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开始复苏?NASA敲定下一代火箭方案,本世纪30年代之前或实现登陆火星

  • k
    k62163


    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pace Launch System"SLS概念图,液体燃料推进火箭技术将借鉴曾帮助宇航员登陆月球1960年代的土星V号.


    宇航局公布的概念图,展示了“太空发射系统”。这是一种先进的重型运载火箭,将赋予宇航局全新的运载能力,将宇航员送入地球轨道以外的太空区域,进行前所未有的太空探索


    原实现重返月球目标的"星座计划"所采用的大推力火箭战神5号因为"星座计划"的取消而遭到弃用.

    "星座计划"的遗产---高可靠度的战神1号火箭或将得到继续发展.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为了飞离地球和前往月球以外的太空区域,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世界上功率最大的火箭研制计划。 据称,这种火箭体积要比将“阿波罗”号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土星V型火箭大10%,功率比土星V型火箭高20%,可以运送宇航员前往小行星和火星等深空探索目的地。

    体积最大并且功率最大的火箭

    14日,宇航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和几名国会议员公布了奥巴马政府一再推迟的新火箭设计总体规划,名为“太空发射系统”(Space Launch System)。这项计划将耗资数百亿美元,火箭顶部安装一个太空舱,用于搭载宇航员。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太空发射系统”将在10年后首次执行任务。无人试射预计于6年内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进行。

    宇航局太空探索与操作负责人威廉-格斯滕迈尔表示:“这将是有史以来制造的体积最大并且功率最大的火箭。”但他也指出新火箭的研制难度很大。格斯滕迈尔在14日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随着宇航局启动研制计划,我们将抢在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前面,具备飞出低地球轨道并前往更远太空区域的能力。”

    即使最小的“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原型体积也要比将“阿波罗”号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土星V型火箭大10%。格斯滕迈尔说,全尺寸的“太空发射系统”功率比土星V型火箭高20%,另外最重要的进步是其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将大大超越当年的土星V型.参议员比尔-纳尔逊指出,现在的美国面临着经济挑战,宇航局提出的新火箭研制计划估计耗资350亿美元。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经济困境还将继续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资金紧张的时代,争夺可用资金的竞争将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批独立专家对实际成本进行评估。”

    总投入估计360亿

    据纳尔逊估计,“太空发射系统”计划未来5年的投入将达到180亿美元左右。格斯滕迈尔指出,这笔资金主要用于研发和设计,并不涵盖火箭的制造成本。2017年,“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将进行第一次试射。格斯滕迈尔并未透露新型火箭研制计划的总估计投入,但一名消息人士表示总投入估计可达到360亿美元左右。

    “太空发射系统”采用液体燃料,而不是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与“阿波罗”号任务采用的火箭更为接近,而不是最近退役的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有翼航天器,装有巨型液体燃料油箱,大部分动力由两个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提供。研制这种新型火箭体现出美国太空探索重点发生改变,放弃小布什政府提出的以固体燃料火箭为主的月球探索任务。

    斯坦福大学教授、前宇航局高管斯特科-哈巴德表示:“太空探索的未来将依靠可靠的液体燃料技术。”哈巴德曾参与2003年“哥伦比亚”号空难事故调查。据以匿名方式接受采访的宇航局高管透露,在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宇航局将在15年以上时间里每年制造和发射大约一枚火箭。2017年,宇航局将进行第一次无人试射,2021年进行第一次载人发射,2025年将搭载宇航员奔赴地球附近的一颗小行星。宇航局希望在30年代使用火箭向火星派遣宇航员,首先环绕这颗红色星球飞行,而后进行登陆。

    运载能力可达165吨

    最初,“太空发射系统”将有能力向太空发射77到110吨货物,可用于发射6人猎户座多功能乘员舱,最终的运载能力将达到143吨,甚至有可能达到165吨。相比之下,曾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长期休眠的土星V型火箭运载能力为130吨,航天飞机的运载能力为27吨,当前最大的无人火箭更是只有25吨左右。哈巴德表示“太空发射系统”研制计划让人感到吃惊,如此巨大的运载能力将限制火箭的制造和发射频率。与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不同,这种火箭往往是一次性的,每次发射都要制造新火箭。

    美国国会规定了“太空发射系统”火箭的一些设计元素、最后期限以及需要满足的要求。最近退役的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虽然采用液体氢和液体氧,但还是需要借助固体燃料推进器进入轨道。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在设计上成本更低,但由于推进器存在的缺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最后于1986年发生空难。固体燃料火箭的最大缺陷是,一旦点火便无法停止,液体燃料则没有这种缺陷。新型巨型火箭将采用液体氢和液体氧燃料。“阿波罗”号飞船、“双子座”飞船和“水星”飞船均借助固体燃料火箭进入太空,液体颜料主要用于无人商业火箭。俄罗斯的“联盟”号火箭也采用液体燃料。

    或延续“超支”传统

    在最初的试射过程中,“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将采用航天飞机的5固体燃料推进器设计,安装在外部,内部采用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提供动力。不久之后,这些固体燃料推进器将被新型推进器取代。这种新技术可能采用液体燃料,也可能采用固体燃料。

