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卡罗拉对撞 卡罗拉表现不太行啊
- timtu吸能假说
吸能只适用于撞墙
撞车,撞树,完全是减分! 而我们遇到的最多就是撞车,想想一个车假如不吸能,完全坚固,跟别的车对撞的时候难道会吃亏吗 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对方。
我认为汽车一撞就烂就是防止它成为武器而已。另外也是油耗的问题,太结实油耗搞不定。以家用车现在水平,还轮不到它考虑吸能。 - qazqwe11234567车身刚性还是很重要的
- whhityang在论坛说日系不好,尤其丰田,小心被群殴呐~~
- GoGo_X仅限于加强后的。。。
仅限于一汽丰田的。。。
测试的目的也蛮明确的 - qazqwe11234567一汽撞一汽 挺公平啊
- lqtj88大众改正自新,还是可以点个赞的。
据说中保研公开前做过摸底测试,有些车也不行,不过正式测的时候改正了,算厂家反应快。大众反应慢了点。 - iMach777大众实战没输过,这下实锤了
- lqtj88这不是吸能假说,这是碰撞静物测试的局限性。由于撞提静物,一吨的车身应对一吨的冲击力,2吨的车身应对2吨的冲击力,如果这2撞一起,重的会在绝对优势。
非同级碰撞中,大的重的一方会占绝对优势,有厂家做过实验,更有专业数据表面,大尺寸毫米SUV是最安全的。
吸能也得看侵入多少,这个不会公开,都是卡着分数线拿5星的。但你看沃沃等车型,虽然都是5星,人家侵入少多了。 如果哪天加入新的项目测试,比如加副驾、提高速度等,很明显有哪些是在应试,哪些是真的往安全的做。 - qazqwe11234567本质上还是要在保证车身强度的情况下考虑吸能
- 辛约_live大佬回归了
- zhishixc新款应试车VS老款应试车
- qazqwe11234567应试车的实战
- lqtj88是啊,车身强度第一位,吸能第二位,主次关系。
看不少国产车也能五星,我觉得在技术上已经不是什么难点,无非成本,车身框架上多加一点点对重量油耗影响也不大吧。
如果哪天成为强制标准,估计一夜之间所有车型都能做到五星。 - sinogod看了那个视频,感叹日系成本真是算得太精了
- 马迷糊保护人优先,包括车上车下的。普通人能承受多少加速度?别到事故时,车还在,人没了。
- guqikay大众21款应试车都很强。老款都是棺材车,丰田tnga以前也是渣
- yysqu就该多搞点这种对撞测试。
- qazqwe112345674-5g的加速度 人体还是能承受的 4-5g的加速度意味着 1秒能从50m/s减速到0 50m/s=180km
不过实际碰撞中的情况可能不足一秒 但速度也远低于180km/h
正常来讲只要车子够硬 再加上安全带约束和气囊缓冲 里面的人是不会有事的 - timtu车身如果不变形,车上人能死怪了
- dinopower不是吧,这都2021年了还有人搞这个还有人看?仿佛十几年前
- 马迷糊以前德国的培训有讲,在极端情况下,安全带会以损失锁骨等来换人命,气囊也有导致窒息而死亡的风险,结论是任何安全措施都不是完备的。
- airmarry里面柯基不是还说了句么..增强了25%的碰撞区域,减少了碰撞兼容性,对其他车更有伤害性了。对别的车这样那如果是撞人。。。
单纯看碰撞还不全面得结合乘员舱人员安全情况来看。毕竟汽车碰撞吸能是保护乘员舱安全。 - qjx328172571不知道假人数据会不会放出来?估计不会对外公布,也许拿这数据卖厂商或等公关?
- 游戏人间吸能整车都吸能,然后呢,人也给吸走了。
- 永恆的光明其实往片面地说,越重的车越安全
- qazqwe11234567速腾乘员舱基本没有入侵 气囊也很齐全 膝部气囊也有了 吸能因为比卡罗拉硬卡罗拉就变成了吸能区
约束系统不出问题 安全性绝对比卡罗拉强 - qazqwe11234567那也比被仪表台撞死强多了
- zyysfy如果一个车整天提省油和保值
我觉得它已经不属于车的范畴了 - qazqwe11234567
信仰产品 - zyysfy是奢侈品范畴!
- airmarry只能说车辆对撞车辆中占优势,但是现实中除了对撞车辆,还有车辆撞人,如果是换成人那对外部人员只能说更惨,原来可能轻伤变重伤,原来重伤变死亡。。说实在这样有点背道而驰了。。车辆设置吸能区域是最大安全保障乘员舱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外部人员碰撞的伤害。。虽然内部安全了,但是碰到被这种车撞真的就是重伤或者死。
- damolang传说中的测试没有输过,实战没有赢过
- qazqwe11234567这个时速撞人一下必死啊 低速碰撞撞人和吸能 车身强度没多大关系 看前保险杠是否够软 机盖是不是有足够弹性 行人会不会卷入车底 和结构强度没有什么关联
- airmarry我觉得柯基的那句话很在理,增加了25%碰撞强度,但是减少了碰撞兼容性。现实中碰撞的不一定是同级别车,不同级别的轿车对suv,轿车对水泥车等等。。。
同等级占优势,但是减少兼容性未必是好事最关键的是在不同车辆级别现实对撞中能保障乘员舱人员存活才是关键,车坏了人没太大事才是关键,车没什么大事,人死了未必是好事。
https://wenku.baidu.com/view/eaba81c0be1e650e53ea993c.html - BD7X我咋不知道?
- 俩俩相忘tnga碰撞神话要破灭了?
- cdcdcced不搞你永远不知道皓影和CRV是一坨shit,本田是真的狗,也不会知道上汽大众真的补钙了,难道没有意义?
- oicwb别买新车,去买买二手的老款,看看,这样有对比,尤其是销量大的
- qazqwe11234567
实战好像不如测试啊 - sky也许
又是车车
- 毛茸茸怎么不会死 被方向盘顶肚子上挂掉的人多了去
- timtu有气囊没无侵入就死了? 那是我见识少了抱歉。。。
- nx1637不要以为车身越硬就越安全
吸能技术,不是日本人发明的
最早是法国人研究高铁的时候,发现高铁的车身越硬,死亡率越高。后来才在高铁上研发了溃缩技术,用于保护乘员。
后来沃尔沃把溃缩技术引入到汽车领域,而且不止是车头溃缩,还有侧向溃缩。
日本车的溃缩技术都是学沃尔沃的 - yysqu然而作用力是相互的,谁的车软谁就做这个吸能的。当吸能的空间利用完后,谁的车身硬谁就能更少变形。
- panyj522对于这些资历雄厚的车企来说,过碰撞没什么太大的难度,无非就是愿不愿意花那点成本~
批评使车企强化车身,吹嘘使车企产品缩水~别相信资本家的良心~吹他做甚,你不是车企的爷爷,你的钱包才是~
车身好不容易骂硬了的日系,日系粉们再这么吹下去,隔两代给你缩水成豆腐渣~看看隔壁大众就知道了,吹了好些年,越吹越缩水,测试各种打脸,骂了一阵子,现在车身强度又回来了~
喜欢哪个品牌,就给点压力~别尬吹~
有挑剔的客户,才会有经得起挑剔的产品~ - nx1637车身不变形,人内脏震变形了,死亡率更高。
传统火炮的作为大面积杀伤武器,不是通过弹片把人炸死,那个弹坑才多大。大部分人是被爆炸的震荡波震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