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电工在金融行业如何发展?

  • r
    recp
    都说四十不惑。马上四十了很多问题还想不明白能不着急嘛。 iOS fly ~
  • l
    lostxanadu
    接触过国内做一级市场的投资者,投了9个天使,7个成功上市。
    深刻感觉这个行业是需要人脉的,没有人带,想进这个圈子很难。

    人性都是想通的,国内如此,相信国外也是如此。
  • r
    recp
    我的资产配置本来也是有比较大比例的股票。股票部分目前是大盘指数,但是我后面的的重点会放在选股上。通过选股来追求跑赢大盘,然后又是长线投资(30年以上),所以价值投资也是适合我的。而且我工作也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A股一直没啥研究,因为资金流动不自由。我就是买MSCI中国指数。我还是比较看好中国公司的。后期会改成买美股港股上的好的中国公司加美股上市的沪深300指数。

    对了,价值投资的书推荐几本?
  • r
    recp
    对,没有人脉很难。 iOS fly ~
  • e
    edoking23
    一点个人愚见,lz年纪也不小了,拿学位考证这些小年轻的路就没必要去走了;lz有这种想法我觉得更多是因为这能给自己一种明确的掌控感,缓解自己迷茫的焦虑。lz已经在实战了,应该不管对错多靠自己去想,然后实践。
  • b
    bluebear
    好贴备忘。

    学习
  • G
    GleeU
    lz给我的感觉就好像现在自学成才进了一家开发小程序的三五个人的公司,想跳槽到大公司

    说实话挺难
    这个年纪了,还是得看人脉,不论什么行业
  • w
    wsyx87930
    我觉得楼主的焦虑主要是他自己非科班出身,不知道学院派到底有多少奥妙,总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投资秘籍

    所以建议他学习一下cfa的知识体系,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也就淡然了
  • s
    sowot
    同意楼上 cfa其实挺适合楼主的
  • e
    edoking23
    很有道理
  • r
    recp
    是这个意思。我不知道我看的书是不是野路子,自己摸索的方向是不是对,真正的专业人士是如何做投资的。

    搞计算机毕竟是科班的,也在正儿八经大公司干过,知道这个行业怎么玩的。
  • g
    giolezbery
    lz把专业投资者看得太理想化了,据我所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还是看学历看背景看人脉,尤其是二级市场很多所谓的专业人士或者大佬经常分分钟被打脸;我觉得从基础知识的储备来说,楼主应该去考cfa;从找工作的角度来说,我敢说绝大多数有名气的投行或者资管公司可能不太会要找楼主这样年纪和经验的人;可能有一些小儿精的公司可以去试试机会,关键还是要看老板的理念是否和楼主能够达成一致。 iOS fly ~
  • d
    daiyufeng
    回复61#recp
    其实,楼主这个公司最重要的还有募集基金你的朋友。投资从没有任何历史战绩去募集真的很不容易。即使你去做分析师,无论公募私募基金,还是买方卖方分析师。他们真的未来选择也不多。比如做二级市场的,新财富上榜的还能混混让券商养着。都是毕业没多久的小年轻。真的厉害的通过之前的战绩去做个私募。私募做的好的太少了。需要人脉和缘分的。楼主现在已经挺好的,有决策实操的经验。 iOS fly ~
  • 天涯无泪
    回复62#giolezbery
    跟我师傅说的一样,大公司你就是螺丝钉,不需要太多想法小尾巴~
  • r
    recp
    我想进专业投资公司主要的目的还是想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最终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实现完全靠投资回报生活。

