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航班延误险这事居然吵得这么厉害,说明不懂法的人还真多
- ufxy法院支持无效就行
- lawman21c回复41#leonthepro
利益损失的说法是保险法的理论,在延误险里值得商榷。
我昨晚特意百度了一下延误险的保险条款,只查到中信银行信用卡的延误险条款,特意看了一下,通篇是赔与不赔,即是适用条款,没提什么保险利益,没有利益损失但符合条款的也赔啊,有利益损失但不符合条款的也不赔啊。
所以,我的观点,是看合同,别提什么利益不利益。
ps.我就不明白了,中信银行信用卡的延误险到底是保险公司搞出来的,还是银行信用卡的一种服务啊? - 阿基琉斯
- 阿基琉斯
- sky1109
- ufxy几次不容易判断,重复几百次就容易判断了,最后还要由检察院法院来判
- 国庆六号中信只是购买了保险公司的服务提供给自己的客户,具体条款以保险公司为准
羊毛党撸秃了会导致银行也好保险公司也好精算并更改服务,其实更多地损害普通非羊毛党消费者的利益 - leonthepro保险法就是规范所有保险合同啊,合同里不一定啥都要写啊
回复52#lawman21c - 3358117这种羊毛党会害保险公司更改规则和升价,使真正有需要的人增加成本。
- fangyu回复62#dreamslzy
这个分析避重就轻,后面的才是违法的地方他不说下去了。
利用别人身份证投保后,理赔的钱不能她自己拿。必须是被保险人同意的受益人拿。
另外,从流程上说延误险要赔,必须有实际乘机行为发生,就是要安检,登机等。这个手续只能是内部人伪造才能骗到保费的。
延误险附着在乘机行为上,现在乘机行为是虚假的,因为被保险人不知道要乘机,不知道延误,更不知道延误有补偿没给他,所以这个才是犯法的关键。
这些人假模假式的显得很专业,最后瞎扯什么规则。
至于是否入刑,这个确实是有疑问的。 - szqp这人说这么多都没说到点子上啊,最简单的一条,她拿到延误险赔偿的那些航班,她或者她的亲戚朋友真的去乘机了吗?肯定没有啊,那不就是虚构材料虚构行程骗保?
- power_toy我买了票就必须要上车吗?因为各种原因没赶上车的人不少吧?
- szqp你得搞清楚延误险是赔偿什么啊。延误险是赔偿你因为飞机延误造成的损失,你都没行程你哪来的损失。
这就像公司有出差补贴,你都没出差,虚构行程虚构材料说你出差了去申请补贴,这还没问题? - tangweiwei求外挂
- sky1109回复61#fslongge
这么说吧,看上去,薅羊毛的行为让保险公司受损。但是说白了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关闭这项业务。而保险公司在明知道会被薅羊毛的前提下还依然保持这项业务,说白了利润还是非常非常大,即使被一小部分人薅了羊毛也没感觉。我觉得你保险公司在明知利益被侵占的风险下还勇往直前的去做这项业务。那就要有这个思想觉悟。而不是靠主观猜测去告人家,这摆明了是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玩不起就别玩。或者自己完善系统流程,减少风险。 - 战狼既然有利润,发现风险,那就去优化完善流程,堵住漏洞。直接翻桌子就是无耻。
- mj348D版法盲真多,薅羊毛还薅出优越感了
- coolnetboy不知道你清楚了什么 通篇在喷 然后0 信息 iOS fly ~
- arexun
- logic90违法了不抓,当法律是摆设吗?
风险是风险,但是骗保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个案例的关键在于有没有骗保
延误险骗保的很多,但是一般很难抓到证据,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但是这次这个人比较特殊,涉及的钱多,而且留下了证据,所以才被抓了HiPDA·NG - codasky你买了票上不上车是你的自由,但是在不上车的情况下申请延误险理赔这是在免责条款里面的,如果隐瞒没上车这个事实获得了理赔那就涉及到骗保。
为了节约论坛资源,保险条款截图可以看我下一个回复。 - 汗蝈蝈进这类帖子的看看清楚 有些人就是交易风险大的 注意别和这些人交易 避免纠纷 胡搅蛮缠 毫无道理可讲 无知加法盲 呵呵呵
- 汗蝈蝈各种条条框框 保险条款里都有 有些人 我不听 我不听 毫无道理可讲 根本不是漏洞 只不过人家追究不追究而已
- ufxy其实没什么漏洞,之前没怎么追究是因为取证难,这个案例留下的证据太多了
- codasky其实都不需要看条款,从简单的常识就能判断:有人买了一趟航班,同时买了延误险,结果她把机票退了,根本没上飞机,就去找保险公司理赔。这趟飞机这个人都没乘,那延误有没有对他造成的损失呢?没有损失为什么要赔钱给他呢?
