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把我爸耽误了
- zhenhunge
- amoour1999唉,都不敢进这样的贴了。E肥挺住,祝福叔叔。
- bao7654321这样啊,我看错了。楼主应对的唯一毛病大约也就是一定程度瞒着病人病情,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对治疗不会产生什么明确后果。
- compressor令尊令堂,家父家母HiPDA·NG
- Efree.第一个分身乏术,前面一个月蹲在老家带我爸做检查,病理没有出来,去找哪个专家都没用,第二个是病理出来就过年了,又碰上疫情管控。。。
我在等报告期间,好大夫挂了专家问诊,都是因为没有病理,给不出具体方案建议。 我是小尾巴啦啦~ - fslong2020先不说具体的治疗,仅从知识角度来说,医学确实是需要大量经验累计的学科,因为很多的人体机能以及疾病发发生发展理论等目前的医学几乎连门都没进去,所以只能模糊的靠经验以及统计学。
在这种前提下,家属若非医生(即使是学医的,也是隔科如隔山,比如心内与心外、呼外与呼内都完全完全的不同)最好不要干涉医生的治疗方案。
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学习一些公开的诸如:XX疾病诊疗指南(或 X标准、专家共识等规范文件),对疾病有大致的了解。病友群里讲的东西需要谨慎对待,即使是患者自己的理解也并不一定就符合医学常识。 - 石斑鱼祝福老先生早日康复
- Efree.是啊,因为想要瞒着病人,所有人都建议我瞒着,因此对于一些检查犹犹豫豫不够干脆。而且门诊医生也没有一次性的给出后续建议,而是挤牙膏一样一次给一个检查方案,胸外科不建议做穿刺,呼吸科建议穿刺和petct,在这种不同建议下缺少自己的主见。如果当时有足够的心理预期,应该直接穿刺。湘雅排队时间长应该马上去其他医院穿。
那时候考虑我爸的承受能力,一直做出一副没什么大事的态度,没有积极的去其他医院检查。
我们在湘雅。 我是小尾巴啦啦~ - 3080402回复27#Efree.
麟的确是是不如腺的,免疫优先吧,放化那都是最后的无奈之举,手术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做pect应该就能有个准确判断。其实肿瘤负担不大的,手术意义也不大,基本上到纵膈了就不要太考虑了,个人感觉弊大于利。 我想说,到了这个时候,尽人事听天命,这条路没有对与错,人各有天命,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iOS fly ~ - faucet不是你的错
- Efree.我也不想手术,术后对身体影响太大,而且复发率很高,但是我爸听说可以手术,结合从百度查到的一点模糊知识,他觉得放心了不少,一直盼着手术。我现在以他身体太差不能手术作为理由。
虽然鳞癌治疗手段不如腺癌简单,但是一直都说鳞癌进展慢,很少在短期出现远端转移,我这个脑转是真的没有想到。 我是小尾巴啦啦~ - zhenhunge回复57#Efree.