    职业发展是另一层考虑,毕竟我现在还是需要工作收入的,我要考虑我现在的公司关门了怎么办的问题。当然,如果找不到金融领域的工作,我回去干IT混口饭吃也是可以的,这个不是特别担心。 iOS fly ~
  • g
    giolezbery
    回复65#recp
    从二级市场来看,参与者主要是买方和卖方。我觉得楼主如果想去了解市场,可以去买一些卖方的研究报告,基本上通过研究报告就可以知道市场上,大多数专业的投资者是怎么想的,这一点,尤其是在相对更透明,更市场化的国外会更加有效。如果是国内的话,可能研究报告只佔卖方观点的60%到70%。如果楼主想知道买方的想法,那么可以给楼主提供一个渠道,那就是联合一些富豪准备大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然后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然后你作为客户就可以定期要求这些专业投资者给你路演,给你分享市场观点和操作策略。 iOS fly ~
  • 1
    142857
    CFA和量化两码事。。。
    CFA1 2 完了,对应国内金融学硕士

    3不知道,因为书我没翻过。

    量化是金融工程

    如果想学,其实也不要那么麻烦。找一份金融工程研究生的教材书目对应的看看应该就够的。

    非业内人士,但以前看期货公司HR ,就是中金系,QQ群发过招聘招量化研究员。要求专业是金融工程或者计算机。有期货从业资格等等。

    金融圈和IT圈感觉都是两拨人。

    其实在这里问,感觉不太对。

    这里技术圈其实都挺少的
  • r
    recp
    我目前不缺买方报告,缺的是理解这些观点背后底层逻辑的能力。观点我能理解,但不好意思总是追着人问为什么问到底。不知所以然就无法形成自己稳定的观点。


    卖方报告我们比较缺。 iOS fly ~
  • 1
    142857
    可能楼主的压力源于全职太太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私立学校的学费。

    其实投资活着是对的,也是不对的。金融市场像一级什么的,越大应该越和个人没多大关系。肯定有储备才有之后的事。我想对应澳币也要得100万澳币以上的吧。以前看人家油管说全职美股投资最好是100万美元起步。而且是必要生活有一定基础。孩子比较大保险也该缴纳都缴纳完毕。

    但是海外移民的生意,澳洲应该是可以买个生意的,如果觉得未来不明朗。投资不应该局限于金融方面。

    因为中国人很勤快。
  • g
    giolezbery
    回复68#recp
    我认为,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观点背后的逻辑都是相对简单的。要理解这些观点可能就像楼上说的去考个cfa或者找一些经济金融学的书本读一读,以及去念一个MBA,通过这些渠道补充一些理论知识,我相信很快就能理解这些观点背后的逻辑了。 iOS fly ~
  • 水龙头
    楼主才不到40岁,还很年轻,有无限可能。
    根据我一位原同事的参考情况(结构专业,现在是某央企的投资部经理),以楼主目前的水平,准备1、2周应该就能考过1级CFA,然后再酌情是否继续升级。
    通过学习一些基础的东西,会慢慢熟悉这个行业的叙事方式,也会增加与同业交流的机会,然后再走一步看一步吧!
  • r
    recp
    嗯,希望尽快系统学下CFA,我现在金融知识太零散,东拼西凑来的。 也是因为公司的投资工作已经展开了,经常要参与决策,只能临时抱佛脚。我现在每天也很忙。每两天要update一下公司研究研究的进展,每天看财报、看分析报告,也写分析报告,但又担心自己瞎搞。
  • t
    topeak
    cfa纯粹是混职业用的,真正的投资高手谁看这个啊
  • r
    recp
    100万美金投资肯定不够啊,澳洲生活成本挺高的。

    我现在是两个娃已经负担很大了,不敢再要第三个了。 iOS fly ~
  • l
    linlance2000
    感觉挺羡慕recp的。。。
    我也在走差不多的路,还比recp慢一点,因为我还在还债,攒钱中。。。

    确实差不多走到终点了,剩下的要自己摸索了。。。
  • x
    xain
    价值投资的书下面几本我感觉不错: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邱国鹭
    《穿过迷雾-巴菲特投资与经营思想之我见》任俊杰


    《股市进阶之道》李杰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 Uncommon Sense for the Thoughtful Investor》 Howard Marks


