    就是西方强势文化入侵,不说远的,中日韩不都这样?
  • s
    skyey819
    名不正言不顺,还是叫耶诞节适合。 iOS fly ~
  • c
    clouday
    批判过好几次了 就差出红头文件封了 还大行其道
  • s
    stan91
    中国人的性格太内敛了,干啥都抹不开面子,过个节也十分单调,过去穷的时候过节就为了吃点好吃的,现在谁也不缺食物,还是把吃作为节日的主要活动,年轻人自然提不起兴趣来,不同的节无非是吃不同的东西,跟不同的人吃,什么时候能把吃这个大的主题放在其次,这些节才能稍微过的有点意思
  • w
    waxq01
    进口的东西逼格更高一些,这种念头在国内起码还要存在几十年吧,洋节,其实也多少有点这个意思
  • q
    qjwcc
    洋节在中国就是打炮约妹 朋友狂欢,不知道老顽固们紧张个啥
  • -
    -j-
    其实都是商业噱头加新鲜感,外国人过中国节也一样
  • b
    bluefall
    国际劳动节 国际妇女节 国际儿童节 算不算洋节?

    这些也不是中国本来就有点节日
  • b
    bigbeetle
    这些严格来说也不是西方的节日,而且不是发自民间的,是官方规定的。没有任何仪式,只是一个政治或者社会的诉求符号。
    但凡仪式感比较强的节日,通常是和宗教或者传统有关,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节日,比如我们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
    西方节日在我国是没有任何宗教基础的,商业化才是其流行的基础。有心人也许还能从中激发一点求知欲。 iOS fly ~
  • 橡皮擦
    传统节日要发红包,有压力呗
  • s
    stillness
    +1
    算是文化输出的一部分
  • h
    hary_2005
    回家问问你孩子喜欢过圣诞节还是喜欢过春节 iOS fly ~
  • z
    zhdphao
    传统节日往往要和家长一起。

    洋节可以甩掉老家伙们,年轻人自己聚在一起各种浪。
  • z
    zhdphao
    呵呵,你们忘了父亲节母亲节。来,一朵康乃馨。
  • g
    gusu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与祭祀有关,虽然祭祀的形式已经淡化甚至消失了,但很多繁文缛节依然还有遗存,这些东西对年轻人没什么吸引力。 iOS fly ~
  • j
    jiuzhege1
    你不如说是传统节日自己“zuo”的?
    在清迈,本土节日不是仅仅放假,是真的有意思的去有些活动,国际学校也是。 所以那样对那个节日就有很深的感受。不仅仅是放1天半天假,吃个xx食物那样。
  • 狡兔
    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向心性的,强调集体和家族,如春节、中秋、清明,抹杀个性。

    洋节在中国的好处是老人不过,这就不存在家族约束,纯粹是个人选择。

    现在ParTy约束洋节,让个人选择背负罪恶感,那是老人们的报复。
  • c
    cateranyang
    挺对。但是洋节不能无限制下去。这玩意文化侵略。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