有个亲戚也是癌,广东三线城市。原来我和你抱着一样的想法,可是看过他的治疗过程之后,我基本上放弃了在小地方看病的想法。
药少,医生没经验,有关系也没什么鸟用。
非医学人士,如果没有很好的治疗办法,那还是追求高质量的生存吧 - 流浪的民工转移应该不会发展那么快的。 我爸爸去年4月确诊就是已经到处转移了, 不是照样好好的。
- thecity医院主治不耐烦,主管医生每次都换,查房才出现的教授脾气大得吓人。病人取流水线半成品一样。
没有选择去北上广,这个时间更拖不起。
=====
既然一开始就怀疑是癌症,那应该马上去北上广挂特需,然后跟着特需教授的步骤走。
现在到了这步,建议楼主心态要好,相信每个医生的建议都有不同出发点,而且都是基于手头的报告所做的正确诊断,配合治疗。 - Efree.检查没必要去北上广的。。。拿到了病理和所有检查报告去北上广求医才有效率。 我是小尾巴啦啦~
- 流浪的民工中肿也不见得就好, 我和中肿的人也认识, 他们搞砸的病例也很多。。。
- zhdphao回复26#星辰大海
我听说了一种相反的情况。
由于医改之后,90%的资金要依赖医院自营,时间长了追求利益发展到了极致,大医院倾向于挑三拣四,收那些病理清晰有治疗把握的病人,拒绝那些疑难杂症费力也治不好还讲不清楚容易出现医患纠纷的病人。
反而是二甲之类的次一线医院,愿意收治这些被大医院拒收的病人,所以他们也有丰富的经验。 - Efree.我爸全身除了同侧纵膈淋巴转移,没有其他异常,所以这个脑部病灶根本想不到。。。算是跨越性转移。 我是小尾巴啦啦~
- thecity信不信由你,在各种病症面前,报告出于本院还是有优势的,特需能少走很多弯路
- 心中之神个人认为 自己必须要了解 医生只能作为重要参考
1 自己会更负责
2自己或者家人之间沟通顺畅
3个体差异 医生只是经验判断 自己更能感知自己的身体状况
4 生病不但是肉体也是方方面面 自己才能确认 金钱 家庭 疼痛 思想状态 生活状态达到平衡 iOS fly ~ - arbu母后年前一直在接受放疗,皮肤有放射性溃烂了。不过接受度挺高,情绪挺好,我觉得还是情绪优先把
- 保持微笑希望新年一切都会好起来,加油e肥 iOS fly ~
- zhenhunge回复68#流浪的民工
我也知道,哪家都有这种情况。不过中国目前这种国情,真的是大医院一天看的病可能都比小医院一个月看得多 - Logia加油,我母亲2017肺癌做的手术,我女朋友和她母亲上个月也是因为肺癌同一天一起做的手术,我生命中有三个至亲罹患肺癌,我父亲是头皮基底细胞癌,作为一个医生和病人家属,没人比我更能体会到肿瘤这个疾病对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冲击,一定要加油! iOS fly ~
- Efree.我家时机不太对,一月份父母同时住院,我妈两次进医院住了二十多天,我姐照顾我妈,我陪我爸检查确诊,回去就和我姐换班照顾我妈。
所以分身乏术。
看看这次一化后去广州大医院问诊,鳞癌的治疗方案相当单一,没啥可选的。只有胸外科手术,医生影响比较大。 我是小尾巴啦啦~ - 撒欢的猪
- 清风绿屿医生在重大疾病面前也只是比你多些经验,所以小白的你没必要自责。
刚碰到亲戚有肺结节2cm,看了5个医生都建议手术,怀疑肿瘤。过年前切出来是血管,大家都放了心。 - 黯然销魂猫想太多没意义的东西,看病很容易眼高手低的,不是买个东西比价比参数那么简单,查查资料就觉得要求这样要求那样,你既然选择本地看病,那就得以本地条件为基础,治疗方案包括输液港并不是每个医院都一样熟练度的,你有想法要提前沟通,实在对医生不服期望就换医生,医院既不是为一个人开的,也没到独家没有选择的地步。已经发生的事情纠结过去更没有必要了,做当下的选择,不要想没选的路多好
- vxworks有可能还是来北上吧,我爸当年就是在西安被耽误了,至少导致多了一次手术,然后放疗。
- 客观计划我记得楼主说过自己爸爸得过口腔癌? iOS fly ~
- Efree.嗯,六年前溃疡又抽烟加假牙钢丝摩擦,一直不愈合,及时手术切除了,病理是高分化鳞癌,没有扩散和转移。算是根治了,这次免疫组化提示还是原发性肺癌。