    《投资中最不简单的事》冯柳 邱国鹭等
  • 疯狂的馒头
    量化的交易系统,国内的可以看看优矿、聚宽这种开放式平台,他们架构大同小异,都是码农之间互相借鉴的,不过他们的架构我用起来也有些不舒服的地方。
    我自己也琢磨了一点本地量化框架的想法,但不是码农出身,迟迟没能力实现,楼主有空的话可以交流交流。
    实时或高频交易的话要用c才行,python速度满足不了需求。当然这是听人家说的
  • 疯狂的馒头
    越来越觉得投资是非常考验综合能力的事情,盈亏同源的现象特别明显,认知上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可能变成地雷。
    国内环境是销售(筹资)能力比投资水平重要,楼主起步就是千万美金,起点就比很多从业人员的终点高了~


    (有空带我飞啊!)
  • r
    richerd
    哈哈,时间过得真快,眼看着楼主从IT码农**到现在混金融高大上,加油!
  • x
    xinzhu0372
    得有人带。金融这事,中间就隔着一张纸,过去就过去了,没有过去就没有。
  • l
    luluxry
    作为国内准二级狗,我觉的楼主已经走到很多人职业最终的理想了。。。除非为了人脉,否则去读MBA没必要,但人脉也确实重要,如果需要人脉或者导师的话,搞个在职MBA也未尝不可。从知识角度说,学CFA就已经足够了解价值投资这一块的底层逻辑了。。。量化是另一个领域,思维方式还是有些不同的,国内外区别也很大的,但从国内那几家大型量化私募招人的要求看(基本都要奥赛或者acm背景这种),你们三个人的团队其实人力上也达不到量化的需要。至于去正规公司工作。。这个事儿没必要吧,正规公司也没有多牛逼,能让卖方来给你们交流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
  • r
    recp
    这些书看过几本,找时间再二刷。我看过不少价值投资的书,但是看过更多反对价值投资的书,所以有点迷茫。总体上后者对我影响更大一点。 iOS fly ~
  • r
    recp
    对,我是认同盈亏同源的,所以无论赚钱赔钱都要搞清楚根本原因,都要遵循一致的系统。 iOS fly ~
  • 1
    199457
    我在金融行业干了10多年了。现在你能跑赢大盘,其实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如果能在10年内稳定跑赢大盘,才算是你小有成就。你们现在投资的个股越多,风险就越大,就越有可能失败。你们的分析能力对于公开信息的处理速度和对于市场的嗅觉,不可能是大机构的水平,只可能比他们做的差,不太可能比他们做得好。所以你觉得现在你们做的是投资,其实只是帮你们老板去做研究,投资决策其实还是他做的。你们基金的回报好不好说实在话和你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区别,他自己研究一下或者听街上的银行家研究,其实结果都是差不多的,也都是大多数买大盘股,小部分买一些个股有可能短时间内小幅度的跑赢大盘。我看你提到的个人能力的提升,其实主要是研究报告方面的能力,提升投资方面其实并没有得到验证,因为概率上来说短时间内选一些个股跑赢大盘是非常正常的事儿,不会投资的人或者投资水平很差的人,也有很大概率做到这一点。
  • x
    xain
    为什看过以后更反对?说说你反对价值投资的理由吧。
  • w
    wsyx87930
    大佬你说的都对,但是我替楼主问一句,那该咋办捏该怎么提升自己?
  • d
    davie
    这是牛逼的论坛
  • 1
    199457
    我又想了一下,其实楼主过去这几年能够领到工资,其实是认识了一个高净值的人,和他的关系搞好了。我觉得楼主可以在未来给这种几亿人民币净值的人管理财富的角度去发展至自己的职业。满足这些人需要个性化的管理自己的净值,但又不是特别有钱,大银行可以分给团队给他们服务的这种水平。所以现在就继续把自己和有钱人发展关系的优势继续发展下去,多认识这样的有钱人,以后做一个多家族办公室的管理人也不错。
  • w
    wsyx87930
    楼主想做trader,最后发现不如做私人银行
    确实搞技术远不如搞资源,确定性强多了
  • p
    ppalm
    离钱越近,賺钱越多
  • r
    recp
    我现在投资分两部分:在公司的部分和自己的部分。自己的投资就完全自己决策了。我个人的业绩其实比公司还好很多。当然,如你说的,短期业绩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公司的部分,除了做分析,其实我也做了很多决策,当然钱是老板的,最终肯定要他同意。他现在是要我不仅给分析报告,还要给投资建议,我的工作其实是如何说服老板采纳我的建议。另外,之前我自己有一个组合完全由我决策,后面我撤资之后我把这部分交还给老板做决策了。现在看,我其实更喜欢以前三个人独立管理一个组合、独立决策的模式,可以完全落实自己完整的想法。老板只需要决定每个组合投多少钱。现在我们改集体决策了,当然最终其实是老板决策。


