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重症医学专家钟鸣:“它超出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 z
    zo
    专访重症医学专家钟鸣:找到特效方法前,依然很难
    https://new.qq.com/omn/20200318/20200318A0F8XW00.html


    “它超出我们对疾病的认识”

    澎湃新闻:可以简单介绍下你来之后的主要工作吗?

    金银潭有3个ICU。最早一个是南七楼,16张床的ICU根本满足不了大量的危重病人,后来就把楼下两个楼层,南六南五,临时改成了ICU。我当时在金银潭担任临床治疗组长,除此之外,根据国家卫健委的要求巡视筛查危重病人,巡诊,负责卫健委指派的一些工作。

    钟鸣:金银潭ICU里很少是刚入院的病人。

    澎湃新闻:到你这边的病人,通常发病了多久?

    猜测是不是几代的时候毒性下降了,还是因为现在病人的身体条件比之前病人稍微好一点。我们没有获取大宗的流行病学资料,也不知道原因。

    钟鸣:客观地说,前面治疗得规范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后面治疗的效果。很多时候我们收到的病人非常危重,因为每个病人之前都经过种种治疗,不行了,再送到这里,所以就决定了我们,应该是最艰难的一群医生。

    钟鸣:不一样,大家经常讨论这个问题。大场面我们见的应该非常多,各种危重病人,包括有病人主动脉破了,我们直接把手伸到心脏去摁压,再去缝,各种各样的。

    举个例子,我前一天跟病人还有对话交流,很稳定的,第二天突然很快就走了。有的病人似乎情况相较ICU里的其他病人还好,似乎转机要在不久以后到来,我给他高流量吸氧,用了无创(呼吸机),他神志很清醒。但是,突然一下子就有了变化。

    “目前还没有特效方法”


    钟鸣:也不是突然加重,病人身体之内的变化是存在的。可能和病毒内在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有些病人慢慢形成了清除病毒的能力,但有的病人病程特别长,体内的病毒载量很高,就会侵犯各个器官。

    多数(新冠)病人缺氧的原因是,病毒导致肺会产生很多黏冻样的脏东西,但刚开始我们看不到。过去肺炎会有很多痰,用吸引器可以吸出来,这次什么都吸不出来。我们以为这个病毒是没有分泌的,其实是它在非常深的地方,不出来。

    澎湃新闻:这个是看完(病理)解剖报告后想明白的还是……

    我们发现气道压力和二氧化碳很高,按照传统,呼吸机给了这么多空气,二氧化碳一定会下降的,就下不来。那个时候我就去做了一个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分析,发现二氧化碳的波形是不正常的,它的表现就是小呼吸道梗阻,所以气体根本不能到达肺泡里面,当时就怀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呼吸道梗阻。

    直到看到第一例遗体解剖的结果,发现了大量黏状分泌物,和所有临床、监测的数据是完全吻合的,一下子觉得完全是这样。



    钟鸣:第一个,这些黏冻样的分泌物怎么来的,什么机制会产生,成分是什么。因为这决定了我们如何清理它,如何减少它。传统手段肯定不行。

    气道外面的压力差很大,它不是一个钢管,是有弹性的,根本出不来。就算是水,黏度很低,在毛细玻璃管里也是流不下来的。

    澎湃新闻:你所说的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吗?

    很多时候大家想象出来的和实际临床多数病人不一样。


    钟鸣:用过,多数情况吸不出来。


    钟鸣:很多时候它不是病毒感染,而是病毒一段时间之后继发细菌感染。有些教授做灌洗,他打了很多水进去,然后水借助一些力量吸出一些东西,但这并不适合所有病人。

    澎湃新闻:要是知道它黏度非常高,可以发明一种办法更好地治疗吗?

    澎湃新闻:病情反复可以用黏液的问题来解释吗,还是有别的原因?

    其实病毒性疾病最终解决方法都是自身免疫或其他药物抑制,多数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希望疫苗的产生。



    钟鸣:都是这样的。但新冠病毒是比较独特的一种,病程到了两三周,就出现很多肺外器官的损害,包括心肌内损,肾功能损害,还有看不见的血管内壁细胞损害。

    穿着这么多衣服,你手上的操作都会受到影响,你的感觉触觉听觉视觉,还有和同事之间的沟通挑战是很大的。我以前没经历过这种事情,哪怕在汶川地震的时候。

    [本帖最后由 zo 于 2020-3-19 13:06 编辑]
  • a
    alexey
    部分患者有二次炎症风暴的问题,如果出现而挺不过去就挂了
  • s
    sukeropps
    澎湃新闻:对危重症新冠病人的肺移植手术呢?

    钟鸣:我不想评论这个事情
  • f
    flyddk
    这病毒真的太可怕了
  • f
    fadeaway
    这病毒看来有一闪的招式,有概率直接把人给秒了
  • 炎之女皇
    通篇没敢提死亡率
  • z
    zo
    早说过,转危重的话62%
  • 北德文斯克
    前期有个高致病性的亚种到是吻合的

    不过致病性的区别就是第三周爆发还是第四周。。。。

    这个病毒临床上如果解决了肺部粘液的分泌其实就解决了发展成重症或致死的问题
  • m
    manvvvv
    重症20%再死62%,死亡率12%?
  • 金碧辉煌
    可怕
  • j
    jmmouse
    讲的挺好的,解释了很多之前看不明白的
    比如解剖时发现的黏液和痰的区别

    重症专家真是不容易
  • j
    jmmouse
    危重和重症不一样
  • B
    Barzanova
    肺移植没有普适性,讨论这个对于整体没有意义啊。
  • 颜射or墙射
    肺移植算不算是何不食肉糜?
  • k
    kaikaimao
    龙吃的是肉,鹅吃的是草。
  • 平凡的幸福
    +1
    先不说肺源哪里来那么多了
    就说病毒没杀死,换个新的肺还不是一样继续被侵蚀
  • m
    manvvvv
    有权人的世界你不懂,某位换肾估计都换了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