刚刚教授来了,说了一下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表示头部的病灶太小了,无法确认,先化疗一次观察。 我是小尾巴啦啦~ - ppalm医生的问题不是专业与否,而是病人太多,每个病人交流时间不足三分钟就在制定治疗方案。
所以即要靠医生,又得靠朋友,还得靠自己,其中拿捏分寸真是很难。
华西水平够高了吧,一样存在这种问题。你以为医院大专家够专业,殊不知一样存在差异。我朋友他爸也是吸烟引起的肺上的问题,只有华西某位医生能控制住,其它医生越治情况越差,为什么?就因为那位医生跟朋友关系最好,愿意花时间了解病人情况。去年突发再次入院华西,那位医生休假了,说好下周回来给老爷子治疗,还给另外的医生交待了情况,结果还是没等到那位医生,人就走了,因此家里亲人真有事,只能相信医生,赶紧找朋友找关系给建议,同时自己学习,然后综合判断,至于结果,尽人事听天命吧。 - 老麻祝好
非常理解这种情况
我爸也是癌症走了 - 好好人什么都别管,吃靶向药物先。
- lucaslee
- Efree.我选湘雅就是因为湘雅是唯一有关系能打上招呼的医院。
能多一点关照。 我是小尾巴啦啦~ - Efree.你看,家属的自学多么重要。。。 我是小尾巴啦啦~
- Straight2.5是很后期了
- inaccess看了揪心。只能先祝福。
- lasttime湘雅好像是湖南的医院?后期还是要到北上广咨询一下。
- solidlk有过类似经历,当时也有些自责,但是普通人遇到至亲得这种病,是很难做到完全冷静的,所以我觉得尽心尽力就好了。
- Efree.分期和大小无关,2.5还属于结节范围呢。腺癌毫米级就有可能扩散,鳞癌也有10公分了还是早期。
肺癌太复杂了。 我是小尾巴啦啦~ - Straight
- fatdragoncat尽人事,听天命。
这个阶段绝对不要问自己的问题包括:
1、“为什么.....”。
2、“如果.....会不会就没事了”。
3、“会不会因为....才导致....”。
因为这些问题会不断让你自责,不仅影响你的判断力,太多了甚至会让你崩溃,而现在不是你能崩溃的时间。
只能问:
1、“ok,现状是这样,今天我能做的是.....”
2、“如果有ABCD方案,我应该怎么做决定,我的决定是基于什么标准进行的”。(生存时间长短?生存质量高低?完成父亲的未完成的心愿?等等)
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先保住自己,要让自己稳住。
不管喜欢不喜欢,现在需要你极端理性,甚至需要一点冷血无情,才能抗下来。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听听爸爸的想法,他的希望和选择是什么,特别是他有没有什么现在想去做的事情。我看过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会有一些未完成的愿望,去听听他的想法吧 - jecho医生路过
所以你们应该知道医患关系之难了,根本不把你当一个战壕的,
年龄,身高体重,都没有,
在网上讨论病情真不合适,
上面有同学说的对,医生只是见的太多了,不管各色各样的家属,还是病人 iOS fly ~ - tom33换医院的话,可能抽血的项目、穿刺和普通CT要重新做,PET-CT不会重做的,一年一回都已经够呛了。
输液港比PICC好用,连续输液的话,但是如果这个科室护士没有这方面经验,输液后冲管液不合适的话,会堵,堵了就要重新插针,挺疼。
LZ也不必太自责,转移到脑部,也不是这几天就能完成的事,之前没做筛查而已。
我妈多发性骨髓瘤,主任是这方面的权威,说她从医至今,我妈是她接到的第一例发生这个病脑转移的,还是化疗了7-8次后转移的,都是命,没辙,家属不留遗憾积极往前走就好。 - Efree.我们petct显示脑部没有异常代谢,以为没事了。。。 我是小尾巴啦啦~
- QQB湘雅也可以了。也不可能一个月就到脑部。别太自责。这个专业性很强但自己也得明白点,大夫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都是一套流程下来完事
- kingsjack别内疚,你不是医生。
- 不可深刻肺癌很容易脑转移的。
不需要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