    我们老板之所以要建个小团队自己做,是因为之前找私人银行做,管理费收不少业绩却一般。这个费用足够我们团队运转了。所以我们现在找他们要研究报告,但是决策自己做。


    你说的帮有钱人管理资产为有钱人服务我也考虑过,问题是哪里那么容易找到愿意信任你的有钱人。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先把当前的资产管理好。如果十年后业绩很好很稳定,我们就有底气去找更多客户了。这不就是私募基金吗?我们一直以来的长期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很难达成,退而求其次专门给有钱人提供私人定制理财、资产管理的咨询服务(不做决策,不实际管理钱)也是我未来的方向之一。我是担心还没走到那一步,我们公司就解散了,而我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在金融行业继续混的能力。那我只能回去当电工了。这个时候,我有一个稳定盈利的投资策略,把自己的钱管好,我就满足了。我只要能经营好自己的投资,养家糊口就没啥问题。

    iOS fly ~
  • r
    recp
    市场如果是充分有效的,那么市场难以预测,没有人可以长期跑赢市场。做选股研究没啥意义,择时也基本等于撞大运,资产配置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确定资产配置之后,买指数ETF做被动投资就好了。这也是我个人投资的基本理念。

    但是我们老板认为这样太没技术含量了,大家也没事可做,既然我们全职做投资了,就该做研究、搞价值投资。

    没有我们老板的影响我肯定坚定走被动投资的路线,最多做十分有限的主动调整,争取提高1-2个点的年化收益。但现在我花大量时间研究行业和公司,总不希望百忙。所以我个人也打算买一部分股票。当然,在有足够长时间的业绩证明之前,我个股的投资一定是维持在很小的比例的。 iOS fly ~
  • w
    wsyx87930
    有效市场假设和价值投资不是绑定的概念吧,不是说价值投资成立的前提必须是市场强有效啊
    我做股权一级,前几年也很迷惘感觉股价波动其实很难跟公司基本面情况匹配,毕竟市场很少有人能比我们更了解公司基本面(或者说内幕信息)了;不过这两年感觉明显股价与公司基本面的相关性在加强
  • l
    liangch02
    前几年澳州做房产中介(卖给国内人)的发了不少。
  • r
    recp
    有效市场假说如果成立,价值投资就没有意义了。 iOS fly ~
  • w
    wsyx87930
    你这是非黑即白了,理论上100%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市场只存在于理论上
    现实中必然有波动有滞后
  • r
    recp
    差不多有效买大盘指数就就足够了。

    价值投资本质上是寻找还没有被市场消化的信息来跑赢市场。如果这个概率很小,就不值得浪费时间。 iOS fly ~
  • x
    xain
    巴菲特做主动投资的出发点肯定是市场无效啊。

    我认为就看无效到什么地步了。还有你有没有可能找到并利用无效产生的机会罢了。

    在我看来市场没有有效的可能性。毕竟是人类交易的结果。职业或不职业的群体产生不了最优解。说市场是有效的好比说人类是理性的一样。

    A股就更不用说了,妖股横行。
  • r
    recp
    市场有效还是无效,论文很多了,各有相当强大的证据。就看你选择哪个了。总的来说价值投资很难,跑赢大盘的投资者很少,巴菲特、段永平毕竟是极个例。太多英雄风光一二十年黯然离场了。 iOS f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