这么简单的逻辑,有些人装着不知道罢了。 - hongxin
- 狡兔他们薅羊毛薅得心安理得,一旦有人说薅羊毛犯法,当然急赤白脸了。一是无知,二是利益相关。
- codasky首先,是否能够理赔这要看条款。你说的航班取消险条款和延误险是否一样,请你自己看相关保险的条款。
其次,是否骗保不是看有没有造成损失而是是否有欺骗的行为。你说的情况理赔人有欺骗吗?如果没有那怎么叫骗保呢?如果有,那就可以认定为骗保。 - codasky我认为这不叫撸羊毛,撸羊毛行为有个重要的前提是并不存在欺骗。
但目前这个案子里面嫌疑人涉嫌欺骗保险公司获得利益。这是不一样的。
我不能理解有些人为此辩护,我想问问看这些人,如果你们买了一趟航班,并且买了延误险,在退掉机票之后你们还会去申请理赔延误险吗? - 狡兔“薅羊毛”的原意是指过去穷人给富人家放羊时偷偷的扯一些羊身上的毛,每个都扯很少一点,积少成多,可以用来做衣物等。春晚小品中白云大妈的“薅羊毛织毛衣”的做法,被定义为“薅羊毛”。
- emberzhang你在说啥?那女的要么退票,要么理赔,并没有既退票又理赔的啊……没有登机牌怎么理赔?你当保险公司是傻子啊? iOS fly ~
- 505678940等着看后续吧
- 1106524那人以前就是航空业从业人员,有很多消息,比如空虚管制,天气变化这些
- sky1109
- 岛民航旅纵横这些平台兴起后,如果把买航延险当成是对赌,那投保人赢不赢不好说,但基本很难输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人在利用这些平台和航司的规则漏洞,薅航空公司的羊腿,封堵这些漏洞经常会伤害到其它旅客的利益
如果在航司内部有运行签派做内应,那可以操作的项目就太多了 - yhkang你引用的文章中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错误:
违法犯罪也有可能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其中某笔成本在整个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有可能“造成犯罪嫌疑人自身的损失,充抵了他违法犯罪的收益预期或者实际所得”。但这与案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判断违法犯罪的最主要实质条件是:“受害人有没有被伤害或者实质损失”(本案中就是保险公司的实质损失),而不是违法犯罪者的犯罪成本。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犯罪嫌疑人可能花了一个亿的购票成本,但是他获得的骗保收益只有一千万。那么看起来他亏损了,难道就不是犯罪了么?这只是“犯罪手段拙劣”而已。
法律讲的是动机(目的)、行为、危害。
请就事论事,不要盲目假设或者引申。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看似投入大量的成本,承担了亏损的风险。但主观上有以违法手段牟利的动机,实质上有“骗保”的违法行为,最终形成了保险公司实质上的重大损失,违法行为所得(和违法犯罪成本一分钱关系有没有)够上了犯罪判定的门槛,这才是实质案由,购买机票过程中形成的成本是“犯罪手段所产生的成本”。因此保险公司以“骗保”报案,公安机关受理侦办,没有任何问题。
犯罪嫌疑人和航司之间的经济往来,是本案中的次要问题,不影响案件的定性, - noodog正常买机票被延误也不一定受到损失啊?难道也是骗保么?
比如我预计航班大概率延误,然后预定提前3小时起飞的飞机,买了延误险,万万没想到飞机真的延误了3小时,我获得了理赔,但是我也没收到损失啊。 - sky1109回复97#fslongge
刚才我在另外一个帖子看到那女的亲戚朋友指证了,说是被拿走身份证是买理财,那没辙了,不然如果被借身份证的人不指证的话,应该是没法子了,我就是有钱帮朋友买票,反正都是我个人主观行为 - 云端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