    宇航局希望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宇航员的工作交由私营公司完成,同时租用巨型“太空出粗汽车”,依此节省资金。节省下的资金将用于地球轨道和地月系统以外的太空探索。令哈巴德感到担忧的是,宇航局拥有“超支”传统,航天飞机计划的费用便达到最初预算的两倍左右。新火箭的研制也可能延续这一不良传统,最后不得不“克扣”其他任务的资金,填补“太空发射系统”火箭计划的资金缺口。
  • t
    turf
    没钱去毛火星,先发行4000亿宇宙债券卖给TG吧
  • 暖冰
    一直好奇,火箭真的出问题了,宇航员还有机会爬到上面的逃逸塔,就算爬到上面了,在几万米的高空怎么能生还?
  • 红叶
    预算不是全砍了嘛
  • 最终传说
    技术底子还在吧,不过太空方面,苏联的大方向还是很厉害的。
  • d
    doubeizhucele
    美帝准备开溜了~欠钱不还,难道这将是星球大战的导火索吗~~
  • z
    zafm0861
    火星和木卫二到底哪个更有前途
  • r
    rinlord
    火星更有前途
  • s
    supernova
    木卫二远得多了,难度不是一个等级的.
  • a
    asdqwe
    没钱直接逃到火星去了····
  • v
    vf4
    不是爬,是逃逸塔点火带着飞船脱离火箭。
  • s
    sunzhensz
    因为欠债,准备跑路么?
  • W
    Winder07
    NASA没预算啊,几年才40亿美刀,给那帮人发工资都不够
  • l
    lg5wyx
    就靠这载人探索宇宙?载人探索太阳系都很勉强。。。。
  • w
    wanghujin
    逃逸塔就是个小的火箭。在点火后几十秒到2,3分钟里如果火箭有故障,这个东西就会点火,拉着下面整流罩里面的轨道舱和返回舱脱离火箭。
    可以理解为战斗机的弹射系统。
  • a
    as01
    连月球都不敢登陆,还登陆火星,骗投资啊。
  • 不死鸟
    小美先登上月球再说吧
  • a
    aweiwei
    到了火星怎么回来啊?
  • s
    snecma
    不回来了

    NASA现在考虑的是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基地,单程输送宇航员去火星

    基地有配套的微型核电站和环境控制系统,然后你就在上面一直干到死

    当然,如果科技发展得足够快。廉价太空发射技术成熟了(比如太空电梯本世纪内出来了),还是有希望回地球探亲的

    总之载人探索火星真的需要15世纪那种航海家环球探索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要作好登上一个海岸就再也无法回来的准备。当然这在政治上完全不正确,今天的一切科研都要求是零牺牲,零痛苦。
  • 猪肉白莱
    可是最不靠谱的就是钱呀,NASA资金都被砍成不成样了,远没5,60年代那种豪气了
  • 最终传说
    我觉得苏俄的太空计划才是因为钞票问题没有坚持下来的,但是方向还算正确的道路。
  • a
    as01
    如能有这么完善的设备,在火星建设回程火箭完全没问题了。
  • s
    snecma
    勘探,开矿,筛选、冶炼、机加工。得要多少配套设备呀

    没有个几十百把年搞不定,第一代登火星的人必须要有埋骨沙尘的准备
  • A
    ABCDE
    火星任务都是单程的。就是去了就不准备回来了。从地球出发到火星大概需要8个月的时间。说句实话,人在失重环境下呆8个月,到火星的时候还能不能从登陆舱里走出来还是个问题。估计到那时都是爬出来的吧。
  • 好人嘿嘿
    天柱哥一路走好
  • s
    shixn
    在空间站的宇航员最长的不止八个月,我记得是400多天。不过空间站的生活环境应该比飞船强多了。
  • A
    ABCDE
    问题是他们回到地球是被抬出来的。而在火星是没人来抬的。
  • A
    ABCDE
    说到底人类本身不适合长途太空旅行,估计到火星就已经是极限了。
  • s
    snecma
    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专门为进行宇航而改造身体也不是不可以

    耐辐射、耐冬眠、寿命超出正常人N倍的宇航员就是为了深空探测准备的嘛

    不过他们和后代将来定居外星之后,还承不承认和地球人是一个种族就是个问题了
  • s
    sherlockboy
    nt呀nt
  • g
    gloria
    苏联是有钱没技术. 当年苏毛可是用GDP的10%去和美帝拼航天的. 结果火星探测和登月都硬是技术问题无法实现. 只好老老实实搞近轨道太空站了.
  • A
    ABCDE
    也许终有一天人类会放弃血肉之躯。
  • s
    snecma
    化学火箭最终是条死路,成本太高

    如果材料科技取得重大突破,21世纪内能搞出轨道电梯来,那才代表人类真的能进入宇宙时代了
  • o
    olong
    当年美国是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出来的, 看来几百年后,火星帝国也要从美国独立出来了. 然后KZ里的故事上演.
  • S
    Singularity
    SIDE3独立了!